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蒋介石

删除214字节2022年1月26日 (三) 04:05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1917年,张勋复辟,北洋军阀不承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率海军南下广州,筹组军政府,并就任海陆军大元帅,主持“护法”及“北伐”事宜。蒋中正撰写《对北军作战计划及滇粤两军对于闽浙单独作战之计划》,受孙中山赞许,后奉孙中山之命留上海主持党务军事。  1917年,[[张勋]]复辟,北洋军阀不承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率海军南下广州,筹组军政府,并就任海陆军大元帅,主持“护法”及“北伐”事宜。蒋中正撰写《对北军作战计划及滇粤两军对于闽浙单独作战之计划》,受孙中山赞许,后奉孙中山之命留上海主持党务军事。  1919年发生五四运动,蒋回上海向孙中山陈述留学欧美计划,但孙中山不同意。同年,孙中山以“中华革命党”为基础,扩大吸收党员,成立中国国民党,蒋亦加入。1920年,蒋再往福建参加作战,陈炯明本任其为粤军第二军前总指挥官,蒋婉拒之,回乡侍母。  1919年发生[[五四运动]],蒋回上海向孙中山陈述留学欧美计划,但孙中山不同意。同年,孙中山以“[[中华革命党]]”为基础,扩大吸收党员,成立[[中国国民党]],蒋亦加入。1920年,蒋再往福建参加作战,[[陈炯明]]本任其为粤军第二军前总指挥官,蒋婉拒之,回乡侍母。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开办军官学校,创立国民党党军。孙中山任命蒋为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及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蒋回广州后,对孙中山面陈其对于“国共合作”的意见,惟孙中山认为他对于中俄将来的关系顾虑过甚,不适于当时革命现实环境。蒋因而力辞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并将筹备处交予廖仲恺而离粤归乡。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开办军官学校,创立国民党党军。孙中山任命蒋为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及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蒋回广州后,对孙中山面陈其对于“国共合作”的意见,惟孙中山认为他对于中俄将来的关系顾虑过甚,不适于当时革命现实环境。蒋因而力辞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并将筹备处交予[[廖仲恺]]而离粤归乡。同年4月,孙中山再三催促蒋复出。蒋乃重返广州,接受黄埔军校校长任命。冬,革命委员会成立,蒋奉派为“革命委员会”全权委员,负责弭平商团叛乱。在粤之警备军、工团军、农民自卫军、飞机队、甲车队、兵工厂卫队、陆军讲武学校、滇军干部学校均奉命归蒋指挥。1924年末,孙中山离粤北上与[[段祺瑞]]筹开国民会议。  同年4月,孙中山再三催促蒋复出。蒋乃重返广州,接受黄埔军校校长任命。冬,革命委员会成立,蒋奉派为“革命委员会”全权委员,负责弭平商团叛乱。在粤之警备军、工团军、农民自卫军、飞机队、甲车队、兵工厂卫队、陆军讲武学校、滇军干部学校均奉命归蒋指挥。1924年末,孙中山离粤北上与段祺瑞筹开国民会议。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燕京逝世,时蒋率黄埔军校学生与教导团官兵三千人东征,攻下东莞、石龙、平湖、深圳、淡水、平山、海丰,直捣潮州、汕头、梅县。蒋获悉孙中山逝世后,在军中发哀告全军将士书,并回广州祭奠孙中山。同月,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蒋被任为党军司令官。5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毕业。6月,[[杨希闵]]、[[刘震寰]]叛乱,蒋奉兼广州卫戍司令,回师讨叛平之。沙基惨案发生,蒋忧愤成疾。7月,军事委员会成立,蒋任委员,建议六大革命计划。8月,廖仲恺遇害,人心激愤,国民党中央组织特别委员会,任蒋为委员,负责政治军事及警察全权处理廖案,平定时局;[[胡汉民]]出国。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毕业后,党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任军长。10月,蒋指挥东征军第二次东征,首战惠州,连战皆捷。12月,凯旋广州。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燕京逝世,时蒋率黄埔军校学生与教导团官兵三千人东征,攻下东莞、石龙、平湖、深圳、淡水、平山、海丰,直捣潮州、汕头、梅县。蒋获悉孙中山逝世后,在军中发哀告全军将士书,并回广州祭奠孙中山。同月,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蒋被任为党军司令官。5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毕业。6月,杨希闵、刘震寰叛乱,蒋奉兼广州卫戍司令,回师讨叛平之。沙基惨案发生,蒋忧愤成疾。7月,军事委员会成立,蒋任委员,建议六大革命计划。8月,廖仲恺遇害,人心激愤,国民党中央组织特别委员会,任蒋为委员,负责政治军事及警察全权处理廖案,平定时局;胡汉民出国。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毕业后,党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任军长。10月,蒋指挥东征军第二次东征,首战惠州,连战皆捷。12月,凯旋广州。  1926年3月,“黄埔军校”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蒋仍任校长。后发生中山舰事件,事变平息后,[[汪兆铭]]避嫌离粤。4月,西山会议派在上海召开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蒋通电反对,并建议中央请整军肃党,准期北伐。