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甘肃省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甘肃省
甘肃:天水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
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酒泉肃州钟鼓楼,始建于清道光18年(公元1838年)
甘肃:甘南草原,位于甘肃省西南部
甘肃:天水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火车站东南约35公里的秦岭山脉之中,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现存佛教窟龛194个,麦积山石窟约自十六国后秦时期创建
甘肃:玉门关距敦煌城90公里,俗名“小方盘城”,相传古代西域和田等地的美玉、珠宝经此关传入中原,玉门关因此而得名
甘肃: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区西南70公里处
甘肃:敦煌雅丹地貌,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位于新疆、甘肃交界处,距玉门关西北80余公里
甘肃:鸣沙山与月牙泉
甘肃:敦煌影视城

甘肃省汉语拼音:Gān Sù Shěng;英文:Gansu Province),简称“”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省会兰州。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地理坐标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总面积42.59万平方公里(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飞地53.22平方公里)。 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2492万人。

甘肃古属雍州,“甘肃”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气候类型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2022年,甘肃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5.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4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741.3亿元,增长4.4%。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全省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合计1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7个县、7个自治县(合计8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人口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24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1.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47‰;死亡人口21.2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4‰。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13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141万人,减少2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4.19%,比上年末提高0.86个百分点。

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2490.0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0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66.01万人,女性人口1224.01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3.43(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24.1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68‰;死亡人口20.6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2‰。0-15岁人口为505.9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0.32%;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1559.0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2.61%;60岁及以上人口425.0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7.0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325.0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3.05%。城镇常住人口1327.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6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162.09万人,减少32.65万人;城镇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3.33%,比上年末提高1.10个百分点。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甘肃省常住人口为25575254人。

民族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在甘肃世居少数民族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族藏族东乡族土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撒拉族哈萨克族满族等10个少数民族,此外还有38个少数民族成份。东乡、裕固、保安为3个特有少数民族。

从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土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族蒙古族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

宗教

甘肃现有5种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其中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信仰的人口较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在各民族中都有信仰,但人数不多。

历史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商周之际,周秦部族先后在今甘肃东部崛起并向东发展,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汉武帝至昭帝间陆续设武威、张掖、敦煌、天水、安定、武都、金城诸郡。至元,全国创设省制,甘肃正式设省。至清朝乾隆年间,甘肃辖区除今省境外,尚辖西宁府、宁夏府及新疆东境一部。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民国十八年(1929年)分置宁夏、青海省,其行政区域大体与今相同。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故有“羲轩桑梓”之称。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汉代的开边政策和张骞通西域成功开通了丝绸之路。隋唐时期,甘肃成为我国联系西域各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武威、张掖、敦煌成为经济文化繁荣的国际性贸易城市,整个河陇地区农桑繁盛、士民殷富,《资治通鉴》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记载。海路开通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特别是由于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变化,甘肃渐渐成为荒僻之地。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向清政府奏称“甘肃地处边陲,土旷人稀,瘠苦甲于天下。”

商周时期

商代,居于泾河、渭河流域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的周朝的祖先周部落,改善耕作,开拓了我国最早的农业。周文王灭商以前,战败了西戎混夷,把境域扩展到密(今灵台县)。这一时期,甘肃境内有羌方、共(今泾川县北)、密(今灵台县西)等方国部落。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省境东部,即今天水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缓慢过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他们本以游牧、狩猎为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善于养马,“好马及畜,善养息之”,所以,他的首领非子被周孝王召至汧渭之间(今陕西扶风眉县)负责给周王室养马,使马有了很大的发展。周孝王后来封秦的祖先为“附庸”,“邑之秦”,在秦亭(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南)筑城建邑,始有立足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省境属秦国和西戎。西戎中较大的几个是:绵诸(天水附近)、邽戎(天水西南)、冀戎(今甘谷县南)、义渠戎(六盘山左右,今甘肃庆阳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翟(今临洮县)、豲(今陇西县北)。这些戎族,仍保持着“以国为氏”的习惯,虽号称为国,实际上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西戎各国与秦国相邻。公元前770 年刚刚立国的秦国为了扩充势力,把它的视野对准西戎。但秦襄公几次伐戎都失败了。到秦武公时,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势力迅速扩展,先后征服、并吞了绵诸、邽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豲等戎族。为了对新开辟的地区进行控制,秦国开始在这些地区建县。公元前688 年(秦武公十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今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这是甘肃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

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己达今甘肃的东南部。但曾被秦武公征伐过的绵诸、义渠、翟、豲等戎族部落乘秦忙于争霸的机会,又逐渐壮大起来,使秦国在与诸候国争雄的同时,不得不以相当的力量来对付诸戎。公元前320年秦派兵伐义渠,攻郁郅(今庆城县东),公元前314年再次伐义渠,得25城。至秦昭王时,义渠等戎终为秦所并,以其地设郡置县,加强统治。秦昭王27年(即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时过9年,于秦昭王35年(公元前272年)再建立北地郡。

秦汉时期

秦统一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全面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己出现的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后增为40郡)。当时,省境行政区划为郡、县两级制,共设陇西、北地2 郡。陇西郡郡治狄道(故治在今临洮县东北),辖区约当今甘肃东南部之地;北地郡治义渠(故治在今宁县西北),辖区约当今甘肃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之地。今甘南东南隅之一部属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为乡、里。

西汉时期的行政区划同秦代一样,仍为郡县两级制。公元前205 年,汉高祖始占有陇西、北地两郡。随着汉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大,郡县数随之猛增。汉武帝凭借汉朝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从公元前133 年到公元前119 年,集中兵力反击匈奴的经常骚扰,并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在此基础上遂先后于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置武威、酒泉2郡。过了10年,于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分武威郡置张掖郡,析酒泉郡置敦煌郡。同时迁徙内地贫民到河西4 郡,在沿黄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今永登县西),广泛实行军事屯田,军农结合,巩固边防。河西4郡的设置,对切断匈奴与西羌的交通,开辟我国通往西域的走廊,对于开发河西,促进这一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后于汉武帝元鼎3年(公元前114年)又增置天水、安定郡;元鼎6年(公元前111 年)设武都郡;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从天水、陇西、张掖3 郡各分出2个县建立金城郡。这样,就使省境郡的数目由秦代的2个郡增为10个郡,共辖115县、10道(县一级,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10个道是:嘉陵道(故治在今成县西北)、循成道(故治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下辨道(故治在今成县西)、略畔道(故治在今合水县西南)、义渠道(故治在今宁县西北)、阴平道(故治在今文县)、平乐道(故治在今康县西北平洛镇)、戎邑道(故治在今秦安县东)、绵诸道(故治在今天水市麦积东区)、略阳道(故治在今秦安县东北)。除行政区以外,西汉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在地方设置监察区。汉武帝元封5年(公元前106 年)分天下为13个刺史部(州),即13个监察区,每部派一刺史(汉成帝时更名为州牧),每年8月巡行所属郡国,按照西汉中央政府规定的六条,省察地方政务,黜陟能否,检举官吏的不法行为,纠察强宗豪右,断理冤狱。当时甘肃属凉州刺史部。

