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1962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纪92)纪念邮票一套,其中8-1为蔡伦像
1962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纪92)纪念邮票一套,其中8-2为造纸

蔡伦(63年-121年),中国古代造纸术的重大改革者。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省耒阳市)人,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东汉时的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把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这些废弃物品都充分利用起来,降低了纸的成本,尤其是用树皮做原浆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章帝建初年间入宫为小黄门,和帝时为中常侍,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公元97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元兴元年(105年)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安帝元初元年(114年)封为龙亭侯。建光元年(121年)因宫廷斗争被迫服毒自尽。

蔡伦去世后30年,刘珍等编的《东观汉记》,南朝宋范晔编撰的《后汉书·蔡伦传》,对蔡伦造纸的原料和工艺均有记载。称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汉末董巴《舆服志》、西晋张华《博物志》对蔡伦造纸方法的记载是“蔡伦始捣故渔网以作纸”,“蔡伦以故布剉捣作纸”。

过去文献将蔡伦定为造纸术发明人。近百年来,在甘肃、陕西等地多处发现西汉纸实物,最早者为公元前2世纪的纸。因此认为,蔡伦是吸纳了前人的经验,对造纸工艺作了改革,扩大了造纸原料,并以沤、剉、捣、抄一套工艺技术,造出了达到书写实用水平的植物纤维纸,在造纸史上有重大贡献。古代文献对蔡伦造纸多有记载,使造纸技术得以流传和发展,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明。

蔡伦像

生平

早年

蔡伦出生于63年,于汉明帝永平末年(75年)被阉割后净身入宫,年仅12岁。关于他被阉割后净身入宫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汉章帝建初年间,担任小黄门汉和帝即位之后,升任中常侍,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的谋划。《后汉书·宦者列传》称蔡伦有真才实学,为官尽忠,做事谨慎老实(有才学,尽心敦慎),多次不惜触犯皇帝的威严进谏朝廷施政的得失(数犯严颜,匡弼得失)。

改良技术

后来,蔡伦担任尚方令,监督宫廷物品的制作。人们认为就是从这个时候,蔡伦开始接触东汉最好的手工工艺,并改进当时的造纸技术。据《后汉书·宦者列传》所记载,自古以来,书籍文档都是用竹简来做书写载体的,后来出现了质地轻柔的缣帛,但是用缣帛制纸的费用很高昂,而竹简又笨重,于是蔡伦想进行技术创新,改用树皮、破布、麻头和鱼网等廉价之物造纸,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为纸的普及准备了条件。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把改进造纸术的成果报告给皇帝,皇帝对蔡伦的才能非常赞赏,并把改进过的造纸技术向各地推广,汉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朝廷封蔡伦为龙亭侯,所以后来人们都把纸称为“蔡侯纸”。

后来任职长乐太仆。元初四年(117年),汉安帝选调学者整理文献,并令蔡伦监管负责。

同时蔡伦还有设计弩和剑,当时称之为蔡太仆之弩,龙亭之剑,闻名天下。(《太平御览》卷339崔寔《政论》:兵器精利,有蔡太仆之弩,龙亭之剑,至今擅名天下。)

服毒自杀

蔡伦在任小黄门时,由于掌权的窦太后的授意,参与诬陷汉安帝的祖母宋贵人及其子太子刘庆(汉安帝之父),导致刘庆被废为清河王,宋贵人及其妹妹服毒自杀。之后蔡伦又成为窦太后媳妇邓太后的得力助手。后邓太后驾崩,汉安帝得以亲政,于是蔡伦被命令到廷尉那里去自首。蔡伦为了避免受辱,在洗浴全身并换上整洁的衣冠后服毒自杀。蔡伦死后,其封地也被收回(位于现在的陕西省汉中市洋县)。

纪念

后世研究

关于蔡伦造纸,参考凌纯声先生的著作可知:蔡伦改良造纸技法的创新源流,受有南岛语族树皮布文化的影响。蔡伦将古代造丝纸(汉族本身传统)和造树皮布纸(南岛外来文化)的两种工艺整合起来,以造丝纸工艺的制纸工法,结合造树皮布纸工艺的材料学知识,从动物性材料(蚕丝)改为转用植物纤维(渔网、木料)来造纸,遂得到便宜、好用的“真纸”,时人名之曰“蔡侯纸”。(凌纯声,〈中国古代的树皮布文化与造纸术发明〉,《树皮布印文陶与造纸印刷树发明》(台北南港:中央硏究院民族学硏究所,1963),p1-p28 ;同书〈华南与东亚及中美洲的树皮布石打棒〉,p185-p191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