4月16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与国民政府委员联席会议中蒋中正被推选为军事委员会主席。6月,国民党中央常会决议,委任蒋为中央组织部部长;7月6日中国国民党二届临时全会,蒋中正当选为“常务委员会主席”成为中国国民党最高领袖;乃国民党继孙中山之后,第一位真正全面继承其地位的党、政、军统一最高领导人。国民党中央全体执委及各省市海外党部联席会议开会决议,迅即出师北伐,并任蒋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26年3月,“黄埔军校”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蒋仍任校长。后发生中山舰事件,事变平息后,汪兆铭避嫌离粤。4月,西山会议派在上海召开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蒋通电反对,并建议中央请整军肃党,准期北伐。4月16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与国民政府委员联席会议中蒋中正被推选为军事委员会主席。6月,国民党中央常会决议,委任蒋为中央组织部部长;7月6日中国国民党二届临时全会,蒋中正当选为“常务委员会主席”成为中国国民党最高领袖;乃国民党继孙中山之后,第一位真正全面继承其地位的党、政、军统一最高领导人。国民党中央全体执委及各省市海外党部联席会议开会决议,迅即出师北伐,并任蒋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26年7月9日,蒋中正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誓师北伐。8月,北伐军进驻长沙,蒋发表讨吴佩孚宣言,督令各军进攻,先后大战于汀泗桥、贺胜桥,并获得胜利。9月,蒋督攻汉口、汉阳;围攻武昌等战役,赣战告急时,蒋甚至亲临面授攻城机宜毕,移师入赣督师,令潮汕部队进攻闽省。攻下闽浙后,接下于武昌战斗中,击败刘玉春、陈嘉谟等,至此吴佩孚在武汉军力全部消灭。蒋令入闽部队在攻破周荫人主力后赴赣参战,先后攻下樟树、丰城、建昌、德安、永修、抚州。孙传芳向蒋求和,但蒋拒绝。11月,攻克九江,南昌守军负隅顽抗,蒋亲临督战,克之,孙传芳在江西军力于是消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移设于南昌。蒋通电各省促人民自决,先后攻下漳州、泉州,福建平。12月,阎锡山加入国民革命军。  1926年7月9日,蒋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誓师北伐。8月,[[北伐军]]进驻长沙,蒋发表讨[[吴佩孚]]宣言,督令各军进攻,先后大战于汀泗桥、贺胜桥,并获得胜利。9月,蒋督攻汉口、汉阳;围攻武昌等战役,赣战告急时,蒋甚至亲临面授攻城机宜毕,移师入赣督师,令潮汕部队进攻闽省。攻下闽浙后,接下于武昌战斗中,击败[[刘玉春]]、[[陈嘉谟]]等,至此吴佩孚在武汉军力全部消灭。蒋令入闽部队在攻破周荫人主力后赴赣参战,先后攻下樟树、丰城、建昌、德安、永修、抚州。孙传芳向蒋求和,但蒋拒绝。11月,攻克九江,南昌守军负隅顽抗,蒋亲临督战,克之,[[孙传芳]]在江西军力于是消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移设于南昌。蒋通电各省促人民自决,先后攻下漳州、泉州,福建平。12月,[[阎锡山]]加入国民革命军。  之后,蒋的部队于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件,解散上海总工会等组织,抓捕处决一批共产党员,包括汪寿华、陈延年,赵世炎等,蒋自此与共产党决裂。4月17日,国民党中央宣布撤销蒋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并开除党籍。4月18日,蒋在南京另立国民党中央,组织政府,发表《告民众书》。4月21日,军委会自粤迁南京办公,蒋发表《告全体将士书》。 1927年4月国民党攻占上海,蒋介石下令进行“清党”(清除国民党内有共产党身分的党员),并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党员。1927年7月武汉汪精卫政府决定取缔共产党,汪兆铭在武汉进行分共(宁汉复合),国民党与共产党终于正式决裂,并展开了持续十年的武装对立。  之后,蒋的部队于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件,解散上海总工会等组织,抓捕处决一批共产党员,包括[[汪寿华]]、[[陈延年]],[[赵世炎]]等,蒋自此与共产党决裂。4月17日,国民党中央宣布撤销蒋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并开除党籍。4月18日,蒋在南京另立国民党中央,组织政府,发表《告民众书》。4月21日,军委会自粤迁南京办公,蒋发表《告全体将士书》。 1927年4月国民党攻占上海,蒋介石下令进行“清党”(清除国民党内有共产党身分的党员),并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党员。1927年7月武汉汪精卫政府决定取缔共产党,汪兆铭在武汉进行分共(宁汉复合),国民党与共产党终于正式决裂,并展开了持续十年的武装对立。  1927年5月,蒋中正继续北伐,分全军为三路进攻。同时组织“清党委员会”,在全国各省厉行“清党”,将中共党员从各级政府、公家机构及军队中处决或刑事拘留。北伐军先后克复扬州、泰州、滁州、蚌埠,郑州、许昌。在清江浦克复后,孙传芳通电下野。蒋抵徐州,冯玉祥来会,举行徐州会议,决定联名通电北伐,并由冯劝请武汉政府克期取消。张宗昌派员来谈输诚。云南易帜。四川刘湘通电归附。蒋奉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8月,北伐军反攻徐州失利,蒋下令退却,并电呈国府,自请处分。当时宁汉分裂益甚,蒋为免成为目标,发表下野宣言,辞去各职,返乡祭祖扫墓。南京成立特别委员会,并改组国民政府。  1927年5月,蒋继续北伐,分全军为三路进攻。同时组织“清党委员会”,在全国各省厉行“清党”,将中共党员从各级政府、公家机构及军队中处决或刑事拘留。北伐军先后克复扬州、泰州、滁州、蚌埠,郑州、许昌。在清江浦克复后,孙传芳通电下野。蒋抵徐州,[[冯玉祥]]来会,举行徐州会议,决定联名通电北伐,并由冯劝请武汉政府克期取消。