东汉时,行政区划大体上是州、郡、县三级制。汉灵帝中平5年(公元188年),为了加强地方官的实力,镇压农民起义,改革地方行政制度,扩大刺史权力,并将刺史更名为州牧,确定州为郡上面的一级地方政权。这就使实行了400 年之久的郡县两级制扩大为州、郡、县三级制。当时甘肃属凉州,治陇(故治即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区约当今甘肃大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凉州共辖10个郡、2个属国、99县。10个郡与西汉时的建置相同,即:武都、陇西,金城、汉阳(原为天水郡,东汉明帝永平17年,即公元74年更名)、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安定、北地等郡,只是辖县有所调整,比西汉时减少了26个。但郡的设置却增加了2个,即张掖属国(在今张掖市的东北,长官为属国都尉)、张掖居延属国(在居延海西,故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长官为都尉)。属国在政区上相当于郡,为少数民族管理区。另外,省境南部边缘的一小部分地区分属益州。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制。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省境共置凉州1 州(另有一部分地方分属雍州和益州)、12郡、77个县。大部分地方属魏国,南部的部分地区属蜀国。属于魏的有凉州(治姑臧,即今武威市)的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郡,雍州(治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的陇西、天水、南安(今陇西、武山一带)、广魏(今秦安、通渭等县)、安定郡(今平凉、庆阳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等地)和新平郡鹑觚县(今灵台县东北)。属于蜀国益州(治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的有武都郡、阴平郡的7个县。

西晋,省境设凉州、秦州,兼属雍州,统12个郡、72个县。凉州,治姑臧(今武威市),辖6个郡、41个县,即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酒泉郡、西郡(今山丹一带);秦州,治冀县(故治在今甘谷县东南,后迁至上邽,即今天水),统6个郡、24个县,即陇西郡、南安郡、天水郡、略阳郡(原广魏郡,晋武帝时更名)、武都郡、阴平郡(今文县和四川省平武县)。属雍州(治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的为安定郡,治临泾(今镇原县),统7个县。

进入东晋,社会动乱,北方形成分裂割据局面。从西晋末到十六国时期,跨境或在甘肃境内先后建立的割据政权有:后赵、前秦、后秦,各占有约当今甘肃一部之地;前凉(公元314 -公元376 年),历时62年,治姑臧(今武威市),辖区东至秦陇,北及居延,南逾河湟,西至葱岭;西秦,都苑川(今榆中县东北),辖区约当今甘肃西南部;后凉(公元386 年-公元403 年),都姑臧,建国18年,初有前凉旧地,后除姑臧外,仅有仓松(今古浪西)、番禾(今永昌西)2 郡;南凉(公元397 年-公元414 年)立国18年,都廉川堡(今青海省乐都县),辖地东至金城,西到青海,北据广武(今永登东南),南有河湟;北凉(公元397年-公元439年),历时43年,初都张掖,后迁姑臧,据有武威、张掖、敦煌、酒泉、金城、西海、西平、乐都等郡地;西凉(公元400年-公元420年),立国21年,都敦煌,后迁酒泉,辖区约有今肃州区、玉门、瓜州、敦煌(市、区)。

南北朝时期,甘肃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区。这一时期,南北对峙,国家分裂,州县林立,政权更替频繁,“百户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的情况比比皆是,行政建置十分混乱。

北魏,甘肃境设置8个州、35个郡、91个县。秦州,治上邽(原名上邽,今天水西南),辖天水、略阳(今秦安、天水市区、清水、静宁县)、汉阳(今天水市一部分和成县西北部)3个郡、12个县;南秦州,治洛谷城(今武都区境),统水南(今西和、礼县和天水市一部分)、汉阳(今礼县东南)、武都(今武都区西北地)、脩城(今康县平洛镇、成县南部和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地)、仇池(今成县西北和西和县部分地方)、武阶(今武都区东南地)6 郡、18县;泾州,治临泾(今镇原县),辖安定(今泾川县北部和平凉市西北部分)、陇东(今平凉、镇原等地)、平凉(今华亭、灵台西部)、新平(今泾川县东南、陕西彬县西南、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附近)、赵平(今灵台县东南、陕西省长武县部分地方)、平原(今平凉市东)6郡、17县;河州,治枹罕(今临夏市东北),辖金城(今临夏东南和榆中县部分地方)、武始(今临洮县境)、临洮(今岷县东北、渭源县西南部)、洪和(今临潭县境和临洮县西南部)4 郡、14县;渭州,治襄武(今陇西县西南),统陇西(今陇西县西南)、南安阳(今陇西县东北部)、广宁(今武山、漳县部分地方)3郡、6县;原州,治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领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长城(今平凉市西北部)2郡、4县;凉州,治武威(今武威市),统武安(今民勤县西南)、临松(今张掖市和民乐县一部分)、建昌(今榆中西北、临夏北部)、番禾(今永昌县境)、泉城(凉州府境内)、武兴(今武威市西北和北部)、武威(今武威市境)、昌松(今古浪县南部、北部和凉州区东南部)、东泾(故址不详)、梁宁(今酒泉市境)等郡;瓜州(今敦煌市境)。

