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删除10,416字节2020年9月14日 (一) 12:31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这是一首寄赠诗(投赠诗),是寄赠给与作者同时远谪岭南的漳(治所在今[[福建]][[龙溪县]])、汀(今福建[[长汀县]])、封(今[[广东]][[封开县]])、连(今广东[[连州市]])四个州刺史的。这四个刺史是:漳州韩泰、汀州韩晔、封州陈谏和连州刘禹锡。作者登上[[广西]][[柳州]]城楼眺望,即景生情,愁思绵绵,为了相互砥砺,就命笔题诗,遥寄知音。  这是一首寄赠诗(投赠诗),是寄赠给与作者同时远谪岭南的漳(治所在今[[福建]][[龙溪县]])、汀(今福建[[长汀县]])、封(今[[广东]][[封开县]])、连(今广东[[连州市]])四个州刺史的。这四个刺史是:漳州韩泰、汀州韩晔、封州陈谏和连州刘禹锡。作者登上[[广西]][[柳州]]城楼眺望,即景生情,愁思绵绵,为了相互砥砺,就命笔题诗,遥寄知音。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情的政治抒情诗,所说“投赠”,只是借以表达诗人情怀的“躯壳”罢了。其中不仅有寓意,而且有浓重的政治性。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情的政治抒情诗,所说“投赠”,只是借以表达诗人情怀的“躯壳”罢了。其中不仅有寓意,而且有浓重的政治性。《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当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写风雨侵颭、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  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点题,从“登柳州城楼”写起。境界开阔,感情深沉。首句写作者遥望朋友们的贬谪之地,突现其立足之高,视野之远,显得很有气势。“接”,即目接之意。“大荒”,则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即友人的贬谪之地)。下句侧重抒情,但与写景交融在一起。“海天”就是写景,漳、汀、封、连四州在柳州之东,大都靠近海边,所以写“海天”。但是从柳州城楼是望不到海的,写大海只是一种想象之辞,而高天则为眼前之景。或设想,或直写,空阔的海天成了触发下面“愁思”的媒介。“海天”又是比喻,形容作者“愁思”深广,如同高天大海一样茫茫无边。一个“正”字,又写出愁思是触景而生,十分浓烈。柳宗元和其余四人都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而遭贬遣。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五人曾一同应召进京,大臣中也有想起用他们的,终因有人梗阻,仍被谪至边州。此诗即作于是年初任柳州刺史时。  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登楼所见近景。这两句真实细致地描写出急风骤雨中芙蓉”和“薜荔”受到侵袭的景象,既具柳州的地域色彩,又有夏天的节令特点。“芙蓉”和“薜荔”还别有寄托,这二者是屈原《离骚》中吟咏过的植物,用它们象征美好的人格,因此这两句又是巧妙的比喻寄托,是“言在此而意不在此”(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五),暗示作者自己和朋友们横遭摧残和压抑的艰难处境。直陈其事是赋,以彼物比喻此物是比,这一联赋中有比,又不着痕迹,显得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当时五人所处地区虽都在南方,音信却不得通,故末两句这样说;所以不得通,自然由于政治上受压制的缘故。从全诗所流露的情绪看,也是很显明的。其次,诗虽是从柳州这边说,实际却如纪昀所说,“意境辽阔,倒摄四州,有神无迹。”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写登楼所见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友人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这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面对重叠茂密的岭树,视线被遮住了,看不到远方的友人;俯瞰曲曲折折的柳江,正似百结的愁肠,勾起忧思绵绵。前句照应第一句,是实叙,后句照应第二句,是虚比,写法多样,虚实结合,在对远望景色的描绘中,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自己的无限愁思。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友人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全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合无间,赋中有比,实中有虚,富有象征暗示色彩,表现出含蓄蕴籍,凄清隽永的鲜明特点,是一篇体现柳诗清峭沉郁风格的杰出代表作。  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点题,从“登柳州城楼”写起。境界开阔,感情深沉。首句写作者遥望朋友们的贬谪之地,突现其立足之高,视野之远,显得很有气势。“接”,即目接之意。“大荒”,则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即友人的贬谪之地)。下句侧重抒情,但与写景交融在一起。“海天”就是写景,漳、汀、封、连四州在柳州之东,大都靠近海边,所以写“海天”。但是从柳州城楼是望不到海的,写大海只是一种想象之辞,而高天则为眼前之景。或设想,或直写,空阔的海天成了触发下面“愁思”的媒介。“海天”又是比喻,形容作者“愁思”深广,如同高天大海一样茫茫无边。一个“正”字,又写出愁思是触景而生,十分浓烈。  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登楼所见近景。这两句真实细致地描写出急风骤雨中芙蓉”和“薜荔”受到侵袭的景象,既具柳州的地域色彩,又有夏天的节令特点。“芙蓉”和“薜荔”还别有寄托,这二者是屈原《离骚》中吟咏过的植物,用它们象征美好的人格,因此这两句又是巧妙的比喻寄托,是“言在此而意不在此”(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五),暗示作者自己和朋友们横遭摧残和压抑的艰难处境。直陈其事是赋,以彼物比喻此物是比,这一联赋中有比,又不着痕迹,显得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五六句写远景。也是“赋”而兼有“比”、“兴”的。试看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这是西南地区风景的写实,岂不也象征顽固势力的层层包围禁锢么?江流的蜿蜒盘旋,岂不也联想到作者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前途的曲折么?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说自己受刑之后“肠一日而九回”,形容心情抑郁之极;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一种豪迈意气。本诗则更有发展。尽管岭树重遮,却由于登高望远,仍能逾越障碍,放眼千里,视线并未被遮住,这是从下句遥看九回江流的描写中得到答案的。