[[张宗昌]]派员来谈输诚。云南易帜。四川[[刘湘]]通电归附。蒋奉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8月,北伐军反攻徐州失利,蒋下令退却,并电呈国府,自请处分。当时宁汉分裂益甚,蒋为免成为目标,发表下野宣言,辞去各职,返乡祭祖扫墓。南京成立特别委员会,并改组国民政府。  同月,武汉汪兆铭随后也开始清党,并驱逐了苏联顾问(宁汉合流)。 广西、广东和湖南等省亦分别在李宗仁、李济深、何键、朱培德等主持下开始清共。共产党在几次武装暴动失败后退到农村地区发展。 1927年9月,蒋决定出国考察日本对华政策,28日,自沪东渡日本。11月,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会谈,告以中日两国相处之道。蒋自日返国后,于12月1日与宋美龄于上海结婚。在汪兆铭于广东成立政府后,国民政府发讨伐广东令。国民党四中全会预备会议决议请蒋复职,并负责筹备四中全会,各方亦纷电促其再起,蒋乃决定回江宁。  同月,武汉汪兆铭随后也开始清党,并驱逐了苏联顾问(宁汉合流)。 广西、广东和湖南等省亦分别在[[李宗仁]]、[[李济深]]、[[何键]]、[[朱培德]]等主持下开始清共。共产党在几次武装暴动失败后退到农村地区发展。 1927年9月,蒋决定出国考察日本对华政策,28日,自沪东渡日本。11月,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会谈,告以中日两国相处之道。蒋自日返国后,于12月1日与[[宋美龄]]于上海结婚。在汪兆铭于广东成立政府后,国民政府发讨伐广东令。国民党四中全会预备会议决议请蒋复职,并负责筹备四中全会,各方亦纷电促其再起,蒋乃决定回江宁。  1928年1月4日,蒋中正复职为北伐全军总司令。迭电冯、阎及各将领准备北伐。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推蒋公军事委员会主席。9日,扶病渡江视察前线,15日,赴开封与冯玉祥面决北伐大计,中政会决议蒋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并统归蒋指挥。3月,蒋赴杭检阅,过沪会商财政,迭令白崇禧早定湘局,合力北伐。军官团开学,蒋以团长亲临主持。蒋并对日本记者坦白讲演,盼日勿妨碍中国国民革命之进行。部署军事毕,蒋于31日渡江北伐。4月,北伐军进驻徐州,蒋手撰誓师词,令驻两湖各军加入北伐,编入第四集团军,以李宗仁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所向克捷,连克郯城、台儿庄、郓城、韩庄、临城、枣庄。第三军团在鱼台失利,蒋电令各军赴援。张宗昌下总退却令,惟孙传芳纠集余部尚图顽抗。下旬,迭克锯野、嘉祥,经西关克济宁、滕县、界河、鱼台、汶上、邹县、大名。  1928年1月4日,蒋中正复职为北伐全军总司令。迭电冯、阎及各将领准备北伐。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推蒋公军事委员会主席。9日,扶病渡江视察前线,15日,赴开封与冯玉祥面决北伐大计,中政会决议蒋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并统归蒋指挥。3月,蒋赴杭检阅,过沪会商财政,迭令[[白崇禧]]早定湘局,合力北伐。军官团开学,蒋以团长亲临主持。蒋并对日本记者坦白讲演,盼日勿妨碍中国国民革命之进行。部署军事毕,蒋于31日渡江北伐。4月,北伐军进驻徐州,蒋手撰誓师词,令驻两湖各军加入北伐,编入第四集团军,以李宗仁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所向克捷,连克郯城、台儿庄、郓城、韩庄、临城、枣庄。第三军团在鱼台失利,蒋电令各军赴援。张宗昌下总退却令,惟孙传芳纠集余部尚图顽抗。下旬,迭克锯野、嘉祥,经西关克济宁、滕县、界河、鱼台、汶上、邹县、大名。  月,日本试图阻碍中国统一,以“护侨”为名出兵山东。蒋中正一面与日交涉,一面委朱培德为前敌总指挥,积极北进。蒋在亲赴界河督攻兖州,宁阳、兖州、曲阜、金乡、莱芜、平阴、泰安、肥城后赴泰安,督攻济南,并决定济南克复后,即渡河追击,不使日本阻北伐军行进。5月1日,北伐军克济南。日军阻碍北伐军,造成五三惨案,国民政府外交特派员蔡公时遇害。3日至5日,日军在济垣滋扰挑衅,向北伐军袭击,蒋严戒北伐军勿予还击,并严令入济南部队,于三日夜退出城郊;并派员与日军师团长福田商约束部队,未得要领。日军仍继续放枪发炮,并引张宗昌以飞机炸北伐军司令部,蒋为完成北伐,忍辱勿较,限令北伐军星夜渡河,仅饬留李延年步兵团驻守。日本阻碍北伐之阴谋于是粉碎。6日,蒋继续提兵北进,并吁召汪、胡回国,又切告奉系“早日觉悟”。在连克平阴、禹城、石家庄、临沂、德州、定县、张家口后,蒋进驻石家庄督师。克复保定。6月,张作霖出燕京,过山海关,皇姑屯事件被日军预埋炸药炸死。  1928年5月1日,北伐军克济南。日军阻碍北伐军,造成五三惨案,国民政府外交特派员蔡公时遇害。3日至5日,日军在济垣滋扰挑衅,向北伐军袭击,蒋严戒北伐军勿予还击,并严令入济南部队,于三日夜退出城郊;并派员与日军师团长福田商约束部队,未得要领。日军仍继续放枪发炮,并引张宗昌以飞机炸北伐军司令部,蒋为完成北伐,忍辱勿较,限令北伐军星夜渡河,仅饬留李延年步兵团驻守。日本阻碍北伐之阴谋于是粉碎。6日,蒋继续提兵北进,并吁召汪、胡回国,又切告奉系“早日觉悟”。在连克平阴、禹城、石家庄、临沂、德州、定县、张家口后,蒋进驻石家庄督师。克复保定。6月,[[张作霖]]出燕京,过[[山海关]],[[皇姑屯事件]]被日军预埋炸药炸死。  蒋中正攻下平津后,以任务完成回京提请解除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一职,中央挽留。蒋呈请设裁兵善后委员会,并迭电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深征求意见,以期协调一致,实施裁兵。7月,蒋赴燕京,祭奠总理孙中山,并往南口追悼阵亡将士,发表整军意见及裁兵方案,并决定由第一集团军率先裁编,以为之倡。8月,蒋主持举行北伐全军阵亡将士追悼会。筹开五中全会,纠纷迭起,蒋赴沪斡旋,终于开幕,决议开始训政,推行建设等要案。全会通过国民政府之组织,并推蒋任国民政府主席。  蒋中正攻下平津后,以任务完成回京提请解除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一职,中央挽留。蒋呈请设裁兵善后委员会,并迭电[[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深]]征求意见,以期协调一致,实施裁兵。