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湖北省石首市:城市风光
湖北省石首市:傅家竹园

  石首市汉语拼音:Shí Shǒu Shì;英文:Shishou City),中国湖北省辖县级市,由荆州市代管。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始置县制,1986年撤县建市。位于湖北省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2°13′-112°48′,北纬29°30′-29°57′。南邻湖南南县安乡县华容县,北抵江陵县,东靠监利县,西接公安县。总面积1427平方千米。总人口67万人(2012年末)。全市辖2个街道、11个镇、1个乡。

  石首分江南、江北两大块。属平原,兼有山岗。江南为高亢平原,中间以平地为主,江北为平原。整个地势略呈西北高、中间低、向西南倾斜,地面海拔一般在31—36米之间。东有桃花山,中部有列货山,西南有六湖山,属武陵山余脉。境内河湖密布,河网、湖泊、洼地密集交错,堤垸较多。长江由西向东蜿蜒而过,有九曲回肠之称。还有藕池河调弦河等河流。水路、公路四通八达,有小型飞机场。

  石首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散留有范蠡墓、调弦亭、刘郎浦、照影桥、望夫台等历史遗迹。大溪文化晚期的走马岭遗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点有照影桥、刘郎浦、锦帻亭、望夫台、三义寺等三国古迹及宗教圣地南岳山庙。有中国长江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和麇鹿自然保护区。

  石首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仅明代就有“三阁老、二尚书、一太史”彪炳史册。石首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中期中心,先后有“三万儿女当红军”,孕育了王尚荣成钧顿星云等九位开国将军。现留有红军树、湘鄂西赤色军政干部学校等遗址遗迹。

  石首资源丰富,江北10万亩天鹅洲湿地是我国长江流域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栖息有江豚、中华鲟、大鸨、白鹳、黑鹳、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建有麋鹿、白鳍豚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国外引回的糜鹿在这里成功恢复野生,已增至1000多头,石首成为“中国麋鹿之乡”;东南绵延45里的桃花山,是江汉平原与淘庭湖平原交汇处的唯一山脉,有“荆楚第一竹乡”的美誉,是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石首盛产银鱼、六虎山绿茶、东山猕猴桃等,其中笔架鱼肚、桃花山鸡蛋、清水荻笋被誉为“石首三宝”。

  邮编:434400 代码:421081 区号:0716

行政区划

  全市辖2个街道、11个镇、1个乡:绣林街道、笔架山街道、新厂镇、横沟市镇、大垸镇、小河口镇、桃花山镇、调关镇、东升镇、高基庙镇、南口镇、高陵镇、团山寺镇、久合垸乡。市政府驻绣林街道。

历史

  石首市因“有石孤立”于城区江边、以石为首而得名。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始分古华容县西南境置石首县,属荆州南郡。南北朝元嘉十七年(440),撤石首县入华容,后并入监利。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复分原华容地置石首县,属江陵府。北宋乾德二年(964),分石首东部故白臼巡院升置建宁县,又以万庚巡院升置万庾县,与石首三县并存,均属江陵府。不久,废万庾县入建宁。宋熙宁六年(1073)废建宁入石首。元祐元年(1086年)仍置建宁县,崇宁五年(1106年)又废建宁分别入石首、华容。元属河南江北行省荆南府。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江陵路,天历二年(1329年)更名中兴路。明属湖广行省荆州府;清属湖北省荆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裁荆州府,石首属省直辖。1913年,湖北分道,石首属荆宜施鹤道。1914年,改为荆南道,石首属之。1915年,属荆宜道。1927年,又属省辖。1932年,属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36年,改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荆州专区。1955年析县境西北部分地另置荆江县。1970年属荆州地区。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1994年由荆沙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代管。

  1996年,石首市面积1427平方千米,人口约62万人。辖3个街道、9个镇、4个乡:笔架山街道、绣林街道、东方街道、新厂镇、横沟市镇、小河口镇、桃花山镇、调关镇、滑家垱镇、高基庙镇、南口镇、团山寺镇、人民大垸乡、焦山河乡、久合垸乡、茅草街乡。市政府驻绣林。

  1997年,茅草街乡撤乡建镇,并更名为高陵镇。?年,撤销东方街道,设立东方镇。至此,石首市辖2个街道、11个镇、3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石首市总人口602649人,其中:绣林街道71472人,笔架山街道49129人,新厂镇42332人,横沟市镇37831人,小河口镇31363人,桃花山镇23611人,调关镇45052人,东升镇37280人,东方镇17790人,高基庙镇40436人,南口镇28177人,高陵镇34580人,团山寺镇29760人,人民大垸乡53614人,焦山河乡23703人,久合垸乡25830人,天鹅洲经济开发区10689人。

  2001年3月,笔架山街道与东方镇合并成立笔架山街道。2002年,大垸乡撤乡设镇。2004年,撤销焦山河乡,并入东升镇。2004年末,石首市总人口614106人,辖2个街道、11个镇、1个乡,26个居委会、284个村委会。

  2005年末,石首市辖绣林、笔架山2个街道,新厂、横沟市、小河口、桃花山、调关、东升、高基庙、南口、高陵、团山寺、大垸11镇和久合垸乡。共有29个居委会、274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石首市常住总人口577022人,其中:绣林街道75395人,笔架山街道83068人,新厂镇36342人,横沟市镇36051人,大垸镇49320人,小河口镇27278人,桃花山镇21848人,调关镇38901人,东升镇53184人,高基庙镇35237人,南口镇27252人,高陵镇29776人,团山寺镇29045人,久合垸乡24708人,天鹅洲开发区9617人。

地理

  石首市位于东经112°13' — 112°48',北纬29°30' — 29°57'之间。地处湘鄂边沿,位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结合部,西抵公安,东临监利,北接江陵,东南、西南与湖南省的华容、南县、安乡三县毗邻,省际边界达113公里,素有“湘鄂门户”、“鄂南明珠”之称。江北属江汉平原,江南属洞庭湖平原,平原面积10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3%。地势略呈西北高,中略低,向西南倾斜,最高点为东部桃花山的屯岩子山,海拔368.9米,最低为中部上津湖。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石首的土地适宜性广,种植条件好,生物生长量大,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主要分布在西南红土丘岗和南部的黄土平岗地带、沿河的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上。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共有4个土类,7个亚类,12个土属,99个土种。从河床到岗地,土壤质地从砂质逐渐向粘质过渡,土壤种类也相应具有飞砂土、灰砂土、灰油砂土、灰正土、黄土。截止到1997年底,石首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1种,矿产地2处,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石英石、石英砂、独居石、花岗岩、钾长石、方解石、云母、铜、铅、锌、磷等,位居全省前五名的有花岗岩矿产,主要矿产探明的储量:花岗岩14亿吨,独居石1145吨,铜836吨,铅566吨,锌292吨。

水资源

  全市水域面积460平方公里,其中养殖水面22万亩,湖泊44个,千亩以上达19个,比较大的湖泊有上津湖、中湖、三菱湖等。长江河床历经变迁,在石首境内造就了总面积达46万亩的故道区,分北碾子、黑瓦屋、沙滩子三个故道区,这些都是发展水产养殖的天然场所。水产养殖除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外,还有网箱养鳝、小龙虾野生寄养、大水面河蟹放养等特色养殖,并建有老河长江亲鱼、中湖长吻危等2个国家级原种场。[4]

