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夏区(汉语拼音:Xī Xià Qū;英语:Xixia District),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辖区。地处银川平原西部、贺兰山东麓。现辖2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129.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万亩;常住人口为32.9万人;平均海拔1100—1200米,年平均气温8.4℃,年均降水量198毫米,年日照时数2898—3040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西夏区是宁夏的老工业基地,是于1958年随着横穿其中的包兰铁路通车以及银川市开辟工业用地发展起来的。西夏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规划的大学城。有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等大中专院校17所。西夏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区,辖区内拥有西夏王陵、华夏西部影视城、贺兰山岩画、苏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滚钟口、拜寺口双塔等一大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是宁夏旅游胜地。

  邮编:750021 代码:640105 区号:0951

行政区划

  西夏区现辖6个街道、2个镇:西花园路街道、北京西路街道、文昌路街道、朔方路街道、宁华路街道、贺兰山西路街道、兴泾镇、镇北堡。区人民政府驻贺兰山西路街道。

历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今银川市西夏区属雍州地域,戎、狄诸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此游牧繁息。

  先秦时期,为匈奴部落游牧之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全国分为36郡,但今银川市西夏区仍属匈奴部落游牧地区。

  东晋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建大夏政权。大夏真兴八年(424年)将饮汗城(今银川市东)改建为丽子园,大夏政权政权控制今银川市西夏区在内的广大地区。

  北魏始光三年(426年),拓跋焘进攻大夏,立怀远县(治丽子园),今银川市西夏区属之。北魏太延二年(436年),设置薄骨律镇,今银川市西夏区为薄骨律镇辖地。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改薄骨律镇为灵州,今银川市西夏区改属灵州。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以大夏时的丽子园设置怀远郡、怀远县,郡县同治,隶属灵州。今银川市西夏区隶属怀远县。

  隋开皇元年(581年),隋代周,突厥南下扰掠。开皇三年(583年),河间王李弘率赵仲卿等领兵袭击贺兰山,斩突厥千余人。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遂废怀远郡,今银川市西夏区属灵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并州为郡,逐设置灵武郡,仍为灵州,今银川市西夏区归灵武郡怀远县。

  唐初改郡为州,遂改灵武郡为灵州,今银川市西夏区境属灵州怀远县。

  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在怀远县西北20公里处设置新堡(原名为千金堡),堡址疑在今西夏地区南梁农场附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今银川地区形式上属北宋所辖,实则为党项族等部众牧猎地区。咸平四年(1001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怀远等黄河河外5镇,今银川市西夏区为拓跋党项族部众占据。天禧四年(1020年),李继迁之子李德明由西平府(灵州)迁至怀远镇,改怀远镇为兴州。天圣二年(1024年),李德明在兴州西北筑省嵬城,统该地区党项族各部。明道二年(1033年)五月,李德明之子李元昊改兴州为兴庆府。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市兴庆区)称帝,正式建大夏国,史称西夏。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九月,辽兴宗亲自率领10万辽兵分3路西渡黄河攻击西夏。辽将萧惠一部深入贺兰山北,遭西夏军重创而返。延祚十年(1047年),李元昊役使民夫数万,在贺兰山东麓建造离宫,房舍相连数十里,台阁高约10余丈。延祚十一年(1048年)一月,李元昊被太子宁令哥刺死,葬于贺兰山东麓,今此处称为西夏王陵,已辟为旅游景区。

  西夏大庆四年(1143年)三月,西夏都城兴庆府地震,月余不止,府城及四周官舍民房震毁,人畜死亡数以万计。天庆十二年(1205年),蒙古首领铁木真初次发兵进攻西夏。西夏国主李纯祜以蒙古退兵,改兴庆府为中兴府。应天四年(1209年),蒙古军队第二次进攻西夏。七月,蒙古军队打败嵬名令公率领的5万余西夏兵的阻击,攻破中兴府外围要冲克夷门(今银川市西),越贺兰山,进围中兴府。后因西夏国主“纳女请和”,蒙古军才撤围而去。光定十一年(1221年),蒙古军队第四次进攻西夏,次年十二月,蒙古史天祥部打败西夏的贺兰山军。乾定三年(1226年)十一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军队第六次进攻西夏。次年一月,蒙古兵包围中兴府。六月,中兴府粮尽援绝,西夏末帝率夏国文武官员出降,西夏灭亡。 元

