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0行: 第10行:
 
  据推测,秦(Ch'in)这一名称可能是英语里中国(China)及其他语言中同源名称的原型。
 
  据推测,秦(Ch'in)这一名称可能是英语里中国(China)及其他语言中同源名称的原型。
  
 +
== 历史 ==
  
 +
=== 起源 ===
  
 +
  相传秦的先祖为伯益,最早为夏朝诸候,后归顺商汤,灭夏。在殷商大戊时,中衍成为重要的诸侯。其子蜚廉,其孙恶来、季胜。周武王灭商时,恶来被杀。蜚廉一系在此时分为两支,恶来之子孙为秦国之祖,其弟季胜为赵氏之祖。赵氏先亲附周朝,在周穆王时为周王御者。恶来一系居于犬戎,在周孝王时亲附周朝。
  
 +
  秦国部落迁至西戎,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为周武王灭商时,蜚廉支持商朝,因此被杀,其部族被强迫迁至西戎。另一个说法,在商朝时,戎胥轩时,与羌族通婚,生下中潏,迁至西戎。
 +
 +
  蜚廉生下恶来、季胜二子。恶来被周武王所杀,其后为大骆,居犬丘,以畜牧为生,并与周朝申侯通婚。周孝王封非子,成为秦国先祖。季胜一系则成为赵国先祖。
 +
 +
  历史学家蒙文通认为秦人可能源自羌族,另一派则认为秦人源自东夷。秦人先祖相传为伯益(一作“柏翳”)。秦人早期居住地为费,即今山东鱼台。直至战国时期,与秦同姓的诸侯国绝大多数大致仍然分布在秦山以南至江淮地区,只有奄因为遭到周人的驱逐至江南今江苏常州一带。如莒,位于今山东东南部;郯,位于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徐,位于江苏北部;江,位于湖北东北部;黄,位于今河南潢川。不过秦人虽位于西方,但仍然保有东夷人崇拜鸟的习俗,不过在生活习惯上却因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更象是戎狄。
 +
 +
  秦人的西迁时间和原因《史记·秦本记》中提到为“保西陲”。但更早的其他史料提到的则是完全另一个说法,秦人在周初象其他东夷部族一样参加了反周的战争,结果秦人的先祖飞廉及恶来被周人所杀。残余的秦人因此被强行迁徙到周的西部,专门为周人养马。不过,他们的地位就得到了一些改善,即季历之子孟曾得到周成王的信用,号宅皋狼。周穆王时,造父因佐周穆王平定东方徐国叛乱有功而被封于赵邑(今山西洪洞),恶来后裔也依附造父,称赵氏。
 +
 +
  周穆王之后,秦人地位继续提升,其家族首领大骆与与周王室有姻亲关系的申侯结为婚姻。因此大骆之子非子被别封于秦,为周王室的大夫。后来升格为附庸。天子之附庸与诸侯之附庸级别是不同的,其地位相当于一个畿内诸侯。秦人成为附庸后,长期对西部戎人作战,实力得到扩充。
 +
 +
=== 西周时期 ===
 +
 +
  秦最初领地在当时属于中国边缘地区。周孝王封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为附庸,使复嬴氏祀,号曰秦嬴。《史记·秦本纪》记载西戎伐周幽王时,秦襄公曾“将兵救周”,成为关中平原西部地区的一支势力。
 +
 +
=== 春秋时期 ===
 +
 +
  春秋时代早期秦襄公被周平王封为秦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秦正式成为诸侯国,到了秦穆公时代开始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二等强国,公元前546年,宋国、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等14国举行弭兵之会,签订的盟约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也。”(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晋的仆从国要朝贡楚国,而楚的仆从国要朝贡晋国,齐国作为晋国的盟国,不朝拜楚国,秦国为楚国的盟国,亦不朝于晋国),秦哀公在位期间,申包胥曾前往秦庭痛哭求师助楚昭王复国,留下“申包胥哭秦庭”这一典故。
 +
 +
=== 战国时期 ===
 +
 +
  战国初期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国走入下坡。这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秦国经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后国力逐渐增强,开始蚕食其他诸侯国土地。
 +
 +
  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279年的郢之战和前278年的鄢之战,白起统帅的秦军攻占了当时政治核心在南阳和丹阳一带的楚国的南阳郡、南郡、临江郡(江夏郡)、黔中郡;至此南方大国楚国因为丧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赵军损失四十万左右兵力,秦国威震天下。
 +
 +
  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征服六国。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
 +
== 社会经济 ==
 +
 +
  秦国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
 +
 +
  春秋时代晚期,出现了铸铁农具。
 +
 +
  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
 +
 +
  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发明了铬盐氧化处理兵器的新工艺;建筑材料颇具特色,瓦当更是精美的艺术品。
 +
 +
  风俗:有戎狄之风,周幽王被杀之后,秦地人民长期与外族交流,使其民风有戎狄之气。
 +
 +
  重视小儿的健康与教育,有专门的小儿医生。
 +
 +
== 军事 ==
 +
 +
  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之士百万”,出现了尉缭、白起、王翦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
  
