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孔) 【异体 古文】

拼音:kōnɡ,kònɡ  部首:  总笔画:8  部外笔画:3  结构:上下  五笔:PW  倉頡:JCM  常用字 

基本释义:

  • kōnɡ
  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
  • kònɡ
  1. 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
  2. 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
  3. 亏欠:亏空。

便捷查询:

”字书法
作者:苏轼
”字书法
作者:王羲之

(一) 空 kōnɡ

  1. 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空衔(有官衔无实职或俸禄)丨空花(虚幻之花)丨空花阳焰(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阳焰,日光中浮动的烟尘)丨真空(没有任何东西)。
  2. 空其所有。引申为没有:空洞丨空泛丨空话丨空竭(罄尽)丨空尽(竭尽,凋敝)丨空臆(讲尽心里的话)丨空无一物。
  3. 广阔:空旷丨空落(偏僻,空旷)丨空霄(天空,云霄)丨空杳(空旷深远)丨空场(空旷的场地)丨空落落(空旷冷落貌)。
  4. 岑寂;幽静:空宇(幽寂的居室)丨空峡(寂静的山谷)丨空悄(幽寂)。
  5. 明净无挂碍:空晴(明澈无碍之境)丨空意(清虚的心境)丨空洒洒(形容胸怀洒脱,毫无牵挂)。
  6. 不实际;空泛;虚构:空谈丨空想丨空洞丨空构(虚构,杜撰)丨空语(虚构的话,只说不做的话)丨空梦(幻梦)丨空设(虚置)丨空声(虚名)。
  7. 天上:空间丨空天(辽阔的天宇)丨天空丨太空。
  8. 佛教语。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虚幻不实。亦特指天台宗所立“空、假、中”三谛中的真谛。又指佛门:空门(泛指佛法,大乘以观空为入门,故称;佛教天台宗谓通达真性和实相的四门教法之一,以悟空入道)。【百科】 佛教观念。音译舜若。佛教认为空是世间一切存在的真相。即是说一切存在均没有自体、实体及自身规定性(我)。空的思想在原始佛教便已存在,但对它进行高度抽象化的思辨性描述则是大乘佛教,尤其是以《般若经》作基本思想材料的中观派哲学所特有。大致说来,空可以分为人空与法空二者。原始佛教一致同意人空的说法,即通过分析虚假和合的五种物理和心理成分(五蕴)构成的人我,说明并无实体的自我或灵魂;所谓法空,是同一种理性思维逻辑的深入。世间的一切事物无非色心二法,色法与心法都不可能有自性,它们必然是相待的、依赖性的、有条件存在的,也就是变易的、无常的。空是存在的本相或真相。空并非虚无,而是指不能不依缘而有。《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便是这个意思。相反,如果无视假有而一味执空便堕入断灭空。无论空还是有,都必须紧紧联系到缘起性上,才能真正领会《般若心经》提出的基本命题:“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由色与空的这种同一性,可以引出涅槃与世间的同一性。
  9. 道家指虚静之性。
  10. <副词> ①徒然;白白地:空忙丨空劳(徒劳,白费)丨空跑丨空欢喜丨空跑一趟丨白云千载空悠悠。②只;仅:空饭(只吃饭,不吃菜)丨雪上空留马行处。
  11. 姓。

(二) 空 kònɡ

  1. <本义> 孔,窟窿:空石(山洞;岩洞)丨空穴(岩洞)丨空洞(孔穴,地道)丨空窾(洞穴)。
  2. 使之困穷:空乏(困穷,贫穷)丨空竭(穷困,贫乏)丨空匮(空乏,财用不足)。
  3. <方言> 缺少;亏欠:空格(指文中缺字的空白处)丨空围(空白的方框形符号,表示缺字)。
  4. 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丨空出一间房来。
  5. 闲暇,闲功夫,没被占用的时间:空当(空隙,空子)丨空儿(闲功夫)丨有空到我这里来。
  6. 空子,可乘之机:空便(机会,方便的机会)。
  7. 空地,可占用的空处:空位(未占用的座位)丨空园(荒园,闲弃的庭院)丨空废(荒废)。
  8. 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丨空闲丨空地丨空额丨空房丨空缺。
  9. 亏欠,缺:空额丨亏空。

《康熙字典》释义

  【午集下】【穴字部】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𠀤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 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 又太空,天也。 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又官名。【書·舜典】伯禹作司空。又【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又拜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又樂器名。【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辭註】空桑,瑟名。 又獄名。【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又姓。【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又【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𠀤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大宛傳】張騫鑿空。【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貢切,音控。窮也。【詩·小雅】不宜空我師。【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又缺也。【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又虛也。【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註】空猶虛中也。 又叶枯江切。【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又叶枯良切。【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考證:〔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木土船之官,遂以爲縣。〕 謹照原文木土船改本主船。

