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

  纳粹德国(英语:Nazi Germany),是指于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阿道夫·希特勒和其所领导的纳粹党(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统治下德国的统称。纳粹德国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39年使用的第三帝国(德语:Drittes Reich)和1939年至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德语:Großdeutsches Reich)。“第三帝国”一词指的是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即第一帝国,962年–1806年)与德意志帝国(即第二帝国,1871年–1918年)“第二帝国”的德国。

名称

  “第三帝国”一词源于意大利末世神学家、佛罗伦萨教派创始人尤阿兴姆‧菲奥雷斯(Joachim von Fiores)与其他中古世纪神学家对圣经经文的解释,原初意义是指“圣父之国”(Reich des Vaters)、“圣子之国”(Reich des Sohnes)之后的“圣灵之国”(Reich des heiligen Geistes),即上帝拯救世界后,完美、无止境、由圣父、圣子、圣灵统治、以基督为王的第三阶段神国(Reich)。

  到了近代,“第三帝国”的概念已脱离神学领域,而被运用在浪漫主义文学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1923年阿图·莫勒·凡登布鲁克(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在“第三帝国”一书中主张创建一个取代魏玛共和国,同时在传统上与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以及由普鲁士主导建立的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一脉相承的新国家。这个概念在魏玛共和国时代被反民主份子与激进右派团体(包括纳粹)广为引用。

  根据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亚瑟(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 所写的书,神圣罗马帝国是第一帝国, 1871-1918 普鲁士帝国为第二帝国。亚瑟认为魏玛共和国在1919年的失败后,德国人要为德国重夺荣耀,建立“第三帝国”。

历史

背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纳粹运动在一些年轻的退伍士兵中间兴起。他们反对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以及魏玛共和国的制度,认为需要复兴雅利安民族并把犹太人当作导致德国诸多问题的原因。纳粹宣传利用“刀刺在背传说”,即认为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柏林的颠覆者是导致战败的原因。在1929年的全球大萧条前,纳粹运动并不具有很大规模。大萧条使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受到压力。德国共产党由于中产阶级受到排挤而力量得以加强。许多德国人认为纳粹党可以恢复秩序、平息社会的不稳定并恢复德国的国际声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额赔款使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共和政府无法负担,之后遭遇的经济大萧条和未能解决失业、其他社会问题(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动),使许多德国人转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纳粹党则属极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诺减少失业人口及对经济、文化和军事进行改革。在1932年的联邦选举后,纳粹党成为了国会最大党,占有230席。在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思想控制运动

  在纳粹党控制德国最初的1933年开始,如5月10日一项焚书运动在全国大肆展开,大学生和教授也纷纷加入纳粹份子烧书的行列。

掌控政权

  在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后,希特勒声称是国会的第二大党德国共产党(也是纳粹党的主要政敌)所为,逮捕了共产党领袖,动员冲锋队将全国所有共产党党部占领并禁止共产党员参加3月初的国会选举,纳粹党赢得了44%的席位,联合国家人民党后又透过胁迫或贿赂的手段,强行通过了《授权法》,只有社会民主党未赞同,是为德国踏入纳粹极权的第一步,最终纳粹党利用《授权法》取缔了所有非纳粹政党。

  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国”指称纳粹统治下、“国祚千年”的德国。

  在1934年8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死后,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控制德国(宣布为第三帝国之帝国总理并代行总统职权),废除总统制,立法成为德国元首(Führer),并派出100,000 名间谍,监察国内的评论家及异见者。

  1939年7月10日,宣传部长戈培尔正式宣布不再使用“第三帝国”作为官方名称,改以“大德意志帝国”(Großdeutsches Reich)取代。

  当时,德国总体经济因纳粹党的战争经济计划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许多政治对手、尤其是共产主义者和一些社会主义者,被送去集中营,在纳粹最初统治的时间里,就有数以千计的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踪。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39-1945)

