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癰) 【繁体】 (癰 癕 㿈) 【异体 古文】

拼音:yōng  部首:  总笔画:10  部外笔画:5  结构:半包围  五笔:UEK  倉頡:KBQ  通用字 

基本释义:

  • yōng 

  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浓性炎症,易生于颈、背部,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痈疽。吮痈舐痔(喻不择手段地巴结,厚颜无耻地迎合权贵)。

便捷查询:

痈 yōng

  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的炎症。【百科】 (carbuncle),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的化脓性炎症。初为紫红色硬肿块,继而化脓坏死,形成蜂窝状脓头,排出脓栓,坏死组织脱落,溃疡形成,结疤而愈。有发热、疼痛等全身症状,重者可因败血症而死亡。给大量有效抗生素,配合外科切开排脓治疗。

《康熙字典》释义

  【午集中】【疒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容切,音邕。【說文】腫也。【廣韻】癰癤。【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正字通】惡瘡也。有疵癰,赤施,兔齧,走緩四淫。厲癰,脫癰諸名。皆氣血稽留,榮衞不通之所致也。【後漢·律曆志】驚蟄晷長八尺二寸,未當至而至,多病癰疽脛腫。 又地名。與雍州之雍通。【後漢·獻帝紀】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註】謂金城,酒泉,墩煌,張掖。 又邕上聲。【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釋文】癰,委勇反。 【集韻】亦作臃。又書作𦡈。【韻會】或作𤻕。

《说文解字》释义

  【卷七】【疒部】 编号:4717   癰,[於容切 ],腫也。从疒雝聲。

首字为“痈”的词语

  痈肿  痈疮  痈囊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