  

2014年3月19日 (三) 04:50的版本

秦始皇 像

  → 这里是关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前770年-前221年)的条目。
    关于结束战国时期而建立的中国大一统帝国朝代(前221年-前207年),见“秦朝”。”

  秦国汉语拼音:Qinguo),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赵氏,传说周孝王因秦祖先秦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于秦,作为周朝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伯爵,秦始建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嬴政在前221年称始皇帝,中国历史进入皇权专制时代。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制国家——秦朝。

  据推测,秦(Ch'in)这一名称可能是英语里中国(China)及其他语言中同源名称的原型。

历史

起源

  相传秦的先祖为伯益,最早为夏朝诸候,后归顺商汤,灭夏。在殷商大戊时,中衍成为重要的诸侯。其子蜚廉,其孙恶来、季胜。周武王灭商时,恶来被杀。蜚廉一系在此时分为两支,恶来之子孙为秦国之祖,其弟季胜为赵氏之祖。赵氏先亲附周朝,在周穆王时为周王御者。恶来一系居于犬戎,在周孝王时亲附周朝。

  秦国部落迁至西戎,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为周武王灭商时,蜚廉支持商朝,因此被杀,其部族被强迫迁至西戎。另一个说法,在商朝时,戎胥轩时,与羌族通婚,生下中潏,迁至西戎。

  蜚廉生下恶来、季胜二子。恶来被周武王所杀,其后为大骆,居犬丘,以畜牧为生,并与周朝申侯通婚。周孝王封非子,成为秦国先祖。季胜一系则成为赵国先祖。

  历史学家蒙文通认为秦人可能源自羌族,另一派则认为秦人源自东夷。秦人先祖相传为伯益(一作“柏翳”)。秦人早期居住地为费,即今山东鱼台。直至战国时期,与秦同姓的诸侯国绝大多数大致仍然分布在秦山以南至江淮地区,只有奄因为遭到周人的驱逐至江南今江苏常州一带。如莒,位于今山东东南部;郯,位于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徐,位于江苏北部;江,位于湖北东北部;黄,位于今河南潢川。不过秦人虽位于西方,但仍然保有东夷人崇拜鸟的习俗,不过在生活习惯上却因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更象是戎狄。

  秦人的西迁时间和原因《史记·秦本记》中提到为“保西陲”。但更早的其他史料提到的则是完全另一个说法,秦人在周初象其他东夷部族一样参加了反周的战争,结果秦人的先祖飞廉及恶来被周人所杀。残余的秦人因此被强行迁徙到周的西部,专门为周人养马。不过,他们的地位就得到了一些改善,即季历之子孟曾得到周成王的信用,号宅皋狼。周穆王时,造父因佐周穆王平定东方徐国叛乱有功而被封于赵邑(今山西洪洞),恶来后裔也依附造父,称赵氏。

  周穆王之后,秦人地位继续提升,其家族首领大骆与与周王室有姻亲关系的申侯结为婚姻。因此大骆之子非子被别封于秦,为周王室的大夫。后来升格为附庸。天子之附庸与诸侯之附庸级别是不同的,其地位相当于一个畿内诸侯。秦人成为附庸后,长期对西部戎人作战,实力得到扩充。

西周时期

  秦最初领地在当时属于中国边缘地区。周孝王封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为附庸,使复嬴氏祀,号曰秦嬴。《史记·秦本纪》记载西戎伐周幽王时,秦襄公曾“将兵救周”,成为关中平原西部地区的一支势力。

春秋时期

  春秋时代早期秦襄公被周平王封为秦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秦正式成为诸侯国,到了秦穆公时代开始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二等强国,公元前546年,宋国、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等14国举行弭兵之会,签订的盟约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也。”(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晋的仆从国要朝贡楚国,而楚的仆从国要朝贡晋国,齐国作为晋国的盟国,不朝拜楚国,秦国为楚国的盟国,亦不朝于晋国),秦哀公在位期间,申包胥曾前往秦庭痛哭求师助楚昭王复国,留下“申包胥哭秦庭”这一典故。

战国时期

  战国初期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国走入下坡。这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秦国经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后国力逐渐增强,开始蚕食其他诸侯国土地。

  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279年的郢之战和前278年的鄢之战,白起统帅的秦军攻占了当时政治核心在南阳和丹阳一带的楚国的南阳郡、南郡、临江郡(江夏郡)、黔中郡;至此南方大国楚国因为丧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赵军损失四十万左右兵力,秦国威震天下。

  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征服六国。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社会经济

  秦国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

  春秋时代晚期,出现了铸铁农具。

  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

  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发明了铬盐氧化处理兵器的新工艺;建筑材料颇具特色,瓦当更是精美的艺术品。

  风俗:有戎狄之风,周幽王被杀之后,秦地人民长期与外族交流,使其民风有戎狄之气。

  重视小儿的健康与教育,有专门的小儿医生。

军事

  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之士百万”,出现了尉缭、白起、王翦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