  1939年9月,希特勒与苏联联合对波兰第二共和国宣战,以闪电战战术联合苏联迅速吞并了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据估计,从1935年至1945年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士兵,总共约有1300万人担任,约阵亡160万人。截止至1945年2月19日,德国的总死亡人数在550—690万人左右,另外在1942年边界范围内的有43.7万平民死于英美联军的轰炸机机群的轰炸,还有220万以上的平民在苏联红军于1944年1月—1945年2月的攻入奥得河—尼斯河以东的前德意志东部领土的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西普鲁士、波森、东普鲁士等地过程中被苏联红军杀害,并驱逐了该地的1200万德意志人。

  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台风行动莫斯科战役失败,起初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约100万人兵分多路在1941年10月2日—11月30日向东逐步的突破苏维埃共和国红军的防御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的防御线推进;南线到图拉城下,北线到了卡林努,中线也就是莫斯科的正西面到了莫扎伊斯克和纳罗—福明斯克,其中还有一个师到了离莫斯科24千米的希姆基.但是就是在这个之后这个约100万人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就再也无法突破苏维埃共和国红军的防御线了,只好在12月1日停止下来建造了几道临时的根本无效的防御线,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正在莫斯科附近集结起来了125万(包括从远东调遣来的25万红军士兵),1941年12月5日,苏维埃共和国红军的反攻到来了,125万苏维埃共和国红军的大反攻将这约100万人士兵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向西击退了250—320千米。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失败了,在台风行动莫斯科战役(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中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阵亡35757人,失踪9721人;一共有45478人的阵亡和失踪数,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在巴巴罗萨计划未能成功,现在要面临着打长期战争的准备.

  1942年1月8日—1943年3月的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战斗导致了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一些集团军付出伤亡惨重的代价,并且牵制住了中央集团军群未能全力配合其他集团军群的行动。

  1942年1月8日—5月21日的德米扬斯克包围战,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最终成功突围,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第6集团军并且在1942年5月12日—5月28日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中成功的瓦解了苏维埃共和国红军的谢苗.季莫申科的集团军的进攻并成功的迂回包围了其进攻的红军。导致了参战兵力有10个集团军和131万人的蓝色行动(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的实施。

  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投入了10个集团军(A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第17集团军、第11集团军、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和B集团军:第2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6集团军)和131万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和轴心国盟友军队的蓝色行动开始阶段,起初在沃罗涅日战役中成功,但是接着由A集团军担任的在高加索战役中没能获得预想中的成绩,并在拥有4个步兵军(有27万人的组建规模和500辆坦克;平均每个步兵军6.75万人,一共12个师,平均每个师2.25万人)组建规模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第6集团军于1942年9月13日之后进入斯大林格勒的展开全市范围内的战斗中未能迅速完全消灭苏维埃共和国红军第62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而一再拖延并而失败,是为东方战线的战争转折点。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第6集团军在1942年9月13日后进入斯大林格勒城区展开全市范围内的战斗,最终被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在天王星行动(1942年11月19日—11月22日)的反攻给包围和在土星行动的反攻中给打败了其余的外围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和轴心国盟友军的9个集团军,并且成功的在1943年12月12日—2月19日的土星行动中的收复了在蓝色行动初期被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的10个集团军占领的南部领土。是役超过30万极富作战经验和有战斗力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阵亡,之后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再也无力发动全线大规模的进攻,并使轴心国获胜的可能性完全消失。之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取得了战争的战略主动权,开始不断的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和收复了失地,在1943年—1944年两年间发动了无数次大型进攻战役消灭了大约100万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并迫使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不断的向西败退。

