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梭”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1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学生古诗词名句|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 <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全唐诗·目录|全唐诗]] [[诗词名句]]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补充名篇|其他名篇]]
 
</center>
 
</center>
 
----
 
----
 
<br>
 
<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0%; color:red;">'''莺梭'''</span><b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0%; color:red;">'''莺梭'''</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刘克庄]]</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刘克庄]]</span><br><br>
第14行: 第13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莺梭》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
+
[[文件: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right|thumb|128px|]]
  
诗的前两句将黄莺迅速飞行和鸣叫声与织布时梭子联系起来,比喻奇特而贴切。后两句句奇峰突起,由黄莺如梭而联想到洛阳那繁花似锦的大好春光,莫非由飞来掷去的黄莺所织成。这首诗真情寓真景,自然流畅,显得轻松,恰到好处,反映了作者对美丽春光的赞叹和无限爱惜的感情,和南宋统治者对沦陷区河山的漠然无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
  《莺梭》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莺梭,比喻莺飞鸣迅速,来往园林,抛掷如机梭之捷也。
 
+
《莺梭》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将黄莺迅速飞行和鸣叫声与织布时梭子联系起来,比喻奇特而贴切。后两句句奇峰突起,由黄莺如梭而联想到洛阳那繁花似锦的大好春光,莫非由飞来掷去的黄莺所织成。这首诗真情寓真景,自然流畅,显得轻松,恰到好处,反映了作者对美丽春光的赞叹和无限爱惜的感情,和南宋统治者对沦陷区河山的漠然无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
 
+
刘克庄是南宋诗人,他诞生之年,距徽、钦二帝被俘、北宋夜亡的靖康二年(1127)已达六十年之久,此时的洛阳早已沦陷金人手中。诗人作此诗把想象中的洛阳写得很美,意在使南宋王朝励精图治,收复失去的美好河山。
+
  
  
第26行: 第21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投抛柳林迁乔得太有情,交交莺鸣似操弄机杼声。
+
黄莺在柳树林里像梭子般穿来穿去,一忽儿投入杨柳叶阴中,一忽儿又迁移到乔木枝上,多么富有情趣;它们交交不断地鸣叫着,又好像是织布机杼的声音。
 
+
 
</span><br>
 
</span><br>
 
  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里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子。<br>
 
  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里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子。<br>
  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这里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子。<br>
+
  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这里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子。《诗经》有“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意思说,鸟在冬天蛰伏于幽谷之中,到了春暖才迁于乔木之上。乔木,高大的树木。<br>
  交交:形容黄莺的鸣叫声。<br>
+
  交交:拟声词。形容黄莺的鸣叫声。《诗经》有“交交黄鸟”句。<br>
  弄机声:开动织布机发出的响声。<br>
+
  弄机声:操作织布机发出的响声。<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洛阳三月京城繁花似锦,多少功夫才能编织得成?
+
三月的洛阳城鲜花开得如锦绣一样,不知道黄莺们费了多少工夫才织得成。
 
+
</span>言外之意,不知这些黄莺儿耗费了多少功夫,才把洛阳的河山织得这般美好?<br>
</span><br>
+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br>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br>
  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一样美丽。花,指牡丹花。<br>
+
  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一样美丽。花,或指牡丹花。<br>
 
  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br>
 
  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br>
  弄机声:开动织布机发出的响声。<br>
 
  
 +
 +
[[文件:41莺梭6.jpg|center|thumb|400px|《莺梭》题图]]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
  这是一首咏物诗。此诗赞美的是春天的使者——黄莺,并描绘洛阳城的锦绣春光,艺术构思新鲜巧妙。诗题为“莺梭”,作者抓住“梭”字,借助于想象、联想,由此及彼,命意剪材,托物抒怀。
  
  
《莺梭》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将黄莺迅速飞行和鸣叫声与织布时梭子联系起来,比喻奇特而贴切。后两句句奇峰突起,由黄莺如梭而联想到洛阳那繁花似锦的大好春光,莫非由飞来掷去的黄莺所织成。这首诗真情寓真景,自然流畅,显得轻松,恰到好处,反映了作者对美丽春光的赞叹和无限爱惜的感情,和南宋统治者对沦陷区河山的漠然无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
  前两句“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将黄莺迅速飞行和鸣叫声与织布时梭子联系起来,比喻奇特而贴切。后两句“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奇峰突起,由黄莺如梭穿飞而联想到洛阳那繁花似锦的大好春光,莫非由飞来掷去的黄莺所织成。
 
+
刘克庄是南宋诗人,他诞生之年,距徽、钦二帝被俘、北宋夜亡的靖康二年(1127)已达六十年之久,此时的洛阳早已沦陷金人手中。诗人作此诗把想象中的洛阳写得很美,意在使南宋王朝励精图治,收复失去的美好河山。
+
 
+
 
+
 
+
诗题为“莺梭”,诗人抓住“梭”字,借助于想象、联想,由此及彼,命意剪材,托物抒怀。
+
 
+
首句“掷柳迁乔太有情”,图绘莺飞之状。黄莺儿怀着无限的情思,在阳春三月,飞翔于绿柳红花之间,穿梭于蓝天白云之下,忽儿把丝丝垂柳抛在后边,忽而飞上高高的乔木之巅。《诗经·小雅·伐木》篇有“出于幽谷,迁于乔木”的句子,后人遂将由低到高,由次到好的迁移称为“乔迁”。诗人由黄莺在林中越东渡西,飞上翔下,行动轻盈捷快,想到了织女织布时飞动的俊子。明明是人有情于物,偏偏说莺儿有情于人,移情于物,而且着一“太”字表示程度。由织梭联想到“交交时作弄机声”,这就使恬静的画面有了音响效果。黄莺“交交”而鸣的啼叫声和织机织布的声音是那么相似。由此进一步联想到,既然织女能织出千姿百态的绫罗锦缎,那么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洛阳春景,也是黄莺织成的。诗的三、四两句即由此设问。
+
 
