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语拼音máo shān),原名句曲山。相传西汉时期,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从关中来到江南隐居在句曲山潜心习道,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成为茅山道派的始祖,后人缅怀茅氏昆仲的功德,遂改句曲山为“茅山”。继茅氏之后,东晋杨羲等人创立了道教上清派,随后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又创立了道教茅山派,直到唐、宋时期茅山才真正兴盛起来。李世民不忘茅山道士王远知辅佐之功,登基后的唐太宗自然不亏待茅山。后来,茅山道士刘混康又用秘方消除了宋哲宗之母的痛苦,受赐“镇山八宝”(山上现存玉印、玉符、玉圭、哈砚“四宝”),甚至还有200禁卫军看山护观。茅山的显赫由此可见一斑。

  茅山道观始建于西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后经历代扩建,至宋元极盛时期,有宫、观、庵、院257房,殿宇房屋达5000余间,道士数千人,是我国道教“正一派”的“上清宗坛”所在地。自唐以来就被誉为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著名的宫观有: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崇禧万寿宫;乾元观、仁佑观、德佑观、玉晨观、白云观。俗称三宫五观。东晋时的葛洪、齐梁时的陶弘景、隋唐时的王远知、吴筠和五代时的王栖霞、朱怀德等都是茅山高道,中国道教中史上的一代宗师。目前“茅山道士”遍及海内外,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有茅山道派的传承,这在中国道教史上是罕见的。

  历代文人墨客诸如皮日休、韩愈、李商隐、范仲淹、王安石、汤显祖、康有为等都来过茅山,那些为颂扬茅山而留下的墨宝至今仍熠熠生辉。彪炳青史的陈毅元帅曾把他的新四军指挥部设在茅山的“乾元观”里。

  茅山以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为主体,自然风光瑰丽多姿,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二十八池有美景。茅山同时还以峰奇、洞异、泉涌、石怪、树古著称。“大峰小峰联中峰,当天削出玉芙蓉”。茅山景色可谓四季如画:春游茅山,淡烟摇曳薄雾飘浮;夏游茅山,林涛如海谷底轻风徐来;秋游茅山,红叶似火流云如带;冬游茅山,银妆素裹山瘦林疏。“人在瑶峰十二层”,道不尽的诗情画意。

  茅山每年最热闹的日子是长达三个月之久的“香期”——从农历的腊月二十四到来年的三月十八,数十万前来朝拜、观光的海内外香客、游人如涌如潮,犹如盛大的节日一般。暮色四合之际,置身“水陆道场”缭绕香烟之中,耳边回响起风格独特的道家音乐,恍恍然便进入了“日暮衔花飞鸟远,月明溪上见青山,遥知玉女窗前树,不是神仙不得攀”的飘渺境界。倘若能耐心地在茅山逗留一段日子,没准还能一睹峨眉山“佛光”也似的奇景——闪现在茅山之巅的神光、丹光——人们称之为“天灯”的光芒。

  九霄万福宫:位于茅山主峰大茅峰巅,简称“九霄宫”、“万福宫”、“顶宫”。该宫始建于公元60年,初为石坛、石屋,供奉三茅真君像。齐梁年间成宫观。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敕赐“九霄万福宫”。观内主要殿堂有灵宫殿、藏经楼、太元殿、三层殿、飞升台等。传说飞升台便是当年茅盈“升天”之处,也是昔日道士们“拜符上表”的地方。观内有一水池,曰“豢龙池”,大旱不涸,传为“神龙所都”。

  茅山四宝:珍藏于九霄万福宫四宝展览室,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所赐。

  据清笪重光《茅山志》记载:宋哲宗之母孟氏不慎将银针吞于腹中,御医束手无策,孟氏坐以待毙。哲宗遂张榜全国求贤,茅山上清宗坛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应诏入宫,用茅山道教秘传符篆和丹药令孟太后转危为安。哲宗深感茅山道士医术神奇,赐号刘混康“洞元通妙法师”,住持京师上清储祥宫。不久刘混康请辞回归茅山。徽宗继位后诏请刘混康进京,这次他也只住了不到一年便又回到了茅山,徽宗遂先后赐送“镇山八宝”:茅山道教九老仙都君玉印一颗、合明天地日敕玉符一道、御赐宗坛玉圭一笏、哈砚一座、宣和御赐玉靶一口、《上清大洞秘篆》十二卷轴、《上清大洞券简词》十二卷轴、《辽王诗简》一卷。

