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千家诗》收录此诗。宣城,唐宣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宣城郡,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谢脁北楼,即谢朓(tiǎo)楼,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为南朝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此诗写作时间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相近,约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的天宝十二载(753年)。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天宝三载(744年),因被谗言击中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大约是在天宝十二载(753年)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


逐句释义: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江城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
  山:指陵阳山,在宣城。《江南通志》云:“陵阳山在宁国府城南,冈峦盘屈,山峰秀拔,为一郡之镇。上有楼,即谢朓北楼,李白所称‘江城如画’者。”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楼下的两条溪水如同明镜环抱着宣城,水上的两桥如同天上落下来的彩虹。
  两水:指宛溪、句溪。
  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即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即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的建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村落里泛起炊烟笼罩橘柚林,仿佛带有一层寒意,秋季的来临促使梧桐变老。
  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橘:常绿乔木,果实球形稍扁,果皮红黄色,果肉多汁,味酸甜。
  柚:常绿乔木。果实大,皮厚不易剥离,可鲜食,果皮可制蜜饯。
  梧桐:落叶乔木,叶大,掌状分裂,叶柄长。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还有谁在这北楼上,对着秋风怀念谢公呢。
  北楼:即谢脁楼,谢脁所建。
  谢公:谢脁。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怀古诗。诗的前六句写景状物,描绘了登上谢脁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首联从大处落笔,写登楼远眺,总揽宣城风光;颔联具体写“江城如画”,以明镜喻秋水的清澈澄明,以彩虹喻双桥的水中倒影;颈联具体写“山晚晴空”,傍晚秋色,山野炊烟,橘柚深碧,梧桐微黄。尾联点明怀念谢脁之题旨,与首联呼应,从登临到怀古,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慕之情。全诗语言清新优美,格调淡雅脱俗,意境苍凉旷远。


  首联“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登楼远眺,“江城”犹如在画中一样。开头两句把作者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


  颔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具体写“江城如画”。“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平静地流着,因此用“明镜”来形容。“双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这一联比喻贴切,妙语天成,清新秀丽,自然成对,是千百年来人们激赏的名句。


  据《清一统志》:“安徽宁国府,宛溪在宣城县东门外,源出县东南峄山,至县东北里许与句溪合。句溪在宣城县东三里,溪流回曲,形如句字。” “双水”,即此宛溪、句溪。“夹明镜”,谓双水绕宣城而流,在夕阳辉映之下闪闪烁烁,犹如晃动的明镜。双桥,据《江南通志》: “宛溪在宁国府城东,跨溪上有两桥,上桥曰凤凰,直城东南泰和门外,下桥曰济川,直城东阳德门外,并隋开皇中建。”“落彩虹”,一般解释为: 凤凰桥和济川桥倒映在秋水中的丽影,五光十色如同缤纷的彩虹。这是把“彩虹”看成虚写的比喻,如果视“彩虹”为实景,也许更符合诗意。


  颈联“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具体写“山晚晴空”。眺望远处,炊烟袅袅空际,罩住橘柚林,仿佛带有一层寒意。这寒意既是客观的(秋天一到,万木萧疏),也是主观的(思古怀人,愁绪绵绵),是主客观统一的艺术表现。“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叶大,水分容易蒸发,梧桐在树木中是最先凋谢的。本是梧桐叶落,显示秋季的来临。然而,诗里倒过来说,就变成秋季的来临促使梧桐变老。这样写,是为了抒发作者浓重的功名无望的迟暮之感。这两句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尾联“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抒发怀古幽情。还有谁在这北楼上,对着秋风怀念谢公呢。“北楼”为谢朓所建,秋登北楼,睹物思人,缅怀谢公。有着更为深层的内在原因:李白与谢公有着类似的人生遭际,相近的理想抱负,灵犀相通,古今相接。这一联可视作全诗的主旨所在,在咏唱登楼所见的宣城秋色中,抒发怀念前贤、思有建树而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三个显著特色:

  一是紧扣题目,结构谨严。首联是总冒,写出登楼远眺的总印象,总揽宣城全貌。颔联、颈联抓住宣城最具特色的典型景物着力刻划,赋予首句以极具体的内容,极鲜明的形象。尾联很自然地落脚到对于谢朓的深沉怀念。全诗由总到分,再由分到结,无不与题目丝丝扣合。

  二是寓情于景,含而不露。粗粗一读,前三联几乎全是景语,细细体会,可知这三联景语,皆情语也。作者的情绪从恬静怡悦转为凄清迟暮,不是靠直接抒情,而是全靠景物本身的形象和色泽来透露。这种写法,耐人涵咏,发人深思。

  三是千锤百炼,字字玑珠。中二联的四个动词尤为突出。“夹”字“落”字,将明镜似的两溪和彩虹似的双桥写活了;“寒”字“老”字,形容词用作动词,以通感的修辞手法,把炊烟袅袅轻笼、梧桐萎黄叶落的视觉形象向使人感到寒凉凄清、衰老迟暮的感觉形象转移,带上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名家点评:

  《艇斋诗话》:李白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老杜云:“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气焰盖相敌。陈无己云:“寒心生蟋蟀,秋色上梧桐。”盖出于李白也。

  《瀛奎律髓》:太白亦有《登岳阳楼》句,未及孟、杜。此诗起句似晚唐,中二联合景而京壮,则晚唐所无也;宣州有双溪、叠嶂,乃此州胜景也,所以云“两水”;惟有“两水”,所以有“双桥”。王荆公《虎图行》“目光夹镜坐当隅”,虎两目如夹两镜,得非仿谪仙“两水夹明镜”之意乎?此联妙绝。起句所谓“江城如画里”者,即指此三、四一联之景,与五、六皆是也。

  《唐诗广选》:王元美曰:太白“人烟”二语,黄鲁直更之曰:“人家围橘柚,秋色老梧桐。”只易两字,而丑态毕具,直点金作铁手耳。句法(“山晓”句下)。

  《唐诗直解》:“寒”、“老”二字孤清。

  《唐诗镜》:五、六清老秀出,是天际人语。

  《唐律消夏录》:“明镜”、“彩虹”、“寒”字、“老”字,皆在秋天晴空中看出,所以为妙。乃知古人好句,必与上下文关合。若后人就句论句,不知埋没古人多少好处。

  《唐诗成法》:三、四人多赏之,余嫌近俗。五、六佳甚,山谷改“烟”为“家”,评者嗤为点金成铁手,然亦不言“烟”之不为“家”者何在。

  《唐诗别裁》:—联俱是如画(“两水”四句下)。人家在橘柚林,故“寒”;梧桐早凋,故“老”。

  《唐宋诗醇》:风神散朗。五、六写出秋意,郁然苍秀。吴昌祺曰:此种自堪把臂元晖。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三、四高华,非止骈丽;五、六句老成,复以自然,成其名句。方霞城曰:中四写景如画,正从起句生情。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看第二联,何尝分景与情?直作宣城语,几不可辨。冯班:谢句也。太白酷学谢。何义门:中二联是秋霖新霁绝景。落句以谢脁惊人语自负耳。纪昀:五、六佳句,人所共知。结在当时不妨,在后来则为窠臼语,为浅率语,为太现成语,故论诗者当论其世。无名氏(乙):襄阳“微云”、“疏雨”一联澹逸,此苍深,并千古名句。

  《唐诗近体》:“寒”字、“老”宇,实字活用,是炼宇法。

  《唐宋诗举要》:吴曰:刻划鲜丽,千古常新(“两水”二句下)。吴曰:苍老峭远(“人烟”二句下)。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五、六入画品中,极平淡,极绚烂。岂必王摩诘?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郡成纪(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托克马克城),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全唐诗》收录其诗作894首。有《李太白集》。(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