《说文解字》释义

  【卷七】【穴部】 编号:4628   空,[苦紅切 ],竅也。从穴工聲。

百科条目

首字为“空”的词语

  空废  空中小姐  空日  空额  空心砖  空文  空头支票  空调  空手道  空身  空当

  空慧  空名  空集  空海  空载  空间差  空地导弹  空穴  空气喷气发动机  空气调节

  空中飞人  空气压缩机  空怀  空门  空论  空口说白话  空姐  空间通信  空想共产主义

  空际  空耗  空房  空翻  空洞洞  空挡  空城计  空包弹  空气轴承  空架子  空头情

  空头事  空门面  空门士  空心汤圆  空心大老官  空中结构  空口说空话  空华  空头汉

  空侣  空明  空林  空忘  空城  空荒  空絶  空俭  空堕  空寥  空竭  空夐  空匮

  空漠  空解  空性  空梦  空孱  空腔  空无  空晴  空音  空食  空食  空便  空面

  空园  空闺  空罅  空档  空壁  空谛  空薄  空履  空质  空翠  空窾  空实  空漏子

  空养  空尘  空语  空衔  空夺  空碧  空凿  空声  空臆  空豁  空洒洒  空嚣  空窦

  空籍  空悬  空类  空簿  空阙  空潭  空羣  空凉  空崖  空黄  空被  空峡  空宫

  空弮  空观  空响  空礨  空辞  空窍  空豁豁  空爵  空见  空却  空旨  空曲  空玄

  空石  空方  空王佛  空积


首字为“空”的成语


  空洞无物  空古绝今  空谷传声  空谷幽兰  空谷足音  空空如也  空口无凭  空前绝后

  空穴来风  空中楼阁  空腹便便  空腹高心  空费词说  空谷跫音  空口说白话  空口说空话

  空心架子  空言无补  空言虚语  空臆尽言  空中结构


空,也是佛教术语

“空”有两个含意:一个是空相,一个是空性。

妄心之相也是空,真心之相也是空,同样都没有形色,都不是物质的色法。《心经》里面讲“诸法的空相”,说见闻觉知的心(即眼耳鼻舌身意识等六心)无常、变异、终归坏灭,但是诸法却必须依见闻觉知心及如来藏真心,和合运作以后,才能间接的生起在我们的觉知心中,所以诸法也是同样的无常、变异、终归坏灭,所以叫做“诸法空相”;可是,除了这一种空,还有另外一种空,也就是“空性”。

为什么叫做“空性”?因为祂有自体性,祂的自体性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祂恒常而不断灭。这个空性本体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自从无始劫以来,祂连短到一剎那的间断都不曾有过;从无始劫以来,祂就一直这样延续下来,不曾有一剎那的间断,所以祂叫做空性。虽然叫做空性,并不是像虚空那样的“无”,祂有真实的体性。可是,既然有真实的体性,就表示祂是有性、有法啊!有性有法,为什么还要叫做空性?这是为了对治众生的执着于三界的“有”,所以叫祂为“空性”。因为众生都贪着三界的有,所以只好把这个真实心叫做空性,所以告诉众生:“你们应该证空性,不要去贪求三界的有。”

三界的有就是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欲界有”就是在五尘中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心,就是能了知、能领受淫欲的乐触的觉知心;不管性高潮时多么专注在乐触上而起不起妄念,仍然是意识觉知心,但是藏密却将祂当作是真实心。“色界有”就是那个一念不生的觉知心、作主的心;“无色界有”也是这个心,但是离开了色法,没有色身了,也没有了知色尘的眼识心,也没有了知声尘的耳识心,也没觉知触尘的身识,只剩下长住于定境法尘中的极微细了知心,这就是三界的“有”。

一切凡夫众生都执着这三种“有”,一神教的上帝与基督、阿拉与先知,都离不开这三界有的执着,他们都无法断我见与我执。为了破除这三种“有”的执着,所以不说这个第八识真心是“有性”,而跟众生说真心叫做“空性”。这个空性心,如果要具足的说,应当叫做“空有性”,因为祂也具足了能够出生“三界有”的种子,因为一切众生、一切的三界有,都是从祂而出生的。所以这个空性,讲的就是众生的真实心—第八识如来藏。

从上面所说的道理,所以我们就知道:当《心经》在讲真心的时候,同时也讲众生的妄心,是讲真心、妄心和合并行运作。由于真心与妄心和合在一起,不容易分清楚,所以让你感觉到祂们好象只是一个心,就认为没有第二个心,就会将见闻觉知五尘的心,或者住在定中的了知心,误认为是真实心。


平实导师《心经密意》

接下来第三时是般若方等时,世尊演述了般若诸经,像是《大般若经》《思益梵天经》《金光明经》《金刚经》《心经》等等。世尊就开始依着清净真如,说一切法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所以自性涅槃;也就是以隐覆说、秘密说,转无上正法轮,以说“空”来贯穿整个般若时。但是,“空”并不是空无一物的断灭,空是空有不二,因为有一个真如真实而如如不动。在般若时中,世尊开示了真如实相,也就是自体的总相智,以及在自体所显现出来的种种的个别的法相,也就是别相智。般若时期中,原本的二乘人开始转变了自己的心量,陆陆续续地发起了成佛的大心,开始勇于求学佛菩提道,而不再只是满足于二乘的解脱道;所以,能够在 佛的引导之下,渐渐的一位又一位的证悟了如来藏。

此时所有的佛弟子一起听闻般若教法,但是各自依着自己的因缘,得到了自己的见解。譬如,大乘的菩萨知道,佛在般若经里面所说的空,就是本心、如来藏、空性;可是二乘的人听闻了之后,认为空就是二乘人所证的寂灭空相。所以,这个般若时的教法,它是通于三乘人的,因此又被叫作通教,这就是二转法轮。


《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 第114集 佛教宗派教判》 正伟老师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