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标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logo
教科文组织总部主楼,位于巴黎的丰特努瓦广场

  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汉语拼音lián hé guó jiào yù kē xué yǔ wén huà zǔ zhī英语: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成立于1945年11月6日。拥有195个会员国和8个准会员,由大会和执行局理事。由总干事领导的秘书处执行这两个机构的决定。在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50个总部外办事处,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丰特努瓦广场的一座杰出的现代化建筑中。该建筑于1958年建成,最近刚获得整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在尊重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为不同文明文化民族之间开展对话创造条件。正是通过这种对话,世界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愿景,包括尊重人权、相互尊重和减轻贫困,所有这一切都是教科文组织的核心使命和活动。

  国际社会广泛而具体的各项目标是国际商定的发展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规定的目标,为教科文组织所有战略和活动提供了支持。因此,教科文组织在教育、科学、文化以及传播与信息领域的独特能力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教科文组织的使命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传播与信息,促进建设和平、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间对话。

宗旨与职能

  1. 本组织之宗旨在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间之合作,对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

  2. 为实现此宗旨,本组织将:

  a) 通过各种群众性交流工具,为增进各国人民间之相互认识与了解而协力工作,并为达此目的,建议订立必要之国际协定,以便于运用文字与形象促进思想之自由交流;

  b) 通过下列办法给教育之普及与文化之传播以新的推动:

   应会员之请求,与之协作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建立国家间之协作以促进实现不分种族、性别及任何经济或社会区别均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之理想;

   推荐最适合于培育世界儿童担负自由责任之教育方法;

  c) 通过下列办法维护、增进及传播知识;

  保证对图书、艺术作品及历史和科学文物等世界遗产之保存与维护,并建议有关国家订立必要之国际公约;鼓励国家间在文化活动各个部门进行合作,包括 国际间交换在教育、科学及文化领域中积极从事活动之人士,交换出版物、艺术及科学珍品及其他情报资料;

  提出各种国际合作办法以利于各国人民获得其他国家之印刷品与出版物。

  3. 为维护本组织各会员国文化及教育制度之独立、完整及丰富的差异性起见,本组织不得干涉本质上属于各国国内管辖之事项。

理事机构

大会

  大会由本组织各会员国之代表组成。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会员国及准会员与会。大会还邀请非会员国、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作为观察员参加会议。每个国家无论大小和对预算所缴纳会费多少,均享有一票表决权。

  大会决定教科文组织的政策及工作方针,通过本组织下个双年度的《计划与预算》,选举执行局委员,每四年任命一次总干事。大会的工作语言为英文、阿拉伯文、中文、西班牙文、法文和俄文。

执行局

  在某种意义上,执行局负责教科文组织的全面管理。它为大会做筹备工作,确保大会的决定得到落实。执行局的职能与责任主要源于《组织法》和大会制定的有关《规定》或《指示》。除了这些规定之外,大会的决议还对其进行补充。

  每两年,大会都向执行局委托具体的任务。执行局的其它任务源自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以及其它政府间组织签订的协议。

  执行局的五十八个委员由大会选举产生。挑选这些代表时主要考虑其所代表的文化多样性和所在区域;要使世界各地区分配均衡,反映本组织的普遍性,需要经过综合权衡。执行局每年召开两次会议。

组织的执行部门:秘书处

  秘书处由总干事及其委任者组成。截至2009年年中,秘书处的工作人员约为2000人,来自170多个国家,他们分为专业人员和一般事务人员。700多人在65个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各地的办事处工作。

  1. 秘书处由总干事一人及所需工作人员组成。

  2. 总干事应由执行局提名,由大会根据大会同意之条件任命,任期四年。总干事可以再次任职四年,但随后不得再连任。(4)总干事为本组织之行政首长。

  3. (a) 总干事或其指定之代表,应参加大会、执行局及本组织所属各委员会之一切会议(但无表决权),并应由其提出各项建议供大会及执行局考虑采取适当之行动,以及向执行局提出本组织之工作计划草案与相应之预算概算。

