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stomach),消化管中食管小肠之间的膨大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并初步消化食物。动物的胃一般能进行机械消化,如搅拌、推送或研磨食物。脊椎动物的胃还能进行化学消化,如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胃的吸收能力弱,仅能少量吸收部分药物和其他水溶性物质,但吸收酒精的能力较强。

  形态结构 胃的形状与动物体形有关。哺乳类动物胃呈袋状弯曲,横卧于腹腔内。此外,胃的形态和结构还可因为贮存食物的需要、食物的性质、摄食的频率而发生改变。在灵长类、大多数食肉类和许多食虫目动物中,胃往往是单腔器官,其前端与食管连接的部位叫做贲门,后端与十二指肠连接的部位称为幽门。胃近贲门的部分叫贲门部,近幽门的部分叫幽门部或幽门窦,这两者的中间部分叫做胃体部。在反刍类(牛、山羊和绵羊)胃分成4室,分别叫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见反刍胃)。鸟类的食管在锁骨水平膨大成嗉囊。嗉囊有类似胃的功能,能贮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有些动物没有胃,如鸭嘴兽,其食管直接与十二指肠相连。

  哺乳类的胃壁一般由3层组织构成,内层是粘膜层,外层是浆膜层,中间是由平滑肌组成的肌层(见图)。肌层因肌纤维走向不同而分为斜行、环行和纵行3层。胃粘膜的结构比较复杂,大部分胃粘膜都有胃腺。胃腺一般有3类:即贲门腺、幽门腺和泌酸腺。前两者均分泌粘液。泌酸腺主要存在于胃体胃底的粘膜内,系直管腺。泌酸腺有3类细胞,即主细胞、壁细胞和粘液细胞,除均可分泌水和无机盐外,每种细胞各有其特殊的分泌物: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粘液细胞分泌粘液。腺胃粘膜中,还散布着一些内分泌细胞。胃窦部粘膜中,主要有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和分泌生长抑素的D细胞。胃体部粘膜中也有D细胞和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细胞(见胃肠激素)。

  胃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来自腹腔神经节,副交感神经为迷走神经,胃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

  功能 ①储存食物。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可以反射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体和胃底肌肉舒长——容受性舒张——使大量食物涌入胃内。胃可使动物在短时间内完成进食,使食物有充分时间在胃内消化,并缓慢地进入小肠。②机械消化。胃壁肌肉紧张性收缩和蠕动可使食物磨碎,搅拌成食糜,并推送入十二指肠。蠕动除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外,还可搅拌磨碎食物,并经幽门推送食糜入十二指肠。胃的运动是由食物对粘膜和胃壁深层的机械感受器的刺激,通过反射实现的。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冲动主要沿迷走神经传向胃,而抑制性冲动则主要沿交感神经传向胃。③胃的排空。胃内食糜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食物入胃后,胃的紧张性和蠕动逐渐加强,胃内压随之升高,当胃内压高于十二指肠内压时,食糜便被推进十二指肠。胃内容物向十二指肠排放是一份一份间断进行的。这是由于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刺激肠粘膜,通过神经和体液途径抑制胃运动,使排放中止。当酸性食糜被十二指肠内碱性液体中和后,抑制胃运动的作用解除,胃运动加强又引起胃内食糜排空。幽门括约肌可限制每次排出食物的量,并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胃。④化学消化。胃液对食物的消化。胃液的主要成分是胃酶、盐酸、粘液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在胃酸或在已激活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它能水解蛋白质中的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或羧基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羧基所组成的肽链,使蛋白质分解成较小的肽。壁细胞分泌的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提供最适宜的酸性环境;它还有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微生物的作用;盐酸进入小肠后还可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的分泌。胃粘膜的表面上皮细胞、胃腺的粘液细胞以及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粘液。粘液分泌后即覆盖在胃粘膜表面,与HCO3-共同构成粘液-HCO3-屏障。这一屏障具有中和胃酸、抵抗胃蛋白酶消化胃壁的作用,是胃粘膜保护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在正常胃组织和胃液中,还存在着一种由壁细胞分泌的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的物质,叫做内因子。内因子可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可保护维生素B12在肠腔内不容易被破坏,同时还能吸附在回肠壁的受体上,从而有利于回肠上皮细胞对维生素B12的吸收。缺乏内因子,就会产生恶性贫血。


