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语拼音ài qīng),(1910-03-27~1996-04-15),中国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纳雍、林壁等。浙江金华县(今属金华市)人。卒于北京。出身于中等地主家庭。出生后,被算命先生测为“克星”,被送到本村一位称为大堰河的贫苦农妇家里抚养。大堰河对艾青的恩爱胜于父母,这使他从小感染了中国农民的淳朴与忧郁。他5岁时回家并开始接受教育。1928年夏,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在院长、画家林风眠的鼓励下,翌年春天赴法国巴黎学习。后因家里中断经济接济,在一家工艺美术小厂做工,工余自学绘画兼习法文,并大量阅读哲学文学著作。其中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伦在诗中描写的城市的兴起,农村的衰败,诗里跳荡的时代律动,诗风的豪放、自由、开阔和语言的形象、明朗、尖新,深刻地影响了艾青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

  1932年初,艾青启程回国。同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在鲁迅冯雪峰的支持下,和画家江丰等组织了“春地艺术社”,举办“春地画会”。7月遭国民党密探逮捕入狱,被诬控为颠覆政府,判刑6年。监狱生活使艾青从绘画转到诗歌创作。在狱中,他写了《芦笛》等大量诗歌。其中,写于1933年1月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使他一举成名。这首诗以真挚虔诚的赤子之心为大堰河的凄苦命运抒发悲愤和不平。1935年10月艾青被释出狱后,由常州流浪到上海。这一时期艾青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这是他从欧洲带回芦笛和歌唱“大堰河”的时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艾青从上海到武汉,后到临汾、西安、桂林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刊物《文艺阵地》编委。1940年春到重庆。1941年春奔赴延安,主编《诗刊》,并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抗战期间,艾青有《向太阳》(1940)、《火把》(1941)、《北方》(1942)等9部诗集出版。他从大半个中国的滚滚烽烟中汲取诗情,笔端呈现严酷的斗争,悲壮的画面,有着血肉之躯的人物,以及进取、乐观、昂奋的战斗精神,意象和幻想更加丰富和明丽,语言也“拂去往日的忧郁”,清新明亮起来。

  1945年9月,艾青到张家口,不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1949年10月起任《人民文学》副主编。1950年秋访问苏联,著诗集《宝石的红星》(1953)。1954年秋应邀到智利访问,创作了组诗《南美洲的旅行》。此期,还创作有叙事诗《黑鳗》(1955)和抒情诗集《春天》(1956)、《湾岬上》(1957)。1957年初被聘任为《诗刊》和《收获》编委。不久,在反右运动中,艾青被错划为“右派”,先后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落户。“文化大革命”中,艾青一再遭到批判斗争。1973年和1975年春因眼疾赴京治病,并在北京定居。

  1976年10月起,艾青重新获得写作权利。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几年里写作并出版了《归来的歌》(1980)、《彩色的诗》(1980)、《雪莲》(1983)3本新诗集和1本新论著《艾青谈诗》(1982)。其中影响较大的诗歌有《光的赞歌》、《鱼化石》、《墙》、《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盆景》等。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先后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另有重要论文《中国新诗六十年》、《从“朦胧诗”谈起》等。

  艾青的诗歌以抒情诗成就最高,“忧郁”的感情基调浸透了他的灵魂,成为他的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农民的忧郁”、“流浪汉”的激愤和知识分子的殉道感,使他崇尚一种“苦难的美”。他的忧郁并非对生活的灰心和绝望,而是表现他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在《北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吹号者》、《他死在第二次》等诗中,他的“忧郁”转化为一种与时代情绪的契合和家国之痛,带给读者一种更深沉的力量。

  “土地”和“光明”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土地”的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及与大地一体的人民的热爱。诗人在《我爱这土地》中将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和火焰的意象,不断出现在他的作品中,突出表现了他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向太阳》、《黎明的通知》、《春姑娘》等诗无不如此。

  艾青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自觉的意识。他的诗歌中,不拘泥于直接地、如实地反映生活,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总是伴之以新奇的想象、象征而来。他善于从绘画雕塑音乐等多种艺术样式以及包括“现代派”在内的中外诸多艺术流派中,吸收有益的艺术养料,加以消化、吸收。艾青诗作中注重内容的象征性,形象虚实结合的对应性,结构的跳跃性,打断惯常的逻辑联系,以及“观念省略”等抒情特点,都得益于现代艺术的滋养。艾青注意在诗中体现音乐效果,但这种旋律感是通过现代语言的自然音节和应合感情的内在节奏呈示的。他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和谐。在艺术上比五四时期的自由体有很大的提高,是自由体诗的一座高峰。

  艾青还在不少作品中,注重运用掺和自己情感的构图,用准确而鲜明的色彩描绘生活,从轮廓、线条、光泽、对照到画面的布局,同诗的意境浑然一体。

  艾青还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诗的见解。他主张“诗人必须有勇气向大众揭示真理”(《诗论》),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主张用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观点去评价诗歌,反对对于形式的片面追求,指出诗歌应当“冲荡了一切个人病弱的欷歔,与对于世界之苍白的凝视”(《诗与时代》);他还主张自觉地运用形象思维于诗歌创作,“给诗歌以翅膀,给情感以衣裳”(《诗论·诗人论》);同时还主张新诗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这些主张引起了中国诗歌界的重视和研究。

  艾青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七月派的诗人一再申明他们“大多数人是在艾青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自觉地以艾青作为他们的旗帜。他同时又是中国新诗界沟通中外诗歌的桥梁之一,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表与出版,在世界上享有声誉。智利诗人P.聂鲁达在回忆录中称艾青为“中国诗坛的泰斗”。1985年3月,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艾青的诗典型地表现了中国新诗是20世纪世界诗歌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特点。1991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艾青全集》。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