7月,蒋赴燕京,祭奠总理孙中山,并往南口追悼阵亡将士,发表整军意见及裁兵方案,并决定由第一集团军率先裁编,以为之倡。8月,蒋主持举行北伐全军阵亡将士追悼会。筹开五中全会,纠纷迭起,蒋赴沪斡旋,终于开幕,决议开始训政,推行建设等要案。全会通过国民政府之组织,并推蒋任国民政府主席。  1928年10月10日,蒋就任国民政府主席。五院组织成立。蒋发表中华民国训政时期施政宣言。成立法制局。设置外交研究委员会,研究废止不平等条约的步骤。宣告关税自主。11月,制定国玺,实施禁烟。蒋出巡苏、鲁、皖各地,检阅军队,并考察地方政教及民生利病。美国首先承认关税自主,各邦交国均赞同,仅日本极端反对。12月,统辖中国东北的奉系张学良宣布改五色旗为青天白日红旗,史称东北易帜,通电遵从中央号令,国民政府宣布统一。  1928年10月10日,蒋就任国民政府主席。五院组织成立。蒋发表中华民国训政时期施政宣言。成立法制局。设置外交研究委员会,研究废止不平等条约的步骤。宣告关税自主。11月,制定国玺,实施禁烟。蒋出巡苏、鲁、皖各地,检阅军队,并考察地方政教及民生利病。美国首先承认关税自主,各邦交国均赞同,仅日本极端反对。12月,统辖中国东北的奉系[[张学良]]宣布改五色旗为青天白日红旗,史称[[东北易帜]],通电遵从中央号令,国民政府宣布统一。  北伐完成后,张学良呼应蒋中正,在东北易帜,除下北洋政府五色旗。此刻,以青天白日红旗为象征的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完成了“统一中国”。但各省实力派军人各怀异志,蒋对各个省份的影响力很弱。1929年,蒋中正召开编遣会议裁军,但尽裁他人军队,冯玉祥、阎锡山、陈济棠与桂系李宗仁等不满自己的军队被削弱,遂联军拥汪兆铭为首,另立中央于燕京。  北伐完成后,张学良呼应蒋中正,在东北易帜,除下北洋政府五色旗。此刻,以青天白日红旗为象征的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完成了“统一中国”。但各省实力派军人各怀异志,蒋对各个省份的影响力很弱。1929年,蒋中正召开编遣会议裁军,但尽裁他人军队,冯玉祥、阎锡山、[[陈济棠]]与桂系李宗仁等不满自己的军队被削弱,遂联军拥汪兆铭为首,另立中央于燕京。  1930年冯、阎与桂系联军与蒋介石中央军爆发了中原大战,联、蒋两方二十余万人员伤亡。在张学良支持蒋介石,率军入山海关攻进燕京,联军反蒋同盟即告瓦解。同年,蒋正式受洗礼,皈依基督新教。  1930年冯、阎与桂系联军与蒋介石中央军爆发了[[中原大战]],联、蒋两方二十余万人员伤亡。在张学良支持蒋介石,率军入山海关攻进燕京,联军反蒋同盟即告瓦解。同年,蒋正式受洗礼,皈依基督新教。  1931年4月底,粤方即国民党四个监察院监察委员邓泽如、林森、萧佛成、古应芬发表通电,以蒋非法扣留胡汉民为由,公开弹劾蒋,并例举了他种种独裁事实。5月27日,反蒋的胡汉民派、汪精卫派、孙科派、西山会议派和两广军人陈济棠、李宗仁等会集一堂,联合在广州成立了中央执监委员会非常会议,同时成立国民政府,与蒋的南京政府相对峙,形成宁粤分裂局面。  1931年4月底,粤方即国民党四个监察院监察委员[[邓泽如]]、[[林森]]、[[萧佛成]]、[[古应芬]]发表通电,以蒋非法扣留胡汉民为由,公开弹劾蒋,并例举了他种种独裁事实。5月27日,反蒋的胡汉民派、汪精卫派、孙科派、西山会议派和两广军人陈济棠、李宗仁等会集一堂,联合在广州成立了中央执监委员会非常会议,同时成立国民政府,与蒋的南京政府相对峙,形成宁粤分裂局面。  1931年7月23日,九一八事变前夕,蒋发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以“攘外亦须安内”为旨,表明以外交折冲,先延缓日本的武力攻势,并具文表达抗日决心,指出“不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乃不能攘外。”  1931年7月23日,[[九一八事变]]前夕,蒋发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以“攘外亦须安内”为旨,表明以外交折冲,先延缓日本的武力攻势,并具文表达抗日决心,指出“不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乃不能攘外。”  1931年10月14日,蒋在张静江陪同下去见胡汉民,蒋说:“过去一切,我都错了,请胡先生原谅,以后遇事,还请胡先生指教”。这一天下午,胡到了上海,结束了软禁。11月2日,蒋在国民政府纪念周报告中提出,即使“牺牲个人”,也要“促成本党团结”、“遵守党章”的重要性,强调自己遵守这一原则,表示愿意下野。12日,蒋在南京召开国民党四大,指出“此次大会两个最重大的使命就是:一、团结内部;二、抵御外侮”。18日,胡汉民、孙科在广州召开另一个国民党四大,要求“蒋必须下野”。12月7日,汪精卫在上海召开了第三个国民党四大,指责广州“不体谅共赴国难的退让精神”。同月,国民党中央电邀粤方、沪方中央委员来南京举行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但粤方坚持蒋必须下野,否则不去南京参加会议。12月15日,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在南京中央党部举行临时会议,蒋中正向全国发表辞职通电。自蒋下野后,各地中委纷纷入京,22日,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召开。至此,蒋、胡、汪三派表面上实现了统一。蒋出席开幕式后启程返乡。  1931年10月14日,蒋在[[张静江]]陪同下去见胡汉民,蒋说:“过去一切,我都错了,请胡先生原谅,以后遇事,还请胡先生指教”。这一天下午,胡到了上海,结束了软禁。11月2日,蒋在国民政府纪念周报告中提出,即使“牺牲个人”,也要“促成本党团结”、“遵守党章”的重要性,强调自己遵守这一原则,表示愿意下野。12日,蒋在南京召开国民党四大,指出“此次大会两个最重大的使命就是:一、团结内部;二、抵御外侮”。18日,胡汉民、[[孙科]]在广州召开另一个国民党四大,要求“蒋必须下野”。12月7日,汪精卫在上海召开了第三个国民党四大,指责广州“不体谅共赴国难的退让精神”。同月,国民党中央电邀粤方、沪方中央委员来南京举行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但粤方坚持蒋必须下野,否则不去南京参加会议。12月15日,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在南京中央党部举行临时会议,蒋中正向全国发表辞职通电。