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欧的众神是会老死的,由丰收女神伊登(Ieunn)负责看管能使众神长生不死的魔法苹果。Image by J. Penrose, 1890.
女娲与伏羲

神话汉语拼音:shénhuà;英文:myth),指传说中的神仙和古代神化英雄的故事。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在民俗学上,神话是指关于人类世界变迁的神圣故事。在广义上,“神话”可以指任何古老传说,借由故事的形式来表达民族意识形态。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由于这时的知识水平非常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概述

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

中国神话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传统神话,不依托于任何宗教,反映了早期华夏儿女淳朴的思想以及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神话中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许多民族的原始社会的历史,都是从神话故事开头的。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来自原始人类的自身形象。狩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神话中的英雄也以刀斧、弓箭武器。从神话中,可以看到先民的一些事迹。

不论是世界文明发生最早地区的原始社会民族,还是当今世界上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民族,他们流传的许多神话故事都大同小异。

神话也是文学的先河,是人类最早的口头散文作品。例如《庄子·应帝王》中说:“泰氏,其卧徐徐,具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

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文明或者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胡适在《白话文学史》里说:“‘三百篇’里……没有神话的遗迹。”“中国古代民族没有故事诗,仅有简单的神歌与风谣而已。”茅盾曾经指出:“中国神话之系统的记述,是古籍所没有的。”又说:“神话这个词,中国向来是没有的,但神话的材料,虽然只是些片段,却见于古籍甚多,并且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色彩鲜艳的一部分。”(茅盾《中国神话研究》

定义

在学术上,学者所说的神话,必须具有几个条件:

  • 叙述人类原始时代或人类演化初期的单一事件或故事。
  • 承传者对这些事件、故事必须信以为真。传承者自己也知道是虚构的故事被称为“寓言”。
  • 必须是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创造并且流传下来,如果是个人创造,并且没有通过传承而且群众的成员对其创造的参与,这故事再怎么神奇均不属于神话。

和神话相近的概念有传说民间故事。这三个词指不同类型的传统故事。不同于神话,民间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点;传承民间故事的人也不把它们当成真实、神圣的。传说则一般被当做是真实的,但是传说一般发生在更近的事件段内,传说中的世界和现在的世界几乎一样。传说的主角一般是人类,神话的主角一般是超自然角色。

定义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三个概念,只是为了把传统故事归类。在许多文化中,神话和传说之间不一定有明确界限。有些文化中只把传统故事分为两类: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甚至神话和民间故事也不能完全区分开,一个民族认为是虚构的故事(民间故事),可能被另一个民族当成史实(神话)。 事实上,当一个神话失去其宗教地位后,它更像是民间故事,例如以前欧洲巨人仙女和人类英雄带有神性,在基督教传播开后全被当成民间故事。

分类

神话大致分为三类:创世神话神祇神话英雄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 创世神话—讲述人类原始时期,记载事务、制度起源的神话。又可粗分为世界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

但不表示每一个民族就一定会同时拥有上述几种神话,有些民族可能讲到人类起源,却没说到文化起源,但尽管如此,都仍可归纳一个共同点,就是讲述“宇宙初开”演进到“秩序规则”。

  • 神祇神话和英雄神话—就是讲述神佛和英雄们的种种事迹。

不同学术范围对神话的理解

英文中的神话(myth)一词从希腊文的mythos一词而来,其原文含意包括“语词”、“言说”、“故事”及“虚构故事/小说”等;因其不可质疑的有效性而往往与希腊文中的“/科学”(logos)相对,在近代的学术研究中,神话往往不是“虚假故事”、“误解”的同义词,在不同的学术研究中,“神话”这术语有三种主要用法,即礼仪/人类学用法、文学用法及符号学用法:

  • 礼仪/人类学用法认为神话是一种匿名创作的叙事,它提供了世界为何是现在这样及人们为何如此行事的解释,它是将自然变为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是人类尝试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解释,故有其当中的文化意涵。
  • 在文学理论中,神话是某种永恒的人类真理的故事或象征,这种永恒真理通常属于道德的或美学的范畴,这种象征或原型具有跨文化的意义。宗教与文学有极其相似的社会功能,就是把这种永恒的真理的价值观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
  • 符号学对神话的理解有别以上两种用法,它是指一系列连接而不相合的相关概念,某种文化中的成员靠着这种概念才能理解某些对人类重要的主题,神话在无意识主体间性的状态运作,使文化自然化