+
“洛旧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诗人说:三月的洛阳花开似锦,牡丹尤其娇艳,绿柳青山,秀丽明媚,不知这些黄莺儿耗费了多少功夫,才把洛阳的河山织得这般美好?莺织河山,构想奇妙,既把黄莺飞翔的神态写得维妙维肖,并且人格化了,真是匪夷所思,既出人意表,又令人叹服。
+
 
+
四句诗中,“掷柳迁乔”、“弄机声”、“锦”、“织”句句明含暗含“梭”字,一紧扣诗题。三、四两句虽发议论,但是真情寓真景,自然流畅,显得轻松,恰到好处。整个诗反映了作者对美丽春光的赞叹和无限爱惜的感情,和南宋统治者对沦陷区河山的漠然无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
 
+
 
+
 
+
 
+
 
+
清·王相《新校千家诗》:此咏莺之诗。莺梭,言其莺飞鸣迅速,来往园林,抛掷如梭之捷也。迁乔,《诗》: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言鸟当冬时蛰伏于幽谷之中,及春暖始迁于乔木之上。其声嘤嘤而交交,如弄机杼之声焉。当洛阳三月春,光花艳丽,繁华犹如锦绣,观尔莺梭抛掷于园林之中,费几许工夫,方织成如此锦绣春光也。此诗极状莺梭二字之妙。
+
  
  
 +
  这首诗真情寓真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恰到好处,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春光的赞叹和无限爱惜的感情,和南宋统治者对沦陷区河山的漠然无情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作此诗把想象中的洛阳写得很美,意在使南宋王朝励精图治,收复失去的美好河山。
  
  
 +
  清·王相《新校千家诗》:此咏莺之诗。莺梭,言其莺飞鸣迅速,来往园林,抛掷如梭之捷也。迁乔,《诗》: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言鸟当冬时蛰伏于幽谷之中,及春暖始迁于乔木之上。其声嘤嘤而交交,如弄机杼之声焉。当洛阳三月春,光花艳丽,繁华犹如锦绣,观尔莺梭抛掷于园林之中,费几许工夫,方织成如此锦绣春光也。此诗极状莺梭二字之妙。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span></cente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span></center><br>
 
[[文件:千家诗031-2-600.jpg|center|thumb|400px|《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文件:千家诗031-2-600.jpg|center|thumb|400px|《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
  [[刘克庄]](1187—1269年),[[南宋]]文学家、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六年(1246年)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任建阳令时,曾因咏落梅诗遭谗被废十载。诗词多感慨时事之作,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今有《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四部丛刊》本。《后村别调》一卷,有《宋六十名家词》本。
  
  

2021年6月19日 (六) 03:31的最后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莺梭

宋·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莺梭》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莺梭,比喻莺飞鸣迅速,来往园林,抛掷如机梭之捷也。


逐句释义: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黄莺在柳树林里像梭子般穿来穿去,一忽儿投入杨柳叶阴中,一忽儿又迁移到乔木枝上,多么富有情趣;它们交交不断地鸣叫着,又好像是织布机杼的声音。
  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里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子。
  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这里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子。《诗经》有“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意思说,鸟在冬天蛰伏于幽谷之中,到了春暖才迁于乔木之上。乔木,高大的树木。
  交交:拟声词。形容黄莺的鸣叫声。《诗经》有“交交黄鸟”句。
  弄机声:操作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三月的洛阳城鲜花开得如锦绣一样,不知道黄莺们费了多少工夫才织得成。 言外之意,不知这些黄莺儿耗费了多少功夫,才把洛阳的河山织得这般美好?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一样美丽。花,或指牡丹花。
  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


《莺梭》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此诗赞美的是春天的使者——黄莺,并描绘洛阳城的锦绣春光,艺术构思新鲜巧妙。诗题为“莺梭”,作者抓住“梭”字,借助于想象、联想,由此及彼,命意剪材,托物抒怀。


  前两句“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将黄莺迅速飞行和鸣叫声与织布时梭子联系起来,比喻奇特而贴切。后两句“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奇峰突起,由黄莺如梭穿飞而联想到洛阳那繁花似锦的大好春光,莫非由飞来掷去的黄莺所织成。


  这首诗真情寓真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恰到好处,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春光的赞叹和无限爱惜的感情,和南宋统治者对沦陷区河山的漠然无情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作此诗把想象中的洛阳写得很美,意在使南宋王朝励精图治,收复失去的美好河山。


  清·王相《新校千家诗》:此咏莺之诗。莺梭,言其莺飞鸣迅速,来往园林,抛掷如梭之捷也。迁乔,《诗》: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言鸟当冬时蛰伏于幽谷之中,及春暖始迁于乔木之上。其声嘤嘤而交交,如弄机杼之声焉。当洛阳三月春,光花艳丽,繁华犹如锦绣,观尔莺梭抛掷于园林之中,费几许工夫,方织成如此锦绣春光也。此诗极状莺梭二字之妙。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年),南宋文学家、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六年(1246年)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任建阳令时,曾因咏落梅诗遭谗被废十载。诗词多感慨时事之作,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今有《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四部丛刊》本。《后村别调》一卷,有《宋六十名家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