北周,甘肃境设22州、56郡、104县。22州是:泾州,治安定(今泾川县北),辖区约当今镇源、灵台、泾川县和崆峒区、平凉、华亭县之一部;原州,治平高(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辖区约当今崆峒区、会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之一部;宁州,治赵兴郡城(今宁县),辖区约当今庆城、正宁、宁县、环县一部分;灵州,治薄骨律镇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辖区约当今宁夏平罗、灵武、银川市部分地区;秦州,治上封,辖区约相当于今天水市部分地方和静宁县西南部;交州,治安阳(今秦安县北),辖区约当今秦安县西北部;渭州,治襄武(今陇西县西南),辖区约当今武山、陇西、渭源、漳县之一部;武州,治将利(今武都区东南),辖区约当今武都区东南和文县东北部;成州,治洛谷城(今西和县南洛峪镇),辖区约当今西和、礼县南部;康州,治同谷(今康县嘴台子),辖区约当今康县、成县东南部;文州,治建昌(今文县西南),辖区约当今文县西南部;宕州,治阳宕(今宕昌县西),辖区约当今宕昌西部和舟曲县西北部;芳州,治封德(今迭部县东南),辖区约当今迭部县东南部;叠州,治叠川(今迭部县江洪滩附近之巴什旦卡),辖区约当今迭部县之一部;洮州,治美相(今临潭县),辖区约当今临潭和卓尼县之一部;岷州,治溢乐(今岷县),辖区约当今临洮西南、岷县北部、卓尼县东北部;旭州,治金城(今碌曲县东),辖区约当今碌曲县东部;弘州,治广川防(今碌曲县西南),辖区约当今碌曲县西南部;河州,治枹罕(今临夏市),辖区约当今临夏州大部、兰州西部和临洮县之一部;凉州,治姑臧(今武威市),辖区约当今民勤东北、凉州区、永登东南、永昌西部;甘州,治永平(今甘州区西北),辖区约当今甘州区、山丹、民乐、肃州区、高台之一部;瓜州,治鸣沙(今敦煌县东南),辖区约当今敦煌、瓜州、玉门市之一部。

隋唐五代时期

到隋唐五代,又回到秦汉的郡县两级制。

隋初,隋文帝为改变南北朝时期州、郡、县三级体制过于分散的状况,根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开皇3年(公元583 年)裁并州郡,取消郡一级建制,实行以州统县,使东汉末年以来实行的三级地方政制,重新恢复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并分郡为上、中、下三等。另设司隶和刺史分部巡察,主掌监察。经裁并,省境共设16郡、76县。同北周时相比,裁撤了22个州、40个郡、28个县。当时设置的16个郡是:安定郡(今平凉市一部和镇原县)、北地郡(今庆阳市一部分和陕西省彬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北)、弘化郡(今庆阳市东北部)、平凉郡(今平凉市西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一部分)、天水郡(今天水市部分地区)、陇西郡(今定西市一部分和秦安县东北部)、金城郡(今兰州市、临洮县)、枹罕郡(今临夏州大部、临洮县南部和青海省乐都县南部)、武威郡(今武威市一部分和永登县南部)、张掖郡(今张掖市一部分和肃州区)、敦煌郡(今敦煌市 、瓜州县和玉门市一部分)、汉阳郡(今礼县大部)、临洮郡(今岷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宕昌郡(今宕昌县和舟曲县部分地区)、武都郡(今陇南市部分地区)、河池郡(今陇南市部分地区和陕西省凤县)。

唐朝,初改郡为州,唐玄宗时又改州为郡,唐肃宗时再改郡为州,终唐之世,仍为州、县两级制,郡只是地理区域的名称。按照唐的定制,州分辅、雄、望、紧、上、中、下七等,县分上、中、下三等。类似这样的划分,一直延续到清代。当时省境共设22州,辖67县。全省设置的州是:秦州(今天水市)、河州(今临夏市)、渭州陇西郡(今陇西、渭源、武山、漳县)、兰州(今兰州市、皋兰县)、阶州(今武都区)、洮州(今临潭县)、岷州(今岷县和临潭县南部)、叠州(今临潭县西南和白龙江上游)、宕州(今舟曲以西、宕昌东南)、凉州(今武威市、金昌市、古浪县)、沙州(今敦煌市)、瓜州(今瓜州县)、甘州(今甘州区、山丹县)、肃州(今肃州区、玉门市)、泾州(今泾川、灵台、崆峒区、镇原县)、原州(今崆峒区西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渭州(分原州平凉县置,今崆峒区)、宁州(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改北地郡置,今宁县、正宁和镇原县东部)、庆州(今庆阳市大部分)、凤州(今两当、徽县和陕西省凤县)、文州(今文县)和狄道府(今临洮县西)。除了行政区,唐代还设有监察区。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依山川形势分全国为10道(唐玄宗开元21年,即公元733年增为15道),甘肃置陇右道,治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兼属关内道(治长安)、山南西道(治梁州)。主要是监察非法,道的长官为采访使,由中央委派,事毕即回。唐睿宗景云元年置河西节度使,景云2年从陇右道中分置河西道。唐玄宗开元年间,河西、陇西均置节度使,实际上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无所不统。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以后,改道的长官为观察使,兼理民政,行使部分行政职权,其后逐渐变成州上的一级政区。贞元以后,唐朝政府悉调西北戎军平定“安史之乱”,汉唐以来成为东西交通咽喉之地的河西走廊空虚,吐蕃乘机占领河西,先后攻陷甘、凉、肃、瓜、沙和熙、河、洮、岷、宕等州,控制河陇地区前后约八九十年之久。五代时期,后梁占有甘肃之一部,后唐约有秦、阶、成、泾、原等州,后晋据有武州(今环县),后周有秦、阶、成州,前蜀占据甘肃的东南部。

宋元明清时期

宋金辽时期,行政区划大体上是路、州(府)、县三级制。

北宋初,分全国为10道,至道3年(公元997年)改10道为15路(后增为26路),甘肃属陕西路。但宋代的路与唐代的道有所不同。宋初的路是财政区兼有监察的职能,后来才逐渐变成地方最高一级建制。路设转运使司掌财赋、民政(长官为转运使);安抚使司掌管军事(长官为经略安抚使);提举常平司掌市舶茶马(长官为提举常平使);提点刑狱司掌司法(长官为提刑按察使)。四司互不统属,各自直属中央。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4 路(前3 路在甘肃境)。宋神宗熙宁5年(公元1072 年),增置熙河路。后几经变化,省境共置永兴军路、秦凤路2 路,辖21州(府、军)、51县(监、尉司)。永兴军路(治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在本省的辖区有庆阳府、环州、银州、宁州。秦凤路(治秦州,今天水市北道镇),辖秦州、成州、凤州、阶州、渭州、泾州、原州、会州、熙州、河州、巩州(原为通远军)、岷州、兰州、洮州、西宁州、德顺军(今静宁县)、镇戎军(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军,在宋代设于军事要冲之地,系与府、州同级的行政区划。

