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箭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城市夜景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紫薇岛

  茅箭区汉语拼音:Máo Jiàn Qū;英文:Maojian District),中国湖北省十堰市辖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城区东部。地理坐标北纬32°20′-32°40′、东经110°10′-110°30′。东与丹江口市毗邻,西与张湾区相连,南与房县接壤,北与郧县搭界。东西长31千米,南北宽30千米,总面积57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15万人(含高新区),户籍人口28.11万人(含高新区)。全区辖4个街道、1个镇、3个乡。

  地处武当山西北,属秦岭大巴山的东延余脉,北部和东部多为海拔200~400米的丘陵岗地和河谷坪坝,最低处海拔187米,西部和南部山势陡峭,海拔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赛武当菩陀峰1730米。境内有神定河、泗河,均入汉江。名胜古迹有回龙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等。

  茅箭历史悠久,境内文化遗存和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汉、唐、宋时期有人在此经商务农;明代境内道教佛教盛行;清代、民国时期此地是物资流通集散地。

  茅箭是十堰市的交通中心。襄渝铁路、老白公路、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316国道、235省道穿境而过,十堰火车站、十堰公路客运中心站均建在区内,是通往豫、陕、渝、沪等省、市交通枢纽;茅箭是十堰市的商贸中心。十堰城区3家大型购物商场,其中2家驻茅箭区。十堰市人民商场、五堰商场、京华超市、寿康永乐商场、虹桥建材市场、火车站小商品批发市场等近百家大型商贸企业齐聚区内;茅箭是十堰市的教育中心和卫生中心。十堰市境内有4所高等院校,其中3所驻茅箭区。

  邮编:432012 代码:420302 区号:0719

行政区划

  全区辖4个街道、1个镇、3个乡:武当路街道、二堰街道、五堰街道、白浪街道(由白浪开发区管理)、大川镇、小川乡、茅塔乡、鸳鸯乡。区政府驻武当路街道顾家岗。

历史

名称来历

  茅箭的来历,有一段传说。古时,茅箭塘(现东城经济开发区茅箭村)有一尖形土梁子伸向河湾,上面长满茅草,形状似箭,“茅箭”由此得名。据考证,“茅箭”二字最早出现在清代同治九年(1870)编修的《郧阳志》上。据《郧阳志》记载:“郧县塘汛二十有九……城南七十里茅箭陆塘”。“茅箭”即现在的茅箭堂村。“陆塘”:清代官府在陆路设置的维护治安、传递公文、驻有武装人员的机构。茅箭陆塘清代设置,民国初期撤销。当时人们习惯叫“茅箭塘”,后来称为“茅箭”。

建置沿革

  茅箭历史悠久,境内文化遗存和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夏时茅箭是梁、豫、荆三大州交界处的房国管辖地;商时茅箭属微国;西周时茅箭先后属荆州和雍州;东周时,春秋中期前茅箭属鹿国,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属楚国钖县;秦、西汉、东汉时茅箭属汉中郡(今安康市)钖县;三国时茅箭属魏国荆州;两晋时茅箭属钖县;南北朝时茅箭属郧乡县;唐、宋时茅箭属均州郧乡县;元时茅箭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均州郧县;明代初期,茅箭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郧县,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茅箭属郧阳抚治郧阳府郧;清代茅箭属湖北省郧阳府郧县南乡。