拼音:wèi  部首:  总笔画:9  部外笔画:4  结构:上下  五笔:LE  倉頡:WB  常用字 

基本释义:

  • wèi
  1. 人和脊椎动物身体里主管消化食物的器官:胃脏。胃液。胃酸。胃口(食欲,引申为兴趣、欲望。“口”读轻声)。
  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便捷查询:

”字书法
作者:苏轼

胃 wèi

  1. 人和动物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胃的形状与动物体形有关:鱼类、有尾两栖类和蛇类,因其身体细长,胃呈纺锤形;哺乳类动物因身体粗短,胃则呈袋状弯曲。胃的形态和结构还可因为贮存食物的需要、食物的性质、摄食的频率而发生改变。在灵长类、大多数食肉类和许多食虫目动物中,胃往往是单腔器官,其前端与食管连接的部位叫做贲门,后端与十二指肠连接的部位称为幽门。
  2. 星宿(xiù)名,二十八宿之一。<注>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青龙七宿是(dī)、;北方玄武七宿是;西方白虎七宿是(zī)、(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印度、波斯、阿拉伯古代也有类似中国二十八宿的说法。
  3. 中医六腑之一。胃上接食道,下通小肠。又称胃脘,胃上口为贲门,称上脘,下门为幽门,称下脘,上下脘之间称为中脘。胃的经脉络于脾,与脾以膜相连,故胃与脾有表里关系。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纳、腐熟水谷。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腑,故称其为水谷之海。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腐熟,变成食糜,在胃气的作用下,下移于小肠,胃的这种下行作用,是维持其功能活动正常进行的条件,故有“胃以通降为顺”的说法。若胃有病变,会影响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出现纳呆,厌食,胃脘胀闷,胃痛,嗳腐食臭等症状。胃主和降,气逆于上,可见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胃受纳和腐熟水谷的作用,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脾胃密切合作,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生气血,供养全身,故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学往往将脾与胃的升降运动来概括人体的整个消化系统功能,因此对中医学中胃的理解,应与西医学中的胃有所区别。

《康熙字典》释义

  【未集下】【肉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正韻】于畏切,𠀤音謂。【說文】穀府也。从𡇒从肉,象形。【玉篇】白虎通曰:胃者,脾之府,穀之委,故脾稟氣於胃。【廣韻】腸胃。【釋名】胃,圍也,圍受食物也。【禮·內則】鴇奧鹿胃。【史記·貨殖傳】胃脯𥳑微耳,濁氏連騎。【註】晉灼曰:今大官常以十月作沸湯,燖羊胃,以末椒薑扮之,暴使燥,是也。 又【韻會】西方宿名。【禮·月令】季春之月,日在胃。【史記·天官書】胃爲天倉。【註】胃主倉稟,五穀之府也。明則天下和平,五穀豐稔。 又【集韻】本作𦝩。【禮·內則】鴇奧鹿胃。【釋文】胃又作𦝩。又𦞅。

《说文解字》释义

  【卷四】【肉部】 编号:2598   胃,[云貴切 ],穀府也。从肉;𡇒,象形。

百科条目

首字为“胃”的词语

  胃口  胃癌  胃病  胃肠炎  胃大弯  胃呆  胃疸  胃风  胃脯  胃火  胃镜

  胃溃疡  胃扩张  胃囊  胃气痛  胃酸  胃脘  胃维  胃下垂  胃小弯  胃炎

  胃液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