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兰山寄张五”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9个用户的1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译新注]]<br><br>
+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 [[全唐诗·目录|全唐诗]] [[诗词名句]]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补充名篇|其他名篇]]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秋登兰山寄张五'''</span><br><br>
+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孟浩然]]</span><br><br>
+
----
<span style="font-size: 140%; color:green;">
+
<br>
 +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0%; color:red;">'''秋登兰山寄张五'''</span><br><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唐·[[孟浩然]]</span><br><br>
 +
<span style="font-size: 128%; color:green;">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br>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br>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br>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br>
第10行: 第13行: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br>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br>
 
</span></center>
 
</span></center>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
 +
[[文件: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right|thumb|128px|]]
 +
 +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题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又作《秋登万山寄张文儃》。兰山,《孟襄阳集》作万山。应是万山,在今湖北襄阳市。
 +
 +
  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北山笼罩在缭绕的白云里,隐士自得其乐地生活。</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北山:即兰山,因山在襄阳北,故称北山。北:一作“此”。<br>
+
北山白云缭绕的地方,隐士自得其乐(地生活)。
 +
</span><br>
 +
  北山:即兰山。北,一作“此”。<br>
 
  隐者:指张五。有的人认为指作者自己。<br>
 
  隐者:指张五。有的人认为指作者自己。<br>
 
  怡悦(yí yuè):愉快;喜悦。<br>
 
  怡悦(yí yuè):愉快;喜悦。<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为了与你相望才登上了兰山,心情随着飞雁到了远方。</span><br>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为了与你相望试着登上兰山,心情随着飞雁到了远方。
 +
</span>为了瞻望远人,且试着登上高处,因登高而见雁飞。<br>
 
  相望:互相对望。<br>
 
  相望:互相对望。<br>
 
  试:一作“始”。<br>
 
  试:一作“始”。<br>
 
  灭:消失。<br>
 
  灭:消失。<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哀愁由于暮色引起,兴致却因为清秋而激发。</span><br>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哀愁由于暮色引起,兴致却因为清秋而激发。
 +
</span><br>
 
  愁:忧虑、忧伤的情绪。<br>
 
  愁:忧虑、忧伤的情绪。<br>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br>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br>
第30行: 第50行:
 
  清秋:秋季,特指深秋;也指清爽的秋天。<br>
 
  清秋:秋季,特指深秋;也指清爽的秋天。<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随时看见村里人归来,有的在沙滩走,有的在渡口歇着。</span><br>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时不时看见回村人,由沙滩行来而在渡口歇脚。
 +
</span><br>
 
  沙行:在沙地上行走。一作“沙平”,又作“平沙”。<br>
 
  沙行:在沙地上行走。一作“沙平”,又作“平沙”。<br>
 
  渡头:渡口,过河的地方。<br>
 
  渡头:渡口,过河的地方。<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远看天边的树木像荠菜一样细小,江畔的沙洲像一弯新月。</span><br>
 
  荠(jì):荠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羽状分裂,裂片有缺刻,花白色。嫩株、嫩叶可做蔬菜。<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何时带着酒来?我们一起畅饮共度重阳节。</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何当:何日,何时。<br>
+
远看天边的树木像荠菜一样细小,江畔的沙洲像一弯新月。</span><br>
 +
  荠(jì):荠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嫩株、嫩叶可做蔬菜。<br>
 +
  洲:水中可居之地。<br>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何时带着酒来?我们一起畅饮共度重阳节。</span><br>
 +
  何当:何时能够。<br>
 
  重阳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民间有登高、饮酒、赏菊、插茱萸等习俗。<br>
 
  重阳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民间有登高、饮酒、赏菊、插茱萸等习俗。<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写作背景:</span>
+
[[文件: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兰山寄张五》).jpg|center|thumb|600px|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兰山寄张五》)]]
  
  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
+
[[文件:16秋登兰山寄张五12.jpg|center|thumb|400px|秋登兰山寄张五 题图]]
 +
[[文件:《秋登兰山寄张五》,陈十田《唐人诗意山水百开册》.jpeg|center|thumb|400px|《秋登兰山寄张五》,陈十田《唐人诗意山水百开册》]]
  
  
第62行: 第91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
[[文件:《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8.jpg|center|thumb|400px|《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8]]
  
