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河北省 > 保定市 > 莲池区
保定市莲池区:古莲花池
保定市莲池区:直隶总督署

  莲池区汉语拼音:Lián Chí Qū;英文:Lianchi District),中国河北省保定市辖区,位于河北省中部,保定市城区东部。总面积173平方千米。总人口69.71万人(2015年)。全区辖10个街道、7个乡。

  莲池区是在保定古城传统商贸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都市型经济”城区,为保定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保定市商业、科技、教育、科研聚集区。莲池区著名景点有大慈阁、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钟楼、光园、清真西寺、天主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城隍庙、植物园等。

  2015年5月,国务院同意撤销保定市北市区和南市区,合并为莲池区。1234年,元代汝南王张柔开凿“古莲花池”,在近代名列“中国十大古典名园”。“古莲花池”与保定城市的发展相随,园林建筑错落有致,参差在山石、林木、莲池之间,构成一幅幅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有“三湘七泽”之誉,“莲漪夏艳”是保定八景之一。1733年在莲池北部建直隶省最高学府“莲池书院”,培养出一批经世致用人才。将南市区和北市区合并后设立莲池区,反映了保定历史文化、地理文化、乡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更能彰显保定文化古城特色。

行政区划

  全区辖10个街道、7个乡:和平里街道、五四路街道、西关街道、中华路街道、东关街道、联盟街道、红星街道、裕华街道、永华街道、南关街道、韩庄乡、东金庄乡、百楼乡、杨庄乡、南大园乡、焦庄乡、五尧乡。区政府驻五四路街道七一中路789号

历史

  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国函[2015]73号)批复同意撤销保定市北市区、南市区,设立保定市莲池区,以原北市区、南市区的行政区域为莲池区的行政区域,莲池区人民政府驻五四路街道七一中路789号。

  1953年,保定市将原第一区、第四区合并为第一区(南市区),原第二区、第三区合并为第二区(北市区)。1958年保定市将原南市区、北市区合并设立市区。后辖区变动于路东区、永华区、裕华区及市区之间。1962年复置北市区、南市区。

  1987年末,撤销郊区,韩庄、东金庄两个乡共18个行政村划归北市区管辖,杨庄、南大园、焦庄3乡划属南市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北市区常住总人口267657人,其中:和平里街道32260人,五四路街道58324人,西关街道33452人,中华路街道24285人,东关街道52571人,韩庄乡22800人,东金庄乡22633人,百楼乡21332人。南市区常住总人口241488人,其中:联盟街道41491人,红星街道16514人,裕华街道14585人,永华街道27405人,南关街道41862人,杨庄乡10545人,南大园乡33455人,焦庄乡28484人,五尧乡27147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北市区常住总人口387339人,其中:和平里街道50436人,五四路街道81034人,西关街道34280人,中华路街道34925人,东关街道75027人,韩庄乡43428人,东金庄乡21233人,百楼乡46976人。南市区常住总人口287784人,其中:联盟街道26432人,红星街道16187人,裕华街道14246人,永华街道30633人,南关街道73057人,杨庄乡16276人,南大园乡50048人,焦庄乡33305人,五尧乡27600人。

地理

  莲池区位于保定市城区核心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8°49′-38°56′,东经115°21′-115°34′。北与徐水区毗邻,南与清苑区、满城区接壤,东与清苑区相接,西与竞秀区相连。距首都北京140公里,距天津市145公里。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124.8公里。莲池区区域总面积173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

  莲池区地处大清河系冲积扇平原,地势较为平坦,西北部偏高,东南部偏低。坡降为千分之一,海拔最高点为21.55米(大慈阁),最低点为13.2米。由于受界河、漕河影响,形成洪积冲积扇平原,平原上有指状缓岗和扇间洼池。指状缓岗一条是从大边坨、中鲁岗、高庙、四里营经市区到杨庄、东康庄,总长为15千米,宽0.5-1千米;一条在北章、南章、小车、颉庄、李七店、西马池、西韩蒋一带,总长18千米,宽2-3千米。相对高差为0.5-1.5米,缓岗之间部分有大小不同的扇间洼地。区域内土质主要由粘质砂土和砂质土壤构成。耕地面积为2881公顷。

气候

  莲池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气温最高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26.7℃。气温最低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4.3℃。无霜期213天,年日照256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69.6毫米。地面气流明显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风向以西南风和东北风最多,年平均静风频率17.4%。大风多集中在春季,尤以4月多风,夏季暴雨时伴有6—7级大风。

水文

  莲池区一亩泉河、侯河、白草沟河横穿西南区境。

自然资源

  市区拥有耕地面积为2881公顷。地带性植被为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原生乔木物种主要有旱柳、杨树、榆树、臭椿、国槐等;草本植物有白羊草、荆条、小针茅、苔草、芦苇、香蒲、黄背草、天南星等。