   (b) 总干事应拟订并向各会员国及执行局送交关于本组织活动之定期报告,大会应规定此类报告所包括之时期。

  4. 总干事应按大会批准之《工作人员条例》任用秘书处工作人员。任用人员时应首先考虑保证其在忠诚、效率及业务能力方面达到最高标准,并力求地理分配之广泛性。

  5. 总干事及工作人员之责任,应纯属国际性质。执行职务时,不得寻求或接受任何政府或本组织外其他当局之指示,并应避免任何可能妨碍其国际官员地位之行为。本组织之各会员国承担责任,尊重总干事及工作人员所负职务之国际性质,不在其履行职责时设法施加影响。

  6. 本条各项规定概不限制本组织在联合国组织内就共同公务与任用、交换职员方面订立有关协定。

教科文组织秘书处结构

  总干事:

   总干事办公室(ODG)

  活动领域:

   教育(ED)

   自然科学(SC)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SHS)

   文化(CLT)

   传播与信息(CI)

  辅助领域:

   对外关系和公众宣传部门(ERI)

   管理部门(ADM)

  主要服务部门:

   理事机构秘书处(GBS)

   国际准则及法律事务办公室(LA)

   内部监督办公室

   道德操守办公室(ETH)

   战略规划编制局(BSP)

   财务管理局(BFM)

   人力资源管理局(HRM)

   总部外协调局(BFC)

   非洲部(AFR)

   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秘书处(CRP)

  总部外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研究所和中心

总干事

  大会每四年(以前每六年)选举一次新的总干事。在总干事领导下,秘书处负责实施大会批准的各项计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

现任总干事

  伊琳娜·博科娃,1952年7月12日出生于保加利亚索非亚,是保加利亚的一名外交官和政治家,2009年11月15日起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她是本组织当选的第一位女性总干事。她还曾担任保加利亚外交部长及大使职务。

  伊琳娜·博科娃女士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马里兰大学(华盛顿)以及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1977年进入保加利亚外交部,负责人权事务。曾担任保加利亚常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的政治与法律事务主管,她还作为保加利亚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哥本哈根(1980年)、内罗毕(1985年)以及北京(1995年)举行的联合国妇女平等大会。作为保加利亚社会党当选议员(1990--1991年和2001--2005年),她参与起草了对保加利亚加入欧洲联盟发挥重要作用的保加利亚新宪法。她还发起了欧洲委员会议会首届欧洲人权公约研讨会。

  伊琳娜·博科娃女士掌握多种语言(保加利亚语、英语、法语及西班牙语)。曾任外交部长和保加利亚--欧洲联盟关系协调员(1995--1997年)以及保加利亚驻法国和摩纳哥及教科文组织大使(2005--2009年)。在其职业生涯中,她还曾代表保加利亚参加联合国的工作。在担任保加利亚欧洲一体化国务秘书和外交部长期间,博科娃女士一直努力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作为许多国际专家网络的活跃成员以及公民社会的活跃分子,特别是作为欧洲政策论坛的主席和创始人,博科娃女士致力于弥合欧洲分歧,倡导对话、多样性、人的尊严以及人权等价值观。

历任总干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任总干事如下:

  1946-1948 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朱利安·赫胥黎,1887年生于联合王国。他是动物学家,也是哲学家、教育家和作家。为创建教科文组织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他发表的《教科文组织:宗旨和理念体系》一文在当时引发了大量热烈的争论。在其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1950--1969年),他担任了人类科学和文化发展史国际委员会副主席,在成立大型非政府组织方面发挥了特别积极的作用。他于1975年逝世。

  1948-1952 海梅·托雷斯·博德(Jaime Torres Bodet),墨西哥

  海梅·托雷斯·博德,出生于1903年,曾先后任教育部图书馆司司长(1922--1924年)和墨西哥城市大学法国文学教授。1929年步入外交界,先后在欧洲担任各种职务。1940--1943年,担任外交部副秘书长,1943--1946年,担任教育部长。作为教育部长,他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扫盲运动。1946年被任命为外交部长,1945年他曾率墨西哥代表团出席在伦敦召开的教科文组织成立大会。1948年当选为总干事,任期四年后辞职。1974年逝世。

