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香港、澳门与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各市、镇总体规划拼合图
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空间结构图
珠江三角洲区域公交走廊与集聚中心图
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产业定位示意图
珠三角城市群领衔广东城镇化

  珠江三角洲汉语拼音:Zhujiang Sanjiaozhou;英语:Zhujiang River Delta),中国第二大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又称珠江平原。位于中国南海北岸,广东省中部珠江河口。北回归线恰经其北境。由西江北江东江潭江绥江流溪河增江等在珠江河口湾内堆积而成的复合三角洲。包括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九个城市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南部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等较发达特大城市。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江口的东西部,预计可以带动西部(粤西)的发展。

  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北起西、北二江汇合点的旧三水(今河口),东抵东江下游的石龙镇,南达崖门口外。广义的范围西起高要羚羊峡东口及潭江司前;北起北江黄塘、宝月,流溪河广州、石碣,绥江黄冈;东迄东江园洲、增江沙塘。包括高要以东、石角以南的三水盆地。园洲以下的东江下游平原,兼有西江、北江下游平原及潭江下游平原。面积8,601.1平方千米,其中西江、北江三角洲8,033.1平方千米,占93.4%;东江三角洲568平方千米,占6.6%。

历史

清末至民国时期

  末时期,广州为一口通商的主要口岸,保持繁华,但不少地区仍未发展起来。但因清朝鸦片战争失败,英国因看准香港位于“水深港口阔,四季不结冰”,不在地震带的转口环境下进行贸易,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属香港)。

  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革命党人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孙文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就因为武力有限,只好把权力交给北洋派的强人袁世凯,民国政府从此由北洋军人领政。1924年6月,孙文在广州黄埔建立黄埔军校,另图振起,黄埔军校以北东山区便成为当时军、政界要人的居住场所。越秀区为市政府所在地,往西即为西关(今荔湾区),广州发展极速,城区迅速扩大。

  1949年,国民党败退,不少商贾、文人学士南下香港,为香港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60年代,广东省广州巿以特务多而闻名,当时广州巿公安局与北京公安局为全国最主要公安局(当时中国并无国安部门,故由公安部负责),当时国家经济主力放于上海,广东则主要缉拿特务,珠三角发展停滞。

  1965年 - 1976年,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不少知青上山下乡,珠三角政治和经济发展停滞。

  1978年11月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以改革开放为未来政策路线,当时选择地区作为试验田时,广东代表踊跃举手,确立广东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地位。

  广州凭借当年毗邻香港优势,与香港采取前店后厂的方式,通过香港出口商品到欧美等诸多地区而发展,令当时处于封闭的广州经济有所起色。

  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粤港合作,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成投资试点。香港一直是珠三角经济区的主要投资来源,港商资金雄厚。而香港地理并与珠江三角洲邻近,从香港进入深圳市和广州市打通至整广东省通商,广东沿线接壤江西省、湖南省、广西省、福建省等行省进入中国内陆投资,香港便成为中国、欧美等国家对内、外进出入贸易的跳板,例如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

  1992年,邓小平南巡深圳,确定了珠三角地区发展的成绩。但

  大约与改革开放的同时,大批农民工开始进入广东,主要进入珠三角地区打工,连广东各地的农民也进入珠三角地区。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成为当时中国不少地区的流行语。大量的高学历人才也流入广东,有“孔雀东南飞”的说法。大量的农民工以及高学历人才的进入为珠三角提供了各个层次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珠三角经济的腾飞。

  2003年,港商于珠江三角洲雇用的工人达1千1百万。

  随着CEPA和9+2的建立,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将更加密切。

发育过程

  珠江三角洲是在海侵、海退的多次旋回中发育起来的:

①距今40,000~32,500年,珠江三角洲全境为陆地,西江、北江、东江、潭江等河流下切,形成平行岭谷地貌。 ②距今32,500~22,000年,珠江三角洲约有1/5面积为海侵,海水沿河谷入侵,形成3条溺谷。 ③距今22,000~7,500年,南海海面大幅度下降,珠江三角洲全境又为陆地。 ④距今7,500~5,000年,发生第二次海侵,整个珠江三角洲被海水淹没,当时的古海岸线至少伸到广州及佛山一带,溺谷湾深入到羚羊峡东口的广利。同时河口发生淤积,河水及海水带来的泥沙充填溺谷,形成近代三角洲平原。 ⑤距今5,000~2,500年,局部海退,西江、北江三角洲中、南部海域大大缩小,东江三角洲由海湾变为陆地,三角洲约1/2的海侵区沉积了厚3~5米的砂质淤泥,三角洲向海挺进。 ⑥距今2,50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受第3次海侵,但海面上升速率缓慢。由于河流搬运作用强烈,溺谷及海湾范围不断缩小,滨线不断向海推移。