11世纪初叶,党项族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崛起,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建国,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辖区有22州,其中在甘肃境内的有甘(西夏改为宣化府)、凉(西夏改为西凉府)、肃、瓜、沙、会等6 州。西夏的统治约有190 年之久,后为蒙古所灭。

南宋时,甘肃大部隶属金朝。属南宋利州西路(北宋时称秦凤路)的有文州、阶州、西和州(今西和、礼县)、凤州、同庆府(今成县)、天水军(绍兴初因秦州为金占领,遂置南天水县、北天水县;嘉定元年,即公元1208年改县为军,今天水市)。

金朝,在甘肃境置4 路、16州(府)、50个县。凤翔路(治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领德顺州(宋为德顺军,但辖区扩大,包括今静宁、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县西北部)、平凉府、镇戎州(原镇戎军)、秦州。庆原路(治庆阳府,今庆城县),领庆阳府、环州 、宁州、原州、泾州。临洮路(治临洮府,今临洮县),统辖临洮府、积石州(原为积石军溪哥城)、洮州、兰州、巩州(今安定区、陇西、通渭县)、会州(今靖远县)、河州。

元代,甘肃行政区划大体是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元朝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除设中央直辖区腹里(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外,分全国为11个行中书省,管辖所属路、州、府的政务。在我国行政史上,首创行省制度。行省创建之初,系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因其符合我国地广人多的实际,后来正式成为地方行政最高一级建制。元世祖至元18年(公元1281年)甘肃正式设省,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长官为平章政事),简称甘肃行省,治所在甘州路的甘州(今张掖市)。省辖7 路、5个直隶州、4个府、22属州、24县。省境东部地区属陕西行省。另外还置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主掌监察,隶属于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属甘肃行省的有甘州路、永昌路(原凉州)、肃州路、沙州路、亦集乃路(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宁夏府路、兀刺海路。2个直隶州是:山丹州(元初为阿只吉大王封地,至元22年升为州)、西宁州。5个属州是:西凉州(隶属永昌路)、瓜州(隶属沙州路)、灵州(隶属宁夏府路)、鸣沙州(隶属宁夏府路)、应理州(隶属宁夏府路)。省境东部隶属于陕西行省的有:泾州、开成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庄浪州、河州路(属吐番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洮州、岷州、铁州(今岷县东)、巩昌等处总帅府(统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府,秦、陇、宁、环、金、兰、会、徽、阶、成、静宁、定西、镇远、西和等州)。

明初,沿用元朝的行省制。明太祖洪武2年(公元1369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甘肃)。明太祖洪武9年(公元1376年),鉴于行中书省职权太重,为防止唐末出现的方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行省制,在原行省的基础上,设承宣布政使司,实行司法、行政、军事分立,各不统属,三司互相也不得兼任。即承宣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掌全省民政与财政,提刑按察使司(长官为提型按察使)掌司法、监察,都指挥使司(长官为都指挥使)掌军事。全国共设13布政使司,加上两京,即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共15个政区(简称司,俗称省),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甘肃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原甘肃境内共设置5 府、9 州(隶属于府)、50县。5 府是庆阳府、平凉府、巩昌府、临洮府、灵州(直隶州)。9 个属州是:宁州(隶属庆阳府)、泾州、静宁州、固原州(以上3 州属平凉府)、秦州、阶州、徽州(以上3 州属巩昌府)、兰州、河州(以上2 州属临洮府)。除府(直隶州)、属州、县外,还设有卫、所。按照明的定制,卫、所设于边境和要害地区,在边境重镇设行都指挥使司,每省设一都指挥使司。卫、所实行军屯,属军事机关,但后来在边境地区卫、所也兼理民政。甘肃境共设21卫、9个千户所,即洮州卫(故治在今临潭县东)、岷州卫(今岷县)、宁夏卫、宁夏前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今宁夏宁朔县)、宁夏后卫(今宁夏灵武县东南)、宁夏中卫(今宁夏中卫县)、靖虏卫(今靖远县,以上属陕西都指挥使司)、甘州左卫(今张掖市)、甘州右卫(今张掖市)、甘州 中卫、甘州前卫、甘州后卫、肃州卫(今酒泉市)、山丹卫(今山丹县)、永昌卫(元为永昌路)、凉州卫(今武威市)、镇番卫(今民勤县)、庄浪卫(今永登县南)、西宁卫、沙州卫(今敦煌县西,以上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赤金蒙古卫(今玉门西北赤金堡)、罕东卫(今肃州区西南)。9个千户所是:西固城守御千户所(岷州卫)、灵州守御千户所、兴武守御千户所(宁夏卫)、韦州守御千户所(宁夏卫)、平虏守御千户所、碾伯守御千户所、镇夷守御千户所、古浪守御千户所、高台守御千户所。另外,属于明朝9个重镇的有:宁夏(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固原(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甘肃(今张掖市)。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

清初,分全国为18行省。清圣祖康熙3年(公元1664年)设陕西左、右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驻巩昌(今陇西)。康熙6年(公元166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次年,又改巩昌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将治所从巩昌移至兰州。清代的省制虽因袭明制,但进一步完善,其特点是有了主持一省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巡抚(巡抚之制始于明朝,但无一定之辖区),巡抚之上设有总理一省或数省军政事务的总督,且省内设有管理各种事务的司道。雍正3年(公元1725年)裁行都指挥使司及诸卫、所。清高宗乾隆29年(公元1764年)裁甘肃巡抚(原驻宁夏,顺治5年,即公元1648年迁至兰州),以陕北总督行巡抚事,并迁陕甘总督署至兰州。当时甘肃辖区除包括今新疆、青海、宁夏一部分外,大体上和今甘肃的境域相同。可以说甘肃的行政区域,奠定于两汉,正式于元代,完成于清朝。清德宗光绪10年(公元1884年),从甘肃分出新疆单独建省。分置以后的甘肃省辖8府、6直隶州、1直隶厅、61县。8府是:兰州府、平凉府、巩昌府、庆阳府、宁夏府、西宁府、凉州府、甘州府。6直隶州(与府同级)是:泾州、固原州、阶州、秦州、肃州、安西州。1个直隶厅(与府同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不领县),即化平川直隶厅(平凉、华亭、固原、隆德4 州县地)。除了直隶厅,全省还设8个属厅(散厅,隶属于府,不领县):洮州厅(属巩昌府,今临潭县)、庄浪厅(属凉州府,今永登县南)、抚彝厅(属甘州府,今临泽县)、宁灵厅(宁夏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贵德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贵德县)、循化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丹噶尔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湟源县)、巴燕戎格厅(属西宁府,今青海省化隆县)。另外,青海北部的额鲁特蒙左部5 部29旗,南部藏族40个土司,由西宁办事大臣管辖。西宁办事大臣受甘肃省节制。清朝在地方也设有监察区。甘肃省的监察区是6 道:平庆泾固化道(治所平凉府)、甘凉道(治所甘州)、安肃道(治所安西州)、巩秦阶道(治所秦州)、宁夏道(治所宁夏府)、西宁道(治所西宁府)。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废除了清代的府、州、厅制。民国初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甘肃共设7 道,下辖77县,即兰山道(治皋兰县,清兰州府地)、宁夏道(治宁夏县,清宁夏府地)、西宁道(治西宁县,清西宁府地)、泾原道(治平凉县,清平凉、庆阳府、泾州、固州、化平川厅地)、渭川道(治天水县,清秦、阶二州地)、安肃道(治酒泉县,清肃州、安西二州地)、甘凉道(治武威县,清甘、凉二州地)。1914年,改省的长官民政长(民国初期称都督)为巡按使,道的长官道尹为观察使(后改称道尹),次年,又改巡按使为省长。

