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珪,同名人物,分别指:

1.王珪(571—639年),唐初大臣,诗人。字叔玠,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注:《新唐书》本传称“世居郿”,《旧唐书·王珪传》称:太原祁人也。祖僧辩,梁太尉,父顗,北齐乐陵太守)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前期的重要谋臣之一,在辅助李世民进行政治改革、选拔人才中起过重要作用。初为太子舍人,太宗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推诚纳忠,多所献替。迁黄门侍郎,进侍中。与房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徵同知国政。尝于上前品藻诸子,多所逊谢;至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自谓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深然之,时人亦服其确论。卒赠吏部尚书。诗二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2首。

2.王珪(1019—1085年),北宋名相,文学家、诗人。字禹玉,祖籍华阳(今属四川),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潜山)。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宋哲宗即位后,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