  秦汉时西江、北江三角洲的滨线位于安教—逢简—富裕—紫坭—石湾—石楼—菱塘附近。佛山市顺德区逢简、勒流、石涌一带已是河口沼泽地或大片平原。唐代,市桥台地以南、以东尚为宽阔海域,东江三角洲的滨线大致在莞城以西、中堂以东。宋代,外海—古镇—小榄一线以南仍为较宽阔的外海。明代,西江、北江三角洲的滨线大致在上横、西安、石岐、港口、横栏、南顺沙一线。东江三角洲的滨线可能在麻涌以西,厚街以南。清初西江下游的滨线大致在沙堆、六乡、坦洲。蕉门至横门间大致在张家边、民众、万顷沙北。万顷沙、灯笼沙的出现均仅有近百年历史。

地貌

  珠江三角洲在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和中生界、新生界的盖层沉积的残余基础上,受不同时期断裂的影响,形成断陷盆地。三角洲东有大岭山、羊台山,北有白云山、摩星岭,西有皂幕山、古兜山。山丘走向多与北东向构造线一致,又被北西向构造线所交切。三角洲平原上有160多座突起的丘陵、台地、残丘,面积约占三角洲总面积的1/5。其中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海拔200~400米,少数高出500米;台地集中在北部番禺至广州之间,可分为40米和20米两级。

水文

  河网发育,西江、北江三角洲主要水道近百条,总长1,600千米;东江三角洲主要水道5条,总长138千米。主要出口有8处,“三江汇合,八口分流”成为三角洲水系的重要特色。其中东部的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构成伶仃洋河口;南部的磨刀门、鸡啼门构成磨刀门河口,虎跳门、崖门构成崖门河口。三角洲接纳珠江水系的来水中,西江占珠江总径流量的73.5%,北江、东江分别占13.5%,7.3%。来沙亦以西江最多,次为东江,北江较少。上游来沙在口门外形成大片浅滩。在人工围垦的影响下,浅滩最大伸展速度70~100米/年。珠江口外水深小于5米的浅滩面积约1,265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的18.2%。水深零米左右的可垦滩地约8.17万公顷。

  珠江口的潮汐为有规则半日潮型,平均潮差1~1.57米,属弱潮河口。西江、北江三角洲两侧的两个三角港(伶仃洋崖产门口外),由于喇叭形河口,迫使河口潮差增大(虎门内侧最大潮差为2.34米),潮水冲刷力增强,致使水道既深且宽,如黄埔港及潭江银州湖一带,水深一般8~10米。因珠江口门众多,三角洲中的汇潮点多达二三十处。三角洲汛期(4~9月)径流占全年的80%,枯期(10月至翌年3月)只占20%。

气候

  三角洲属南亚热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处在大陆冷高压南缘,受大陆季风影响,略带大陆性。夏季则为海上吹来的东南风与西南风所调节,不及华中内地酷热。年平均气温22℃左右。年降水量1,600~2,000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夏秋间台风频繁,7~9月为珠江口台风最盛季节,暴雨也最多。台风降水量一般为200毫米,最大400~500毫米。常遇锋面雨,但冬季降水较少。冬季天气冷暖变化无常,气温骤降可达16~17℃,最长连续降温日为7~8天。冬季陆风风速较强(5米/秒左右),夏季海风风速较弱(3米/秒左右)。夏秋台风风速常大于40米/秒,并引起风暴潮,造成严重灾害。

土壤与生物

  珠江三角洲平原多冲积土和海积淤泥,沿海草滩及红树林海岸发育了盐渍沼泽土。掩埋红树林的地区产生了咸碱田。低丘、台地上到处可见荔枝、龙眼、杨桃、柑橘、香蕉、橄榄、木瓜等果树及马尾松、竹、榕、木棉、葵、樟等树木。近百年来又引种了桉树、木麻黄、台湾相思、银合欢等树种。山地红壤上广布马尾松林、桃金娘灌丛及岗松、鹧鸪草等耐酸性旱植物。沿海及海岛一带热带性植被茂盛,除代表性的热带植物如猪笼草、蛇王藤外,还有波罗蜜、杧果、椰子等果树。三角洲边缘山地有华南虎,外伶仃岛上有猕猴等。

开发利用

  在新石器时代三角洲上已有居民,先秦时期为百粤族所居。北宋已开始修筑堤围,遏制水患。至今堤围修筑已有900多年历史。根据围垦年代和地面高程,三角洲土地可分为围田、高沙田、中沙田、低沙田等类型。在围田和高沙田区,低地挖作鱼塘,余泥培高塘基,基地栽桑、种蔗或植果树,桑叶养蚕、蚕蛹、蚕沙及塘边野草养鱼,塘泥培基,循环不已,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或“果基鱼塘”,为世界各地所罕见。基水地的面积约占平原总面积的18%,集中分布在佛山、中山等市。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重要的粮、糖、鱼、蚕丝及亚热带水果产地。食品、纺织等工业发达。三角洲人口稠密,主要城市有广州、佛山、江门、中山等市。深圳、珠海两市设置了经济特区。广州为华南最大的经济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