北伐战争以后,民国16年(1927年),废除道的建制,改县的行政长官县知事为县长。随着军阀混战局面的结束,国民党政府对行政制度作了一些调整。1928年,划甘肃西宁道属之西宁、大通、乐都、循化、贵德、巴燕、湟源等7县,另建青海省;同时划甘肃宁夏道属之宁夏、宁朔、灵武、盐池、平罗、中卫、金积、豫旺(原镇戎县,今固原县)等8 县和宁夏护军使所辖的阿拉善额鲁特、额济纳土尔扈特2 部地,成立宁夏省。区划调整分置以后,甘肃省辖64县,1929年增置到68县,增设了永靖(1929年析临夏县地设置)、和政(1929年析临夏、临洮县地置)、康县(1928年析武都县地置永康县,后改康县)等县。后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原设拉卜楞设治局(1926年析循化县地设置,1928年改为夏河县)、康乐设治局的基础上,又陆续增置洮西设置局(1932年置)、卓尼设治局(1937年置)、肃北设治局(1938年置)。从1934年开始,甘肃省在县的行政建制之上,又新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作为省的辅助机关。这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的产物,其目的在于推行和强化法西斯统治,镇压各族人民的革命运动。1934年开始在皋兰、固原、临夏等地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后陆续增设。到1944年增加到9个,即:岷县(第一)、平凉(第二)、庆阳(第三)、天水(第四)、临夏(第五)、武威(第六)、酒泉(第七)、武都(第八)、临洮(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至解放前夕,甘肃省共设9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71县、1 市(兰州市,1941年正式设市)、3局(卓尼、肃北设治局、湟惠管理局)。

大革命时期,甘肃就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32年3 月,正宁县四村塬周围72个村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同年,成立了中共甘宁青特委。1933年3 月,建立中共陕甘边特委。不久,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于1934年11月在华池县荔原堡诞生。接着华池、庆北(1936年与华池县合并)两县也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红军长征进军甘肃,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宕昌县境,通过渭河封锁线,召开哈达铺、榜罗会议,一、二、四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在会宁县胜利会师,进一步促进了陕甘的革命活动。1935年11月,根据中华工农民主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定,陕甘边区根据地划为陕甘省。1936年7 月,改陕甘省为陕甘宁省,驻地迁往甘肃曲子,辖区在甘肃境内的有华池、环县、曲子、固北、赤庆、定环等县。1937年1 月,中共关中特委派代表与国民党代表谈判,将正宁、宁县“一分为二”,国民党在其白区设两个县,共产党在红区设新宁、新正县,隶属关中分区。同年,陕甘宁省划分为三边分区和庆环分区。庆环专署辖华池、曲子、固北(后并入环县)、赤庆(后并入华池)、环县、定环(后分别并入环县和定边)6 县,另在原统战区设陕甘宁边区陇东办事处,领导庆阳、合水、镇原、宁县的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3 月,庆阳、合水、镇原3 县正式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年4 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建立陇东分区,在庆阳设立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华池、环县、曲子、庆阳、合水、镇原6 县。1949年6 月,宁县、正宁两县划归陇东分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始了我国行政制度的新阶段。在摧毁旧政权以后,党和人民政府总结了革命根据地行政建设的经验,结合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省、专区(州、市)、县(市、区)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1949年8月甘肃省解放以后,即成立甘肃行政公署,下辖庆阳、平凉、天水、武都、岷县、定西、临夏、酒泉、武威、张掖、兰州11个分区(专区、市)、73县(局)。甘肃行署隶属于西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1954年撤销)。1950年成立甘肃省人民政府,1954年根据内务部的通知精神,将撤销的宁夏省合并于甘肃省。1955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更名为“甘肃省人民委员会”。以后,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决定,1958年划3个专区(自治州)、19个县市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文化大革命”中,省人民委员会更名为“甘肃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复改为甘肃省人民政府。

1950年到1957年,根据中央紧缩机构和关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指示精神,对部分区划进行了一些调整,先后成立了天祝、东乡、肃北、泾源、肃南、广通、卓尼、张家川、阿克塞等一批民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自治县)。1950年撤销张掖、岷县专区以后,全省专区数由11个减为9个,县由73个增加到86个,区公所达到503 个,乡3862个,街公所64个。县的建制比较大的变动是:撤销洮沙、曲子县,成立天水、平凉、临夏3 市(县级)和东乡、天祝自治区(县级)。夏河县和卓尼自治区(原卓尼设治局)改为省辖。1953年,增设甘南、西海固两个专区级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全省仍设置11个专区、86县、687个区公所、58个街公所。1954年,因宁夏省合并于甘肃省,增加了银川专区、河东回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蒙古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3个专区、 16个县,又新成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区、阿克塞哈族自治区、碌曲行政委员会、玛曲行政委员会、舟曲行政委员会,全省达到14个专区、107个县、775个区公所,5810个乡、179个街公所。1955年,庆阳、平凉专区合并为平凉专区,张掖、酒泉专区合并为酒泉专区;撤销临夏专署,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增设玉门市(县级);改蒙古自治区为巴音浩特蒙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区为固原回族自治州、河东回族自治区为吴忠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区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同时,改额济纳旗、泾源、东乡、肃南、张家川、天祝、阿克塞、肃北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为少数民族自治县。改卓尼自治区为卓尼县,舟曲、碌曲、玛曲3个行政委员会也分别改为县。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划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及所属叮口、阿拉善旗和由张掖专区代管的额济纳旗自治旗归内蒙古自治区领导;撤销鼎新县,以其原行政区划归金塔县。这样,到1957年,全省共设11个专区、103个县,306个区公所,2759个乡,76个镇,93个街道办事处。

