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7年3月5日 (日) 19:42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以电声源为基础,采用各种音响源,运用电声学原理和电机械器械制作、合成的音乐。1890年,美国人卡希尔和加拿大人达德尔就进行过音响的录制、剪裁及合成的实验。而电子音乐真正兴起则是在20世纪初。当时法国的皮埃尔·舍费尔在巴黎的工作室中,对事先录好的各种自然音响加以电声化的技术处理,其中包括改变速度、音高,加入各种非乐音音响,增加混响和回声效果,滤掉泛音等,从而使散乱的乐音、非乐音变成了有组织、有情节、有戏剧效果的音乐。不久,德国人在科隆建立了电子音乐工作室,由W.迈耶-埃普勒领导,他们完全从科学实验的角度来研究、创作电子音乐,而且只使用实验室里制造的音响(起初是振荡器产生的没有泛音的单正弦音),而不使用自然音响。很快世界各地的电子音乐研究机构应运而生,它们大多设在大学的电子实验室和广播电台。

  50年代初,电子音乐受单功能电子器械的制约,只能采取分步合成的办法。当时的电子音乐是通过正弦波发生器、白噪声发生器和方形波发生器等器械获取音响或加进打击乐器、自然音及人声,经过滤波器环形调制,使音的频率、音值、音量、力度、衰减等因素,由电子器械和混响、变速磁带录音机、力度控制器等分步合成。50年代中期,R.A.穆格发明的电子合成器使电子音乐制作过程大大简化。制作者可随心所欲地获取所需音响。电子合成器问世后功能不断增加,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电子计算机与音响合成器相结合使音响源更为广泛,模拟各种风格的音乐及细微的音响都已成为现实。以美国作曲家M.巴比特为代表的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电子音乐学派,把音乐创作的要素音高、音值、力度、节奏、音色等编成计算机程序,由计算机把程序转变为电信号,并录在磁带上。60年代,随着数字模拟变换器的应用,除模拟各类乐器的音响外,还能将演奏者的演奏风格和艺术处理表现出来。70年代,更多的复合功能电子实验室的创立和电子计算机与电子合成器的多功能配套,使电子音乐的领域更为宽阔。在特定的程序下,计算机-音响合成系统能够记忆储存作曲家的构思,并创作成乐曲演奏出来。

  电子音乐的出现是对传统音乐模式的挑战,它给音乐领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在电子音乐创作中卓有成就的作曲家有:E.瓦雷兹、O.鲁宁、V.乌萨切夫斯基、J.凯奇、M.巴比特、P.布列兹、K.斯托克豪森、Y.泽纳基斯、一柳慧、黛敏郎、诸井诚、K.彭代雷茨基、马修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