矿产资源

  石首地下矿藏已探明有铅、锌、铜、独居石、绿柱石、花岗岩、天然气、矿泉水等20多种。

  铅、锌、铜矿主要分布在东方列货山的断裂带重晶石矿脉内,呈北20°—25°倾向南东延伸,倾角50°,由北向南变窄,全长600米,大小矿体15个,矿石品位为:铜0.41—1.66%,铅0.56—1.05%,锌0.50-1.05%,储量铜840吨,铅、锌3000,另外还有伴生矿银等金属。

  独居石,独居石中含有钔等元素,主要用来加入金属合金中提高弹性、韧性、增加强度,在高温下不会畸开变形,适用于制造喷气式飞机、导弹的主要零件,以及发动机和耐热机械零件等,已探明储量的有石华堰、青竹沟、九佛岗三个矿点,储量分别为2003吨、485吨和269吨。

  绿柱石,绿柱石含铍(Be)。铍是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由于它在a射作用下能放出较强的中子,故用来制造原子反应堆氢弹引爆剂的中子源。在原子反应堆的部件中,用铍制作的中子反射器和减速器能提高反应堆的功率。同时,铍还可作宇宙飞船、导弹、火箭的保护壳及一些部件。铍也是火箭、喷气式飞机的高能原料的添加原料。已探明有谭禅寺、王家寺院、吴分寺三个矿点。

  花岗石花岗岩因耐酸腐蚀,可用于化工生产。同时花岗岩因岩性坚硬,微密色泽瑰丽,光泽度好,又可作建筑装饰材料。石首市花岗岩分布面积达150平方公里,蕴藏量达2亿立方米,已通过航查探明储量的有桃花山区老虎冲和青竹沟两个矿区,储量分别为225万立方米和550万立方米。

水产资源

  笔架鱼肚 是名贵淡水鱼类长吻腹中的鳔,为水产稀有珍品。早在宋代以前,笔架鱼肚便名闻遐迩;明王朝时,将笔架鱼肚列为贡品,岁岁朝贡。《中国渔业文献》记载:“名贵鱼肚,尤以湖北石首所产为佳,产量为大。”新中国成立后,笔架鱼肚多次送交国家宴请外宾。在广州交易会上展出时,各国商人赞不绝口。著名作家碧野品尝鱼肚后,撰文对鱼肚大加赞赏“鱼肚雪白肥厚……含丰富的蛋白质,鲜美可口,为宴席上的珍馐。”以笔架鱼肚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名菜有“白汁银肚”、“什锦鱼肚”、“鸡茸鱼肚”、“虾仁鱼肚”、“海参鱼肚”等。

  长吻鮠 又名江团、肥驼,俗名鮰鯝,是长江天然生长的名贵鱼种,一般每尾体重1.5至2.5公斤,最大的10至15公斤,肉嫩体肥,光泽无鳞,背青肚白。唯独栖息于长江石首笔架山江段的鮰鯝鱼鳔,鳔大肉厚,纯白鲜嫩,外观似佩玉,体形似笔架,且内呈笔架阴影,故称“笔架鱼肚”。干制品每个一至二两,可长期储存。笔架鱼肚鲜嫩爽口,营养价值极高,是高品位佳肴。

  白鳍豚 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潜水动物之一,属鲸目,齿鲸亚目,喙豚科。主要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干流中,总生存量不到五卡头。198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将其列为全世界濒危的动物之一,中国将它列为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石首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对白鳍豚实行“迁地保护”。白鳍豚在2000多万年前,就生活在长江里,是研究地质中新时期生物生存环境和地质概貌的“活化石”,它眼小如瞎子,耳孔似针眼,但它的大脑特别发达、声纳系统极为灵敏,头部还有一种超声波功能——即回声定位系统,能将江面上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声响迅速传入大脑中,借助超声波寻找食物,认识同伴和逃避敌害,所以有“活雷达”之誉。白鳍豚是游泳健将,时速可达80公里左右,科研人员根据白鳍豚的体形和皮肤结构,仿制成潜水艇外壳,大大地提高了航行速度。对自鳍豚的保护和研究,不仅对生物生态环境和物种保存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而且对仿生学、特别是军事科学方面的研究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华鲟 俗名鳇鱼、鲟鱼,属回游性鱼类,为国家明文保护的珍稀鱼种。生物学家称之为“活化石”。中华鲟一般重100—250公斤,最大可达500公斤以上。石首地处荆江中段,江流曲折,尤其是城区绣林江段,悬岸陡壁,岩石突出,形成中流砥柱,长江急流撞石顶转,形成急漩,江底石层岩洞众多,适应鲟鱼回游栖息,因而,石首历来盛产此鱼。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都在石首捕捞一定数量的中华鲟,用作解剖、饲养、繁殖和放流等试验。

  石首银鱼 又名面条鱼,躯体上除腹部有两行黑点,尾鳍布有色素外,均为无色透明,是名贵淡水鱼类珍品。石首有漫长的弯曲江道,洲滩宽广,芦苇繁茂,杂草丛生,特别是石首有广阔的长江故道,水底土层肥沃,水质清澈、微流,是银鱼繁殖、生长的天然饲场。每年春季江水上涨,长江银鱼就大批拥入故道觅饵,繁殖生长,8月份形成银鱼鱼风,一直生长至11月份江水完全降落。在鱼汛季节,日网产几十斤甚至几百斤,年平均产量在400万公斤左右。鲜银鱼晒干后,制成银鱼干,年均为1.5万公斤左右。石首银鱼干,独具风格,品位纯正,味道鲜美,个体一致(12厘米左右),色如白银,故名“石首银鱼”。制成炒银鱼或羹汤,是别有风味的佳肴。石首银鱼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四大家鱼 长江流域沿江各地养殖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原由渔民在长江捕捞“鱼花”进行养殖,因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鱼苗的产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严重制约了我国水产业的发展。1986年6月至10月,湖北省水产部门和荆州地区水产部门,对石首长约100华里,水面达10余万亩的老河故道进行了实地考察论证,决定立项建立老河四大家鱼亲鱼原种基地。1987年9月,由国家农业部和湖北省水产局投资兴建长江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亲鱼原种基地。1989年,石首市老河亲鱼原种场应国家农业部渔业局的邀请,参加在上海举行的“长江、珠江、黑龙江”青、草、鲢、鳙原种研究鉴定会,经专家多年研究证明,长江水系培育的“四大家鱼”亲鱼种生长速度,不仅大大快于黑龙江水系,而且快于珠江水系的5—10%。因此,经与会专家提议,国家水产部门决定在老河亲鱼原种场建种质库。目前以老河故道为中心,建成万亩长江“四大家鱼”生产基地,年产长江“四大家鱼”亲鱼原种10万公斤。

  津湖黑鱼 黑鱼,又名生鱼、才鱼、乌鱼、斑鱼、七星鱼,因以上津湖品种为佳,产量较高,故名“津湖黑鱼”。黑鱼除了作上等佳肴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患者进行手术后,常食黑鱼,有生肌补血、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体弱病人、产妇和儿童,常食黑鱼,有益于健康,增强发育;火烧黑鱼则更是治疗浮肿、体虚的良药。石首所产黑鱼有两种,一种是斑鳢,一种乌鳢。斑鳢的头部近似“一八八”三个字的斑纹,乌鳢有七星斑块,头较尖长,相似蛇头。在国际市场上,斑鳢比乌鳢售价高50%。石首黑鱼历来饮誉遐迩,畅销广州、香港等地。