1958年到1965年,特别是1958年,全面调整区划,大规模地并县,所有区、乡一律改建为人民公社。同时,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决定,将银川专区的银川市、贺兰、永宁、宁朔、平罗、惠农、中卫、中宁、陶乐县,吴忠回族自治州及所属的吴忠市、金积、灵武、同心、盐池县,固原回族自治州及所属的西吉、海原、固原县,平凉专区的泾源回族自治县和隆德县,共3个专区(自治州)、19个县(市、自治县)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撤销武都专署,以其原辖的宕昌、文县、武都、康县、岷县划归天水专署;设立白银市(划皋兰、靖远部分区域归其所辖,委托定西专署代管);撤销临泽(并入张掖、高台县)、崇信(并入华亭县)、两当(并入徽县)、华池(并入庆阳县)、漳县(并入武山县)、景泰(并入皋兰县)、会川(并入渭源县)、玉门(并入玉门市)、庄浪(并入静宁县)、灵台(并入泾川县)、华亭(并入平凉市、泾川县)、平凉(并入平凉市)、正宁(并入宁县)、合水(并入庆阳、宁县)、渭源(并入陇西、临洮县)、永登(划归兰州市)、皋兰(划归兰州、白银市)、天水(并入天水市)、康县(并入武都、徽成县)、甘谷(并入武山县)、宕昌(并入武都、岷县)、古浪(并入天祝县)、民乐(划归山丹)、张掖(划归张掖市)、卓尼(并入龙迭县、临潭县),撤销西和、礼县,合并设立西礼县,撤销徽县、成县,设立徽成县,撤销酒泉、金塔县,设立酒泉市,撤销永靖、临夏县,以两县区划归临夏市,撤销广河、康乐县,以两县区划归和政县,撤销碌曲、玛曲县,设立洮江县,撤销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设立清水回族自治县,撤销临夏市,设德乌鲁市。经过调整,到1958年底,全省共设7个专区(州、市)、42个县(市、自治县、区)、574个人民公社、62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的这种状况一直到1960年基本没有变化。

1961年到1965年,根据中央关于调整、整顿、巩固、提高的方针,从本省实际情况出发,对行政区划重新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同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干部的经营管水平相适应。

1961年适当划小了人民公社的规模,陆续恢复了1958年撤并的专区、县,恢复酒泉、武威、庆阳、武都4个专区,增设临洮专区(辖临洮、渭源、岷县、漳县4 县)。到1962年全省专区(省辖市、自治州)由1958年的7个增加到13个,即兰州、白银、庆阳、平凉、天水、武都、定西、临洮、武威、张掖、酒泉、临夏、甘南;县(市、自治县)由42个增加到81个。区公所由1957年的306个减为6个,人民公社由1958年的574个增加到1935个,恢复了56个乡、10个镇,有街道办事处79个。1963年,又撤销临洮专区和白银市。这样,省辖专区数减为11个,县仍是81个。1964年,撤销了平凉、酒泉、临夏(暂缓执行)3 市,恢复平凉、酒泉、临夏3 县,缩小了兰州、天水市的郊区。专区和县的总数没有变。1965年,增设嘉峪关市(省辖市),以酒泉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嘉峪关市的行政区域。全省共有12个专区(自治州、市)、81个县,32个区公所、1559个人民公社,88个街道办事处。

1966年到1976年,区划只是个别调整。从1968年1 月开始,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改为“甘肃省革命委员会”,1969年各专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地区革命委员会。同年,根据中央《关于变更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的规定》,将内蒙古自治区巴颜淖尔盟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划归甘肃省后,全省设县(市、区、旗)83个。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嘉峪关市划归酒泉地区领导;将武威地区所辖的永登县、定西地区所辖的榆中县、皋兰县划归兰州市领导。1971年经中央、国务院批准,将嘉峪关地区指挥部、嘉峪关市、三九公司合并成地区一级的市。到1972年全省共有12个地、州、市,84个县(市、旗、自治县、区)。1973年撤销临夏市。到1975年,全省共设12个地、州、市,82个县。

1977年到1985年,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对行政区划作了适当的调整。1979年,改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地区行政公署”(州、市为人民政府)。同时,根据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将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调整后全省设12个专署、州、市,80个县。1981年,设置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设立金昌市(当年成立了筹备委员会,1982年9 月1日正式成立金昌市),全省专署、州、市共为13个,辖81个县。1983年,为了使乡镇的领导体制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开始进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试点工作。同时撤销平凉县,恢复平凉市,以平凉县的行政区域为平凉市的行政区域;恢复临夏市,以临夏县城关镇和城关、南龙、折桥、枹罕4个公社为临夏市的行政区域。经调整,全省设13个行政公署(州、市),82个县。1984年3 月,全省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乡人民政府的工作,乡镇以下普遍成立了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到年底,全省设乡镇1532个,村民委员会17471个,村民小组100641个。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天水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天水市升为地级市,下设秦城区(以原天水市和撤销的天水县的中梁等17个乡的行政区域为秦城区的行政区域)、北道区(以原天水县的渭南等22个乡和北道镇的行政区域为北道区的行政区域),并将原天水地区的秦安、武山、甘谷、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划归天水市管辖;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地区行政公署由武都迁驻成县),将原天水地区的西和、礼县、徽县、两当划归陇南地区,陇南地区共辖成县、康县、文县、武都、宕昌、西和、礼县、徽县、两当等9 县;成立白银市(地级),将兰州市的白银区和皋兰县的强湾、武川、水川3个乡划归白银市,设立白银区,将靖远县的宝积镇和宝积、水泉、共和、种田、复兴等5个乡划归白银市,设立平川区。同时将定西地区的靖远县、会宁县和武威地区的景泰县划归白银市管辖。将原天水地区的漳县和武都地区的岷县划归定西地区管辖。撤销张掖县,设立张掖市(县级),以原张掖县的行政区域为张掖市的行政区域;撤销酒泉县,设立酒泉市(县级),以原酒泉县的行政区域为酒泉市的行政区域;撤销庆阳县的西峰镇,设立西峰市(县级),以庆阳县的西峰镇和温泉、什社、后官寨、显胜、肖金、陈户、董志、彭原等8个乡为西峰市的行政区域。经过调整,1985年全省共设14个行署(州、市),辖86县(自治县、市 、区)。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威地区设立武威市(地级),将原武威市(县级)改设凉州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张掖地区设立张掖市(地级),将原张掖市(县级)改设甘州区;撤销平凉地区设立平凉市(地级),将原平凉市(县级)改设崆峒区;撤销酒泉地区设立酒泉市(地级),将原酒泉市(县级)改设肃州区;撤销庆阳地区设立庆阳市(地级),将原西峰市(县级)改设西峰区,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定西地区设立定西市(地级),将原定西县改设安定区。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设立陇南市(地级),将原武都县改设武都区(2004年9月正式挂牌)。至此,我省完成撤地设市工作,全省现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2004年9月,天水市秦城区更名为秦州区。2005年1月,天水市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2006年2月,酒泉市安西县更名为瓜州县。