  1943年2月8日—2月16日,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在土星行动中收复了哈尔科夫,在1943年2月9日—2月19日收复顿河畔罗斯托夫,这个导致了当时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面临着全面大溃败和被包围的危险。于是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在1943年2月19日—3月15日的顿涅茨克战役中成功收复了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等。成功阻止了苏维埃共和国红军的进攻。使得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又了一次喘息之机。导致了1943年7月5日—7月15日的库尔斯克战役爆发,但是由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事先得知了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要在此地展开进攻并加强了该地的防御线和增强足够的3个方面军(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的一共191万兵力准备因而未能成功的实现战前预期的计划。并在随后的1943年7月16日之后的库图佐夫行动和鲁缅采夫行动中被五个方面军(中央方面军、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的一共262万红军士兵的反攻中给击退。由此完全丧失了战争的战略主动权。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导致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不得不抽调兵力应对西线的压力。

  在1945年4月16日—4月30日的柏林战役之中,76万临时拼凑起来的德军(有45万一线部队)不敌当时士气高涨的250万红军的强大进攻。在4月25日苏军攻入柏林城区,在4月30日完全占领柏林城区,当天下午2点25分红军把苏维埃红军旗帜插在国会大厦的顶端,宣告柏林战役的胜利,随即不久的当天下午3点30分阿道夫希特勒在地堡自杀身亡,当时德国柏林城防区司令打算向红军的进攻柏林的部队的统帅投降,起初柏林城防区司令试图打算向红军进行有条件投降,但是苏军不允许。后进过一番交涉和斗争;最终在5月2日无条件投降。

  1945年4月30日早上,根据希特勒遗嘱,海军元帅邓尼茨任总统,宣传部长戈培尔为总理。但戈培尔在希特勒自杀身亡后随即自杀,很快邓尼茨于5月2日向盟军投降。1945年5月8日邓尼茨再次正式向苏维埃共和国红军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帝国崩溃而终结。

政治

  纳粹德国实行民族社会主义。“纳粹”(Nazi)是德语“国家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简称,原意是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简称国社党)的党员与拥护者。

  大德意志帝国(阿道夫·希特勒)与军国主义的大日本帝国(昭和天皇裕仁)和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王国(本尼托·墨索里尼)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同盟集团(Axis)。

经济政策

  经济大萧条时,失业人口激增,失业率高达40%,亚尔马·沙赫特(Hjalmar Schacht)领导时,起草了一项新经济政策。因于当时工会是共产主义者与共产党容易控制之地带,以及纳粹党的反共意识形态,新经济政策之其中一项即废除工会和实施严密的薪水控制。1942年初,新军械部长上台之后转入战时经济。在1943年之前纳粹德国的经济一直平稳发展,表现在工业生产值方面。尤其是在1942年夏天工业产值达到高峰。1943年之后走向下滑,到1944年时经济已经因资源耗尽崩溃,这个也有归功于英美联军的轰炸机机群的对十万人以上的55个德国城市的多次轰炸使得其工厂被毁,和还有很多次英美联军轰炸机机群的架次都故意把平民作为目标轰炸的结果。

  希特勒另一方面又重新建军及进行大型工程(高速公路便是此时发明的),令失业人口在短时间内由六百万大幅下降至二百万。到1939年9月的纳粹德国的失业人口不到7万人。到1942年夏天的纳粹德国经济在工业生产值及其他方面都达到顶峰。

种族政策

  纳粹政权的特点是政治上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一体化(Gleichschaltung),以缩减甚至消除贫富差距为目标,将德国全国进行重整,社会各部纳入各党组织,如劳动阵线(de:Deutsche Arbeitsfront)与其他从属于党组织的全国与地方性社团。并且,以追求种族(雅利安人,北欧人)、社会和文化的“纯净”。纳粹党透过迫害其认定为不纯的事物来达到目的,特别针对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政客(如魏玛共和国,共产党等等)。这一时期的政治反对派,参见德国抵抗运动。