  1952-1953 (代理) 约翰·W. 泰勒(John W. Taylor),美利坚合众国

  约翰·W. 泰勒,1906年生于肯塔基州,拥有哲学博士学位,曾在欧洲和美国的一流大学任教。1947至1949年,作为路易斯维尔大学校长,他促进了种族隔离的结束,率先展开社区教育计划。泰勒于1950年担任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并于1952年海梅·托雷斯·博德辞职后被任命为代理总干事。他于2001年辞世。

  1953-1958 卢瑟·埃文斯(Luther Evans),美利坚合众国

  卢瑟·埃文斯,1902年生于德克萨斯,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问题专家,他组织并领导了工作项目管理历史资料调查,后来在著名的国会图书馆任职。他曾先后担任出席伦敦筹备会议的美国代表团顾问、美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主任(1946--1952年)、出席大会第二至第七届会议的美国代表团成员。1949年起任执行局委员,1953年当选为总干事,1981年逝世。

  1958-1961 维托里诺·韦罗内塞(Vittotino Veronese),意大利

  维托里诺·韦罗内塞,1910年生于维琴察(意大利),法学博士,反法西斯律师,他早年便对社会及教育问题和国际合作感兴趣。法西斯垮台后,他应召在银行部门任要职,并先后担任意大利天主教社会活动天主教行动研究所秘书长和所长(1944--1952年)。1952--1956年任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后任主席(1956--1958年),1958年当选为总干事,三年之后因健康原因辞职,1986年逝世。

  1961-1974 (1962年前为代理总干事) 勒内·马厄 (René Maheu),法国

  勒内·马厄,1905年生于圣戈当(法国),哲学教师,1936-1939年在伦敦担任文化专员。在摩洛哥任教两年(1940--1942年),在阿尔及尔法国-非洲机构担任领导职务,随后在常驻拉巴特总督办公室任职。1946年,他进入教科文组织担任信息自由流通处负责人。1949年,他被任命为托雷斯·博德办公室主任;1954年,担任助理总干事,后于1955--1958年任教科文组织驻纽约联合国总部代表。1959年晋升为副总干事,1961年任代理总干事,一年后任总干事。他连任了两届总干事,于1975年逝世。

  1974-1987 阿马杜-马赫塔尔·姆博(Amadou-Mahtar M'Bow),塞内加尔

  阿马杜-马赫塔尔·姆博,生于1921年,在巴黎接受了高等教育,此后在塞内加尔教历史和地理,1952--1957年,负责塞内加尔基础教育。在内部自治时期(1957--1958年),任教育和文化部长,后辞职参加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在国家获得独立后,他成为国民教育部长(1966--1968年),后任文化和青年部长(1968--1970年)及塞内加尔国民议会议员。1966年当选为执行局委员,1970年被任命为教科文组织教育部门助理总干事。1974年出任总干事,1980年再次当选,连任总干事。

  1987-1999 费德里科·马约尔(Federico Mayor),西班牙

  费德里科·马约尔,1934年生于巴塞罗那,药剂学博士,塞维罗·奥乔亚分子生物学中心主任(马德里,1973-1978年),历任教育与科学部副国务秘书(1974--1976年)、西班牙议会议员兼任议会教育与科学委员会主席(1977--1978年),并成为西班牙政府首相在这些领域的顾问。1981--1982年,担任教育与科学部长。1987年当选为欧洲议会议员。1978--1981年,任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1983--1984年,担任总干事特别顾问,1987年接任总干事。

  1999-2009 松浦晃一郎(Koïchiro Matsuura),日本

  松浦晃一郎,于1999年11月12日被教科书组织大会任命为任期6年的总干事。2005年11月续任,任期4年。松浦晃一郎1937年生于东京,自1994年起任日本驻法国大使。先后在东京大学法律系和哈佛大学经济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学习,1959年开始其外交生涯。松浦晃一郎曾担任的主要职务包括: 日本外务省经济合作局局长 (1988年)、 日本外务省北美局局长 (1990年)和 日本外务省副大臣 (1992-1994年)。他还曾担任了一年(1999年)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

