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老子 像
老子像。来源:《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约绘制于清康熙(18世纪)以后,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 这里是关于先秦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条目。另有 中国古代哲学著作《老子》条目,见“老子

  老子汉语拼音:Laozi),先秦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唐玄宗天宝二年,追封他庙号大圣祖,谥号玄元皇帝;天宝八载则册封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载就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由于文献记载不同,古今学者对老子籍贯的看法不一致,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楚地人,二说陈国人,三说宋国人。关于老子故里的现代属地也有多种说法,包括河南鹿邑说、安徽涡阳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人也,姓李氏,名,字,周守藏室之史也。”还记有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应关令尹喜之求,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等事。但同文中又有两条引起人们争议的记述:一是“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二是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后,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由此引起了争论,从北魏时期的崔浩起,直至现代,不断有人对老子其人、其书产生怀疑。他们认为老子一书并非老聃所著。但也有不少学者指出:老子本传中的两个“或曰”,只是由司马迁“疑以存疑”的史学方法所插进去的“附录”,且这两个附录在先秦有关资料中没有找出有力的支持,所以由此产生的各种推测,皆不能成立;老子即老聃,而非老莱子或太史儋。这些观点已为现今学术界大多数人所赞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老莱子则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可见老子与老莱子并非一人。认为老子即太史儋的人认为,聃与儋音同字通,老聃与太史儋均为周史官,老子西出关,太史儋见秦献公亦必西出关,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记老子之世系,推知老子为战国中期人,太史儋亦为战国中期人。但依此推断老子即太史儋,只是推断之辞,并无任何实据。老子姓李,有人认为李为老子母家之姓。《史记·索引》引三国时期葛玄之言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老子之称为老,有人认为源于姓的分支,即源于氏。《通志·氏族略》称:“以其老也,故以老称之,遂为氏。”也有人认为,老子或当姓老,不应姓李,因为古有老姓而无李姓。老与李古音同,李姓或由老姓转出。

道论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本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道只是一种纯粹的存有,只是一种没有定性的在,老子称其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一纯有,这一无定性的在,既可称之为“有”,也可称之为“无”。作为天地万物之本始,道并不是任何具体的存在,所以它不可名、不可道。就这一意义而言,可以说,道是“无”。然而,道虽然不可名,不可道,但它并非虚无,而是实实在在的存有,是其他一切事物得以生发的根源,就此而言,道又是“有”。道既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之母,天下之物都是由道化生而来的。道化生万物的具体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即道生气,道以气之面目展现出来。一气化而分为阴阳二气,即所谓“一生二”;阴阳二气交互感应而形成一种和合状态,即所谓“二生三”;万物就是由阴阳二气交互感应和合而成的,即所谓“三生万物”。

  道不仅是事物存在的本原、本根,同时也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万事万物的本体。道化生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天地万物的本质。所以,道不仅是一个生成论的范畴,同时也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宁,神之所以灵,谷之所以盈,物之所以生,都是因为道在其中。道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事物的本质,同时亦是事物的主宰。

道法自然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与本体,缔造、成就了天地万物。但道成就天地万物,并非有意作为,而完全出于无意作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自然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的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实体的自然。道虽然成就了万物,但道并不是有意要成就万物;道成就万物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完全是自然而然,完全是自然无为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这种现象,被老子加以哲学的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大德、大用,同时也是支配天地万物之最根本规律,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则,是所谓“道理”。“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天地万物之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就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用、道之理,同时亦是“道术”,是侯王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侯王之“王”天下、治天下,亦当以道为法,“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所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反者道之动”,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则老”,“兵强则灭”。同时,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社会政治论

  在老子看来,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无为的原则出发,老子反对人之有为,因为有为破坏了人的原始的自然淳朴,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带来了虚伪、狡诈、贪欲、罪恶等种种社会丑恶现象。“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天下有道,一切都自然而然。不标榜仁义,而自有仁义。等到以仁义相标榜,则意味着仁义已不复存在。由此老子提出“绝智弃诈”、“绝巧弃利”,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是一种复古思想。与这一社会理想相适应,老子还主张贵柔处弱。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进而主张“上善若水”,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具有水一样的心态和行为,“处众人之所恶”,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坚忍负重,居卑忍让。

美学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出于对自然的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儿“含德之厚”,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古朴、稚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赞颂,与此对立的华艳轻浮,历来为人们所蔑视,这一倾向即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古朴、稚拙之外,老子也很推崇恬淡,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平淡之美,也为很多人所崇尚,在宋代更成为一种审美风尚。老子“有无相生”以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及传统艺术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绘画、中国戏曲一贯强调虚实结合,强调“计白当黑”,强调“空灵”,这些理论源头,正是老子“有无相生”的理论。老子还提出“味无味”。“味无味”本来是讲体道的,因为道无形无味,所以对于道,不能靠感知来认识,只能靠体味才可以觉察。中国古代审美理论很早就认为审美非认识而体验,这也是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老子讲“涤除玄鉴”,这一理论本来是讲观道的,而审美也必须涤除物欲之心,所以这一理论就为后代美学家所继承,成为中国美学审美观照的理论。

影响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比,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如汉初黄老之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是融合老子思想的结果。其思想影响所及,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修辞学诸学科,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中国哲学的很多重要范畴,如道、德、自然、有无、虚静等,均始于老子。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道教自汉代形成后,更尊奉老子为教主,称老子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为道教中地位最高的三位尊神之一,奉《老子》书为《道德经》。《道德经》被作为道教的经典。早在18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种文字译本。《老子》一书是当今除《圣经》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最多的一本书,单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种版本。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道教中的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其道教尊称名称为“道德天尊”,俗曰“太上老君”,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之一。

历代追封追谥

  唐高宗在乾封元年(666年),追封他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玄宗在天宝二年,追封他庙号大圣祖,谥号玄元皇帝;天宝八载则册封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载就上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