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寺(永修)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真如寺塔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如寺,又称云居禅院、龙昌禅院、真如禅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云居山上,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简介

真如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初名为云居禅院。道容建寺后,与弟子全庆、全诲等在此护寺。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道膺禅师应邀住持,此寺逐渐闻名天下。僖宗赐寺名为“龙昌禅院”,提倡曹洞宗。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改名为“真如禅寺”。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北京万佛堂住持洪断和尚到云居山重建真如寺。后又毁于中日战争。1953年,释虚云主持重建佛寺。1957年,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4月2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携夫人等在江西省部分领导陪同下,来到真如禅寺视察,该寺方丈释纯闻代表常住接待。吴邦国及夫人瞻仰了释虚云的舍利。

建筑

真如禅寺以三门为中轴线,过三门是罗汉桥,然后依次是天王殿、韦陀殿、钟楼、鼓楼、客堂和大雄宝殿,根据庙宇的大小再建有其他的殿堂,多为砖木结构的宫殿式重庑双檐大开间,上盖生铁铸瓦。

天王殿是山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两边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在韦驮殿的两边建有钟楼和鼓楼。大雄宝殿的后面有三尊菩萨,西面是普贤菩萨,中间是观音菩萨,东面是文殊菩萨。大雄宝殿的后面是真如寺的法堂,是寺庙讲法和受戒的地方。法堂的建筑是两层楼,其上即是藏经楼,左边是方丈室,紧挨法堂。在方丈室的对面是库房。禅堂外是一片平地,在这里有一棵千年银杏树,它树高36米,径围9.1米,相传为道膺禅师亲手所种。绕过古树就是虚云纪念堂。

文物遗存

寺庙周围有历代僧塔二十余座,寺前还保留着佛印与苏东坡的谈心石以及赵州关、明月湖等字样石刻多处。寺内还保留着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还有唐代的白果树和清康熙年问铸造的千僧大铁锅。

源流

曹洞宗由良价(807年~869年)和本寂(840年~901年)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创立,主要是宣传理事不二、体用无碍的思想。而曹山这一法系四传后就断绝了,只靠洞山法系道膺禅师一脉在云居山真如寺弘法,使之得以绵延流传下来。

真如禅寺是曹洞宗的源地。禅宗五宗中,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三宗在宋朝以后都失传了,只有临济宗和曹洞宗二家保存下来。道膺的徒弟新罗云住开创了韩国曹洞宗须弥山派。日僧道元在南宋时,到中国求法,将曹洞宗引入日本,日本佛教界将真如禅寺尊为曹洞宗祖庭之一。被称为曹洞宗第50世的已故南华寺方丈惟因今果,大力倡导"洞云正宗",立道膺为二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