组织法

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法开篇词用十种语言镌刻在巴黎教科文组织的包容广场墙上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六日于伦敦通过,并经大会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二、十五、十七、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一届会议修正。

  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序言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为了建立持久的、真正的并为各方所接受的和平,《组织法》序言宣称,本组织法之各签约国秉人皆享有充分与平等受教育机会之信念,秉不受限制地寻求客观真理以及自由交流思想与知识之信念,本组织之宗旨在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间之合作,对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

  本组织法之各签约国政府兹代表其人民宣告:下文源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

  人类自有史以来,对彼此习俗和生活缺乏了解始终为世界各民族间猜疑与互不信任之普遍原因,而此种猜疑与互不信任又往往使彼此间之分歧最终爆发为战争;

  现已告结束之此次大规模恐怖战争之所以发生,既因人类尊严、平等与相互尊重等民主原则之遭摒弃,亦因人类与种族之不平等主义得以取而代之,借无知与偏见而散布;

  文化之广泛传播以及为争取正义、自由与和平对人类进行之教育为维护人类尊严不可缺少之举措,亦为一切国家关切互助之精神,必须履行之神圣义务;

  和平若全然以政府间之政治、经济措施为基础则不能确保世界人民对其一致、持久而又真诚之支持。为使其免遭失败,和平尚必须奠基于人类理性与道德上之团结;

  为此,本组织法之各签约国秉人皆享有充分与平等受教育机会之信念,秉不受限制地寻求客观真理以及自由交流思想与知识之信念,特同意并决心发展及增 进各国人民之间交往手段,并借此种手段之运用促成相互了解,达到对彼此之生活有一更真实、更全面认识之目的;

  有鉴于此,各签约国特创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通过世界各国人民间教育、科学及文化联系,促进实现联合国组织据以建立并为其宪章所宣告之国际和平与人类共同福利之宗旨。

教科文组织大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克勒贝大街上的马热斯蒂克旅馆在1958年以前是教科文组织临时的家
教科文组织总部的主楼位于巴黎的丰特努瓦广场,落成于1958年11月3日。其“Y”型设计图是由三名不同国籍的设计师在国际委员会的指导下确定的
教科文组织总部的第二座“折叠形”建筑为一个举行大会全体会议的蛋形大会议厅

  1946年9月16日,教科文组织的筹备委员从伦敦搬到巴黎克勒贝大街的马热斯蒂克旅馆,此时马热斯蒂克旅馆也刚刚从德国的占领中解放出来,只来及做一些匆匆的调整。这种情况下的办公条件实在算不上理想。一些规模最大的旅馆房间临时改成秘书处,有些部门要共用一个房间,而壁橱则成了摆放文件的地方。中级官员就只能去一些废弃的浴室办公,文件只能放到浴缸里。

  在搬到今天位于丰特努瓦广场的总部以前,教科文组织这个临时的家一直持续使用到1958年。

  教科文组织总部的主楼位于巴黎的丰特努瓦广场,落成于1958年11月3日。其“Y”型设计图是由三名不同国籍的设计师在国际委员会的指导下确定的。

  总部大楼又名“三翼楼”,整座大楼架在72根混凝土桩柱上。该建筑物在全世界享有盛名,这不仅是因为它是著名组织的总部,还得益于其建筑的质量。

  大楼内设有教科文组织书店,出售本组织的所有现有存货的出版物,而且还有大量的邮票和古钱币收藏品,另外,大楼内还设有礼品部。

  主楼落成之后,又添加了三座建筑。第二座“折叠形”建筑为一个举行大会全体会议的蛋形大会议厅。第三座建筑为立方体形。最后的第四座建筑是围绕六个小型的中空内院在地下加盖的两层办公楼。

  从丰特努瓦广场新址设计开始,教科文组织就向著名艺术家预定用作美化环境的艺术品,其中一些艺术品象征着本组织致力于在世界上建立并维护的和平。后来又逐渐购买了其他一些艺术品。还有一些是会员国赠送给本组织的。