  这种迫害在政权的在1941年之后之的几年中达到了高峰。大约有1400万从当时欧洲各国抓来的劳工为德国劳动。其中75%来自于东欧,大约六百万犹太人、1941—1942年期间被德军俘虏的的280万苏联战俘被杀害,大约130万波兰人被其杀害,大约700万苏联平民被其杀害,大约超过1100万苏联军事人员死亡,并且有900万苏联士兵阵亡。这种政治迫害的谋杀行为在英语中称为Holocaust(意为“大屠杀”),在希伯来语中称为Shoah,纳粹委婉的在德语中称其为“最终解决方案”(Endlösung,一般称杀死犹太人叫“最终解决”)。

  纳粹党组织了一个混杂各种职能的“精英组织”——党卫队(Schutzstaffel,缩写SS,其标志为两个闪电形的字母S) ,其中包含准宗教职能、情报机构职能、准警察职能和一支武装力量(称作“武装党卫队”等。这支部队原本由经过严格挑选具有雅利安血统的人组成(但后期随着局势恶化而成分混杂),为纳粹武装力量中的精英,在战争后期常常充当战场救火队的角色。

  纳粹党的二十五条政纲中有反自由经济制度的倾向,诉诸于国家的高度干预。纳粹并无像马克思主义诉诸于“生产工具的社会化”,不过其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政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显现著一定的社会主义精神。

军事

  早在1935年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前,纳粹德国就以军国主义政策扩军,重建一次大战战败后的德国军事力量。除了陆海空三军外,还另有武装党卫军此一军事力量。1939年9月,希特勒与苏联联合对波兰第二共和国宣战,以闪电战联合苏联迅速消灭了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据估计,从1935年至1945年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士兵,总共约有1300万人担任。另外有520万人的党卫军,约伤亡530万人(160万人阵亡和失踪)。除了国防军陆军外,纳粹德国还有数个秘密警察组织,在全国进行监视;另外还有党卫队和冲锋队,也是其军事力量的来源之一。

正规军

国防军最高统帅部 (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OKW)

  • 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Heer,OKH)
  • 国防军海军总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Marine,OKM)
  • 国防军空军总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Luftwaffe,OKL)
  • 陆军(Heer)(德文意思:陆军)
  • 空军(Luftwaffe)(德文意思:空中武力)
  • 海军(Kriegsmarine)(德文意思:战争海军)

准军事组织

  • 冲锋队(SA)
  • 武装亲卫队(Waffen-SS)

警察组织

  • 亲卫队(SS)
    • 政治情治警察部门(国家保安本部,Reichssicherheitshauptamt,RSHA)
      • 安全警察(Sicherheitspolizei,Sipo)
      • 秘密国家警察(Geheime Staatspolizei,GESTAPO即盖世太保)
      • 刑事警察(Kriminalpolizei,Kripo)
      • 亲卫队国家保安局(Sicherheitsdienst des Reichsführer der SS,SD)
    • 一般行政警察部门(秩序警察本部,Hauptamt Ordungspolizei)
      • 秩序警察(Ordnungspolizei,Orpo)
      • 防护警察(Schutzpolizei)
      • 农村警察(Gendarmerie)
      • 地方警察(Gemeindepolizei)

社会

宗教

  纳粹掌权后6年的1939年5月调查显示54%的德国人认为自己是基督教新教徒,40%认为自己是天主教徒,有3.5%认为自己是新异教徒,并有1.5%为无神论者。

教育

  纳粹政权的教育重视种族学、人口政策、文化、地理并特别重视体育健身。军事化教育成为了体育教育的核心部分,以在精神上和身体上为战争做准备。自然科学的教科书以突出种族纯洁的目的来介绍自然选择理论。

  1933年推行的反犹政策开除了教育系统中所有的犹太老师、教授和政府官员。同样,政治上不正确的老师,例如社会主义者,也因《公职人员储备法》而被开除。大多数的老师被要求加入国家社会主义教师协会。所有的大学教授都必须要有国家社会主义大学教授协会的优秀证明才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