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慧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逸慧(1899~1958)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1912年高小毕业考入福州英华书院,1918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1920年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由于家境贫寒,从中学到大学,一直是靠奖学金和课余劳动或为人医病的收入来维持学习与生活的。1923年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留在校教学医院--宏仁医院任住院医师。次年到北京协和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由于勤奋好学,得美籍教授乌利器重,1926年被选送到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院外科进修。当时,国内的协和医院是将妇产科合并在外科之中的,他想专攻妇产科,遂于同年底转到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进修了一年多妇产科,还到纽约州立医院担任四个月的住院医师,使自己在这一学科领域的教学、医疗和科学研究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少著名医学教授诚意请他留在美国,但他想的是为自己的祖国效力,毅然于1928年回国,仍回北京协和医院,任助教和住院医生。妇产科主任、英国人马士敦教授赏识他的才学,不久他被晋升为副教授,并任妇产科副主任。因不满协和医院外国人对中国高级医生的排挤,愤然于1935年离开北平,到上海医学院任妇产科主任、教授。1937年又到他的母校--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任妇产科教授,还兼该校教学医院--宏仁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为妇产学科的建设和妇产科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支持自己的学生参加抗日活动,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新四军购买药品器械。为此,他曾遭日军拘禁,经社会各界名流担保才获自由。1939年冬,许多拥入上海的难民、伤兵为躲避日军欺凌蹂躏而进入法租界,其中还有不少孕妇。王筹集资金,在法租界创办上海伤兵医院和上海难民产科医院。抗日战争胜利后,王仍留在上海,曾倡议建立上海医学进修学院,努力提高中国医生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水平,以对抗外国人在北平、上海医界称霸的局面。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曾多次派人说服他去台湾,他都予以拒绝,决心留在大陆,为新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效力。

  1950年,王参加了中华医学会全国医史学会的活动,被选为学会经济委员会委员。1951年,为响应“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他放弃了在上海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把自己开办的私立上海协和医院捐献给国家,带着一批医务骨干和价值数亿元(旧币,折新币为数万元)人民币的医疗器械来到西安,被分配在西北第二陆军医院妇产科工作,不久任该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后西北第二陆军医院改为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仍任附属一院副院长兼妇产科主任。刚到大西北,医院条件极为简陋。他想方设法扩充病房,增加收治病人数量;还建立了宫颈癌病房,用他从上海带来的镭,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他大力培养妇产科骨干,亲自制定妇产科医疗常规,为四医大乃至西北妇产科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的医疗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做手术,操作熟练迅速;待病人,热情耐心似亲人,深受患者及其亲属的欢迎与尊敬。他教学特别认真,常结合自己治疗的病例,讲得深入浅出,深得学生爱戴。主持陕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的工作,多次组织学术交流,鼓励各医院的妇产科医务人员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应邀外出会诊,毫无保留地陈述自己对疑难病症的看法,医术医德,一直为同行赞颂。他一贯主张结合临床实际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一生为此奋斗,成果累累。早在1935年,他就发表了宫颈癌的研究报告,通过224个病例的剖析,对致癌因素、诊断、临床分期、手术步骤及放射治疗,进行了详尽科学的论证;1937年,他又将调理内分泌治疗月经紊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世,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中国妇产科学的珍贵资料。是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

  1958年3月,王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因突发心肌梗死逝世。著有《妇产科讲义》等专著和《脐带血与胎盘粉》《子宫输卵管造影》《月经紊乱之内分泌疗法》等论文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