自蒋下野后,各地中委纷纷入京,22日,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召开。至此,蒋、胡、汪三派表面上实现了统一。蒋出席开幕式后启程返乡。  1932年1月28日,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日军悍然向上海进攻。1月29日,国民党召开临时中政会,作出重要决议,在国民政府下设军事委员会,推蒋中正、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李宗仁等11人为委员。蒋再一次重返政坛。  1932年1月28日,上海发生[[一二八事变]],日军悍然向上海进攻。1月29日,国民党召开临时中政会,作出重要决议,在国民政府下设军事委员会,推蒋中正、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李宗仁等11人为委员。蒋再一次重返政坛。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发生,日军突犯沈阳,侵占东三省,正在南方剿共的蒋中正闻讯后,旋即电令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中正。”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导致东北沦陷,满洲国傀儡政权建立。并书立遗嘱,决心抗日,即回南京筹商御侮救国之计。  1936年6月,广东陈济棠、广西李宗仁谋打抗日旗号,组“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起事入湘。7月,广东空军在蒋收买下投奔国民政府,粤将余汉谋等通电拥护统一,反对陈济棠、李宗仁武力割据。是月,国民党二中全会开会,蒋讲演统一救国之必要,并提《组织国防会议案》。全会决议撤销西南执行部与政委会,并改任两广军事长官。陈济棠辞职下野,粤局平定。同月,蒋布置绥远攻势防御。8月,调整滇省军事,改组黔省政府。蒋莅广州,处理粤省军事政治善后,并劝导桂省服从中央,同时严戒国军在江西附近各部不得与桂省启衅,又命国军退后五十里,以示诚意。同月,粤汉铁路通车。不久,桂军事当局李宗仁接受中央新任命,桂局大定。  1936年6月,广东陈济棠、广西李宗仁谋打抗日旗号,组“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起事入湘。7月,广东空军在蒋收买下投奔国民政府,粤将[[余汉谋]]等通电拥护统一,反对陈济棠、李宗仁武力割据。是月,国民党二中全会开会,蒋讲演统一救国之必要,并提《组织国防会议案》。全会决议撤销西南执行部与政委会,并改任两广军事长官。陈济棠辞职下野,粤局平定。同月,蒋布置绥远攻势防御。8月,调整滇省军事,改组黔省政府。蒋莅广州,处理粤省军事政治善后,并劝导桂省服从中央,同时严戒国军在江西附近各部不得与桂省启衅,又命国军退后五十里,以示诚意。同月,粤汉铁路通车。不久,桂军事当局李宗仁接受中央新任命,桂局大定。  1932年1月,日军进占锦州。蒋发表“独立外交”演讲,痛切指陈宣战之弊害。日军于同月侵入淞沪,第十九路军就地抵抗,“一二八战事”爆发。蒋以辞职在野之身,密电各军积极准备抗日。国民政府迁都洛阳。蒋密令何应钦指挥第十九路军作战,并密令张治中率第八十七与第八十八两师加入淞沪抗战。3月,四届二中全会在洛阳开会,决议再任蒋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新负责中国政事。  1932年1月,日军进占锦州。蒋发表“独立外交”演讲,痛切指陈宣战之弊害。日军于同月侵入淞沪,第十九路军就地抵抗,“一二八战事”爆发。蒋以辞职在野之身,密电各军积极准备抗日。国民政府迁都洛阳。蒋密令[[何应钦]]指挥第十九路军作战,并密令[[张治中]]率第八十七与第八十八两师加入[[淞沪抗战]]。3月,四届二中全会在洛阳开会,决议再任蒋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新负责中国政事。  1934年1月,闽变落幕后,蒋在病中口述《敌乎?友乎?》一文,嘱陈布雷润笔,以徐道邻名义发表,警告“日本今日之冥行不顾,有类于狂夫之趋井”,同时晓谕国人:“中国则应堂堂正正,秉持正义,救人兼以救己。如其形势可能,且当为日本开觉悟之路,不必存投石下井之心。”。日本方面也察觉了此文最低限度也是蒋介石所授意,各刊物纷纷翻译转载,和平谈判的空气一时大浓。  1934年1月,闽变落幕后,蒋在病中口述《敌乎?友乎?》一文,嘱[[陈布雷]]润笔,以徐道邻名义发表,警告“日本今日之冥行不顾,有类于狂夫之趋井”,同时晓谕国人:“中国则应堂堂正正,秉持正义,救人兼以救己。如其形势可能,且当为日本开觉悟之路,不必存投石下井之心。”。日本方面也察觉了此文最低限度也是蒋介石所授意,各刊物纷纷翻译转载,和平谈判的空气一时大浓。  1936年1月,蒋派员赴欧洲接洽经济合作,以利国防建设。同月,宣布国难时期教育宗旨,并接见日大使有吉明及其武官矶谷,直接商谈中日交涉。2月,令速加强全国铁路与公路建设。修正民众训练主旨及实施要领。日本发生政变。3月,令清剿晋共,并加强绥远防务。同月,日本破坏海关缉私,并增兵华北。8月,日本对华提出五条件,蒋回京商决对策,电戒各省作对日交涉破裂之准备,令各省编练壮丁。10月,对日反提五条件,表示抗日决心;检阅全国童子军。11月,蒋派陈诚入晋主持绥防。莅太原,督攻蒙古并夺回百灵庙。  1936年1月,蒋派员赴[[欧洲]]接洽经济合作,以利国防建设。同月,宣布国难时期教育宗旨,并接见日大使有吉明及其武官矶谷,直接商谈中日交涉。2月,令速加强全国铁路与公路建设。修正民众训练主旨及实施要领。日本发生政变。3月,令清剿晋共,并加强绥远防务。同月,日本破坏海关缉私,并增兵华北。8月,日本对华提出五条件,蒋回京商决对策,电戒各省作对日交涉破裂之准备,令各省编练壮丁。10月,对日反提五条件,表示抗日决心;检阅全国童子军。11月,蒋派[[陈诚]]入晋主持绥防。莅太原,督攻蒙古并夺回百灵庙。  1936年12月,蒋中正赴秦,召集各将领在西安会谈,并严督张学良、杨虎城加紧进剿陕北中共红军,希冀完成“安内”。蒋虽从情报中获知中共主力在到达陕北后,与当地东北军和西北军有所交往,但蒋中正并不疑张学良的忠诚。不料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向蒋提出停止剿共,改组政府,联合抗日等要求,史称西安事变,经宋美龄、宋子文、端纳及周恩来等人的斡旋,蒋在12月25日被释放,西安事变和平落幕,蒋回京时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东北军在事变后被国民政府改编,国府对西北的控制也得以加强。