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山西省 > 运城市 > 芮城县

  芮城县汉语拼音:Ruì Chéng Xiàn;英文:Ruicheng County),中国山西省运城市辖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与河南省灵宝市陕西省潼关县仅一河之隔。地理坐标为北纬34°35′16′-34° 50′22′、东经110°14′30′-110°57′34′。总面积1176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13年末)。辖7个镇、3个乡。

  地势北高南低,中条山由西向东横贯县境北部。雪花山最高,海拔1993米;南部黄河沿岸最低,海拔302米。西部沟壑纵横,多沟多涧。除黄河绕流县境西、南边界外,尚有安家涧、孙家涧、恭水涧、葡萄涧诸河,均发源于中条山,自北向南流汇入黄河。矿产有金、镁、铜、磷、煤、石油、大理石、石灰石、紫砂石、白云石、石英砂等。土特产主要有芝麻糖、无核蜜枣、麻片、酱菜、泡泡油糕。名胜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乐宫、西侯渡旧石器遗址,五龙庙、城隍庙、坡头新石器遗址、金胜庄新石器遗址、瞐河旧石器遗址等。

  汉置河北县。西魏置安戎县。北周明帝二年(558)建芮城县。元至元三年(1266 )合平陆为一县。元贞元年(1295)分置。1949 年永乐县并入。

  • 邮编:044600 代码:140830 区号:0359

行政区划

  全县辖7个镇、3个乡:古魏镇、风陵渡镇、陌南镇、西陌镇、永乐镇、大王镇、阳城镇、东垆乡、南磑乡、学张乡。县政府驻古魏镇大禹东街5号。

历史

  芮城商末为芮国。春秋时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芮伯万为其母所逐出奔魏,筑城居之,因名芮城。战国时属魏国,秦属河东郡。西汉于今城关东北3千米置河北县,属河东郡。后秦于县置河北郡,县属之。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河北郡治徙今平陆县境。西魏于今城关东5千米东张村置安戎县,属河北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安戎县改芮城县。武成二年(560)河北县改永乐县,于县置永乐郡,与芮城县俱属之。保定二年(562)永乐县废入芮城县。天和二年(567)徙治今城关。隋改属河东郡。唐武德元年(618)析芮城县地复置永乐县;二年于芮城县置芮州,二县俱属之,七年永乐县治徙今城关西南20千米永乐镇故址。贞观元年(627)废芮州,芮城县属陕州;永乐县属鼎州,后次第属蒲州、河中府。

  宋熙宁六年(1073)废永乐县。金芮城县属解州。元世祖至元年间芮城县废入平陆县,元贞年间复置,仍属解州。民国初年废州,县改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1947年以芮城与永济2县部分地区复置永乐县,属太岳行署三分区,1949年并入永济县;芮城县属晋南区运城分区,隶陕甘宁边区。后复归山西省,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运城地区。

  1997年末,芮城县面积1161平方千米。总人口363845人,其中农业人口335590人。辖6个镇、10个乡:城关镇、陌南镇、永乐镇、风陵渡镇、西陌镇、大王镇、岭底乡、东垆乡、大禹渡乡、南卫乡、学张乡、古仁乡、阳城乡、杜庄乡、汉渡乡、中瑶乡。共有310个行政村,723个自然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芮城县常住总人口372773人,其中,城关镇71328人,风陵渡镇36338人,陌南镇28168人,西陌镇20708人,永乐镇15140人,大王镇22796人,阳城镇22911人,岭底乡15481人,东垆乡20632人,南卫乡27670人,大禹渡乡6240人,学张乡21123人,古仁乡15872人,杜庄乡15170人,汉渡乡14287人,中天乡18909人。

  2001年,城关镇更名为古魏镇;中瑶乡、汉渡乡并入风陵渡镇;岭底乡并入陌南镇;杜庄乡并入阳城镇;大禹渡乡并入南卫乡;撤销古仁乡,尚村、陈常、古仁、大阳、樊庄5村并入大王镇,王涧、杜家2村并入学张乡,许湾、新村、南张、杜村、郑家、杨沟、沟渠头、蔡村、曹家、李湾10村并入永乐镇。区划调整后,全县辖7个镇、3个乡:古魏镇、风陵渡镇、陌南镇、西陌镇、永乐镇、大王镇、阳城镇、东垆乡、南卫乡、学张乡。共有310个行政村,707个自然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芮城县常住总人口394849人,其中,古巍镇91225人,风陵渡镇63518人,陌南镇43851人,西陌镇21656人,永乐镇22205人,大王镇29237人,阳城镇36554人,东垆乡20001人,南磑乡30615人,学张乡23798人,风陵渡经济开发区12189人。

  2015年末,芮城县辖7个镇、3个乡(合计10个),8个居委会、172个村委会(合计180个)。

图集

芮城县风陵渡黄河大桥,2022年6月30日摄。新华社发(肖永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