  动物资源大致类同于保定地区。鸟类是常见的陆栖动物类群。主要有麻雀、柳莺、家燕、灰喜鹊、喜鹊、斑啄木鸟、野鸡等。

旅游

名胜古迹

  大慈阁,建于公元1227年,由元代蔡国公张柔创建,为保定八景之首,史称“市阁凌霄”,是近千年的古寺,大慈阁雄伟壮观可称“高可数十丈,数十里外,遥望层阁丹碧若霞”。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阁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和观世音菩萨,阁后有全国罕见坐南朝北的关帝庙。 大慈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

保定市莲池区: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初建于770多年前,为张柔所建,原名“香雪园”, 其时,“帘户疏越,澄澜荡漾,鱼泳鸟翔,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临漪亭记略》)。元代之后,保定遭遇地震,该园被毁。直到明代嘉靖年间,时任保定知府的张烈出官费加以修复,此园才得以重见天日。池中“蓄鳞艺莲,环池植柳如槛”,并修建了亭台和围墙,辟为“水鉴公署”,意即以水为鉴,鉴身、鉴心,成为达官贵人饮宴享乐的场所。明清两代,将元时的保定路改为保定府,清雍正二年,又将元直隶巡抚衙门升级为总督部院,从此保定府成为直隶省会。雍正十一年(1733)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增置宾馆,后将宾馆扩建为行宫。清代,莲池曾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整建和重修,园内古木森森,奇花争艳,山、水、楼、台、亭、榭参差错落,形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几疑城市若蓬莱”的盛誉。

  直隶总督署,位于保定市裕华路,是清代直隶总督办公处所,是直隶省的最高军政机关,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驻此,至清朝灭亡(1911),直到清亡后废止,历经182年,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历史内涵十分丰富,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民国年间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是日伪和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所正规陆军军校,位于河北保定市区东风东路,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学生。若然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衔头。

  天主堂,天主教传入保定地区的时间始于明末。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北京法籍孟主教在保定北关桥洞购地16亩,建房40间,称保定北关天主堂,这便是保定天主教堂的前身。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北关天主教法籍神甫杜保禄借口被董福祥部士兵殴打,逼迫直隶总督荣禄立契,将保定城内宾馆(原清河道署旧址)与北关天主教堂互换。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时候教堂还没有修建完成,教堂内的神职人员曾分别逃至清苑东闾中华圣母堂和徐水安家庄教堂,筑围墙、 碉堡自守,抵抗义和团。1905年教堂修建完成,命名为“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亦即今天裕华路上的天主教堂。

  清真西寺,位于保定市清真寺街15号。保定市原有清真寺9座,现开放的有8座。清真西寺是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修有正殿3间、讲堂及水房,清未民初又以几次扩建修整始具规模。现寺内有房59间,正殿20间,南北讲堂12间,水房18间及工具房、配房等。寺内还有大小碑刻6通。整个寺院保存完好。 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殿北拱门上方嵌有长方形青石“建修礼拜寺记”碑刻,文为:“直隶保定府,城守营都司官法公,系房山县韩继村人,见城内无寺,每遇节日投乡礼拜。法公定施资助,独自修理,先买魏家菜园十二亩,四面至道,除盖寺以外,地基许众教亲借住,官地私房。大明万历雨辰年立”。清代屡有重修,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马小眉、马国仁盖起现有沐浴室,民国年间军官马良、马景宜等捐资,由教长吴天元、伊玛目马玉麟主持盖起南北讲堂等。整个寺院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3亩,正门左右各有旁门1座,正门上嵌汉白玉“清真寺”名石匾(下署邑人子贞马良),门内3间对厅,顺旁廊直通大殿,左右各题“忍美”、“学俊”,大殿共21间576平方米,可容6O0余人同时礼拜。

  淮军公所,地处保定古城区西南隅的淮军公所全称“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于光绪十四年至光绪十七年(1888年—1891年)经专折奏准,奉诏修建的“淮军昭忠祠”及“公所”(淮军办公驻地)合一的建筑群,占地约30亩。此祠是继苏州、无锡、武汉之后为祭奠在战斗中阵亡的淮军将士修建的第四座“昭忠祠”,也是规模最宏大的一座。淮军公所位于保定市环城西路220号,是李鸿章为纪念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阵亡的“将士”而建的昭忠祠,并兼有安徽会馆之功能。李鸿章死后改为李鸿章祠堂。淮军公所规模宏大,整体呈不规则矩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约4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7个区域。一是正门以内的前院,为办公和迎送客人之所。二是戏楼和公祭区,位于前院的后部。三是生活住宅区,有三个院落,位于戏楼的后部。四是神厨库,即伙房,位于前院的东侧。五是死亡将士纪念区,两个院落,位于前院的西侧,两个院落东西廊的墙壁上,刻满阵亡“将士”的生平。六是荷花塘,即花园区,位于该所的西南部。七是停放车马的马厩区,位于该所的西北区。由以上布局可以看出规模之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河北省区划
地级市 石家庄市 | 唐山市 | 秦皇岛市 | 邯郸市 | 邢台市 | 保定市 | 张家口市 | 承德市 | 沧州市 | 廊坊市 | 衡水市
Hebtv logo.png
省直辖县级市 定州市 | 辛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