中共与国民政府达成协议,中共宣布解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改为边区政府,并停止“土地改革”,将红军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成八路军和新四军。  1936年12月,蒋中正赴秦,召集各将领在西安会谈,并严督[[张学良]]、[[杨虎城]]加紧进剿陕北中共红军,希冀完成“安内”。蒋虽从情报中获知中共主力在到达陕北后,与当地[[东北军]]和[[西北军]]有所交往,但蒋中正并不疑张学良的忠诚。不料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向蒋提出停止剿共,改组政府,联合抗日等要求,史称[[西安事变]],经[[宋美龄]]、[[宋子文]]、[[端纳]]及[[周恩来]]等人的斡旋,蒋在12月25日被释放,西安事变和平落幕,蒋回京时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东北军在事变后被国民政府改编,国府对西北的控制也得以加强。中共与国民政府达成协议,中共宣布解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改为边区政府,并停止“土地改革”,将[[红军]]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成[[八路军]]和[[新四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17日,蒋在江西庐山发表了“最后关头”演说。“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国家生存。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至此表明了对日军挑衅的退让底线。在这里,蒋一再强调“我们是弱国,对自己国家力量要有忠实估计。”“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系此理。”他认为卢沟桥事变非“偶然突发”的,而是日本“处心积虑”,所以必须反击。同时采取紧急措施,编组第一线战斗部队100个师,预备部队80个师,后备兵员100万人。国民政府亦将重要的设施、人力向西南迁移,使西南成为日后抗战的大后方。28日,北平沦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17日,蒋在[[江西]][[庐山]]发表了“最后关头”演说。“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国家生存。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至此表明了对日军挑衅的退让底线。在这里,蒋一再强调“我们是弱国,对自己国家力量要有忠实估计。”“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系此理。”他认为卢沟桥事变非“偶然突发”的,而是日本“处心积虑”,所以必须反击。同时采取紧急措施,编组第一线战斗部队100个师,预备部队80个师,后备兵员100万人。国民政府亦将重要的设施、人力向西南迁移,使西南成为日后抗战的大后方。28日,北平沦陷。[[文件:94176.jpg|right|thumb|200px|蒋中正戎装照]][[文件:94176.jpg|right|thumb|180px|蒋中正戎装照]][[文件:94175.jpg|right|thumb|200px|蒋中正与长子蒋经国]][[文件:94175.jpg|right|thumb|180px|蒋中正与长子蒋经国]]  8月14日,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下令对日军发动总攻击,大规模对日抗战遂于淞沪全面爆发(淞沪会战)。8月20日,陈诚向蒋中正提出,华北战事扩大已无可避免,不如扩大沪事以牵制之。8月23日,增援日军在军舰密集炮火掩护下,于长江南岸强行登陆,上海战场日军参战兵力超过华北,达9个师团,20万人以上。淞沪国军转入顽强守卫战。由于蒋将主力集中在上海,缺乏运输和重武器及空军掩护,陷国军于被动挨打之局,国军伤亡很大。 西方列强对中国抗战仍袖手旁观。11月7日,蒋日记写道:“保持战斗力以图持久抗战,与消失战斗力以维持一时体面相较,则当以前者为重。”同日,蒋下令中国军队自上海苏州河南岸撤退。11月11日,国军撤离上海,一溃千里。蒋决计迁都,长期抗战。日本全面进攻时,宣告三个月灭亡中国,而仅淞沪一战便打了三个月。  1937年8月14日,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下令对日军发动总攻击,大规模对日抗战遂于淞沪全面爆发([[淞沪会战]])。8月20日,[[陈诚]]向蒋中正提出,华北战事扩大已无可避免,不如扩大沪事以牵制之。8月23日,增援日军在军舰密集炮火掩护下,于[[长江]]南岸强行登陆,上海战场日军参战兵力超过华北,达9个师团,20万人以上。淞沪国军转入顽强守卫战。由于蒋将主力集中在上海,缺乏运输和重武器及空军掩护,陷国军于被动挨打之局,国军伤亡很大。 西方列强对中国抗战仍袖手旁观。11月7日,蒋日记写道:“保持战斗力以图持久抗战,与消失战斗力以维持一时体面相较,则当以前者为重。”同日,蒋下令中国军队自上海苏州河南岸撤退。11月11日,国军撤离上海,一溃千里。蒋决计迁都,长期抗战。日本全面进攻时,宣告三个月灭亡中国,而仅淞沪一战便打了三个月。  南京是战是守,意见不一。唐生智遂自动请缨负责守卫南京,蒋最终接受。不过,蒋也确知南京难守。11月27日,蒋巡视南京城防工事,叹惜道:“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也。”12月1日,蒋下令将沿海工厂、企业等陆续迁入内地复工生产。12月13日,南京沦陷。蒋在12月17日发表《告全国国民书》,表示“中国持久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国之民心……人人敌忲,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之国土之内国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致敌于死命。