起源

真实事件

一种理论认为,神话是从真实历史事件演变而来。根据这一理论,古代讲故事的人反复述说一段历史,年深日久,故事中的人物被神格化。例如一些学者认为,风神埃俄罗斯的神话就来自一个古代真实的国王,他教人民使用帆船,掌握用风的技巧,后来被流传成风神宙斯是一个英明的国王,死后被葬在克里特岛。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普罗迪克斯都支持这种主张。希腊神话学家犹希迈罗斯(古希腊语:Εὐήμερος [Euhēmeros],生于前4世纪)是持这一理论最有名的人,此类思想也被称为“犹希迈罗斯主义”。

寓言

还有一些人认为神话来自托寓。例如把古希腊众神看做对自然现象的解读和比喻阿波罗代表太阳波塞顿代表。相似的理论认为,神话是哲学灵性概念的载体:雅典娜代表睿智和公正,阿芙洛狄忒代表欲望等。19 世纪的梵语学者马克斯·缪勒支持神话托寓理论。他相信神话最初是对大自然的比喻性描述,后来逐渐被人按字面意思理解。例如,人们常用修辞手法描述大海“躁动不安”,后来神话中的海神就被描述为暴躁易怒。

拟人化

一些学者认为神话是对无生命物体和力量的拟人化。例如古人崇拜空气等自然力,后逐渐把它们想像成神明。这一理论被称为“造神思维”(Mythopoeic thought)。根据这一理论,古人常把没有生命的东西看做有主观意识的人。因此他们把自然事件描述为神明人为造成的,这些神往往有人类的性格。这些故事集中起来就形成了神话。

神话-仪式理论

根据神话-仪式理论,所有存在的神话都和仪式密不可分。最极端的的说法是,所有神话都是早期人类对仪式的解释。这一理论最早被圣经学者威廉姆·史密斯提出。根据史密斯的理论,人们最初进行的仪式和神话没有关系。后来我们忘记了最初举行仪式的原因,就尝试编一些故事来解释仪式,并声称举行仪式是为了纪念神话中描述的事件。人类学詹姆斯·弗雷泽也持有类似理论。他认为原始人最早信仰魔法,后来人们对魔法失去信心,就发明了神话,并且说他们之前举行的魔法仪式为了安抚众神而进行的宗教仪式。

目的

一些宗教历史学家认为,神话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是建立行为模式并提供宗教体验。通过互相复述神话,传统社会中的成员暂时把自己和当前的世界分离,让心灵返回到神话时代,从而使自己更接近神圣的世界。

在某些情况下,社会在复述神话的时候会试图重现神话中的场景。例如,人们会重现神在创世时使用的治愈手段,希望以此治愈目前生病的人。罗兰·巴特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现代文化也做着类似的事情。由于科学无法定义人类道德,人们仍然借由宗教体验来与一个更远古的时代建立联系。那些远古时代在人们心目中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现今的科技时代完全不同。

宗教学家Joseph Campbell定义神话有四个基本功能:神秘功能(使人感受宇宙的威严)、科学功能(解释世界运作方式)、社会学功能(支持和验证社会秩序)、教育功能(说明人类在各种条件下应该如何生活)。

在一个文化中,神话通常扮演着四种功能:

1.形而上的功能:可以用来解释存在的根源

2.宇宙论的功能:强调宇宙万物都是某个大画面的一部分

3.社会性的功能:通过神话可以促进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遵守

4.心理的功能:提供一种个人行为的模范

世界神话

天照大御神(アマテラスオオミカミ),日本神话女神
印度神话之女神时母

以下列出世界主要的神话:

比较神话学

比较神话学是指将不同的神话进行比较以找出它们共同的主题和特点,或者同体系而分支的神话,例如蒙古神话 与 突厥神话,两者的起源都是额尔古纳昆,可能因为是游牧民族互相交流或分离两地产生的。

虚构神话

克苏鲁神话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