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

  窑变,古代对“窑变”一词没有统一的定义,各有各的说法。概括起来说,凡是开窑后得到的产品,在色、彩、形、音、质等方面发生引人注意的特异变化,既说不出原因又不能在生产中重复其结果者都称之为“窑变”。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显然其中有不少牵强附会和夸大不实之词,甚至还有很多迷信色彩。历史传说瓷器有因窑烧而变形者,如《文房肆考》卷三·古窑器考说:“明诏景德钲烧屏风,变其二为床、船”;又有传说瓷器因窑烧而变质者,如《格古要论》说:“相传宋文丞相过此(指吉州窑),窑变为玉,遂不烧。”以上二例都不可信。但瓷器因窑烧而变色者则甚为多见,如《清波杂志》说:“饶州景德镇,大观间有窑变,色红如朱砂。物反常为妖,窑户亟碎之。”当时的陶工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现象,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就从迷信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它是“妖”。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所谓“色红如朱砂”,其实就是由于釉中含铜,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还原成铜红而已。古代因窑烧而变色的著名窑变釉有宋代的钧窑窑变、景德镇康熙年间的苹果绿和绿郎窑、雍正和乾隆年间的窑变花釉等。古代有些黑釉也会出现窑变现象。窑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浙江地区烧造的原始瓷青釉器上就已出现乳光斑,这种现象在宋代以前烧造的青釉器或黑釉器上,特别在器物的出筋或转折处的积釉部位经常可以见到。大家知道,瓷器在烧成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如果釉的组成不均匀或两种不同性质的釉施于同一器上,其变化就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料。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烧成过程中发生的许多奇妙现象无法理解,于是就出现不少奇谈怪论。通过千百年的长期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现在我们认识到多数窑变现象都与釉的分相有关,现代陶工还能通过配方设计和控制烧造工艺,大量烧造各种窑变釉。

釉泡对钧窑窑变有什么重要作用?

  釉泡对钧窑窑变那种变幻无常的釉色和流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用体视显微镜对钧釉的断面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乳光釉的断面实际上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为深蓝色乳光层,下层为橄榄绿色的透明层。在烧成过程中,当下层中的气泡聚集长大并向釉面移动时,会把下层的部分透明釉带到上层的蓝色乳光釉中去,使两种不同色调的釉进行交融。与此同时,釉也在不断地流淌,在一面交融一面流淌的双重作用下,就产生许多蓝白交错而又复杂多变的流纹。仔细观察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在官钧釉的青蓝色釉层中分布着许多尺寸较大的气泡,气泡附近的釉,其乳浊性较弱,蓝色也较深,离开气泡稍远的釉,其乳浊性逐渐增强,蓝色也逐渐变淡。官钧紫红釉也有着类似的气泡和流纹结构。以上情况表明,釉泡对钧窑窑变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花釉和窑变花釉的各种不同色调是怎样形成的?

  花釉和窑变花釉都属于分相釉。这些釉的丰富多变的色调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釉中无数小于0.2微米的微小液滴能对可见光谱中的短波光发生散射作用,使釉出现一种非常柔和而又淡雅的天蓝色乳光,钧窑天青釉的天蓝色乳光就是这样产生的,花釉和窑变花釉的白色流纹边缘出现的天蓝色乳光也是这样产生的,而流纹的白色部分则是由于釉中大量1—3微米的钙长石、石英及其他硅酸盐晶体对光线进行折射和反射的结果。花釉和窑变釉中的大量小气泡也能使釉产生轻微的乳浊感。

参见条目

最后修改于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