  1914年,茅箭属湖北省襄阳道郧县。国民政府成立后,撤销道,实行省直管县体制,茅箭属湖北省郧县;民国十一年(1922),茅箭属湖北省郧县第七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茅箭属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1940年,茅箭属黄龙区十堰乡;1946年9月,中原南路突围部队转战茅箭,鄂西北区党委第三地区委员会在境内大川设立均郧房中心县委,领导均郧、郧房、均房地区的工作。同年10月,均郧房中心县委撤销,改为均郧房县委,由大川迁至茅塔东沟。茅箭属三地区委员会均郧房县委白浪区。12月,均郧房县委遭到破坏撤销;1947年底,郧县解放,茅箭属郧县十堰区;1948年1月,茅箭属郧县第七区。6月,陕南区在郧县成立,茅箭属陕南区第四地区委员会郧县;1949年7月,茅箭属两郧地区委员会、专员公署郧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茅箭属陕西省两郧专员公署郧县。2月,茅箭属湖北省郧阳地区委员会、专员公署郧县第七区;1952年12月18日,茅箭属湖北省襄阳地区委员会、专员公署郧县十堰区;1965年8月,茅箭属湖北省郧阳地区委员会、专员公署郧县十堰区;1967年6月,成立十堰办事处,隶属郧阳地区委员会、专员公署。茅箭属十堰办事处;1969年12月1日,成立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属十堰市;1984年4月16日,设立茅箭区,属十堰市,辖武当路、五堰2个街道,17个村委会,43个居委会,国土面积70.82平方公里。建区时,茅箭区委、区人民政府机关驻顾家岗—十堰市武当路4号;2003年,驻地门牌号改为十堰市武当路45号;2007年,驻地门牌号改为十堰市武当路71号。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茅箭区总人口267855人,其中(4个街道、1个镇、4个乡):武当街道54268人,二堰街道75648人,五堰街道83314人,白浪街道37868人,大川镇4615人,小川乡1264人,大坪乡2539人,茅塔乡3308人,鸳鸯乡5031人。

  2004年末,茅箭区总人口232282人,辖4个街道、1个镇、2个乡,34个居委会、42个村委会。2005年末,茅箭区辖4个街道、1个镇、2个乡,31个居委会、41个村委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茅箭区常住总人口399449人,其中:武当路街道47476人,二堰街道122898人,五堰街道136909人,白浪开发区白浪街道50561人,大川镇2920人,茅塔乡3874人,鸳鸯乡33410人,小川乡1401人。

地理

  茅箭区位于十堰市城区东部,处在东经110°10′~110°30′,北纬32°20′~32°40′,地处秦岭、大巴山东延余脉之间。东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堰坪村、官山镇磨石沟村毗邻,西与张湾区西沟乡竹岳村相连,南与房县大木厂镇双庙村、五谷庙村、高船村及土城镇大河村接壤,北与张湾区汉江路街道桐树沟村、郧县青山镇殷家沟村交界。东西长34公里,南北宽30公里。区人民政府机关驻地距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市506公里、距十堰市行政中心5公里。辖区国土面积含白浪街道为538.84平方公里,占十堰市国土面积的2.28%;不含白浪街道国土面积为489.39平方公里,占十堰市国土面积的2.07%。

地势地貌

  茅箭区地处鄂西北山区,属秦岭、大巴山系的东延余脉,武当山北麓,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总体地势是:南高北低中间凹,以十堰断裂为界,北部为低山丘陵区,南部为低中山区,十堰断裂以北为茅塔河、马家河、百二河等河流侵蚀形成的山间谷地。

  境内山峦起伏,地势南高北低,地形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和褶皱断裂发育,形成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高低悬殊,河网密布的复杂破碎地形。主要特征:高差大、坡度陡、切割深、沟谷密。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坡度南陡北缓。最高点在赛武当主峰,海拔1 740米,比武当山主峰高110米;最低点在东城经济开发区鸳鸯村李家坪,海拔187米。相对高差1 553米。山脊线基本沿赛武当西南至东南缘边界绵延,并形成一系列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峰。赛武当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山岭高峻,峡谷深切,地貌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地貌可划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地4种地貌单元类型,以中山类型为主。