文化

  石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已发现新石器、西周、春秋等时期遗址20余处,古墓群40余处,发掘石斧、石锛、陶器、丝织品等文物数百件。我国文化名人孔子、俞伯牙、杜甫、陆游、黄庭坚等都在石首从事过文化艺术活动,有的还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明代人文荟萃,名载史志的诗人、文学评论作者都有23人,传世诗文、专著29部,其中武英殿大学士杨溥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台阁体”作家之一,有《杨文定公文集》、《云水录》等诗文40余卷传世。清代女诗人曾素莲,诗句清雅,音律和谐,有《楠枝阁诗集》流传。晚清时期,石首逐步形成跳三鼓、番邦鼓、说鼓子等民间艺术形式;荆河戏、汉寿花鼓戏也相继传入石首,戏曲艺术盛极一时。清末民初,胡玉藻、李瑶琴、张用之工于绘画,各有擅长,有“胡梅李竹张山水”之誉。民国时期,花匠刘其友以其独特的焰火之花和泥塑艺术名扬湘鄂。大革命时期,鄂西特委在石首创办日报,成立赤色俱乐部,化妆演讲社,开办列宁书店,组建文艺宣传队,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文化艺术活动。解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电视、录像、流行歌曲、迪斯科等现代文化艺术活动不断普及,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讲习班、培训班、展览会接连不断,各种形式的民歌大奖赛、青年歌手大奖赛、元宵灯会、农民卡拉OK大奖赛、“七一”颂、五月的鲜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歌咏比赛、抗洪军民大联欢、“心连心”艺术活动轮番推出,各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组文化普遍开展。1994年,石首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模范市”荣誉称号。

  在明朝278年的岁月里,一批石首人走上政坛,呈现了宰辅频出的景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杨溥、张壁、袁宗皋三阁老,特别是杨溥,经历仁宗、宣宗、英宗三朝,官至少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葬于石首高陵镇。1989年3月,石首博物馆对杨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20多件珍贵的丝织物,特别是其绣金麒麟朝服,为皇帝亲赐,弥足珍贵。张壁墓坐落在石首笔架山北,1971年冬,修防空洞时被挖开,文物部门在现场获得张壁朝服上的玉带板一副、金笄一支,玉带板为白色,透雕鹿鸣林间图案。

楚文化的发祥地

  旧石器时代遗址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处,商周遗址2处,出土和征集了数以万计的文物,形成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比较完整的序列,尤其是1990年秋到1992年秋,连续3年对走马岭古城遗址的发掘,专家们确认其为大溪文化晚期——屈家岭文化晚期的古城址,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首次发现的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长江流域原始社会晚期的古城遗址。此城址轮廊清晰,明显高出地面,城外有护城河,房子为多间式,每间面积10—18平方米,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结构类似。木制葬具、随葬品,及大量磨制石钺、石斧、石锛及陶器等,证实在石首这片沃野热土上,距今约5000年前,原始人类就已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并代代繁衍,孕育着人类文明,成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文化遗址及文物

  石首文物种类齐全,时代上无缺环,品级较高,不可移动文物有旧石器时代遗址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处,商周遗址2处,秦汉遗址1处,古墓葬45处,从东周至清代,每一处的单个墓数从几百到几十座不等,石雕石刻150件,革命遗址、旧址200处,其中走马岭遗址已列入准国保单位、省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高陵岗古基群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保单位。出土文物品种众多,品级较高。在团山寺镇曾出土了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在走马岭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石器、陶器;在桃花山张家冲,曾出土2件中原殷商王朝的酒器一一青铜觚和一件商代南方越族的乐器一一青铜镈。从春秋战国至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出土瓷器琳琅满目,其中战国青瓷器、西晋盘口壶、唐代釉下彩瓷罐、胡人瓷俑、元代“天”“上”款瓷碗都是瓷中珍品。春秋战国时期,石首是楚国政治军事重镇,现已发掘楚墓7处,出土了大批青铜礼器、兵器、陶器、玉器、木器等。明代,石首人文鼎盛,英才辈出,“刑楚十二相,石居其三”,他们是杨溥、袁宗皋、张璧,特别是杨溥最为有名,是明史“三杨当国”中的南杨,其墓于1989年因修公路作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官造丝织物,其中一件绣金麒麟朝服为明朝皇帝亲赐。张璧墓出土的玉带板也极为罕见。

  走马岭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东升镇屯子村与走马岭村交界处。走马岭因三国名将关羽曾在此策马扬鞭而得名。走马岭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保存最完好、城墙坡度最大的古城堡,为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古城之一。

  大溪文化遗址——扈家岗 位于高陵镇固城湖村,东临固城湖,西距安乡河4公里,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3年先后发现、出土石斧、石刀等文物(存市博物馆),经鉴定为大溪文化。同时发现高基庙镇喻家碑村城壕岭,亦属大溪文化遗址,该遗址东临白莲湖,西南紧靠上津湖,面积约1.5万平方米,出土有石斧、彩陶片等文物(存市博物馆)。

  龙山文化遗址——广藤岗 位于市区西南团山寺镇长山村,四周为湖汊、岗岭,面积约1万平方米,出土有石斧、石锛、陶豆、陶罐、陶纺轮等文物(存市博物馆)。

  商代遗址——九佛岗 位于桃花山镇驻地九佛岗,据考古发现,此处距地表3米以下的土层中,是3000多年以前的商代遗址。经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铜器,特别是两种青铜器(存市博物馆),一为铜觚,是中原殷商王的酒器;一为铜镈,是商代南方越族的乐器。两铜器位于一条古河道砂层的上面,砂层中倒伏大量的古树,它向人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商代二里岗晚期至殷墟一、二期,南方集团的越族曾生息在这片土地上。

  范蠡隐居地——鹿角头 在市东南部桃花山镇西北麓,有座山峰名鹿角头,距市城区32.2公里,越国上大夫范蠡曾隐居于此(据乾隆丙辰《石首县志》载)。如今,在范蠡故居遗址处,尚存饮马池,砖石结构,东北两面轮廓可辨,其余被土石掩盖。此处曾修有范蠡庙、范蠡墓,每逢清明之际,人们都络绎不绝地登上鹿角头,烧香化纸,祭吊悼念。

  高陵岗古墓群 位于市西8公里的高陵岗,因地势高阜,汉代就在此建墓,到了唐代,成为著名坟冢。原有面积约3000余亩,现仅存300余亩。据乾隆丙辰《石首县志》载:后梁孝宣三王、孝宣公主均下葬于此;并有疑冢72处。明朝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杨溥御葬在此。明末刑部兼兵部尚书王之诰将祖坟迁葬于这里。1989年3月,有关部门对杨溥墓进行抢救性挖掘,发现墓冢用青砖砌成,坑内一棺一椁,棺为楠木,椁为杉木,坑西2.5米处,立有一盒墓志铭。墓前有石柱、石人、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另有神道碑基、神道石雕,均为汉白玉石,刀法精细。棺内有裹尸夹衾、盖尸夹衾、乌纱、织金麒麟补服、玉带、圆领长衫、锦袍、百褶裙、背心、皮衣、绣兜等服饰(存市博物馆)。