  这座世界博物馆反映了世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它拥有毕加索、巴赞、米罗、达比埃斯、勒·柯布西耶以及其他众多知名或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关系

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组织之关系

  本组织为联合国宪章第57条所述之专门机构之一,应尽早与联合国组织建立关系。此种关系应按宪章第63条,由本组织与联合国组织订立一项协议建立之,该协议须经本组织大会批准。协议应规定两组织在实现共同宗旨中进行有效之合作,同时承认本组织在本组织法中规定之权限范围内的自主权。此项协议 除规定其他事项外,得规定联合国大会批准本组织之预算并为之提供拨款的办法。

与其他国际专门组织及机构之关系

  1. 本组织可与其业务及活动与本组织之宗旨有关的其他政府间专门组织及机构进行合作。为此目的,总干事在执行局之总授权下,可与此类组织及机构建立有效之工作关系,并成立为保证有效合作所必需之联合委员会。本组织与此类组织或机构间所达成之一切正式协议均应经执行局批准。

  2. 当本组织大会与其宗旨及职责属于本组织权限范围之任何其他政府间专门组织或机构的主管当局认为有必要将其财源及活动移交本组织时,总干事经大会同意,可为此作出双方均可接受之安排。

  3. 本组织可与其他政府间组织作出适当的安排以便双方派代表出席对方之会议。

  4.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处理其权限范围内之事项时,可与有关之非政府国际组织建立适当的咨询与合作关系,并可邀请此类组织承担一定任务,此项合作包括邀请其派代表适当地参加大会设立之各种顾问委员会。

大事记

  1945年11月16日 37个国家的代表聚会伦敦,签署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在二十个签约国批准之后,《组织法》于1946年11月4日生效。

  1948年 教科文组织建议各会员国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1952年 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一次政府间会议通过了《世界版权公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里,该公约使版权保护扩展到众多的未加入《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1886年)的国家。

  1956年 南非共和国指责本组织的某些出版物“干涉”了该国的“种族问题”,遂退出教科文组织。1994年, 在曼德拉执政期间,南非重返本组织。

  1958年 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的常设总部大楼落成典礼,大楼设计师为马塞尔•布罗伊尔(美国)、皮埃尔-卢伊季•内尔维(意大利)和贝尔纳•泽尔富(法国)。

  1960年 在修筑阿斯旺大坝时,为搬迁阿布•辛比勒神庙以免为尼罗河水淹没而在埃及发起努比亚运动。在这场长达20年的运动中,共迁移了22座古迹和建筑构件。这是首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活动,其它类似的活动还有摩亨朱达罗(巴基斯坦)、非斯(摩洛哥)、加德满都(尼泊尔)、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和雅典古卫城(希腊)。

  1968年 教科文组织举办了首次环境与发展协调(即现在人们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政府间会议。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也应运而生。

  1972年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获得通过。1976年,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1978年,首批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74年 教皇保罗六世陛下向教科文组织颁发Jean XXIII和平奖。

  1975年 在联合国和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在东京创建了联合国大学。

  1978年 教科文组织通过《关于种族和种族偏见的宣言》。随后,总干事就此发表的相关报告批判和驳斥了种族主义的伪科学基础。

  1980年 出版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头两卷和一些涉及主要为中亚和加勒比地区的系列作品。

  1984年 主要由于在管理问题上存在分歧,美国退出本组织。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新加坡也于1985年退出。本组织预算大为减少。

  1990年 在泰国宗滴恩召开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发动为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的世界性运动。十年之后,在达喀尔(塞内加尔)召开世界教育论坛,使各国承诺到2015年实现全民基础教育。

  1992年 为保护无可替代的图书与档案收藏宝库,创立了“世界记忆”计划。现在该计划已扩大到有声档案、电影和电视资料。

  1997年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重返教科文组织。

  1998年 联合国大会赞同教科文组织1997年拟定并通过的《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

  1999年 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开始重大改革,对教科文组织的人员和活动进行调整并采取非集中化措施。

