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1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文件:94045.jpg|right|thumb|180px|米芾:《蜀素帖》局部]]
+
[[文件:992003.jpg|right|thumb|660px|米芾作品:蜀素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文件:94045.jpg|right|thumb|260px|米芾作品:《蜀素帖》局部]]
 +
[[文件:992004.jpg|right|thumb|360px|米芾作品:向太后挽词帖,纸本,小字行楷,纵30.2厘米,横22.3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米芾'''([[汉语拼音]]:Mi Fu,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世称米南宫。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长期居住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初仕校书郎,宣和时擢书画学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善书法,能写篆、隶、楷、行、草诸体,以行书成就最高。亦善画山水、枯木竹石等。同时精于鉴赏,家藏法书名画甚富。曾著《山林集》,已佚。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传世。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
  '''[[米]]芾'''([[汉语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mǐ fú</span>),([[北宋]]书法家、画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世称米南宫。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长期居住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初仕校书郎,宣和时擢书画学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善书法,能写篆、隶、楷、行、草诸体,以行书成就最高。亦善画山水、枯木竹石等。同时精于鉴赏,家藏法书名画甚富。曾著《山林集》,已佚。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传世。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的绘画作品都已散佚无传。据其《画史》自述,他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信笔为之,多是烟云掩映的水墨云山。他的绘画创作不以形似为工,并且不择纸笔,能用纸筋、蔗渣、莲房作画。他将书法中的点画用笔融于绘画,并以大笔触的水墨表现自然山川的烟云风雨变化,人称“米点山水”。他追求天趣,强调表现自然平淡的艺术风格,是当时士人画的一种典型。其子[[米友仁]]承袭家风,并发展了这一画法,人们将他们的绘画称为“米氏云山”。米芾的书法早年师法[[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中年以后摹魏晋书法,尤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体势展拓,用笔浑厚爽劲。自谓其书为“刷字”。米芾擅长临摹古人书法,能达到乱真的程度。壮岁有“集古字”之称,晚年始自成家。他对古人书法,尤其对[[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多有讥贬。曾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有人认为他的字超逸绝尘,不践陈迹,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绝出笔墨畦径之外。米芾传世的书法作品比较丰富。楷书有《向太后挽辞》,行书有《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有《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书法理论著作有《书史》、《海岳名言》和《海岳题跋》。
 
  米芾的绘画作品都已散佚无传。据其《画史》自述,他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信笔为之,多是烟云掩映的水墨云山。他的绘画创作不以形似为工,并且不择纸笔,能用纸筋、蔗渣、莲房作画。他将书法中的点画用笔融于绘画,并以大笔触的水墨表现自然山川的烟云风雨变化,人称“米点山水”。他追求天趣,强调表现自然平淡的艺术风格,是当时士人画的一种典型。其子[[米友仁]]承袭家风,并发展了这一画法,人们将他们的绘画称为“米氏云山”。米芾的书法早年师法[[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中年以后摹魏晋书法,尤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体势展拓,用笔浑厚爽劲。自谓其书为“刷字”。米芾擅长临摹古人书法,能达到乱真的程度。壮岁有“集古字”之称,晚年始自成家。他对古人书法,尤其对[[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多有讥贬。曾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有人认为他的字超逸绝尘,不践陈迹,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绝出笔墨畦径之外。米芾传世的书法作品比较丰富。楷书有《向太后挽辞》,行书有《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有《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书法理论著作有《书史》、《海岳名言》和《海岳题跋》。
第7行: 第9行:
 
  《书史》2卷为米芾著录书法之书,此书记载他生平目见和家藏的法书,详记作品质地、印章和跋尾,并兼及故事轶闻,有时亦有评论。此书上卷记录晋、唐人墨迹,下卷记录唐人墨迹及摹本刻石,同时兼述装背、印章等。《海岳名言》1卷,为米芾平日论书之语。此书对古人书法多有批评,有独到之处。其中运笔布格之法是他平日书法实践的心得,所以能脱落蹊径。米芾著《画史》1卷,是中国画鉴评著作。书举其生平所见(或有未见者)晋以来名画,评论优劣,鉴别真伪,考订谬误,标出特点;还记载装裱、收藏和有关逸事。
 