  商代南方越族乐器——铜镈 1998年,农民在桃花山张家冲挖砂时发掘出一件商代南方越族的乐器——铜镈。此镈长环状纽,合瓦形腔体一面乌黑闪亮,一面呈翠绿色,舞平,于平,腔两面缸部主纹均为兽面,双眼圆大,以突出的连勾状扉棱为鼻,卷形羊角,兽面纹四周有12个枚,枚上饰涡纹,每枚中有一圆形乳钉,枚间饰米字纹,缸部双眼下侧饰有二个方形乳钉。九佛岗铜镈是目前湖北省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礼乐器,在全国也属罕见,对研究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气候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价值。

  殷商王朝酒器——铜觚 1997年,农民在桃花山张家冲采砂时挖掘出2件殷商王朝的酒器一一青铜觚。其中1件完整。此件铜觚呈喇叭口,颈部饰四叶蕉叶纹,蕉叶内饰云雷纹衬地的变形兽面纹,颈下饰变形夔纹,腹部有四条扉棱,棱间为云雷地纹的兽面纹,腹下有两个对称的十字形镂孔,孔下两道弦纹,圈足亦饰四条扉棱,棱间饰云雷作地纹的兽面纹,足切地成直角。通体翠绿而有光泽,足和口有少许红锈,铸造十分精细。

  唐代瓷俑——胡人俑 1999年6月,石首市博物馆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南岳山砖瓦厂清理了一座古墓。墓主为唐代处士邓进,墓内出土了一件唐代胡人俑。俑高17厘米,俑人高鼻深目,坦身露乳,赤足,着一短裤,俑头托顶一件有三环纽、四兽足的鼎形器,双腿左踞右跪,双手举握二兽形足,作献宝状。瓷俑施青釉,釉色肥腴晶莹,造型生动,堪称唐代瓷俑中的精品。

  贺龙、海涛印章 1963年11月,蒋家冲大队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挖掘出一个密封严实的瓦罐,内面装有两颗非同凡物的印章,一为“贺龙之印”,一为“海涛”(为周逸群代号)。县委派专人送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办公厅立即呈与贺龙元帅辨认,贺龙看后,确认这是他本人和周逸群的印章。贺龙当即叫办公厅的同志给石首县委写了一封回信(现存市档案馆),信中介绍了周逸群的简历,并吩咐将印章送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原来,贺龙和周逸群于1930年冬,率红二军团南征时,途经石首焦山河,即与湘军徐源泉部打了个遭遇战,当时因秘书保管不善,将印章丢失,当地少先队员王东生拾起后,用瓦罐密封埋于地下,得以保存至今。印章系福建长寿石琢雕,重150克和140克,边长2.7和2.5公分,均是狮子头,篆字,字迹清晰,棱角无损,光洁剔透(市档案馆现存拓片)。

  《石首农业银行》纸币 石首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湘鄂西根据地早、中期的活动和指挥中心。1930年春,鄂西革命形势出现鼎盛时期,为发展经济、活跃市场,鄂西联县政府成立制币厂,主要印制《鄂西农民银行》、《石首农业银行》两种纸币(现存市档案馆),流行于鄂西苏区。纸币票面为“壹圆”,四角印有“夺取政权”四个字,下书“扩大赤色区域,实行武装暴动”字样,年号为一九三○”年。

宗教

  相传石首佛教,始于西汉,约二千多年历史。始建有延寿寺;西晋时建有白犊寺、高陵寺;南梁时建有长堤寺、观音寺。明代洪武至清代同治近五百年间,全市境内共建有大大小小佛教寺庵200多座,鼎盛时期僧尼和居士上千人。由于战乱等历史原因,那时的寺庙大部分被毁,到建国初期尚存有东岳庙、玉田寺、净莲庵、华严庵等十三座,其中以东岳山为佛教主要活动场所。

  白果寺,前身为白果庙,位于湖北石首市团山寺镇白果庙村秦克湖旁。白果庙虽经过多次的拆、修、改、建,如今仍然存在,2001年还经过了翻修,目前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弥勤殿以及东岳殿等寺庙建筑。远近闻名的白果庙依然香火不断。

  普圣寺,历史上普圣寺原址在湖北石首市大垸乡的普圣寺村。后来,由僧尼释德圆将普圣寺迁移到她自己居住地现横沟市镇拦河坝村恢复重建。重建后的普圣寺现有五栋房四大殿,供奉着诸多佛像和菩萨像。传说原普圣寺是由唐将代尉迟恭在此督造修建的,含帝王与百姓普天同庆之意,故名。

  黄陵寺,又名皇林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调关镇黄陵山附近。传说元末清初年间,这里就建有寺庙,供奉香火。后来因战火、堤防建设等原因,寺庙相继被毁,一直未能恢复重建。直到1979年,在湖南衡山祝圣寺出家为僧的谭桂兰(法名释修善)回到调关传佛。于1993年,在湘鄂西特委曾经召开第一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的旧址上,自建一间二层园形砖木结构房屋,设坛开教,定名为“黄陵寺”。1997年,经批准在西黄陵庙遗址上复修佛教道场。

  龙泉寺,位于湖北省石首市桃花山镇,背倚鹿角山峰,东望青竹沟,南临仙人洞。据《高僧法》记载,龙泉寺始于东晋,为东晋道安法师所创。相传当时正值北方战乱,道安法师率徒众南下,途径桃花山时,突降暴雨,大雨过后,晴空万里,空气清新。法师与高足惠远法师及其他徒众登山远眺,绵延起伏的桃花山如一龙伏地,起始向南,山周群湖环抱,百泉汇流,气象万千。道安法师感慨万分,遂心发佛愿,在此立足,建寺安僧,说法度众,取寺名为“龙泉寺”。

  东岳寺,建于东岳山,位于石首市城区西北隅,滨临长江,最高处150米,由南而北,绵延千米。历史上,东岳寺依城而建,因山而名。据史志记载和民间传说:东晋初期,佛教传入石首。唐武德四年(621),李渊派李靖平定肖铣后,分华容置石首县,治所设龙盖山。此后佛教渐盛。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因晋代葛洪种玉炼丹楚望山,在东岳山顶建东岳庙民祀。乾元二年(759),住持僧圆仁,在庙堂前新建大雄宝殿,围墙成院,并植白果树(银杏)一株,更名为东岳寺(历来人们习惯称为“东岳庙”),自此,东岳山逐渐成为石首佛教活动中心。

道教

  目前石首市经合法登记的道教宫观有4座。

  南岳山道观,位于石首市中心城区。南岳山原名龙盖山,相传“山旁有龙穴,昔日龙现其上,龙出,则山上有雾如盖”,故名龙盖山。石首道教历代以市区南岳山为主要活动场所。汉代以来,南岳山就被誉为江汉、洞庭湖两大平原的道教福地之一。汉代时期建有五座六角亭,列供多尊金、铜、生铁、木质神象,时有香火奉祀。三国时期,百姓苦于兵荒马乱,希冀有一尊能主持正义、兴利除害的神祗,于是增修南岳大殿,供奉南岳祖师,并将六角亭改建成较大规模的七女宫。延及唐五代,又在南岳大殿南侧增修李卫国公祠,以纪念唐李靖下江陵取萧铣驻兵于此时,关心群众疾苦,招致远近悦服,“建祠以祀其德”。