……最后胜利必属于我。”日本于年底提出和谈条件,要求中国“放弃抗战,承认满洲国,设立非武装区,对日赔款”。蒋乃决定对日方所提议和条件一概不理,强调日本所提出的和谈条件“等于灭亡与征服,我国自无考虑余地……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  南京是战是守,意见不一。[[唐生智]]遂自动请缨负责守卫南京,蒋最终接受。不过,蒋也确知南京难守。11月27日,蒋巡视南京城防工事,叹惜道:“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也。”12月1日,蒋下令将沿海工厂、企业等陆续迁入内地复工生产。12月13日,南京沦陷。蒋在12月17日发表《告全国国民书》,表示“中国持久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国之民心……人人敌忲,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之国土之内国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致敌于死命。……最后胜利必属于我。”日本于年底提出和谈条件,要求中国“放弃抗战,承认满洲国,设立非武装区,对日赔款”。蒋乃决定对日方所提议和条件一概不理,强调日本所提出的和谈条件“等于灭亡与征服,我国自无考虑余地……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  1938年春,日本发表“尔后不以国民政府为交涉对手”的声明,大量增兵进攻中国。3月29日,中国国民党于武昌举行全国代表大会,蒋中正被推举为总裁,发布“抗战建国纲领”,明示一面抗战一面建国的主张,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号召全中国青年为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并通过设置“国民参政会”,作为战时最高民意机构。4月,国军在台儿庄大胜,史称“台儿庄大捷”。5月国军撤出徐州,6月蒋下令炸毁花园口使黄河决堤,阻挠了日军进攻。10月25日,国军撤离武汉。12月,主张与日本媾和的汪精卫自重庆出走河内,蒋发电报给香港《大公报》的张季銮,希望舆论对汪宽留余地。12月29日汪发出“艳电”,决定提倡“中日友好”,蒋正式加以谴责。1939年元旦,中国国民党决议开除汪精卫党籍。二月,日军攻占海南岛。  1938年春,日本发表“尔后不以国民政府为交涉对手”的声明,大量增兵进攻中国。3月29日,中国国民党于武昌举行全国代表大会,蒋中正被推举为总裁,发布“抗战建国纲领”,明示一面抗战一面建国的主张,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号召全中国青年为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并通过设置“国民参政会”,作为战时最高民意机构。4月,国军在台儿庄大胜,史称“[[台儿庄大捷]]”。5月国军撤出徐州,6月蒋下令炸毁花园口使黄河决堤,阻挠了日军进攻。10月25日,国军撤离武汉。12月,主张与日本媾和的[[汪精卫]]自重庆出走河内,蒋发电报给香港《大公报》的张季銮,希望舆论对汪宽留余地。12月29日汪发出“艳电”,决定提倡“中日友好”,蒋正式加以谴责。1939年元旦,中国国民党决议开除汪精卫党籍。二月,日军攻占[[海南岛]]。  1941年6月,德国突击苏俄,后美国与日本谈判,希望促使中日议和,蒋中正电告美政府,不得牺牲中国以谋求对日妥协,要求日须从中国撤兵及归还侵占中国之土地。美政府随后停止了对日战略物资供应,并要求日在只承认蒋领导的国民政府(与日本人扶持的南京汪精卫‘国民政府’相对)的前提下无条件退出全部中国领土。  1941年6月,[[德国]]突击苏俄,后[[美国]]与[[日本]]谈判,希望促使中日议和,蒋中正电告美政府,不得牺牲中国以谋求对日妥协,要求日须从中国撤兵及归还侵占中国之土地。美政府随后停止了对日战略物资供应,并要求日在只承认蒋领导的国民政府(与日本人扶持的南京汪精卫‘国民政府’相对)的前提下无条件退出全部中国领土。  12月7日,日军突击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与美英等同时对日正式宣战,中国成为同盟国成员之一。  12月7日,日军突击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与美英等同时对日正式宣战,中国成为[[同盟国]]成员之一。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在美国华盛顿签订反侵略共同宣言,蒋受推举为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指挥中、泰、越等地区的同盟国军队作战。1月4日,国军在长沙大胜日军,日军五万七千人阵亡,史称“长沙大捷”。二月,蒋与夫人宋美龄访问印度,与甘地会谈战时合作,战后独立事宜。后赴缅甸视察中国派出的远征军。4月,英军主力七千余人在缅甸仁安羌遭日军袭击,中国军队前往救援,但因撤退问题,蒋与英美军队统治者约瑟夫·史迪威产生间隙。6月,苏俄在新疆勒兵胁迫盛世才,企图完全控制新疆,盛世才电告蒋,愿意归于中央政府。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在美国华盛顿签订反侵略共同宣言,蒋受推举为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指挥中、泰、越等地区的同盟国军队作战。1月4日,国军在长沙大胜日军,日军五万七千人阵亡,史称“长沙大捷”。二月,蒋与夫人宋美龄访问印度,与甘地会谈战时合作,战后独立事宜。后赴[[缅甸]]视察中国派出的[[中国远征军|远征军]]。4月,英军主力七千余人在缅甸[[仁安羌]]遭日军袭击,中国军队前往救援,但因撤退问题,蒋与英美军队统治者[[约瑟夫·史迪威]]产生间隙。6月,苏俄在新疆勒兵胁迫[[盛世才]],企图完全控制新疆,盛世才电告蒋,愿意归于中央政府。  1942年8月,蒋中正亲自巡视中国西北。10月初,蒋敦促美国率先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10月9日,美英两国通知蒋,愿与中国谈判缔结新约。11月,信仰基督教、受美式教育、持美国南方口音的蒋夫人宋美龄应美国总统罗斯福夫妇之邀,前往访问,并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演讲。  