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

舞台灯光(illumination of stage),利用灯光手段为舞台照明并为人物、景物造型的艺术。又称舞台照明。作用是根据演出要求,按照舞台美术的整体构思,运用舞台灯光的技术设备及手段配合演员表演,塑造舞台上的视觉形象。

舞台灯光在现代舞台演出中的作用:①照明演出,使观众看清演员表演和景物形象;②导引观众视线;③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感和展现舞台幻觉;④创造剧中需要的空间环境;⑤渲染剧中气氛;⑥显示时、空转换;⑦突出戏剧矛盾冲突和加强舞台节奏,丰富艺术感染力。有时也配合舞台特技。在现代演出中,灯光的强度、色彩,照明区的分布,灯光的运动等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与可控性。舞台灯光的艺术效果是随着演出的进展、舞台气氛的不断变换而展现的。舞台灯光是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结合体,舞台灯光的历史发展是同戏剧的演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联的。   

舞台灯具按光学结构可分为泛光灯、聚光灯和幻灯3类。按舞台上安装的部位则又有面光、耳光、脚光、柱光、顶排光、天排光、地排光以及流动光之分。舞台灯光的控制系统须能有效地控制和调配全部灯具并产生谐调的艺术效果。它由电源配电板、调光器及总控制台3个部分组成。   

舞台灯光设计主要根据剧本、导演要求及舞台美术的总体设想进行艺术构思,绘制布光设计图,并具体安排技术体现工作。灯光设计应能利用多种造型手段,适应不同风格的演出。   

早期戏剧曾有露天或半露天的演出史,都以日光为光源。随着演出场所搬进室内或夜间演出,开始出现了舞台灯光。18世纪以来,演出时熄灭观众席场灯而只留舞台灯光,已成惯例。19世纪以来,光源变化迅速。1808年伦敦兰心剧场首先用上了煤气灯。1870年英国使用了石灰灯作为追光,后又以油漆涂在石灰灯的玻璃罩上获得色光效应。1846年巴黎歌剧院第一次使用电弧光源。20世纪初,钨丝灯泡问世,为舞台提供了发光集中的聚光灯,并为表现舞台空间、创造舞台气氛提供了有利条件。调光器的发明、灯光系统的统一管理以及滤色片的使用,都加强了舞台灯光的表现力。

20世纪初,瑞士舞台美术家A.阿庇亚及英国导演、舞台美术家G.格雷先后提出了灯光艺术造型理论,要求灯光表达出视觉雕塑感、音乐感和舞台空间中的运动与节奏感,为灯光艺术开拓了广阔的天地。20年代德国导演E.皮斯卡托首先在舞台上使用了电影手法。50年代中捷克斯洛伐克的舞台美术家J.斯沃博达创造了多屏幕、多层次、多角度的投映技术和不同的灯光塑形技术,从而丰富了舞台灯光的造型语言。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又促进了灯光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修改于2022年4月25日 (星期一)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