  高基庙,位于高基庙镇近郊。古庙建于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当时古庙占地总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因庙址是高氏家族所献,又建在高埠的岗地上,故名为高基庙。抗日战争时期,所有庙宇建筑连同街道房屋毁于日本侵略者之手。解放后,庙宇遗址仍然依稀可见,还有残存的建筑物和道事活动。1975年,由于公路改造扩建,庙址变成了公路,原址高基庙场所已不复存在。1999年至2003年以李艮安老居士为代表的佛道信教群众开始申报并组织筹建。到2005年,已建起观音殿、真武祖师殿、财神殿、大雄宝殿。为了规范寺庙的建设和管理,2010年礼请湖南益阳白鹿寺来祥法师任住持。仅一年多的时间,又新建了天王殿、僧侣寮房、斋堂、山门门楼等庙宇。总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220万元。整个寺庙布局合理,古朴典雅,气势宏伟,是融佛道两教特色的宗教活动场所。

  鸡头脑庙,位于桃花山镇中部的梓童阁村。鸡头脑,因其鸡冠、鸡眼、脑部的石形如金鸡报晓而得名。传说为纪念鸡头大仙,在此建庙设堂。到了明末清初,在鸡头脑庙原址搭起了茅棚,长有道人遁居此地。后经几次扩建成上下两层共32平米的吊脚楼。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中共女党员张菊生在贺龙将军领导下,在当地组织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打土豪,分田地,深受群众爱戴。大革命失败后,张孤身一人在此修炼。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张被打成“一贯道”,烧毁了吊脚楼。张无处栖身,只得流落乞讨为生,后病死于石华堰的杨家垸。蒙当地群众安葬,每年的清明节,有当地道长、道姑为其扫墓祭拜。1997年由傅传炎、傅求明、张高莲为代表的道教信徒通过募捐集资在鸡头脑山修建庙堂,分前后殿各三间,以及经房等配套设施,共计690平方米。前殿主供五岳昭圣大帝、鸡头大仙、洞庭老爷。后殿主供观音菩萨、金灵圣母、地母娘娘等。2003年,又以李思建、耿长林、耿长发、李锦明、胡兴贵等人在鸡头脑北首又增修了祖师殿、土地堂、六角亭等庙宇建筑,计500多平方米。恢复重建后的鸡头脑庙,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庙分两处,不利于管理和宗教活动的开展。现在,通过协商,将两处庙址化整为一,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共谋发展。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相应的民主管理组织,规划扩大庙址面积达30亩,投资400万元,整修和装点盘山公路,扩建和新建玉皇楼、祖师殿等主体和配套工程,从而为湘鄂两省毗邻地区的信教群众提供良好的宗教活动环境。

  柘林庙,座落在笔架山办事处断岗口村的柘林庙,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明嘉庆年间,洞庭湖洪水泛滥,温疫肆虐,沿湖百姓深受其害,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时有杨泗、温良恭二位大将军奉旨来到洞庭湖区察巡水情,通过治水、治瘟,终于消除了两大灾害,拯救了当地黎民百姓。当地百姓自发通过建庙宇、竖雕像、立牌位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二位大将军的感恩之情,供奉香火,顶礼朝拜。因庙宇建在一片柘林之中,故名曰“柘林庙”,一直流传至今。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文革期间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庙宇被毁,成为一片废墟。1989年群众自发集资20多万元进行恢复重建。现已建成庙房两栋,内设有三个殿堂以及居室、斋房、诵经室等基本实施。

艺术

  清咸丰、同治年间,荆河戏在石首十分盛行,湖南花鼓戏也开始流传,独具地方特色的曲种有跳山鼓、东山番邦鼓,盛行于民间的杂耍、舞蹈最主要的有狮子舞、碗灯、龙灯、虾子精,音乐种类繁多,器乐唢呐子、双钹点子、十样锦等铿锵悦耳,歌曲打硪号子、山歌、田歌等高亢动听;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艺术得到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文学创作、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曲艺、电影等多门类的文化艺术体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省分会会员黄宝玉,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子君,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王晓舜、谢虹,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北省分会会员成超、黄宝玉,中华全国钢笔学会会员刘正清、周六一等在全国比赛中分别获各类文化艺术优胜奖。

湖北省石首市:跳三鼓

  跳三鼓,原名跳丧鼓,起源于民间丧事,由“守灵伴歌的鼓盆”发展衍变而来。《庄子·至乐》中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据鼓盆而歌”,艺人便以此为起源并尊庄子为“歌师”(即祖师)。在民间凡死人“安葬”、“五七”、“除灵”,除道士做斋外,还必“丧鼓”相伴。这种习俗相沿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跳丧鼓不仅只为死人唱丧歌,也为祝寿人家唱寿歌,喜庆人家唱喜歌,俗称跳丧、跳寿、跳喜。解放后,艺人们根据上述“三跳”,加之三人演唱,三件乐器伴奏,三句头起唱,“丧”与“三”又谐音,故名跳丧彭为跳三鼓。又因石首市流行最广,名师(不包括能吟会唱者)最多,乡土气息浓厚,故又有石首跳三鼓之称。

旅游

胜迹

  石首胜迹有30多处,其中三国胜迹有22处,如二气周瑜的刘郎浦;纪念关羽、张飞保护刘备在绣林山招亲的三义寺;曹操下江南在此过问军食的问食岗;孙权于此屯兵的屯子山,陆逊于此歇马解鞍的马鞍山;张飞在此披甲驯马的披甲湖;诸葛亮在此计议抗曹的武相庙(位于桃花山)等。还有宋杨幺起义军在此与官军战斗过的城壕岭、烟堆岗、烽堆子、断岗口、赤雁湖等。

革命遗址

  石首各个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初步鉴定有136处,立碑纪念的有63处。这里仅选两处:

  红军树纪念地——桃花山 在石首东南部的桃花山,有一座山峰名鹿角头,鹿角头下是虎脚爪,虎脚爪旁有三棵黄芯树,树龄二百年以上,形如遮天巨伞,根深校茂,长年葱笼。1930年10月,贺龙率红二军团南征,于此地驻营作战前准备,随军宣传队用尖刀在树干上刻下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口号。风云沧桑,岁月磨难,反动政府多次“血洗东山,见树砍三刀”。但这三棵大树依然傲然挺立,躯干上的标语口号却更加苍劲有力。解放后,它被列为省革命文物保护重点,誉名“红军树”。树的周围砌起院墙,院门上方“红军树亭”横额闪闪发光,院内建起了纪念亭,树立了高大的纪念碑。院前是岿然矗立的鹿角峰,院后是碧波荡漾的三菱湖,两侧是村舍与翠林,常有中小学生、各界人士和游人前来瞻仰、凭吊。

