玄奘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玄奘西行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蔵)

  玄奘汉语拼音:Xuanzang;梵文:ह्वेनसांग / hvenasāṃga;602-664年),唐朝僧人。旅行家,佛经翻译家,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生平

  家境贫寒,父母早丧,13岁受度为僧,20岁受具足戒。玄奘出家以后,四处求学,遍访名师,学《涅槃经》及《摄大乘论》、《毗论》、《成实论》,然各类佛典异说纷纭,各种学派主旨不一,特别是对于成佛的根据和步骤等问题,更是争论不休,难有定说。为了澄清疑窦,他决心西行求法,以释所惑。贞观三年(629),玄奘离开长安,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出敦煌,再经今新疆中亚等地,历尽艰险,九死一生,贞观五年终于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了当时印度佛教的中心那烂陀寺。他从该寺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等各类论典,历时五年。贞观十年始游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广泛参学,凡经四年。回那烂陀寺后,应戒贤之嘱,主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时该寺师子光根据《三论》批判《瑜伽师地论》,玄奘乃撰《会宗论》三千颂,融会大乘佛教空有二宗(中观、瑜伽二派),批驳师子光的见解,受到戒贤的赞赏。曾和顺世论者辩论获胜,还奉戒贤之命,独自同小乘论师辩论,亦获大胜。戒日王还在曲女城为玄奘设无遮大会,以玄奘所著《会宗论》、《制恶见论》的论点标宗,任人难破。经十八天大会终了,无人能予以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受到大、小乘佛教徒的一直推崇,被大乘佛教徒尊为“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徒尊为“解脱天”。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谢绝了五印朝野多方恳留,携带大批经、像,载誉回国。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闻所履,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书共520夹,657部。玄奘回国后,主要从事佛经翻译,从贞观十九年开始,至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共译出佛教经论75部,1,335卷。其中主要有《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菩萨藏经》、《解深密经》、《称赞净土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他还把《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传入印度。把入印路途所亲历的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的概况,写成《大唐西域记》12卷,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玄奘的翻译,从数量来说,占唐代译经总卷数的一半以上,是中国佛教史上其他三大译经师鸠摩罗什真谛不空译经总数的一倍多。在质量上,与以往主译者多半不通汉文、译者多半不懂梵文的情况不同,玄奘精通梵、汉文字,且对佛理有很深的造诣,又亲自主译,因此他所译经典,精确得当,且能矫正旧译的讹谬,在佛经翻译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后人通常称他主译的经论为“新译”。

  玄奘还与其弟子窥基一起创立了法相宗(又称唯识宗)。该宗根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判释迦一代教法为有、空、中道三时,即小乘教、般若教与唯识教。其基本教理主张,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变现,宣扬识有境无,并以三自性说统摄其对世界的价值判断,说明世界依识而变现,解脱在于转依,即转识之染为净,转识成智;对宇宙人生的细密概念分析结构即五位百法;关于修行的阶次与依据,提出六种住(种性住、解行住等)和五位说(从资粮位至究竟位五等);其观想修持法有五重(从观所取空而观能取空,最终是双观二空)。法相宗对认识本性和生起所作的分析构成了佛教哲学中宝贵的认识论学说和相关的逻辑学。

  麟德元年(664)春二月初五日夜半,玄奘圆寂,终年65岁。

  玄奘弟子很多,神昉嘉商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都是法相学大家;普光、法宝神泰,被称为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等又是因明学巨匠。另有新罗僧圆测元晓道宣怀素等皆为一代宗师。

  玄奘被誉为七世纪伟大的国际旅行家、翻译家。在印度各车站都挂有玄奘像。1956年,印度在那烂陀寺建造玄奘纪念馆,中国佛教代表团捐资30万元赞助。

早期生活

  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缑氏县,家族本是儒学世家。为东汉名臣陈寔(104年—187年)的后代,曾祖陈钦曾任东魏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此后潜心儒学修养。他有三个哥哥,二哥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这样记载:幼年的玄奘人品高贵、智慧聪明、个性独立,在八岁那年父亲陈惠坐在旁边为他的孩子讲授《孝经》时,玄奘听到“曾子避席”时,忽然整理好衣服站起来,陈惠问玄奘为什么突然起身,年幼的玄奘回答:“曾子听闻老师的教诲就起身聆听,今天我要奉行慈父的家训,怎么还能坐着呢!”父亲陈惠很高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所成就,还特别召告族人宗亲这件事。玄奘的智慧,从小时候就已经是这样的成熟,之后更是精通经书妙义,因此童年的玄奘就喜欢阅读先圣先贤的书籍,不是高雅正派的书不看,不是圣贤哲人的门风不学,年幼的玄奘身不结交童蒙稚友,足迹不曾到过市集,也不曾参与旁杂无义的言谈,就算街头锣鼓喧天,巷尾戏曲歌舞叫声,男女聚集交谈笑声等嘈杂喧嚣,玄奘都不曾因为好奇而前往观看。

