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7行: 第7行:
 
<span style="font-size: 128%; color:green;">
 
<span style="font-size: 128%; color:green;">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br>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br>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br>
+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br>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br>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br>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br>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br>
第20行: 第20行: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为长江中流险隘,吴国于此设江防。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为长江中流险隘,吴国于此设江防。
 +
 +
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穆宗长庆四年(八二四)由夔州赴和州途中作。三四两句,言地利不足恃,并用“江底”对“石头”,即以虚对实,不工而工。五六两句,言往事可伤,也不止吴为晋灭,其后宋、齐、梁、陈以至唐朝,仍纷乱不息,唯留下山形枕流,永相凭吊而已。末两句为本朝说话,却也感慨深沉,以唐朝来说,长江一带正有着不少的故垒。
 
穆宗长庆四年(八二四)由夔州赴和州途中作。三四两句,言地利不足恃,并用“江底”对“石头”,即以虚对实,不工而工。五六两句,言往事可伤,也不止吴为晋灭,其后宋、齐、梁、陈以至唐朝,仍纷乱不息,唯留下山形枕流,永相凭吊而已。末两句为本朝说话,却也感慨深沉,以唐朝来说,长江一带正有着不少的故垒。
第31行: 第33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
</span><br>
 +
  王濬: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官益州刺史。受晋武帝命,造大楼船,内可容二千人,于太康元年(280年)正月,自成都出发伐吴。顺流而下,直取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进入石头城,吴主孙皓乃备亡国之礼以降。<br>
 +
  益州:今四川成都市。<br>
 +
  金陵:即建业,今江苏南京市。相传战国楚威王时,见其地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因以为言,改为秣陵。见《太平御览·金陵图》。<br>
 +
  王气:帝王之气。<br>
 +
  黯(àn)然:伤神的样子。一作“漠然”。<br>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大火溶毁了百丈铁锁沉入江底,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东吴灭亡。
 +
</span><br>
 +
  千寻铁锁: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濬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br>
 +
  降旛(fān):降旗。<br>
 +
  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br>
  
  
第36行: 第55行: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人世间有多少叫人感伤的往事,西塞山依然背靠着滚滚的长江。
 +
这场著名的战役已经成为陈迹了,只有那座山依旧静静地躺在江流边。
 +
</span><br>
 +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寒流,形容秋天江水。<br>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如今全国统一四海已成为一家,故垒已成废墟只有芦荻在飘摇。
 +
</span><br>
 +
  从今:一作“今逢”。<br>
 +
  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史记·高祖本纪》:“天子以四海为家。”<br>
 +
  故垒:指西塞山,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br>
 +
  萧萧:秋风的声音。<br>
 +
  芦荻:芦与荻。芦,芦苇。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br>
  
  

2020年9月14日 (一) 15:05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为长江中流险隘,吴国于此设江防。

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穆宗长庆四年(八二四)由夔州赴和州途中作。三四两句,言地利不足恃,并用“江底”对“石头”,即以虚对实,不工而工。五六两句,言往事可伤,也不止吴为晋灭,其后宋、齐、梁、陈以至唐朝,仍纷乱不息,唯留下山形枕流,永相凭吊而已。末两句为本朝说话,却也感慨深沉,以唐朝来说,长江一带正有着不少的故垒。

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中有很警辟的话:“此诗昔人皆入选,然按以杜公《咏怀古迹》,则此诗无甚奇警胜妙。大约梦得才人,一直说去,不见艰难吃力,是其胜于诸家处,然少顿挫沉郁,又无自己在诗内,所以不及杜公。”方氏论咏古诗,主张诗中要有魂,“所谓魂者,皆用我为主,则自然有兴有味。”又,此诗因前半皆咏金陵事,后人也有和另一首《金陵怀古》相混。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所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长庆元年(821年)至二年(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逐句释义: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王濬: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官益州刺史。受晋武帝命,造大楼船,内可容二千人,于太康元年(280年)正月,自成都出发伐吴。顺流而下,直取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进入石头城,吴主孙皓乃备亡国之礼以降。
  益州:今四川成都市。
  金陵:即建业,今江苏南京市。相传战国楚威王时,见其地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因以为言,改为秣陵。见《太平御览·金陵图》。
  王气:帝王之气。
  黯(àn)然:伤神的样子。一作“漠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大火溶毁了百丈铁锁沉入江底,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东吴灭亡。
  千寻铁锁: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濬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降旛(fān):降旗。
  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西塞山怀古》)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人世间有多少叫人感伤的往事,西塞山依然背靠着滚滚的长江。 这场著名的战役已经成为陈迹了,只有那座山依旧静静地躺在江流边。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寒流,形容秋天江水。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如今全国统一四海已成为一家,故垒已成废墟只有芦荻在飘摇。
  从今:一作“今逢”。
  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史记·高祖本纪》:“天子以四海为家。”
  故垒:指西塞山,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萧萧:秋风的声音。
  芦荻:芦与荻。芦,芦苇。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


作品赏析: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1


试题精选:

西塞山怀古⑴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⑵,金陵王气黯然收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⑷,一片降幡出石头⑸。

人世几回伤往事⑹,山形依旧枕寒流⑺。

今逢四海为家日⑻,故垒萧萧芦荻秋⑼。

注释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1、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简析。

答案:

① 下和收字用得好。

② 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③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2、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 作了形象地描绘?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

①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②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3、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案: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不能用一般的叙史或论史的手法来考虑怎样回答,只能从怀古诗景物描写的角度来分析。)

(4)这首诗开头四句叙述王濬伐吴这一史实,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运用了对比手法,一下一收,一沉一出,写出了吴国的金陵王气在王濬大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之下不堪一击的这一段历史。诗人借用典故,怀古慨今,暗示江山一统、四海一家是历史的必然这样的主题思想。

(5)这首诗结尾一句写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诗人以景衬情,感慨不尽之意寄于言外。往日的军事堡垒西塞山,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破败荒凉的西塞山恰似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赏析: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唐朝诗人。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友善,并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杨柳枝词》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收录其诗作703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