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J.-P.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萨特,J.-P.

  萨特,J.-P.汉语拼音:Sɑte 出;拉丁文:Sartre, Jean-Paul;1905-06-21~1980-04-15),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卒于巴黎。中学时代开始接触A.叔本华F.尼采H.柏格森等人的著作,这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对文学也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1924年,萨特考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随后在勒阿弗尔的一所高级中学任教。1933~1935年,他在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受教于现象学创始人E.胡塞尔门下,并研读德国存在主义者M.海德格尔的著作,接受存在主义观点。回国后继续任教。从1936年起发表哲学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萨特曾于1940年被德军俘虏,关入集中营,次年逃出,并与M.梅洛-庞蒂S.de波伏瓦等左派知识分子一起积极参加抵抗运动。1945年他主持创办了《现代》杂志,传播存在主义的思想。50年代,他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1953年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曾于1955年访问中国。1968年5月,巴黎爆发反政府学潮,萨特站在造反学生一边,并且先后担任“极左派”报纸《人民事业》和《解放》的主编。70年代以后,萨特的健康每况愈下,但仍坚持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并继续保持其激进的政治立场。1964年瑞典文学院曾决定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但被其本人谢绝。

  萨特的作品很多,主要通过小说戏剧、评论等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主张。他的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

哲学思想的发展阶段

  萨特哲学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是萨特哲学思想的形成时期。这一阶段中,他主要以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研究现象、自我、意识等问题。他企图把胡塞尔现象学的意识论和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调和起来,提出所谓“现象学的本体论”。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至50年代末期。在这个阶段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试图把他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调和起来,从而用存在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真正的“人学”。
  3. 60年代以后,其哲学思想向多元化发展,把主要精力放在社会政治活动方面。

  现象学本体论 “人”的问题是萨特哲学思想的中心。他认为,以往的哲学,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忘记了人的存在与本质,而把人作为附属品。他提出,应该抛弃这样的哲学,用存在主义哲学取而代之。他声称自己的哲学不研究物质世界的存在,只研究现实具体的人的具体存在。他否认普遍的人性,认为人的真实存在只有在个人与他人和社会隔离起来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因此,他的哲学即他称之为“人学”的出发点,就是孤立的个人存在,也就是人的意识和主观性。萨特承袭胡塞尔现象学的意识论,认为人的意识和主观性是先于认识活动的,意识是没有内容的,它总是引向外部,引向世界,具有超越自身达到某种客体,并直接“显现”客体的意向性。在他看来,这种既是真实存在又具有超越自身的意向性的意识,就是个人真正存在的意识。他认为这样的观点就可以避免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都犯过的二元论错误,确定主客体直接融合的现象学一元论。

  萨特从纯粹主观性和纯粹意识活动出发,引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存在领域,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他的《存在与虚无》一书就是以这两个基本概念论述存在主义的。萨特指出,我以外的世界是“自在的存在”。特点是:(1)它是偶然性地存在着的,它的出现既无原因又无目的,因而是不可解释的。(2)它是绝对的,不附属于任何一个别的存在,所以是不可改变的。(3)它是实心的、不透明的、对己对外都是关闭的,同时也是不可认识的。(4)它既独立于上帝又独立于精神,因此是荒谬的、多余的。萨特认为只有“自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自我存在,即人的主观意识。特点是:(1)它是意识的,维持着自身与他人以及与其自身的关系,并且确定了我–主体和我–客体之间的距离,使之向一方展示另一方。(2)它是自由的、能动的、活动的,它不断地否定和创造着自己。萨特认为“自为”实际是一种“无”,通过这个“无”产生物体。在他看来,“自在”与“自为”的联系是依赖“自身”的,如果没有“自为”,“自在”就失去了本质和意义。