  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地——调关 距市城区东22.2公里的调关,正当调弦河进口处,是鄂南湘北水陆交通的要衢。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革命活动的重地。尤在1930年,这里是湘鄂西苏区的指挥中心,贺龙、周逸群、李立三、邓中夏、谢觉哉、段德昌、许光达、柳直荀等均先后在此居住办公。4月,鄂西特委根据鄂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在调关黄陵庙召开了鄂西五县(江陵、监利、石首、潜江、沔阳)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成立了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后更名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使湘鄂西苏区有了统一领导的行政机构。会议选举周逸群为主席团主席,由崔琪、段德昌、屈阳春等同志参加组成主席团。下设土地、财经、水利、军事、文化等部及保卫局、秘书室,设立《三日报》社、鄂西农民银行、邮电总局、石印局、工人俱乐部、医院、药库、商店、旅社,举办政治培训班,由周逸群兼任校长,培训各县党政军基层干部,将调关改为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直辖市。随着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石首等五县的县、区、乡政权以及农会等群众团体相继建立与健全起来,出现了许多妻送夫,父送子,兄弟相争入伍的动人事迹。仅调关地区就有上千人自动报名跟随贺龙闹革命。解放后,石首幸存的9位将军,就有王尚荣(中将)、傅传作(少将)、胥治中(少将)、廖述云(少将)等4位是调关人。

景区景点

  南岳山森林公园 位于石首市城区,由南岳山、马鞍山、笔架山和山底湖组成,公园大门设在南岳山路中段,总面积2500亩,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立为省级森林公园,属全国森林公园布点之一。公园由市林业局主管,以公园旅游管理和森林管护为主。2009年元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南岳山原名龙盖山,相传山旁有石湫,世传为龙穴,昔有龙现其上,故名龙盖山;笔架山因形似笔架而得名;马鞍山相传三国时期陆逊曾在此解鞍歇马故名。公园内森林树种繁多,现有马褂木、墨西哥杉、黄檀、朴树、六月雪等名贵古木、古树30多种,各种鸟兽40多种,绿化草坪面积2万多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5%。公园内景点项目有松涛林海,山尾栀子园、晒经石、情人岩等自然景观16处,并建有荆楚第一牌坊式门楼和金碧辉煌的仿古建筑群。

  南岳山上有南岳道观,始建于汉代,兴盛于明代,后经历代兵燹,特别是1944年7月15日众道士抗日,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使千年道观、庙宇、神像毁于一旦。全国解放初期,道教渐渐冷落,文革中又连遭浩劫,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修复一天宫、三元宫、祖师殿,成为鄂南湘北的道教中心,重现昔日“两湖钟秀府圣地,三楚雄观起宏图”的道教圣地,已被国家道教协会定为长江中游的道教点。

  桃花山 地处石首市东南边缘,东南属湖南省华容县,以山脊分水岭为界,西北属石首,为桃花山镇所辖。山势东南走向,东西宽4公里,南北长25公里,石首所辖面积为71.8平方公里(合10.77万亩)。因在石首地域的东方,故惯称东山。蜿蜒四十五里,山峰秀丽,峻岭霞容。桃花山地名古代少用,近百年亦以东山著名。在古代和近代石首旧志里,也少有版本记载过桃花山。大革命时期,红军队伍也称为“东山赤卫队”、“东山游击队”,战斗在东山里。新中国建政初期,石首人民政府派出的土地改革队员进山,累见竹林葱葱,桃花李花奔放,却有地名李花山和桃花山,于是改小乡设大乡时,定名为绿化乡和桃花乡。随后,撤区乡成立人民公社,“桃花山人民公社”建立,“东山”变为又名。

  石首山,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城区北端,东与绣林山相连,西北紧靠长江,海拔高度原为150米,炸石削平为62米,原面积500余亩,因建沿江路和高楼,实际山地面积已大为减少。古时,石首山地理位置特殊,面临长江之水,显顽石无穷之威。据《元和郡县志》载:“江中有石孤立,为北山之首,因名”。

  绣林山,原名阳岐山,位于湖北省石首市中心城区,北依长江,东连楚望山,西毗石首山,南和笔架群山对峙。山高82.4米,面积600余亩,属幕阜山系。自从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东吴招亲迎娶孙夫人故事发生在绣林山上以后,从此熠然生辉,卷帙浩繁。

  东岳山,原名楚望山,又名望夫山,西连绣林山,东北临长江,南麓为市中心城区,原山地面积1000余亩,海拔高度约150米。古老的东岳山,曾在两湖平原上孤峰秀丽,直耸蓝天,景色景观,远在百里,遥遥可望。原山峰上建有壮观的东岳寺(庙),南麓并有雕锦的玉田寺,当年一寺一庙,成为两湖平原胜景之首。山间还有三国古迹,如望夫台、朝天口、八仙洞等。

  南岳山,又名龙盖山,位于湖北省石首市中心城区,是城区内浅山群主峰,山体呈东西走向,形成于元古界,属幕阜山系,最高海拔141.9米,总面积2000余亩。古有“山凌霄汉,下接平壤,左带荆江,右襟洞庭”之誉。据旧志载:“早有石湫,传有龙窟,每浮云则雨,故名龙盖”。相传山旁有龙穴,昔有龙现其上,龙出则山上有雾如盖,所以古代主名龙盖山。后因南岳庙兴起,香客甚多,湖广闻名,因而派生得名南岳山至今。

  马鞍山,位于湖北省石首市中心城区,东连南岳山,西接笔架山,峰高海拔64.8米,面积约500亩。由于山地处在笔架山与南岳山之间,地势为两头高中间低,似如马鞍。据史载,三国时期,吴与蜀在马鞍山相战,因有“在此将军解鞍”而名。宋代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里记述马鞍山:“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浪风透迹,亦足以称问俗。”明代张壁咏《马鞍山》之诗证实,“旧传蛮陌曾为寇,记得将军此解鞍。”清代乾隆丙辰《石首县志》记载,“在县城之东,山形如马鞍,有吴陆逊与蜀战,歇马屯兵于此。”

  六湖山,又名虎头山、六虎山、鹿虎山。地处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寺镇南部边缘,西与湖南省安乡县隔粟林河相望,和公安县黄山头对峙,同属武陵山余脉。形成于元古界,花岗岩层。六湖山山体由10多个山峰组成,面积2000多亩,主峰海拔高度为71.2米。此山周围有小南湖、明堂湖、鞭果湖、鸡母湖、黑鱼湖、尿罐湖,六湖盘绕,故名六湖山。

  列货山,俗名列巴山,又名烈火山、叶巴山、花果山,地处湖北省石首市东升镇境内。山体面积1000多亩,其中牛山海拔高度58.1米,山势呈东西走向,附近延伸有多座浅山,即大牛山、小牛山、凤山、石滚山等。

  槎港山,位于湖北省石首市,是原建宁县县城遗址,现属调关镇所辖区域。因汉代出使西域的特使张骞曾乘槎(槎:木筏)来此而得名。

  探花山,高基庙镇喻家碑,古名喻家山,原名喻家坊,谕名探花山。其名与故土出身的两位名人有关,一个叫喻守初,明代大学士、中大夫、山东布政司使,死后回乡墓葬,受皇帝谕祭厚礼,立下碑额,故名喻家碑。一个叫曾可前,高榜中进士,第三名,为探花,县城立了“探花坊”,谕名“探花山”。

  高陵岗,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城区西南高陵镇境内,距中心城区10公里,地处两省(湘鄂)三县(石首、公安、安乡)七乡镇的交汇处。