  《书史》2卷为米芾著录书法之书,此书记载他生平目见和家藏的法书,详记作品质地、印章和跋尾,并兼及故事轶闻,有时亦有评论。此书上卷记录晋、唐人墨迹,下卷记录唐人墨迹及摹本刻石,同时兼述装背、印章等。《海岳名言》1卷,为米芾平日论书之语。此书对古人书法多有批评,有独到之处。其中运笔布格之法是他平日书法实践的心得,所以能脱落蹊径。米芾著《画史》1卷,是中国画鉴评著作。书举其生平所见(或有未见者)晋以来名画,评论优劣,鉴别真伪,考订谬误,标出特点;还记载装裱、收藏和有关逸事。
  
 +
== 参考条目 ==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M音词语]]
 +
[[Category:米]]
  
 +
*[[美术]]
 +
*[[中国美术]]
 +
*[[中国画]]
 +
*[[书法]]
  
 +
[[Category:美术]]
 +
[[Category:美术史]]
 +
[[Category:美术理论]]
 +
[[Category:绘画艺术]]
 +
[[Category:书法]]
 +
 +
[[Category:中国美术]]
 +
[[Category:美术人物]]
 +
[[Category:中国美术人物]]
  
 
[[Category:书法家]]
 
[[Category:书法家]]

2018年4月29日 (日) 13:25的最后版本

米芾作品:蜀素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米芾作品:《蜀素帖》局部
米芾作品:向太后挽词帖,纸本,小字行楷,纵30.2厘米,横22.3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汉语拼音mǐ fú),(北宋书法家、画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世称米南宫。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长期居住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初仕校书郎,宣和时擢书画学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善书法,能写篆、隶、楷、行、草诸体,以行书成就最高。亦善画山水、枯木竹石等。同时精于鉴赏,家藏法书名画甚富。曾著《山林集》,已佚。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传世。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的绘画作品都已散佚无传。据其《画史》自述,他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信笔为之,多是烟云掩映的水墨云山。他的绘画创作不以形似为工,并且不择纸笔,能用纸筋、蔗渣、莲房作画。他将书法中的点画用笔融于绘画,并以大笔触的水墨表现自然山川的烟云风雨变化,人称“米点山水”。他追求天趣,强调表现自然平淡的艺术风格,是当时士人画的一种典型。其子米友仁承袭家风,并发展了这一画法,人们将他们的绘画称为“米氏云山”。米芾的书法早年师法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中年以后摹魏晋书法,尤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体势展拓,用笔浑厚爽劲。自谓其书为“刷字”。米芾擅长临摹古人书法,能达到乱真的程度。壮岁有“集古字”之称,晚年始自成家。他对古人书法,尤其对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多有讥贬。曾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有人认为他的字超逸绝尘,不践陈迹,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绝出笔墨畦径之外。米芾传世的书法作品比较丰富。楷书有《向太后挽辞》,行书有《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有《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书法理论著作有《书史》、《海岳名言》和《海岳题跋》。

  《书史》2卷为米芾著录书法之书,此书记载他生平目见和家藏的法书,详记作品质地、印章和跋尾,并兼及故事轶闻,有时亦有评论。此书上卷记录晋、唐人墨迹,下卷记录唐人墨迹及摹本刻石,同时兼述装背、印章等。《海岳名言》1卷,为米芾平日论书之语。此书对古人书法多有批评,有独到之处。其中运笔布格之法是他平日书法实践的心得,所以能脱落蹊径。米芾著《画史》1卷,是中国画鉴评著作。书举其生平所见(或有未见者)晋以来名画,评论优劣,鉴别真伪,考订谬误,标出特点;还记载装裱、收藏和有关逸事。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