  岁月蹉跎,人世沧桑,如今后四宝已经失传,前四宝玉印、玉符、玉圭、哈砚在“文革”期间亦补查抄,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方才迎归茅山道院。

  玉印:长6.8厘米、宽6.4厘米、厚2厘米,印把高3.8厘米,上有瑞兽钮,刻篆体阳文“九老仙都君印”六字。《三宝太监西洋记》载,此印是用战国“和氏壁”的一部分刻制而成,有“夜食四两朱砂,日盖千张黄表”之说。又传说朱元璋曾将此印收至宫中意欲改制“奉天承运文宝”玉玺。但三刻三试玉印上仍是“九老仙都君印”六个字。无奈之下,只得于洪武十三年(1379)将玉印送回茅山。每逢茅山香期,来茅山进香的香客都要在香袋、腰带上盖此玉印,意欲借此消灾延寿、遇难呈祥。

  玉符:又名“镇心符”,白玉刻制,长9.6厘米、宽7.1厘米、厚0.6厘米,上刻篆体阴文“合明天帝日敕”六字。合明天帝日与古代五行五方之说暗合,宋徽宗是太有深意的。符,古为信物,或两半对合为一,或画上符篆,一般有木、竹、玉石三种质地。据道藏《太上洞玄素灵真符卷上》陆修静记载,茅山玉符系由都匠符演化而来,其要旨是:“若遇灾兵之间,盗贼虎狼之内,及惊恐恶梦闻拈魂之声,吊裘临严,见诸污秽,皆正心诵,合明天帝日三过,无不禳之也。”说白了,就是此符有驱邪除恶保佑平安的意思。

  玉圭:茅山是道教上清宗坛,故又称之为“宗坛玉圭”。长34厘米、宽7.1厘米、厚0.7厘米,通体晶莹剔透。玉圭上部之纹理远看似翩飞的蝙蝠,近观似飞龙在天;中部之纹苍茫若云雾之??令人叹为观止。此圭另一奇特之处是能随季节的交替而变幻出不同的颜色。圭身表面玉质细腻,且春秋之时常有“汗水”渗出。《周礼》定制曰:飨太庙,祭天地方可执圭。

  哈砚:亦系玉质,呈长方形,长9厘米、宽4.4厘米、高1厘米,表面有墨堂而无墨池,墨堂长6.4厘米、宽3.2厘米,玉质呈白色,对其哈气,砚内顿渗水珠,舔笔而蘸,自成丹朱之色。该砚左上角有两道细纹,形若小鱼形态逼真。每日子午之时,两条小鱼便合于砚池内,人称“子午归槽”。可惜的是清末曾国藩之子来游时,失手将哈砚掉到地将左上角跌破,这一奇观从此不复出现。

  元符万宁宫:始建于唐代,初名潜神庵,简称“印宫”。梁代天监年间(503—519)陶弘景曾结庐于此在“龙池”旁修炼。北宋江宁府奉旨为刘混康修建宫观,历时九载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竣工,赐名为“元符万宁宫”。

  山门前现有睹星门,亦称石牌坊,原是道士们观星望气之处。门之左右石壁上刻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八个填蓝正楷大字。过睹星门拾级而上,有灵官殿、碑亭、万寿台、老子神像、道教文化长廊等胜景。