  过脉岭,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寺镇南2.7公里处。此地为一山丘岗岭,与庙山相连,1967年时名为红岭,1981年后更名为过脉岭,周围包含面积过千亩。

  断岗口,位于湖北省石首市笔架山办事处境内,距城区东七公里,原系一黄土岗。

  新字岗,又名无粮岗,地处三面环水的久合垸。

  调弦亭,在湖北省石首市。古迹在调关镇境内,位于调弦河口附近。

  天鹅洲自然保护区 天鹅洲地处长江中下游下荆江河段,由于长江裁弯取直,形成长江故道群湿地,其中,天鹅洲长江故道洲滩纵横,生态环境原始,地形地貌独特,具备五大生态特色:古朴的滩涂湿地、清秀的长江故道、珍稀鸟类的天堂、野生麋鹿安居的乐园、濒危豚类遨游的故乡,具有重要的科研、文化、生态及旅游价值。天鹅洲是长江出三峡后,下游地区保留最完好的一块湿地,也是国家新公布的16处湿地中保留最完好的一块湿地,总面积70平方公里。

  白莲湖,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城东南,形状也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莲花。此湖东抵东升镇庄家铺村,西接高基庙镇喻家碑村,南临东升镇长堤寺村,北连笔架山办事处断岗口村。全湖原有湖面5.67平方公里,现为4.68平方公里,常年蓄水量119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8米,最深处8.5米。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遗址公园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调关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早中期首府,经历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鼎盛时期,与监利的周老咀、洪湖的瞿家湾一起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不同时期的三个首府之一。1929年6月至1931年3月,湘鄂西特委在调关期间,全面领导和加强苏区26个县的组织、政权、革命武装和经济文化建设;先后成立红军独立第一师、红六军、新六军等。形成以调关为中心,纵横千余里的赤色区域,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壮大到三万余人,苏区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在调关留下了贺龙周逸群段德昌邓中夏许光达等革命家的足迹,走出了王尚荣成钧顿星云傅传作廖述云周长庚夏耀堂胥治中周九银等九位石首籍开国将军。为抢救、挖掘和弘扬湘鄂西革命历史,该镇在调关矶头干堤内侧(原河堤街旧址)筹资修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遗址公园。

  石首市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岳山森林公园东南部,其文化品位和数量在荆州地区仅次于荆州市,珍藏着3000余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54件,三级文物379件。包括石器、陶器、铜器、金银玉器、宝石、漆木器、丝织品、象牙骨器、碑刻墓志以及各种革命文物。桃花山镇九佛岗村张家冲出土的商代青铜乐器“镈钟”,铸造精细、造型优美,属国内首次发现的文物,被考古学家鉴定为国宝,可以称得上“镇馆之宝”。石首博物馆的建筑规格之高,馆藏文物之丰富,在县市级博物馆中也不多见。2006年10月18日,这片土地养育的将军刘精松特地回到石首,为新落成的石首市博物馆剪彩。

特产

  • 石首三宝
    • 桃花山鸡蛋 产于石首东南沿边的桃花山区。蛋黄金橙,质嫩味美,比一般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20%,并能在36℃至38℃的高温下保存,其蛋品中蛋白质、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及各项营养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对人体具有滋补作用。
    • 笔架鱼肚 用石首鮰鱼肚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制作的石首特产食品。早在宋代即被列为朝贡极品,现为访亲问友的珍贵礼品。笔架鱼肚之所以名贵如金,一是品质为鱼肚上品;二是产量极为有限。笔架鱼肚是长江石首鮰鱼的腹中之鳔。此鳔非常独特,看上去形如笔架、色似白玉,拿起来细嫩如脂、又重又滑,吃起来松软香甜、入口即化,易于吸收.富含高级胶原蛋白、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七姊妹朝天椒 石首所产尖椒六七个一串,呈簇拥状朝天生长,故称七姊妹朝天椒。属茄科,是一种生辣椒中的变种,介于长果与簇生椒之间。单果鲜重2—3.5克,干重0.4—0.8克,晒干率25.5%,果中辣味素、维生素含量丰富。据专家测定,每100克干椒含辣味素高达219.5毫克,比同类尖椒高2.5倍。其果色鲜红油润,辣味纯浓,回味无穷,被命名为“中国石首尖椒”,与笔架鱼肚、桃花山鸡蛋全称“石首三宝”,载入《中国土特立大全》。曾获湖北省政府颁发的全省优质产品证书。
  • 三大名鱼
    • 长江鮰鮕鱼 鮰鮕鱼即长吻鮠,又称江团、肥驼。据石首文献记载,鮰鮕鱼只生活在河道曲折、江流湍急的长江荆江段洄水湾中,为石首江段所独有。特征是: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眼小,无鳞,背青腹白,肉嫩体肥,少刺。一般鱼尾重1.5至2.5公斤,最大的可达15公斤。它以虾、螺、蚯蚓、昆虫及小鱼为食饵,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较快,一冬龄可长160毫米,生长速度超过了四大家鱼。鮰鮕鱼鳔制成的鱼肚名叫笔架鱼肚。笔架鱼肚位列“石首三宝”之首,鳔大肉厚,纯白鲜嫩,营养价值高,是筵席上的珍品。《石首县志》载:明洪武丁卯年间(公元1387年),笔架鱼肚被明太祖朱元璋列为朝廷贡品。
    • 津湖黑鱼 黑鱼又称才鱼、乌鱼、斑鱼、七星鱼,主要生活在石首江南湖区,其中以上津湖出产的品质最佳。津湖黑鱼有两个品种:斑鳢和乌鳢。斑鳢形体长而圆,头尾相等,鳞细色黑,有斑点花纹。乌鳢体长呈圆筒形,青褐色,眼后至腮孔有两条黑色横带,淡水底层栖息。津湖黑鱼生命力旺盛,尤其在深水湖泊中生长迅速,幼鱼一年可长0.5至1.5公斤。春夏时节,津湖黑鱼在水草茂密的浅水区交配产卵,每条雌鱼一次可产卵2000—3000粒。黑鱼在生长过程中以鱼类、虾类、青草等为食饵,杂食,性凶猛,因而不宜放在鱼塘中与其他鱼类混养。
    • 石首面条鱼 面条鱼亦称石首银鱼,主要生长在江北北碾子故道、沙滩子故道和中洲子故道,这些故道全是长江遗迹湖泊,地理学上称为牛轭湖、月亮湖。长江故道江宽水深,洲滩宽广,水体清澈,水草丰盛,是面条鱼繁育生长的天然养殖场。面条鱼体细长、光滑、透明、头平而扁,口大,两颌有尖利的牙齿,眼珠小而点缀在头部。它性喜群居,在水中活动时成群奔涌,象密密匝匝的小精灵。每年长江大发桃花水时节,长江银鱼大量进入故道觅食、繁殖。8—11月为面条鱼捕捞旺季,故道上渔船云集,日网产面条鱼100—200公斤。近年来,由于政府在沙滩子故道划定了天鹅洲自然保护区范围,为给江豚、白暨豚提供充足的食料,有关方面由此采取了限制捕捞的措施。
  • 荻笋 是一种自然生长于长江中下游洲滩的野生植物。荻笋为荻苇之嫩茎,俗称柴笋或芦笋。荻笋是一种纯野生的天然植物,其生产环境未受到现代工业和人类活动的污染,生长过程未使用农药、化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排除油腻、清胃通肠、瘦身美容等保健功效。其口感细腻、肉质鲜美、久煮不烂、脆嫩可口、风味独特。
  • 顶糕 先将事先炒至半熟、略带湿润的大米粉子装进糕模,再在米粉子上面填进一小勺黄砂糖,然后放到壶口上去蒸。由于木炭发火快,蒸气旺,加上米粉子已是半熟的,大约只要半分钟,一块顶糕就蒸熟了。取糕时用顶棒在活动阀上一顶,一块完美无缺、状如喇叭花的顶糕就被顶出来了。顶糕,松软带糯,清香味甜,深受老人和小孩的喜爱。这种传统小食越来越少,偶尔在街上才能碰到这种美食。
  • 锅盔 一种烤制的面食。制作锅盔,不要锅,做成也不像盔,却约定俗成,叫成了这样的名字。一个废旧油桶,揭去上盖,里面用耐火的泥土糊成肚大口小的空间,再配上一块案板,这就可以开张了。制作锅盔一般是先揉面,不断将一团团发酵的面在手中搓弄,直到觉得满意后,再放在一旁醒着;根据顾客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馅,甜就加糖,咸则加盐,甚至还可以加辣椒,油重油轻,细听尊便。配好料,才将醒好的面团三下两下,抻宽拉长,有时成海棠叶状,有时成鞋底样,最后再摇动一铁皮盒子,盒子的底部被凿成了筛状的孔,盒子里面装着芝麻,多几下少几下,都可随意。这一切在三两分钟完成,将面食迅速贴进了炉膛里。大约也不过三两分钟,师傅便用一把专用钳子,轻轻从炉膛里将体积增大近一倍的锅盔取了出来,直接递给站在一旁的食客手上。
  • 鲊胡椒 将米粉、红胡椒、胡椒籽等混在一起腌制起来的产物,用油炒。炒以后是金黄色,基本上与颜色的深度成正比,越深越好,炒得次数越多, 颗粒感越强,味道越为爽口。
  • 团子 外皮主要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外表白白圆圆扁扁,里面包的主要材料是胡萝卜、腊肉、腊豆腐,口味有些些辣,味道极好,是石首人超爱的美食。在当地,团子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煎团子,一种是蒸团子。通常在街头贩卖的,现场制作的,是煎团子(在锅里被油煎的两面焦黄就可食用)。