  2001年 大会通过《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2003年 美国重返教科文组织。

  2005年 文莱达鲁萨兰国成为本组织第191个会员国。

  2007年 黑山共和国与新加坡加入教科文组织,使本组织的会员国达到193位。

  2008年 阿克苏姆方尖碑重归北埃塞俄比亚故里。有着1700年历史的方尖碑,1937年的时候被墨索里尼的部队掠走。

  2009 大会选举了保加利亚的伊琳娜∙博科娃作为教科文组织的第十任总干事,她也是这一职位上的第一位女性。

各地区各办事处

非洲

  教科文组织内罗毕办事处 - 非洲地区科技办事处及布隆迪、吉布提、厄立特里亚、肯尼亚、卢旺达、索马里、南苏丹和乌干达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利伯维尔办事处 - 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加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哈拉雷办事处 - 博茨瓦纳、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在亚的斯亚贝巴联络处 - 与非洲联盟和非洲经济委员会联络处。

  教科文组织巴马科办事处 - 布基纳法索、几内亚、马里和尼日尔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布拉柴维尔办事处 - 刚果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布琼布拉办事处 - 布隆迪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温得和克办事处 - 安哥拉、莱索托、纳米比亚、南非和斯威士兰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达喀尔办事处 - 非洲地区教育办事处及佛得角、冈比亚和几内亚比绍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达累斯萨拉姆办事处 - 科摩罗、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尔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金沙萨办事处 - 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阿克拉办事处 - 贝宁、科特迪瓦、加纳、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和多哥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阿布贾办事处 - 尼日利亚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雅温得办事处 - 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和乍得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马普托办事处 - 莫桑比克国家办事处

阿拉伯国家

  教科文组织伊拉克办事处 - 伊拉克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喀土穆办事处 - 苏丹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多哈办事处 - 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也门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安曼办事处 - 约旦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开罗办事处 - 为科学,埃及,利比亚和苏丹在阿拉伯国家和多国办事处的区域局。

  教科文组织拉巴特办事处 - 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和突尼斯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拉马拉办事处 - 巴勒斯坦当局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贝鲁特办事处 - 阿拉伯国家地区教育办事处及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和伊拉克多国办事处

亚洲及太平洋

  教科文组织伊斯兰堡办事处 - 巴基斯坦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加德满都办事处 - 尼泊尔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日本、蒙古和中国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喀布尔办事处 - 阿富汗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塔什干办事处 -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德黑兰办事处 -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伊斯兰共和国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新德里办事处 - 孟加拉国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和斯里兰卡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 -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教育办事处及泰国、缅甸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河内办事处 - 越南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达卡办事处 - 孟加拉国国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金边办事处 - 柬埔寨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阿拉木图办事处 -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阿皮亚办事处 - 澳大利亚、库克群岛、斐济、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雅加达办事处 -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科学办事处及文莱达鲁萨兰国和印度尼西亚多国办事处

欧洲和北美

  教科文组织威尼斯办事处 - 欧洲和北美地区科学和教育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莫斯科办事处 - 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驻日内瓦联络处 - 联合国驻日内瓦联络处

  教科文组织驻纽约联络处 - 联合国驻纽约联络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布鲁塞尔联络处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欧洲联盟及其附属机构在布鲁塞尔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教科文组织利马办事处 - 秘鲁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危地马拉办事处 - 危地马拉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哈瓦那办事处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文化办事处及古巴和多米尼加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圣何塞办事处 - 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和巴拿马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基多办事处 - 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墨西哥办事处 - 墨西哥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太子港办事处 - 海地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巴西利亚办事处 - 巴西利亚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智利圣地亚哥办事处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教育办事处和智利国家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蒙得维的亚办事处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科学办事处及阿根廷和巴西多国办事处

  教科文组织金斯敦办事处 - 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圭亚那、牙买加、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苏里南、特里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准成员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库拉索岛和圣马丁多国办事处

联络处

  教科文组织在亚的斯亚贝巴联络处 - 与非洲联盟和非洲经济委员会联络处。

  教科文组织驻日内瓦联络处 - 联合国驻日内瓦联络处

  教科文组织驻纽约联络处 - 联合国驻纽约联络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布鲁塞尔联络处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欧洲联盟及其附属机构在布鲁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