地理

甘肃位于祖国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
  •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使它支离破碎,尤以定西中部地区成了祖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 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等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气候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省土地总面积42.59万平方公里(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飞地53.23平方公里)。全省主要地类面积及地类构成情况:耕地537.67万公顷(8065.01万亩)占12.62%;园地25.52万公顷(382.78万亩)占0.60%;林地609.58万公顷(9143.63万亩) 占14.31%;草地1417.23万公顷(21258.43万亩) 占33.2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9.97万公顷(1199.54万亩)占1.88%;交通运输用地27.04万公顷(405.65万亩)占0.6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4.73万公顷(1120.96万亩)占1.75%;其他土地1487.16万公顷(22307.37万亩)占34.92%。

土地:甘肃的土地资源丰富。全省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在全省总面积中,耕地5229.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8%,人均占有耕地2.0亩,林地面积5807万亩,占8.53%;草原面积2亿亩(不包括荒漠、干旱草原),占36.62%;荒地面积1.82亿亩,占26.74%;沙漠戈壁面积1.02亿亩,占14.99%;总水面面积231.80万亩,其中能够养殖的36.57万亩,占总水面面积的15.80%;工矿、道路、城镇用地6800万亩,占9.99%;其他1580万亩,占2.32%。

林地:全省现有林业用地9463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3.9%,居全国第23位。林业用地中,有林地2800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9.6%;疏林地493万亩,占5.2%;灌木林地1953万亩,占20.6%;未成林造林地183万亩,占1.93%;苗圃32万亩,占0.33%;无林地3998万亩,占42.2%。

草场:甘肃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现有草场2.69亿亩(包括宜牧草山草坡和荒漠、干旱草原面积),其中高寒草甸类草场6413亩,占全省草场面积的23.84%;山地林间草场594万亩,占2.21%;灌木草丛类草场802.3万亩,占2.98%;草原草场类8592.64万亩,占31.95%;荒漠草场9410万亩,占34.98%;盐生草甸类草场1085.3万亩,占4.03%。

土地类型:根据土地的综合特点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省内土地可分为七个类型。(1)陇南山地南部湿润北亚热带。(2)陇南山地北部湿润、半湿润暖温带。(3)陇中黄土高原。(4)甘南高原。(5)祁连山、阿尔金山。(6)河西温带干旱荒漠。(7)河西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

土壤:全省共有40多种土壤类型。如黄褐土、灰褐土、黑垆土、灰钙土、黄绵土、棕壤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棕钙土、黑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盐山、灌耕土、风沙土、沼泽土、草甸土、潮土等。

水利资源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12个水系。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干流、洮河、湟水、泾河、渭河、北洛河6个水系。长江流域包括嘉陵江、汉江2个水系。内陆河流域包括疏勒河、黑河、石羊河、苏干湖4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有71条。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270.9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59.4亿立方米,地下水11.52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307.8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460.5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甘肃境内自产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99亿立方米,其中,黄河135亿立方米,长江106亿立方米,内陆河57.9亿立方米,人均自产水量1500立方米,居全国22位。入境河川径流量304亿立方米,自产加入境的总水量为603亿立方米。总的来看,全省地表水资源较少,分布也不平衡。长江流域为丰水区;黄河流域为缺水区;黄土高原北部既缺地表水,又缺地下水,人畜饮水困难,是严重缺水区。

地下水资源:全省地下水资源149.8亿立方米/年,其中河西内陆河27.6亿立方米/年,黄土高原13.28亿立方米/年,秦岭山地61.92亿立方米/年。在地下水资源中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资源量有10.5亿立方米/年,其中北山及走廊山脉 2.06亿立方米/年,走廊平原4.94亿立方米/年,黄土高原3.51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系包括河流、渠系、田间灌溉、大气降水入渗及凝结水,全省总量为149.2亿立方米/年,其中走廊平原地下水站给量44.17亿立方米/年,黄河、长江流域山间盆地和河谷潜水17.24亿立方米/年。

冰川资源:省内高山冰川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冰川总面积1596.04平方公里,冰川储量786.87亿立方米,每年补给河西三大流域冰川融化水量约9.5亿立方米,占河西河川径流量72.6亿立方米的13.1%。

水能资源:甘肃境内黄河、白龙江等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力资源总蕴藏量达1309万千瓦,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资源开发程度,即平均开发利用率为14.1%,其中黄河流域为20.2%,长江流域为9.3%,内陆河流域为0.9%。全省现有水电站29座。黄河上游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和白龙江的碧口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12.5万千瓦,占全省水力总蕴藏量的37.4%,名列全国第一。特别是刘家峡水电厂,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养殖综合利用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黄河上的一颗明珠”。水库容量57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年发电量50亿度。省内还有遍及各地的小水电。目前全省总装机容量已达301.5万千瓦,年发电量130多亿度,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通过不同等级的输电线路为西北、西南诸省提供电力。

矿产资源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省内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19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80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75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1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96种、矿产地1381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规模矿床124个、中型186个、小型1071个。在已查明的矿产中,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位的矿产有11种,居前5位的有33种,居前10位的有58种。

能源

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矿区。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千瓦,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甘肃是我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大约为4800-6400兆焦/平方米,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按现有利用水平测算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20万吨标准煤/年。