人物

  杨溥(1372-1446),中国明代前期大臣。字弘济。湖广石首(今湖北石首市)人。与杨荣、杨士奇并称三杨。因居地、郡望,在三杨中时称南杨。永乐十二年(1414)东宫遣使迎帝迟,被汉王高煦谗言,与文渊阁臣黄淮等同时系锦衣卫狱10年。仁宗即位后释出,擢行在翰林院学士,不久命掌弘文阁事。洪熙元年(1425)六月,宣宗嗣位,罢弘文阁,命其入内阁与杨荣、杨士奇等共典机务。修永乐、洪熙两朝《实录》,命为总裁官。后宣德九年(1434)迁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值内阁如故。英宗即位初年,与杨荣、杨士奇等多所扶正,正统三年(1438),《宣宗实录》成,进少保,武英殿大学士。诸大臣与其议事有争者,均平心处之,人皆叹服。入内阁在杨士奇、杨荣后20余年,3人共掌朝政,辅佐3朝,海内清平。十一年七月卒,诏赠太师。

  袁宗皋(1452-1522),字仲德。今湖北石首人。明代官员。明景泰四年(1452年)出生于石首城南郊(今高基庙镇肖家岭),成化癸卯年(1483年),与其弟袁宗夔皆中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进士。被选充兴王府(湖北钟祥,朱祜杬的住所)长史。励精奉公,除弊惩奸,部属畏服,不敢强取民财。深得献皇(世宗父)赏识。弘治十年,献皇奏升他为通议大夫,授正三品。正德十年(1615年),献盘又妻称他清廉谨慎,政事练达;进江西按察使。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袁宗皋随朱厚熜入北京继位。不久,大礼议事件爆发,朱厚熜对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人称“袁阁老”。嘉靖元年(1522年)病故。葬于白莲湖北岗地(今高基庙镇桥堰堤村10组花园咀),终年69岁。

  张璧(1474—1545),字崇象,出生于湖北石首西南区(今高陵镇)。弘治八年(1495)中举。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嘉靖十九年(1540),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嘉靖二十二年(1543),皇上修太庙,调张至北京任礼部尚书,主持其事。嘉靖二十三年(1544),张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朝廷军机。次年八月十九日逝世。皇上赐“少保”,谥“文简公”,诰封其父张维为大学士。其灵枢护送石首谕祭谕葬于笔架山北问食岗(即原县委会居地)。其著作有《阳峰集》26卷,今已失传。

  王之诰(1521-1590),宇告若,生于湖北石首团山。嘉靖十八年(1539)补弟子员,次年食廪。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次年中进士,授江西吉水县知县。嘉靖四十四年(1565),召为兵部右侍郎,寻以左侍郎总督山西宣大军务兼理粮饷。隆庆元年(1567)任都察院右都御使兼兵部左侍郎(正二品)。隆庆五年(1571),皇上大阅兵,令王指挥操练,见其号令严明,步履整肃,遂升任王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万历十八年(1590)四月十五日,之诰病逝。谕谥“端襄公”赠“太子太傅”,谕祭谕葬于团山栗林岗。诰封其父王芳为资政大夫、刑部尚书。

  曾可前(1560—1611),字退如,号长石,生于湖北石首喻家碑。万历二十年(1592)中举。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编纂国史。次年,为其建“探花坊”于县城(今废)。在文学上,他力主革新,反对复古,和公安“三袁”(袁中郎、袁宏道、袁宗道)交游甚密,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公安派”主将之一。万历三十九年(1611)逝世,葬黄田湖喻家碑,诰封其父曾台为翰林。曾一生著作甚丰,但至今大多失传,仅存《童子对》、《小儿论》及部分诗作,时人呼“太史公”。

  顿星云(1912-1985),原名新银,湖北石首新厂镇银海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并获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王尚荣(1915一2000),原名王尚寅,湖北石首调关镇人。1930年参加调关工人学徒联合会,被编入童子军并加入共青团,同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初,参予指挥浙江省一江山岛登陆作战。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成钧(1911一1988),原名成本鑫,湖北石首人。1927年,参加石首农民起义,次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胥治中(1917—1994),湖北石首调关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为中共党员。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廖述云(1915-1994),湖北石首调关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由共青团转为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傅传作(1914一1982),湖北石首调关人。1930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被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周九银(1908—1979),湖北石首人民大垸乡木豆口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春,参加红三军九师二十六团一营二连任通讯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周长庚(1911一1970),湖北石首孙家拐人。1927年参加农民自卫军,1929年编入红六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夏耀堂(1908一1972),湖北石首茅草街人。1929年参加乡苏维埃政府组织的互济会,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刘精松(1933.7— ),原名刘成竹,生于湖北石首高基庙。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军校学员、排长、连长、团和师作训参谋、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团长、军教导大队大队长、机械化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集团军军长、沈阳军区、兰州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院长。曾任机械化师师长、集团军军长。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