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苗语汉语拼音:Miaoyu;英语:Miao Language),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在中国分布于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湖北重庆等省(区)。分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三个方言。川黔滇方言又分川黔滇、滇东北、贵阳、惠水、麻山、罗泊河、重安江、平塘等8个次方言,有的方言或次方言还有土语。国外苗语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美国法国等国家,与中国苗语的川黔滇次方言相同。

  语言特征:

  语音方面,苗语声母多,韵母少。除黔东方言外,有带鼻冠音的塞音、塞擦音声母。只有一个鼻音韵尾,无塞音韵尾。古苗语分平、上、去、入四声,现代苗语除个别方言外,古四声因声母的清、浊各分化为阴、阳两调,分化以后又有合并现象。

  语法方面,句子的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名词作领属性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前,作限制性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后;代词、数量词组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前;指示词、形容词、副词作修饰语时一般在中心词后;状词非常丰富。

  词汇方面,单音节词较多,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有极丰富的四音格结构,其中有的是词,有的是词组。有相当多的汉语借词。

  苗族在历史上没有本族文字,通用汉字。清末湘西苗族人士石板塘用汉字和汉字偏旁部首创制了一种仿汉字苗文,通称"板塘苗文";1905年,英国传教士S.柏格理与苗族人士杨雅各等为滇东北次方言创制了一种拼音文字,通称"柏格理苗文";1913年一法国传教士在贵州凯里的旁海传教,用注音字母创制了一套苗文,用以翻译《圣经》,俗称"旁海苗文";1956年根据苗语方言差别较大的情况,创制了湘西、黔东、川黔滇三种方言文字,并改革了滇东北的"柏格理苗文"。4种苗文都采用26个拉丁字母。老挝的传教士也曾为当地苗族创制了一种拉丁字母式的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