  自由观 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这一论断出发引出了他的哲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有关自由的理论。他认为,人与物是不同的,因为物的本质是先天决定的,而人则是先有自身的存在,然后通过自为,也就是通过意识的活动才确定自身的本质。他强调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的,“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是后来,人需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存在主义哲学》第350页)。在他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决定的,完全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是自己设计选择的结果。萨特的名言“人命定是自由的”,其中包含着两层意思:(1)人是被无缘无故抛到世界上来的,是空无所有的。(2)人一旦进入尘世,他就享有绝对的自由,就要对所做的一切负责,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归根结蒂,他所谓的自由就是人的存在本身,“人即自由”;只有在自由选择的行动中,人才能变成自己所要成为的,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存在、自己的本质。萨特指出,“人类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在他看来,人之所以自由,是因为从本体论的观点出发是自为的,可以自我外化,自我虚无化,并不断地超出自身趋向一个意欲达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为是自由出现的根源,自由就是自为存在本身,是绝对的。人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他是自由的。萨特的自由观带有浓厚的唯意志论的色彩,他所说的自由实际上是片面夸大、渲染了的主观性,从而陷入一种从个人主观意志出发的主观唯心主义。

  萨特的自由观在其哲学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有所变化。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他把个人自由和实践放到一起考察,认为自由是与个人实践的辩证发展相关联的。萨特还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发展本身的启发下,把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从而使他的观点由文学与心理学过渡到历史和社会学方面,由十分抽象的内化的自由过渡到比较现实的异化的自由。1980年3月,他曾指出,他的《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有一些不当之处,即他让个人过于独立了,他现在认为每个人对其他人是有依附性的,自由也是有依附性的。但是,在片面强调主观性,宣扬“个人自由”这个核心问题上,萨特的观点始终没有改变。他最终也未能解决其思想中的自为与自在的深刻矛盾。

文学与戏剧

  萨特是法国战后重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恶心》(1938)是存在主义的著名小说。这部日记体小说的主人公罗康丹所生活的是一个污秽龌龊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萎靡不振,浑浑噩噩,彷徨苦闷,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罗康丹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短篇小说《墙》(1939)通过对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士格里在监狱里等候处决时的种种心理活动的描写,说明对死亡的恐惧是生与死之间的一堵墙,只要克服这种恐惧,就能获得生的自由。中篇小说《一个头目的童年》,以讽刺的笔法描写了一个法西斯头子幼年时代的邪恶无耻行径,揭露某些上层人物的丑恶的灵魂。在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马蒂厄在政治和道德方面日益觉醒的描写,说明一个人处在不公正的社会里,寻求正义与寻求个人自由和幸福是一致的。

  萨特的剧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剧本《群蝇》(1943)以奥瑞斯忒斯铲除篡位的暴君并为父报仇的古希腊传说为题材,阐明人要用意志和行动去争取自由,完成生存的使命。《密室》(1944)是阐述存在主义哲理的剧本,剧中塑造了3个死后不改生前本性、在阴间互相追逐的亡魂,说明客观世界(包括他人的存在和自己的旧习)直接制约着人的生存和活动,人死之后还念念不忘他人对自己的议论,因而认为“他人就是地狱”。在《肮脏的手》(1948)一剧中,作者虚构了一个东欧国家共产党内两个派别斗争的情节,宣扬政治斗争的实质是个人的意志冲突。《死无葬身之地》(1946)刻画了一群反对维希卖国政府的爱国志士的形象,作者企图说明烈士们为了一个政治目标而自由选择,牺牲自己。《恭顺的妓女》(1947)是一部政治剧,揭露美国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的残酷迫害,并对反压迫、反种族歧视的普通人民的觉醒寄予深切的期待。这个剧本是萨特所主张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的体现。

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萨特所代表的存在主义是法国最重要的哲学流派,它对战后的一代青年影响极大,而且这种影响远远超出法国国界,波及到西欧、美国,甚至东欧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这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分不开的。两次大战的残酷事实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及其合理性发生疑问,他们渴望摆脱荒谬的社会与人生。萨特的哲学正好反映了这种时代的悲剧性的历史心境。因此,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反法西斯的斗争中,在战后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中,都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萨特对人生、社会的悲观看法,以及极端强调个人存在、个人自由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也产生过消极的影响。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