尽管河道曲折,江水毕竟奔腾前进,这是从一个“流”字中可见分晓的。因此,两句反映作者遭遇许多阻碍与挫折,仍然怀着冲破牢笼的不屈不挠意志,精工的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是深远的。 颈联描远景,愁肠百结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重遮,即层层遮蔽。江,此指柳江。它发源于今贵州省榕江县,东南经广西,入红水江。柳州城,正在柳江与龙江汇合处。九回肠,指愁思之缠结。语本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这大意是说,山岭树木重重迭迭地遮蔽着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正象我的垒垒愁肠。 在这里,诗人借远眺所得之景,来抒发自己情怀—— 面对重迭茂密的岭树,视线被遮住了,看不到远方的战友;俯瞰曲曲折折的柳江,正似百结的愁肠,勾起忧思绵绵。 看来诗人的愁怀已大大加深了,特别是对远方的友人们的殷切怀念,在最后一联作了更具体的阐发。 颈联又将空间拓展开去,推出岭树重叠、江流纡曲的远景。近处风狂雨骤, 触日成愁, 作者处境之孤危可和。那么, 远在漳、汀、封、连四州的友朋的境况又复如何?于是,作者在心驰神往的同时,把深情的目光也投向看不见的远方,想在这极目一望中获悉友朋的安危。传递自己的慰藉。然而,山岭上那重叠而又茂密的树木,却遮断了他直射千里之外的视线;而那九曲回环的江流,此刻在作者看来, 则好似自己盘旋扭结的愁肠。两句同写远望所见,却一山一水,映衬分明;一仰一俯,错落有致;一因一果,生发自如。而这又都无碍对仗的工稳。可知确属“大匠运斤”。从内在的感情线索看,作者为寄情而远望,但远望的结果却是心音未通而愁肠已断。外景与内情在这里同样已水乳交融。 第三联写望中远景。先写山,山岭重重叠叠,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挡住了自己远望朋友谪地的视线,可是明明挡住望眼,还偏要望,一个“遮”字,写尽了诗人的相望之殷,思友之切。后写水,写城下流淌的柳江,弯弯曲曲,仿佛自己百结的愁肠。“九回肠”,出自于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肠一日而九回”的句子,以此极写愁情之深,联想精巧,比喻生动。前句照应第一句,是实叙,后句照应第二句,是虚比,写法多样,虚实结合,在对远望景色的描绘中,寄寓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自己的无限愁思。     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最后两句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尾联寄慨,由怨生愤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共来,指一道贬到边地的五友。百越,即百粤。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文身,即身上刺花纹,是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即“文身断发”。据《淮南子·原道训》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高诱注曰:“文身,刻画其体,内默(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滞,阻隔。 这是说,我们一道被贬谪的几位朋友同来这百越之地,这是一个有异风怪俗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山山水水东西隔阻,彼此各处一方,音讯不通,聚会难期! 这里,明显看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愁伤感之情;同时,也不难看到诗人对黑暗势力的愤激与怨艾。 尾联承转上一联的远望之意,感叹同居遐荒, 音书阻滞,不得互致拳拳。情调哀婉欲绝, 几令人难以卒读。“共来”, 统摄作者及诗题中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烘托出患难与共之感。“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文身”,指身上刺花,是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习俗。“文身地”, 则与首句中的 “大荒”遥相照应, 着意强调身处尚未开化的瘴地蛮乡。同居瘴地蛮乡,却天各一方,难相过从,这已够不幸; 而更不幸的是, 山长水阔,鸿雁不度,友朋间连音书也难以传送, 只能彼此徒然忆念, 空自相思。着以 “犹自”二字,语意又向深处翻转一层。如此收束全篇, 自然有无穷境界掩映于中, 不尽情思含蕴于内。 最后一联叙事抒情。上句照定题目中的“柳州”和“漳汀封连四州”,写自己和朋友一起远谪僻地。这些地方,古人认为属于风俗人情与中原很不相同的南蛮地区,故称“共来百越文身地”,突出它是穷乡僻壤,边地绝域,愤慨之情暗暗传出。既然“共来”边地,一定常通音信,聊解寂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下句用“犹自”一转折,落脚到“音书滞一乡”,写出自己与朋友仍然各自困守一方,音信阻滞难通。“犹自”这一关联词的运用,起到了顿挫跌宕的作用,更突出了作者的相思之苦以及与朋友互通音信的渴望,并由此曲折地表达出对执政者排斥异己的不满和自己的孤独之感。结尾写得沉痛悲凉,饶有余意。   全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合无间,赋中有比,实中有虚,富有象征暗示色彩,表现出含蓄蕴籍,凄清隽永的鲜明特点,是一篇体现柳诗清峭沉郁风格的杰出代表作。  艺术特色:通篇比兴 投赠诗也罢,政治诗也罢,常以抒情为主,而且不能“张口见喉咙”,——太露! 最理想的要求是:既鲜明又含蓄。这是说,浓烈的感情、明确的思想,务必通过含蓄委婉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来。柳宗元这首诗就达到了这个要求。其主要手段,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法。比如:用“大荒”,指边远贬地;以“海天”,比喻缠绵愁思;以“惊风”、“密雨”,影射政敌;拿“芙蓉”、“薜荔”,用以自况;并且还以“曲江”来比百结愁肠;用“岭树遮目”,兴起深切的怀友之情,等等。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个具体景物、生动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满腔怨怼和无限怀念。他把自己的愁思、愁肠、愁怀和愁怨,通过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和以景引慨等种种手法,巧妙地一层深一层地充分表达了出来,并且根本不露斧痕,景与情高度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这是柳宗元以前的唐七律中并不常见的。  全诗用 “赋中之比” 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托物寄兴,以 “惊风”、“密雨” 喻恶势力,意在抨击政敌; 以 “岭树” 重重,“江流” 回曲比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82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