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乌齐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类乌齐县

  类乌齐县汉语拼音:Lèi Wū Qí Xiàn;英文:Riwoqê County;藏文:རི་བོ་ཆེ་རྫོང,藏语拼音:Riwoqê Zong,威利:ri bo che rdzong),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市境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95°49′~96°58′、北纬30°58′~31°58′。北与青海省囊谦县相连,西邻丁青县,南与八宿县洛隆县接壤,东与卡若区毗邻。总面积5879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2013年末)。辖2个镇、8个乡。

  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部,唐古拉山余脉他念他翁山东端,三河(紫曲河,格曲河,昂曲河)流域。东部属典型的藏东高山峡谷地貌,西部属藏北高原地貌,沿澜沧江支流吉曲,紫曲和格曲由西北向东南呈西高东低状,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空气稀薄,光照充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2.6℃左右,夏季气温12.1℃,年日照时数为2163小时,年无霜期50天左右,年降水量566.4毫米。川藏公路和康青公路交会过境。属半农半牧县。主要旅游景点有伊日温泉,类乌齐寺,养鹿场,马查拉溶洞。民族节日有“仲确”节。

  • 邮编:855600 代码:540323 区号:0895

行政区划

  全县辖2个镇、8个乡:桑多镇、类乌齐镇、吉多乡、岗色乡、滨达乡、卡玛多乡、尚卡乡、伊日乡、加桑卡乡、长毛岭乡。共有104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桑多镇热扎卡,距拉萨947千米,距昌都105千米。

历史

  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唐代为吐蕃属地。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朝统治西藏后,由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明代永乐年间类乌齐寺的主持被封为国师,管理此地。

  清代曾设恩达县,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设类乌齐宗。1918年噶厦政府直接派驻“拉尼”(相当县长/宗本)和一个“代本”(团级)的军队,形成以噶举派(白教)为主,政教合一的政权机构。

  1950年前类乌齐宗管辖六大“本布”(头人)区域,区域的百姓直属类乌齐三大札仓领有。1959年时将六大本布中的“嘎玛格若达那本”和“莫冬冷曲林本”的区域划归昌都县,将八宿甲桑卡和原三十九族的少部分地区划入类乌齐宗。

  1960年成立类乌齐县人民政府,县驻地设在类乌齐镇。辖甲桑卡、恩达(现为桑多镇)、尚卡、长毛岭、玛利等5个区。1962年新建巴夏区(现卡玛多乡),1964年将玛利区划归洛隆县管辖。1972年县政府驻地迁至桑多区,同年新建类乌齐区。

  1997年,全县辖2个镇(桑多镇、类乌齐镇)、8个乡(伊日乡、卡玛多乡、长毛岭乡、滨达乡、尚卡乡、吉多乡、岗色乡、加桑卡乡),县驻地桑多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类乌齐县常住总人口40895人,其中,桑多镇7551人,类乌齐镇5224人,滨达乡2096人,卡玛多乡3939人,尚卡乡3448人,伊日乡2584人,吉多乡5059人,岗色乡1772人,加桑卡乡3722人,长毛岭乡550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类乌齐县常住总人口49870人,其中,桑多镇11747人,类乌齐镇6900人,吉多乡5251人,岗色乡1987人,宾达乡2556人,卡玛多乡4713人,尚卡乡3505人,伊日乡2707人,甲桑卡乡3662人,长毛岭乡6842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