  '''孟浩然'''(689~740年),[[唐朝诗人]]。或曰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青年时曾隐居鹿门山,以诗自适。[[唐玄宗]][[开元]]五年(717),游洞庭,作《岳阳楼》诗,献给曾任丞相的岳州刺史[[张说]],有意干谒,谋求引荐。以后漫游沅湘、浔阳、扬州、宣城间,曾逢[[李白]],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十五年冬,赴京师[[长安]]举[[进士]],第二年应试落第,滞留在长安、洛阳。二十二年,再上[[长安]],求仕未果返乡。二十五年,尚书右丞相[[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即征辟孟浩然入幕府,署为从事。二十七年夏,孟浩然患背疽,归襄阳卧病在家。二十八年,[[王昌龄]]自[[岭南]]遇赦北归途经襄阳,孟浩然相接欢宴,食鲜鱼引发疽动,病情恶化,不治而卒。
 
 
  孟浩然一生大多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所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他和[[王维]]并称,孟诗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尤其是《春晓》诗,自然流转无迹可寻,一派静气,脍炙千古。而其《过故人庄》一首,淳朴宁静,率然天真,将田园诗推向极致。[[杜甫]]称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早寒江上有怀]]》、《[[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宋代]][[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清代]][[王士禛]]推衍严氏绪论,标举“神韵说”,宗尚王孟,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认为“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分甘馀话》)。
 
 
  孟浩然和王维一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高適]]、[[岑参]]的边塞诗派双峰并峙于盛唐诗坛。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渊明]]、[[谢灵运]]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然而这在孟诗中毕竟不多见,不能代表其风格的主要方面。总的说来,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苏轼]]认为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中肯的。
 
 
  有《孟浩然集》三卷,孟浩然去世后,他的朋友宜城[[王士源]]搜辑其诗,于[[天宝]]四载(745)编成3卷,218首。至九载,集贤院修撰韦滔得到此本,已经是“书写不一,纸墨薄弱”。又重新缮写整理,送上秘府收藏。以后又经历代传刻增补。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通过该书衍生了许多作品,代表的有:明代毛晋刻本名《孟襄阳集》,亦三卷,编次与宋本不同;明代顾道洪刻本有补遗一卷,并附《襄阳外编》一卷;《四部丛刊》影印明刻四卷本;明张逊业刊二卷本,杨一统刊一卷本等。1975年台北学生书局出版游信利《孟浩然集笺注》。1988年巴蜀书社出版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19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徐鹏《孟浩然集校注》。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他的诗,清编《[[全唐诗]]》辑为2卷,267首,句二联。事迹见《[[新唐书]]》、《[[旧唐书]]》本传。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
  [[孟浩然]](689~740年),[[唐朝诗人]]。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其诗清淡雅致,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全唐诗]]》收录其诗作267首,句二联。(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2021年6月20日 (日) 04:12的最后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题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又作《秋登万山寄张文儃》。兰山,《孟襄阳集》作万山。应是万山,在今湖北襄阳市。

  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


逐句释义: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北山白云缭绕的地方,隐士自得其乐(地生活)。
  北山:即兰山。北,一作“此”。
  隐者:指张五。有的人认为指作者自己。
  怡悦(yí yuè):愉快;喜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为了与你相望试着登上兰山,心情随着飞雁到了远方。 为了瞻望远人,且试着登上高处,因登高而见雁飞。
  相望:互相对望。
  试:一作“始”。
  灭:消失。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哀愁由于暮色引起,兴致却因为清秋而激发。
  愁:忧虑、忧伤的情绪。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兴(xìng):兴致;兴趣。
  清秋:秋季,特指深秋;也指清爽的秋天。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时不时看见回村人,由沙滩行来而在渡口歇脚。
  沙行:在沙地上行走。一作“沙平”,又作“平沙”。
  渡头:渡口,过河的地方。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远看天边的树木像荠菜一样细小,江畔的沙洲像一弯新月。
  荠(jì):荠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嫩株、嫩叶可做蔬菜。
  洲:水中可居之地。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何时带着酒来?我们一起畅饮共度重阳节。
  何当:何时能够。
  重阳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民间有登高、饮酒、赏菊、插茱萸等习俗。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兰山寄张五》)
秋登兰山寄张五 题图
《秋登兰山寄张五》,陈十田《唐人诗意山水百开册》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开头二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这是写景,又是抒情。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地,有的坐歇于渡口。显示出人们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像一弯新月。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这四句诗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8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年),唐朝诗人。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其诗清淡雅致,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全唐诗》收录其诗作267首,句二联。(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