  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出生,少时因家境困难,跟长捷法师住净土寺,学习佛经五年。在这期间他学习了小乘和大乘佛教,而他本人偏好后者。他十一岁(613年)就熟读《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十三岁时(615年)洛阳度僧,被破格入选。玄奘出家以后看见诸位沙弥聚集放逸,大谈戏论,于是告诉诸位沙弥说:“经中不是这样说吗!‘出家之人是为了求证无为法。’岂能再像无知小儿一般一直嬉戏,徒然浪费一生光阴。”其间听景法师讲《涅槃》,执卷阅读爱不释手,直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随从严法师学《摄论》,更加喜爱乃至将《摄大乘论》一次读完,再览就没有遗漏,大众皆感惊异,乃至令玄奘升座复述,玄奘法音或高或低分析详尽,尽得严法师宗旨,因此博得大众的钦敬,少年时期的玄奘已经显露出积极的修学态度,和美好的名声了。

  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618年隋朝灭亡。玄奘提议长捷法师一同前往唐朝首都长安参学,后得知当时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建议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据传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

  武德七年(624年)玄奘私下与商人结伴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听。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再次北上寻觅先德参学,到相州访休法师质问疑惑滞碍之法,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实论》,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年),玄奘重游长安学习外国语文和佛学。先后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俱舍》、《摄论》、《涅槃》,他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其才能倍受称赞,声誉满京师。仆射萧瑀奏请令他住庄严寺。

西行求法

  玄奘感到多年来在各地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宗(后并入法相宗)、地论宗两家有关法相之说多有乖违,因此渴望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融汇贯通一切,于是决心前往印度求法。因得不到唐朝发放的过所(护照),所以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629年,玄奘毅然由长安私发,冒险前往天竺。经过高昌国时,得高昌王曲文泰礼重供养,复欲强留奘师以为国之法导,奘师“水浆不涉于口三日,至第四日,王觉法师气息渐惙,深生愧惧,乃稽首礼谢”,遂与奘师结为义兄弟,相盟自天竺返国时更住高昌三载受其供养,讲经说法。离开高昌后,奘师继续沿着西域诸国越过帕米尔高原,在异常险恶困苦的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天竺。 玄奘的一座雕刻,在西安大雁塔

  在天竺的十多年间,玄奘跟随、请教过许多著名的高僧,他停留过的寺院包括当时如日中天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他向该寺的住持,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与其余经论,戒贤是护法的徒弟,世亲的再传弟子。在贞观十三年,他曾在那烂陀寺代戒贤大师讲授《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此后,玄奘还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学成以后,他立真唯识量论旨,在曲女城无遮辩论法会上,等待十八天,结果无人敢于出来辩难,他因此不战而胜,名声鹊起,威震全天竺,被当时大乘行者誉为摩诃耶那提婆(Mahayanadeva),亦即“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徒誉为木叉提婆,亦即“解脱天”。

翻译经文

  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热情接待。玄奘初见太宗时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但没有得到批准,被指定住长安弘福寺。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1962年,寺内建立了玄奘纪念馆。大雁塔成为玄奘西行求法、归国译经的建筑纪念物。在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玄奘本身最感兴趣的是“唯识”部分。这些佛经后来从中国传往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显庆二年(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经、论,无者先翻,有者在后”。显庆二年(657年)九月,玄奘借着陪驾住在洛阳的机会,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请求,“望乞骸骨,毕命山林,礼诵经行,以答提奖”。次日,高宗回信拒绝。

  玄奘依翻译佛典与对经文的阐释而开创了中国法相唯识宗,其学说却深深地影响了其他诸多宗派。奘师一生所翻经论,合七十四部,总一千三百三十八卷(目前学界流行说法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