植物资源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据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省林地面积1046.35万公顷,全省森林面积509.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33%;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8386.8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5188.89万立方米。乔木林以阔叶林为主,面积183.25万公顷,蓄积13778.53万立方米,其中阔叶混交林最多;针叶林面积66.22万公顷,蓄积10220.70万立方米,其中云杉面积最大;针阔混交林面积14.42万公顷,蓄积1189.66万立方米。森林资源特点是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子午岭、大夏河、西秦岭、康南、祁连山、关山、马衔山等林区,中部及河西地区森林资源稀少。

全省草原面积2.68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41亿亩,居全国第六位,草原是省内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甘肃草原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及北部沙漠沿线一带,主要草原类型有高寒灌丛草甸、温性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草甸草原、高寒草甸、低平地草甸、暖性草丛等14个类88个草地型。根据草原植被盖度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草原植被盖度为52.9%。

共分布有维管植物213科1296属4400余种,其中被子植物4000余种,裸子植物50余种,蕨类植物300余种。境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珙桐、光叶珙桐、独叶草等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野生植物有90余种。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类为主,另外还有稻谷、谷子、糜子、高粱、啤酒大麦、燕麦、荞麦、青稞、大豆、蚕豆。经济作物有蔬菜(包括辣椒、番茄、茄子、番瓜、西兰花、娃娃菜、芹菜、青笋、菜心、豆角、洋葱、韭菜、大蒜等)、中药材(包括当归、党参、人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甘草、枸杞等)、水果(包括苹果、梨、葡萄、桃、杏、枣等)、油料(包括胡麻、油菜籽、葵花籽、花生、芝麻等)、棉花、线麻、烟叶、甜菜等。

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动物资源

主要畜种禽种 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野生动物资源 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中药材资源

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包括野生),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据调查,全省中作为药用的动、植物及矿产物中药材约1080种,其中药用植物951种、动物87种、矿物34种、加工类药8种;先后引入生地、人参、黄连、山芋肉、元胡、伊贝等外地药材多种,有计划的扩大了药材栽培面积,并在甘肃的文县建立了香獐自然保护区、在肃南县办起了养鹿场。

经济

甘肃省河西地区属于农业发达地区,国家商品粮基地,模式以绿洲农业为主,甘肃粮食主要出口地区。相对日照丰富,水果质量非常高,著名的兰州白兰瓜、秦安蜜桃远销全国多个城市以及静宁苹果在全国享有盛誉。东郭梨在成熟时须用木杆撑起枝条以防止压断树枝,此外尚有醉瓜(有酒香)、铁蛋瓜等多种瓜果。

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酒泉因位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之上,又有雪水浇灌之利,历史上农牧业及商贸发达,被称作“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

甘肃是新兴的工业基地,是石油工业、有色金属、钢铁工业和化工工业的重要基地。是新疆石油的主要加工地点,“兰炼”和“兰化”是中国石化工业的奠基和摇篮。甘肃也是中国镍、铝的主要产区和加工基地。酒泉航天中心是中国三个航天基地中最早建设的。

风能资源总储量为2.37亿千瓦,居中国第五位,其中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为2000万千瓦。

甘肃畜牧业发达,著名品种有“河曲马”和“欧拉羊”。山地牧草稀少,仅能供耐受艰苦环境的驴生长,形成了独特的驴类畜牧。

交通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夕陇海铁路通车至天水。1952年天兰铁路建成通车,1956年兰新铁路建成通车,1980年代从乌鲁木齐至哈萨克斯坦的铁路通车,现在甘肃已经成为连接连云港到伦敦的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甘肃省主要的铁道路线有: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干武线、敦煌线、天平线(建设中)、兰渝线(建设中)、兰成线(建设中)、兰新第二双线(建设中)。

高速公路纵贯甘肃全境。甘肃省共有五座机场。位于兰州市永登县中川镇的兰州中川机场,每周有飞往香港和新加坡的旅游包机。省内有109、212、213、215、227、309、310、312、316国道过境,西气东输管道过境,因甘肃的地理特征(狭长的一字型走廊),构成了交通、通讯、能源大通道。

文化

甘肃的地域文化为古老的秦陇文化的一部分,以黄河中上游的干支流河谷平原地带形成的典型旱作农耕文化为代表,曾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深刻影响。

历史文化名城

  • 武威
  • 张掖
  • 敦煌
  • 天水

地方小吃

  • 兰州拉面
  • 天水呱呱
  • 静宁烧鸡
  • 静宁锅盔

教育

普通高校

参见 →  中国普通高校

  1. 兰州大学   教育部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211工程大学)  
  2. 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3.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4.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5.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6.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7. 兰州城市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8. 陇东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庆阳市  本科  
  9. 天水师范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天水市  本科  
  10. 河西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张掖市  本科  
  11. 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12. 西北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13. 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14.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甘南藏族自治州  本科  
  15. 兰州文理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16. 甘肃医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平凉市  本科  
  17. 兰州工业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18.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甘肃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民办
  19.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甘肃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民办
  20.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甘肃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民办
  21.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甘肃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民办
  22.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甘肃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本科  民办
  23.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24.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陇南市  专科  
  25.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定西市  专科  
  26.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27.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酒泉市  专科  
  28. 兰州外语职业学院   甘肃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民办
  29.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30.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31.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天水市  专科  
  32.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天水市  专科  
  33. 武威职业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武威市  专科  
  34.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35.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36.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37.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武威市  专科  
  38.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嘉峪关市  专科  
  39.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天水市  专科  
  40.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金昌市  专科  
  41.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白银市  专科  
  42.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43. 兰州科技职业学院   甘肃省教育厅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民办
  44.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庆阳市  专科  
  45.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临夏州  专科  
  46.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47.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48.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平凉市  专科  
  49.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甘肃省主管  所在地:兰州市  专科

旅游

甘肃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亟待建设,独特的自然风景有丹霞地貌,雅丹地貌,沙漠地形;人文旅游资源有古城敦煌、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武威出土的汉代铜奔马更是中国旅游的标志。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参见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注:  括号内的数字为批次

5A级旅游景区

参见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 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2007)
  2. 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2007)
  3. 甘肃天水麦积山景区(2011)
  4.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2015)
注:  括号内的数字为评定的年份

其他

  • 敦煌莫高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
  • 万里长城(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
  • 嘉峪关
  • 刘家峡水库
  • 炳灵寺石窟
  • 兴隆山
  • 麦积山石窟
  • 红色旅游:南梁、腊子口、哈达铺、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