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壤(red earth),发育于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植被下的土壤。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及南北美洲的低纬度地区。大致以南北纬30°为限。在中国,北起长江沿岸,南抵南海诸岛,东自台湾省,西至云贵高原及横断山脉为主要分布区域。红壤的形成是在高温多雨、植被茂密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富铝化和生物富集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成土条件的变化和富铝化作用的强度,中国境内红壤可分为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4个亚类。前2类多见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土体中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含量均低,pH4.5~5.0,适宜种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及水稻。第3类多见于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带,土壤pH5.0左右,富铝化程度较前2类弱,适宜种植亚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玉米等。为更好地利用红壤,须对其淋溶作用强、矿质养分少、酸性大、易产生铝锰毒害、保肥性能差和质地粘重或砂粒过多等不良性状进行改良。具体措施是: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氮肥宜用粒状或球状深施,磷肥宜与有机肥混合制成颗粒肥施用;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性;合理耕作;选种适当的作物、林木,种植绿肥是改良红壤的关键措施;旱地改水田,减少水土流失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提高土壤生产力;保护植被,防治侵蚀,凡坡度大于25°的陡坡应以种树种草为主,小于25°的坡地根据陡缓状况修建宽窄不等的等高梯地或梯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