  老子神像:茅山以道教闻世。1998年句容市在茅山元符万宁宫道祖广场上塑造了道教始祖太上老君的神像,神像净高33米、重达106吨,由226块特制紫铜板焊接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道教神像,现已入选吉尼斯记录。老子神像端庄慈祥,两耳垂肩,美髯拂胸,右手执太极扇,左手举于胸前,蔼然的目光充溢着智慧。那神态仿佛正向人们娓娓讲授他那传世之作《道德经》的真谛。老子像甫落成,一群颇具灵性的马蜂便飘然而至,在神像的左手掌心筑起了遮风避雨的窝巢。怪就怪在这马蜂窝还随风见长,如今竟有长约一米、宽近三四十厘米了。人们戏言,这情景寓意着海内外宾客的“蜂涌而至”,象征着茅山的欣欣向荣。在老子神像的身后,是一道贴山壁而建的百米文化长廊,这在全国可谓首屈一指。它以彩绘、石刻、壁画、板雕的艺术形式,形象地阐述了道家文化的内涵,图文并茂地诠释了老子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

  华阳洞:洞口上方刻有三个大字——“华阳洞”,每字约1米见方,传为苏东坡手迹。康熙南巡时,曾给此洞留下“第八洞天”墨宝。据清笪重光《茅山志》记载,华阳洞共有东、西、南、北5个洞口(南分2口),亦称五便门,其中三显二隐,东西长达45里,南北深长35里,相传三茅真君曾隐居洞中修道,齐梁陶弘景还在此设立了“华阳三馆”,著书立说,收徒传教。此洞与茅山齐名??:喜客泉位于大茅峰北陲,泉池四周积物厚实,泉水循之而出。若遇游人行至泉边击掌几声,泉内水顿时沸动四溢气冒珠滚,形如珠玑沸腾,状似万斛吐玉。广为传播的电视片《中国泉》中的迎客泉即指此泉。轻击一掌,泉水鼎沸,露出迎客的喜悦。

  仙人洞:仙人洞位于大茅峰北侧,洞内景观奇特。现可进入的洞长有250多米,洞有三层,层层相通。从洞口进入150米长的下洞,洞中石笋、石钟乳、天然大理石随处可见,绿白相映,宛如翡翠。洞中流水潺潺,怪石嶙峋,形成溪、河、泉、桥、山、洞。中洞有四厅,自然形成,石笋、石柱、石花四周环绕,有的白似宝玉,有的红如胭脂,有的绿呈翠衣,千奇百怪,蔚为壮观。一厅里有一组钟乳石,远远看去就像“八仙过海”。二厅内的钟乳石又仿佛是悬挂着的盏盏龙宫灯。三厅别具一格,石钟乳构成绵延起伏的山脉,山上卧着长1.2米的“大海龟”,龟背上有一个酷似唐僧取经的造型,上方还有一只展翅飞舞的“凤凰”。四厅内细细观赏,“八百罗汉”栩栩如生。上洞烟笼雾锁,人行其间如腾云驾雾。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位于大茅峰西麓,1985年9月落成开馆,原名“新四军茅山抗日斗争历史陈列馆”。1998年10月,重建的纪念馆开馆。新馆为两层方形建筑,门楼为茅山三峰造型,馆名由江泽民同志题写。新馆分为6厅,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展出革命文物1400余件、图片2000余幅,新增部分中央领导及新四军老战士题词300余件。展出内容主要包括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苏南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坚持、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最终胜利等五个部分。新馆不仅馆藏丰富,声、光、电等高科技的运用格外增强了展出效果。新颖的建筑造型,简洁流畅的线条,色彩明快的风格,使纪念馆成为茅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位于新四军纪念馆东侧望母山山巅。1995年9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纪念碑宽6米,高36米,是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的空心碑林。碑的正面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九个苍劲豪放的大字。碑的背面刻有114字的碑文。纪念碑两侧各建一亭,须弥座高3.13米,寓指镇江市中共党员3.13万人(1995年);碑身高28米,寓指新四军一、二支队来自南方八省;碑前317级6组台阶,每组50级,寓指抗战胜利50周年,最后17级寓指17日,即韦岗战斗胜利纪念日(1938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