  • 山川
    • 茅箭区所在地段属于武当山脉,南隔青峰断裂带接大巴山脉东段,北对秦岭余脉。最高峰菩陀峰,海拔1 740米,位于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14座。
      • 赛武当山 位于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小川村。原名伏龙山,因其主峰菩陀峰海拔高于武当山而得名。赛武当山森林覆盖率95.1%。山上生长有称为“活化石”的铁坚杉以及珙桐、银杏、白皮松等稀有树种,有面积9 600公顷的原始森林。共有植物178科1 31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和红豆杉2种,二级23种,省级珍稀树种35种,同时还保存着完好的大片巴山松、阔叶树原始森林植被。有脊椎动物63科20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31种,国家级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动物108种,省级70种。有500余种中草药,被称为动植物的大观园。赛武当山势险峻,峡谷幽深,古木参天,山色与林海交相辉映。名木丛林间穿插生长着吊钟花、灯笼花、扁枝越桔、小果南烛、粉白杜鹃、秀雅杜鹃 、云锦杜鹃、满山红、照山白 、羊踯躅、黑鳞杜鹃等100余种杜鹃花,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各色各样的杜鹃花漫山遍野。杜鹃岭、菩陀峰、观景台、姊妹峰等20余处自然景观参差有序、形态逼真。它气势磅礴,峰峦叠嶂,松、石、云、雾、霞蔚为壮观,集山川雄、险、野、秀于一体,是一处得天独厚的游览、登山、科考、度假胜地。
      • 佛泉山 位于赛武当保护区管理局锅厂村,主峰海拔1 622米。传说,观音菩萨瓶中的甘露取用的是佛泉山的泉水,手中的柳枝是赛武当山的柳条。洒遍人间甘甜雨露,一年四季百姓欢乐。这正是如来佛祖让观音菩萨到赛武当山休养的初衷。
      • 鸡鸣山 位于大川镇大川村,主峰海拔1 272.4米。传说,祖师爷在此留宿时,山间金鸡常鸣,通夜不能入眠,因而得名“鸡鸣山”。观此山形似鸡笼,又叫“鸡笼山”。山上主要生长栎类和灌木,少数马尾松。人工栽植苹果、梨树26公顷,杉木333公顷。山的西侧老龙垭建有大川村茶场。
      • 百花山 位于茅塔乡廖家村,主峰海拔1 190.6米。属赛武当山向北延伸的支脉。山上有一泉眼,分脉于四周,远看形似一朵绽放的白花,故得名“白花山”。又因此山野花繁多,人们习惯地称之谓“百花山”。山上生长有马尾松、栓皮栎、杉木等,有人工栽植杉木、杜仲、倍子433公顷,并培植木耳、香菇等林特产品,分脉西北向凤凰窝。
      • 十二连山 位于茅塔乡大沟村,主峰海拔997.2米。
      • 草帽山 位于二堰街道百二河村,主峰海拔967.7米。东至马家沟、西临百二河、南至大川村竹疙瘩洼,北至代家沟,因整个山形似草帽而得名。山上主要生长马尾松林,有野猪、锦鸡、黄羊、果子狸等野生动物。
      • 黄家尖山 位于二堰街道百二河村,主峰海拔894米。东至官家洼,西至茶树沟,南至牛头山,北到四一厂,因过去山上居住多数为黄姓人家而得名。山上主要生长杉树林,有野猪、锦鸡、黄羊、果子狸等出没。山顶建有十堰市气象观测台。
  • 河流
    • 境内水系呈树枝状,分为两条河系:以茅塔河、马家河、田湖堰河为干流的泗河流域;以百二河为干流的百二河流域。全区有大小河流85条。其中主要河流4条:马家河、茅塔河、百二河、田湖堰河。
      • 马家河 发源于赛武当山。流经赛武当自然保护区小川村、锅厂村,武当路街道马家河村、堰口村、顾家村,东城经济开发区茅箭堂村、刘湾村、西坪村、许家村、回船村、胡家村、鸳鸯村,在鸳鸯大桥处与茅塔河汇合注入泗河。
      • 茅塔河 发源于赛武当山。流经茅塔乡岩屋村、坪子村、廖家村、康家村,经白浪街道,在鸳鸯大桥处与马家河汇合注入泗河。
      • 百二河 发源于大川镇大川村老龙垭,流经五条岭林场、大川镇大川村、二堰街道百二河村,城区老街、二堰、五堰。
      • 田湖堰河 发源于茅塔乡坪沟村太山庙。流经茅塔乡坪沟村、大沟村、大坪村。

气候

  茅箭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性大陆山区气候。全年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季夜间时间长夏季白天时间长,雨热同季,光热充沛,山区立体小气候特征明显。其四季气候特点是:春季升温快,冷暖变化大;夏季光温同步,雨热同季,降水分布不均;秋季降温快,秋雨连绵;冬季少雨雪,冬干少严寒;立体气候差异大,小气候显着。冬无风寒,夏无酷热,气候条件较为优越,适宜居住。

