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洵(1009~1066),中国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年间,其文得欧阳修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文章多为政论和军事论著。如《衡论》、《上皇帝书》等文,以古鉴今,明确提出治国兴邦的政治革新主张;在《审敌》、《御将》、《兵制》、《上韩枢密书》、《项籍》以及《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为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同时提出改革兵制,信用将才等主张。所作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之作,如《张益州画像记》、《木假山记》等。苏洵的散文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具有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纵横恣肆的特点。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又富于变化,纡徐宛转,古朴简劲,铺陈排比,妙喻隽永。他的诗作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精深有味,如《 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等。有《嘉祐集》15卷,《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苏洵少不喜学,而喜游历名山大川,27岁始发愤读书。至皇祐末、至和初,著《几策》、《权书》、《衡论》数十篇,系统提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革新主张。仁宗嘉祐元年(1056)送二子入京应试,以文章谒欧阳修。欧阳修上其书于朝,公卿士大夫争传之,父子三人名动京师,苏氏文章遂擅天下。朝廷诏试策论,辞不赴命。五年,被任为试秘书省校书郎,除霸州文安县主簿,同修《太常因革礼》。治平三年(1066)卒,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论文与欧阳修倡导的古文革新主张相吻合。他认为作文的目的为“言当世之要”,“言必中当世之过”,如五谷可以充饥,药石可以治病(见苏轼《凫绎先生文集叙》引苏洵语),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他反对时文,指责那些好奇务深,虚浮不实,浅狭可笑的文章,提倡一种自然流畅的文章风格,认为作文应如风水相遇,自然成文,这才是“天下之至文”(《仲兄字之甫说》)。他品评古今文章,往往着重分析各家的艺术风格,很少有宋人论文的道学气。在其《上田枢密书》与《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历评先秦至本朝诸家文章,大都准确精当,尤其是对欧阳修文风的评价,几乎成为千古定评。

  苏洵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散文。其文章大部分都是议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北宋社会的现实而作。他的政治革新主张集中体现在《几策》、《衡论》以及《上皇帝书》中。认为要治理好国家,首先应当“定所尚”,为了“定所尚”,就必须“审势”。他认为北宋王朝的现实是吏治腐败,军纪涣散,府库空虚,对外忍辱偷安,因而主张“尚威”,破除苟且怠惰之气,激发天下进取之心。在这种改革精神的指导下,他对吏制、法制和经济都提出了很多具体的革新措施。由于北宋面对契丹、西夏两大强敌的侵扰,外患乃是北宋王朝的心腹之疾,于是他投注大量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争,《权书》以及《几策·审敌》、《衡论》中的《兵制》、《御将》等,都是研究军事问题的专著。在他的一些史论中,也往往借古讽今,如《六国论》讥刺宋王朝贿赂求和、力削日蹙而作。从语言艺术上看,苏洵的散文以气势胜,具有荀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辩之风,观点明确,论据有力,析理深透,语言犀利,酣畅恣肆,波澜起伏,结构谨严,妙喻连篇,旁征博引,呈现出雄奇高古的风格。苏洵的散文在当时就颇具影响,对改变当时不良文风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自宋以后,明清各代作家均对其散文给予很高评价,把它作为学习的范本。

  苏洵诗作不多,但诸体皆备,尤以五、七言古诗见长。叶梦得《避暑录话》称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其《九日和魏公》诗有“佳节屡从愁里过,壮心时傍醉中来”句,时人称为“老健”;五古《欧阳永叔白兔》诗,结构谨严,形象生动,意味隽永;七古《赠陈景回》诗,波澜起伏,活泼跌宕而又情致委婉,在宋诗中亦堪称较好的篇章。

  苏洵的著述在宋代即多次刊刻流传。据张方平称有文集20卷、《谥法》3卷、《易传》10卷(《文安先生墓表》)。现存《嘉祐集》(又称《苏老泉先生集》),卷帙颇有差异:宋刊巾箱本,为14卷;明嘉靖间太原府刻本、弘治刻本,为15卷;明凌濛初朱墨本,为13卷;明刊本、日本文政十三年刊本,为16卷;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邵仁泓辑刊本,为20卷。今人整理本有曾枣庄等《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