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拼音bái qǐ),(英语:Bai Qi),中国战国后期军事家。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东)人。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后世多称赞其巧妙用兵,而讥评其杀戮无度。

出身

  关于白起的出身,据《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记载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将领白乙丙。白乙丙的后代以白为氏,他们的远代子孙就是白起。而唐代诗人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则记载白起的先祖是楚国公族白公胜。白公胜谋反失败自杀后,他的儿子逃往秦国,后代世代在秦国为将,白起就是他们的后代。

军事生涯

  初为秦左庶长,由相国魏冉举荐,任主将攻韩、魏,旋升左更。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伊阙之战,白起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因功晋升国尉。次年,再升大良造。此后30余载,屡战获胜,攻取70余城。三十六年,率军数万深入楚地,大破楚军,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华阳(今河南新郑北),白起与客卿胡阳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兵13万,将赵军2 万驱入河中淹死。五十五年,秦、赵长平之战,白起针对赵军统帅赵括骄躁轻敌、缺乏实战经验的弱点,予以分割包围,待其饥疲交迫,一举歼灭,史传他坑杀降卒40万。后因触怒昭王,贬之士伍,五十八年十二月被迫自杀。白起戎马一生,勇谋兼备,长于野战进攻,料敌用兵,战必求歼,为秦国统一大业立下功勋。

军事思想

  白起擅长野战和攻城战,在作战前和作战时,重视掌握和分析敌方虚实强弱。例如伊阙之战中发现韩魏两国军队相互推诿,不能同心协力的弱点取得大胜;邯郸之战时发现失去灭亡赵国的最佳时机后拒不领兵。在与强敌作战时,不与敌军正面会战,采取先弱后强的战术分批蚕食敌军。例如鄢郢之战白起率数万军队在方圆五千里、士兵百万的楚国境内长途奔袭作战;长平之战避免与赵军主力会战,引诱赵军进入包围圈后进行蚕食。在敌军落败时,乘胜迎势,穷追猛打。如鄢郢之战后乘胜攻占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华阳之战后乘胜攻占魏国的卷、蔡、中阳、长社和赵国的观津,迫使魏国割地求和。白起战术灵活多变,能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制定战略战术。例如鄢城之战的水攻、华阳之战的长途奔袭作战等。白起还擅长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例如鄢郢之战中火烧楚国先王陵墓夷陵,长平之战坑杀赵国降卒,都极大的挫伤了敌方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