  辖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万物复苏,气温迅速回升,春暖花开,草长茑飞;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有降雪和霜冻。

自然资源

植物与动物资源

  茅箭区自然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丛、竹林、草丛等6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48个群系。

  自然植被有马尾松、巴山松、铁坚杉、柏树以及各种杂树;人工林有桐、栎类、杉等。建国后,群众性造林活动广泛开展,在荒山秃岭上栽植松、杉、桐、漆等树,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1970年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逐年大量引进优良树种,以美化市容。据1999年森林资源清查报告:天然林面积为24 145公顷,占总林地面积90.3%;人工林面积为2 582公顷,占总林地面积的9.7%。

  境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02种。其中兽类56种,鸟类190种,两栖动物21种,爬行动物35种。共有野生脊椎动物320种。昆虫62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其中兽类有金钱豹、林麝2种,鸟类金雕、白肩雕2种。国家二级野生动物49种。其中兽类10种,鸟类37种,两栖爬行类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39种。其中兽类13种,鸟类11种,两栖爬行类15种。濒危动物兽类2种,鸟类1种,两栖爬行类3种;易危动物兽类11种,鸟类6种,两栖爬行类12种;稀有种鸟类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56种(包括6种列入附录三的兽类),其中兽类17种,鸟类35种,两栖爬行类4种;列入附录一的濒危兽类6种,鸟类2种,两栖爬行类1种;列入附录二濒危兽类5种,鸟类33种,两栖爬行类3种。列入公约三级濒危物种的兽类6种。

地质矿产

  辖区矿产资源总量较贫乏,种类单一。已探明的几种矿种都是非金属矿,以粘土、碤砂、板石、建筑石料为主,属小型矿床。其中位于武当路街道堰口村的朝北沟—高家沟—吴家沟岩体,属建筑用辉绿岩、角内岩类的石料资源,是十堰市城区建筑用石料的主要采源地;位于鸳鸯乡的冲积型粘土,已探明可开采储量80万方,远景储量在100万方以上;位于大川镇卡子村、浪溪村的两个石类砂矿,是十堰地区唯一甲类矿,可开采储量约20万吨,其SIO2(硅石)平均含量为99.72%,属优质脉碤砂,远景储量在30万吨以上(已停采);位于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锅场村的板石资源,可开采储量价值25万元,远景储量在50万吨以上(已停采)。

文化、旅游

  茅箭区自然条件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区内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1处,“2A”级旅游景区1处,有紫薇岛、桃花岛旅游景点和南山公园、源园公园、文化广场、火车站广场、百二河两岸人文景观,有回龙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生态旅游

  赛武当自然风景区 赛武当又名伏龙山,位于湖北赛武当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小川村境内,距十堰城区30公里。因主峰海拔1 740米高出武当山118米而得名。赛武当自然保护区,是2002年2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景区面积38 667公顷,保护区面积38 778公顷,森林覆盖率95.1%,东与茅塔乡接壤,南与房县交界,西与大川毗邻,北与武当路街办相连,距城区32公里,与中国道教名山武当山遥相呼应。有祖师庙、玉皇殿等道教文化景点。菩陀峰、龟头岩等20余处自然景观参差有序、形态逼真。桃花湖、相思岭等数10处景点风景宜人。景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植物178科、1 31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红豆杉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3种,省级珍稀树种35种。有动物26目、63科、20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林麝、金雕和白肩雕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31种。山体上部分布有巴山松原生植被,树干直径1米以上,干形通直,树高达20~30米。站在赛武当主峰眺望东南方,可见武当山金顶。雨后云海气势磅礴,清晨日出雄伟壮观,古木粗壮挺拔,山崖险峻幽深,野生动物蹦岩穿林,春天花香怡人,落日葱笼,寒冬银装披挂,雪皑晶莹,是观日出、看云海、浏览自然风景的佳处,是十堰市集旅游、观光、度假、科考、探险为一体的境地。2003年7月,赛武当景区被湖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3A”级旅游风景区。