1942年8月,蒋中正亲自巡视中国西北。10月初,蒋敦促美国率先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10月9日,美英两国通知蒋,愿与中国谈判缔结新约。11月,信仰[[基督教]]、受美式教育、持美国南方口音的蒋夫人宋美龄应[[美国总统]][[罗斯福]]夫妇之邀,前往访问,并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演讲。  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签订“平等新约”,随后各国陆续与中国重定新约,危害中国百年的不平等条约自此废除。陶希圣著《中国之命运》并以蒋名义发表,叙述不平等条约由来、国民革命奋斗过程、与今后国民努力方向。8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10月,蒋继任国府主席,与美英苏联合发表“四强宣言”,共同担负战后国际和平安全责任。11月18日,蒋偕同夫人前往埃及参与开罗会议,主张“所有日本窃夺之中国一切土地,如满洲、台湾、澎湖,均应由中华民国恢复之”,“日本之国体待战后由日本人民自行决定”及“扶助朝鲜与安南独立”,并对美总统罗斯福表明:“中国对泰国、缅甸、越南等,没有领土野心”,“战后中国不派兵占领日本本土,而由美国独自占领”以排除苏俄派兵日本本土。会后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1945年7月26日,中华民国再与列强共同对世界发表波茨坦宣言。  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签订“平等新约”,随后各国陆续与中国重定新约,危害中国百年的不平等条约自此废除。陶希圣著《中国之命运》并以蒋名义发表,叙述不平等条约由来、国民革命奋斗过程、与今后国民努力方向。8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逝世,10月,蒋继任国府主席,与美英苏联合发表“四强宣言”,共同担负战后国际和平安全责任。11月18日,蒋偕同夫人前往[[埃及]]参与[[开罗会议]],主张“所有日本窃夺之中国一切土地,如满洲、台湾、澎湖,均应由中华民国恢复之”,“日本之国体待战后由日本人民自行决定”及“扶助朝鲜与安南独立”,并对美总统罗斯福表明:“中国对泰国、缅甸、越南等,没有领土野心”,“战后中国不派兵占领日本本土,而由美国独自占领”以排除苏俄派兵日本本土。会后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1945年7月26日,中华民国再与列强共同对世界发表波茨坦宣言。  1945年8月,日本广岛、长崎连遭美原子弹轰炸,苏军随即以“联合国军队”名义,南下中国东北。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日本]][[广岛]]、[[长崎]]连遭美[[原子弹]]轰炸,苏军随即以“联合国军队”名义,南下中国东北。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后,1950年3月1日宣布“复行视事,继续行使总统职权”。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宣布派第7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蒋介石政权才暂时得以喘息的机会。在台湾站稳脚跟后,他检讨在大陆失败的教训,改造国民党,启用了一些新人,力图刷新政治。但他仍然坚持独裁统治,限制人民言论自由。他一生连续作了5次总统,直到去世。晚年,蒋介石对“反共复国”一直念念不忘,高喊“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成功”。  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后,1950年3月1日宣布“复行视事,继续行使总统职权”。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宣布派第7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蒋介石政权才暂时得以喘息的机会。在台湾站稳脚跟后,他检讨在大陆失败的教训,改造国民党,启用了一些新人,力图刷新政治。但他仍然坚持独裁统治,限制人民言论自由。他一生连续作了5次总统,直到去世。晚年,蒋介石对“反共复国”一直念念不忘,高喊“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成功”。  在台湾政局稳定下来后,1952年9月,台湾“立法院”通过《鼓励华侨投资办法》,鼓励侨资在台设厂;从1953年开始,台湾当局执行以4年为期的“经建”计划,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业,同时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1966年9月,建设高雄等加工出口区,经济开始以7%以上的速度发展。此后台湾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在台湾政局稳定下来后,1952年9月,台湾“立法院”通过《鼓励华侨投资办法》,鼓励侨资在台设厂;从1953年开始,台湾当局执行以4年为期的“经建”计划,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业,同时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1966年9月,建设高雄等加工出口区,经济开始以7%以上的速度发展。此后台湾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Category:浙江]][[Category:浙江人]][[Category:浙江省]][[Category:宁波市]][[Category:奉化区]][[Category:浙江人]][[Category:宁波人]][[Category:奉化人]][[Category:中文词典]][[Category:中华大词典]][[Category:J音词语]][[Category:蒋]]
2,592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