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疏勒,古代西域国名,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又称沙勒粟特。元、明、清三代分别用汉文写作可失哈耳 、哈实哈儿、喀什噶尔等,今称喀什。古代居民属印欧种。自9、10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疏勒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为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交接点,又当向西翻越葱岭的丝路干线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北、东南与龟兹于阗相通,盛时辖境包括今新疆喀什、疏勒、疏附、伽师、英吉沙、岳普河、阿图什、乌恰、阿克陶、塔什库尔干等县市。都疏勒城,唐称迦师城(今地不明)。

  西汉时,国力不强。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龟兹王建依仗匈奴的威势,攻杀疏勒王成,立龟兹左侯兜题为疏勒王。后为班超所擒。安帝初元年间,臣磐(一作槃)立为疏勒王。延光四年(125 ),疏勒曾随汉西域长史班勇击破车师后王国。南道大国莎车背叛于阗,归属疏勒,疏勒又以汉和贵霜(中亚古代王朝)为后援,势力强大起来。顺帝永建二年(127),臣磐遣使向汉进贡,被封为汉大都尉。灵帝建宁元年(168)臣磐被叔父和德杀死,和德自立为王。三国时,疏勒势力极盛。西晋时与龟兹于阗焉耆鄯善并为西域大国。

  6世纪中叶以后,被突厥控制。隋末唐初,曾遣使向中原王朝进贡,但仍服属于西突厥。高宗显庆三年(658),唐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乱,以疏勒为安西四镇之一,隶属安西都护府。此后吐蕃攻占疏勒。唐终于在咸亨元年(670)放弃安西四镇。上元年间,唐恢复四镇,设疏勒都督府。仪凤年间,吐蕃又攻破疏勒。唐在调露元年(679 )一度重立四镇,但在吐蕃强大的攻势下,不得不在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再次放弃四镇。长寿元年(692),唐夺回西域控权,重设四镇,并派汉兵镇守,设置屯田,疏勒总有七屯,唐在疏勒的统治得以加强。安史之乱后,疏勒民众和唐军在国王裴冷冷和唐镇守使鲁阳等的率领下,坚持到德宗贞元四年(788),一度为吐蕃所占领。宋以后,疏勒主要处在西迁的突厥族葛逻禄部和以后到来的一部分回鹘部的控制之下。

  到10世纪下半叶,它们联合当地其他部众,共同创立了黑汗王朝,并且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王国,开始了新疆伊斯兰化的进程。大约自1041年起,黑汗王朝正式分裂成东西两汗国。东部汗国都喀什噶尔,领有七河流域、东部费尔干纳(今中亚地区)和于阗、龟兹等地,喀什噶尔成为当时塔里木盆地西部政治和文化中心。自1130年,黑汗王朝臣属于西辽。13世纪初,东黑汗王朝终结。不久,蒙古打败篡夺西辽政权的屈出律,占有喀什噶尔。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占领此地后,设参赞大臣一员,总理南疆八城事务。光绪三年(1877)以后,新疆设省,喀什噶尔才重新成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疏勒以农牧业为主,种稻、粟、麻、麦,瓜果最盛。有纺织技术。在2世纪贵霜王迦腻色迦大力传播佛教的时候,疏勒王臣磐从贵霜归国,佛教似应在此时传入疏勒。黑汗王朝时期,喀什噶尔是伊斯兰文化的中心。因近代的盗掘等破坏,疏勒佛教遗迹所剩无几。伊斯兰建筑以艾提卡尔清真寺最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