  桃花湖度假村 位于茅箭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营子村,马家河中游,春季湖岸山桃花盛开繁盛而得名。占地53.33公顷,水面面积6.6公顷,蓄水量28万立方米。湖周边有人工栽植果园1.33公顷,湖边建有游客接待中心,可接待300人就餐,50人住宿,是具有旅游、休闲、娱乐、度假功能的度假村。设有歌舞、划船、钓鱼、登山、攀岩、牌艺、棋艺、山地车比赛等娱乐项目。2004年,桃花湖度假村被评定“2A”级旅游景区。

  紫薇岛度假村 位于茅箭区马家河水库西南岸湾处,距城区7公里,占地16万平方米,中心区四周环水,花草树木丰富,建有垂钓、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戏水滑道、台球室、棋牌室休闲娱乐设施和餐饮、住宿、会议配套设施。是具有会议、餐饮、娱乐休闲、住宿功能的旅游度假村。

  桃花岛 位于茅箭区茅塔乡廖家村。人造水库坝高18米,水库蓄水量25.61万立方米。在狭窄陡峭河谷间形成近6.6公顷水面,水库周围山势雄伟,植被茂密。水库中间有人工开挖山体形成的小岛,湖边建有一个游客接待中心,游客可在此划船、就餐,观赏田园风光。

  千年古树群 位于茅箭区大川镇浪溪村。共有7棵古柳树,树龄超过千年,直径超过1米,树荫近1个篮球场大。浪溪村一组有4棵,二组有1棵,三组有2棵。

红色旅游

  均郧房县委县政府旧址 位于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一组,距城区25公里。旧址原为开明绅士周宗裔住宅,建于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共有房屋60余间,占地面积400平方米。1931年,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贺龙为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创建武当山革命根据地后,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转战房县开辟根据地途中,在茅塔河东沟一带打土豪,分田地,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1946年6月,为粉碎蒋介石围剿中原地区新四军,挑起全国内战的反革命阴谋,根据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委郑位三,副司令员王树声、任质斌,参谋长王震的统一部署,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建国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率中原军区南路突围部队从孝感宣化店出发,一路血战杀出重围,在鄂西北创建革命根据地,作战指挥部就设在东沟。在这里,曾先后设立鄂西北第三军分区、均郧房县委县政府、县总队。革命者使用的大刀、长矛、枪支、子弹等革命物证和流传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故事,是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是缅怀先烈、教育后人、陶冶情操的鲜活教材。1994年,茅箭区将鄂西北第三军分区、均郧房县委县政府旧址确定为全区“中小学生德育基地”。1997年10月,该旧址被十堰市委宣传部命名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3月,茅箭区将其命名为全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十堰市委将其确定为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

  东沟烈士陵园 位于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1946年10月,王树声率部及均郧房县总队在坪子、岩屋一带与国民党地方团张连山部进行激战,为掩护部队转移,均郧房县委书记朱正传及38名战士牺牲于此。1999年8月,将5名分散安葬在山坡丛林中的烈士墓集中迁至东沟村二组,新建东沟革命烈士墓群,占地面积500平方米。2005年,对通往东沟烈士陵园的道路进行改扩建。2011年,由十堰市政园林管理局捐资修建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原东沟村革命烈士墓左侧,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总投资80余万元,由纪念广场、烈士碑亭和浮雕墙组成。

文物名胜

  回龙寺 位于东城经济开发区西坪村瞿家湾。此寺始建于元朝末期,重建于明朝弘治二年(1489),昔日为传播佛教的地方。寺院建在形似盘龙卧伏的小山包上,寺旁有两口清澈见底的水井,似龙的眼睛。此寺坐东朝西,面对西坪,马家河从寺前迂回通过故得名回龙寺。寺院左前方500米处一个小山岗上,耸立着一栋砖木结构的照北塔,建于明朝成化七年(1471),毁于民国初年,建筑物已不存在。寺院右侧有一间泰山庙,左侧有三间娘娘庙,庙已毁,墙基仍存。此寺分前、中、后三殿,左厢、右厢共有42间房子,建筑面积1 094平方米。前殿陈列着四尊石雕,四大天王,魁梧威严,形象逼真。中殿陈放一个韦陀,殿前有一龟驮碑。石碑高226公分,宽92公分,碑上刻着明朝弘治二年至七年(1489-1494)任郧阳知府的刘玑题写的重建回龙寺记,碑记回龙寺“东临太和顶(武当山金顶),南接双渔塘,西分牛头山,北带园通寺,四周盘护巩固,群山环绕而寺居中”。龟身和碑文保存完好。殿里放置一个铜磬,念经敲打,声音清脆。后殿楼阁上绘有色彩鲜艳的壁画。

  祖师殿(小金顶) 位于赛武当自然保护区赛武当峰顶。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重建于清代、民国时期。由祖师殿、钟楼组成,砖木结构,硬山顶,坐西向东。原有建筑12间,陈列祖师像及明代石碑两块,现仅存民国建钟楼。原祖师殿存祖师像及两块石碑均在“文革”期间被毁坏。

  天元观 赛武当自然保护区小川村朱家沟三颗树处。明代。现地面建筑已不存在,仅有“皇重龙门”石碑和建筑遗迹。

  十堰老街 位于二堰街办老街社区居委会。明、清建筑。十堰老街古称张家庄,明末叫陈家街。清朝中期,人们为灌溉农田,在百二河、犟河两条河床上拦河筑有10个堰,辖这10个堰的机构在陈家街,故人们惯称陈家街为十堰。原十堰老街的房屋南北对称,土木结构,街两面店铺相连。十堰建市前,十堰老街是本地的商业中心和土特产集散地。街西头有一院“公房”,曾是十堰店、塘、保、乡、区、公社、大队等办公驻地。2003年老街改造,老房屋被陆续拆除,现东街还保存有部分建筑。

  柯家大院(赛武当民俗馆) 位于赛武当自然保护区小川村三组。清代。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1),占地面积1 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是一所由前后厅房、左右厢房组成的四合院。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砖砌墙、圆木列架、石雕门窗、石板铺地,建房者柯政东。据柯家墓志记载,当时有河南牛队运送辎重,备料3年,历时6年方建成。柯家大院建成后成为十堰至房县通道上的客栈,行人络绎不绝。

  鸳鸯寺 位于东城经济开发区鸳鸯村三组。清代建筑。该寺建于清朝道光八年(1828)。1987年修建鸳鸯小学时,寺被毁坏。现存完整石佛像2尊和残破石佛像数尊。有石碑3块,建校时作为基石埋在围墙下面。在小学一棵树上吊有一尊铸铁鼎,曾作为上、下课铃使用,鼎上铭文为:“徐氏宗祠堂,声(注:身)重六十斤,敬神立馨,大清光绪十二年(1886)小阴月吉日馨旦”。

  茅箭陆塘 位于东城经济开发区茅箭堂村三组。清代。“塘”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地方治安、传递公文,驻扎武装人员的机构,原“茅箭陆塘”建筑为四合院,共16间房子。其中正房和厅房各5间,两边厢房各3间。清朝光绪年间,茅箭塘有一员姓段的千总(官名)在此主事,配备1匹马,24名武装和侍从人员。民国初年此塘撤销,改为茅箭塘高等小学。茅箭塘于1948年解放,后来人们将“塘”改写为“堂”。2000年,原建筑拆除。

  十堰通房陵古道 十堰通房陵古道有2条:一条是从大川镇卡子村三组通往房县大木镇龙潭村,当地人亦称古盐道。长约7.5公里,路宽1.2米。1967年修十房路以前是连接十堰至房县的重要通道。现大川镇卡子村三组保存有80多级古代石阶梯,石阶梯旁建有一“过风楼”。据楼内石碑记载建于民国二年(1933),主要用于供过往路人在此歇息。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条道路在十房两地之间民间交通运输中仍发挥作用。第二条是从赛武当自然保护区小川村柯家大院至房县。此条路形成于清代。古时,这2条路是河南省、襄阳、郧县到房县的商旅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