  蒙古宪宗元年(1251年)十一月,隐居于贺兰山的西夏人高智耀被人举见于宪宗,当宪宗问治国之道时,高智耀以儒家“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应对,被宪宗所采纳。至元八年(1271年)三月,元廷复置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今银川市西夏区属之。次年又改中兴行尚书省为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三月,元廷改西夏中兴路为宁夏路总管府,是“宁夏”地名之始。今银川市西夏区归宁夏路总管府中兴州怀远县管辖。泰定四年(1327年)五月,在贺兰山等地修建佛寺。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改宁夏府路为宁夏府,今银川市西夏区归其管辖。洪武五年(1372年),因蒙古贵族鞑靼、瓦刺扰掠,明廷废宁夏府,徙军民于关陕地区,包括今银川市西夏区在内的宁夏北部大部地区成为空地。洪武九年(1376年),明廷置宁夏卫,今银川市西夏区属之。洪武十三年(1380年)三月,西平侯沐英率明军越贺兰山,涉流河进攻被残元势力占据的和林,得胜而还。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宁夏卫内设宁夏前卫。二十五年(1392年)又设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二十八年(1395年)罢宁夏卫及左右屯卫。

  明建文四年(1402年),复置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右屯卫,辖屯堡18个,部分屯堡分布于今银川市西夏区。永乐元年(1403年)一月,复置宁夏卫。正统五年(1440年),宁夏巡抚金濂清禁止砍伐贺兰山树木,明英宗准许。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七月,三边总制王越以蒙古鞑靼部首领小王子集结贺兰山后,数次扰掠为由,遂遣兵6000人分3路袭击小王子部,获胜而返。弘治十三年(1500年),始建镇北堡(旧堡)。

  明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鞑靼六七千骑自镇远关踏冰过黄河掠扰宁夏北境。宁夏总兵官杭雄领3000余人在镇羌堡御敌。鞑靼由赤木关(今贺兰山三关口)撤出。嘉靖十年(1531年),明三边总制杨一清役使屯丁万余人,修筑自赤木关口至大坝堡,长达80余里的西关门墙,加强对蒙古贵族的防御。嘉靖十一年(1532年)九月,鞑靼吉囊部由赤木关攻入宁夏,在明军抗击下,以牛皮为浑脱,渡黄河逃入贺兰山内。嘉靖十九年(1540年),宁夏巡抚杨守礼和总兵官任杰,奏请明廷“发金四万”,修筑贺兰山赤木口,以堵绝鞑靼出入之径。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十一月,鞑靼首领撦力克及其妻克黄台吉(三娘子)以数万骑兵出贺兰山后,请求在赤木口开设马市,明廷应允。万历二十年(1592年),刘东肠兵变控制了宁夏镇,又联络鞑靼著力兔部牵制明军。八月,著力兔领万余人攻镇北部,被明军击败。

  清顺治二年(1645年),陕西三边总督李化熙降清,今银川地区归清朝管辖。顺治九年(1652年),清军自宁夏出贺兰山搜剿蒙古鄂尔多斯部,并战于贺兰山,蒙古部遭到重创。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清廷改宁夏卫为宁夏府,设宁夏、宁朔2县,今银川市西夏区隶属宁朔县管辖。

  清乾隆三年(1738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宁夏府城发生特大地震,地裂水涌,庙宇、衙署、兵民房屋倒塌无存,压死军民5万余人,城被震毁。平羌堡(平吉堡)、镇北堡2堡城垣倒塌。乾隆五年(1740年)五月,清廷重建宁夏府城,同时于宁夏府城西15公里平湖桥东南处建新满城,银川新城因新满城而得名。乾隆六年(1741年)六月,宁夏府城、新满新竣工。用官银15.65万两。宁夏将军府始驻新满城。是年,在明旧堡东北新建镇北堡(新堡),用官银8213两。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宁夏满营招考满族翻译董生。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元月,因宁夏驻防满营旗兵成绩显著,将军舒伦保受到清廷奖励。

  清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清廷调宁夏满营骑兵500名,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咸丰七年(1857年)六月,宁夏满营将军托云保奏称,宁夏满营饷银已有一年未发分文,致使驻防官兵穷困不堪。

  清同治元年(1862年)十月,同心回民军围攻灵州城,宁夏驻防满营骑兵前往救援,被回民军设伏大败。同治二年(1863年)十月,马文选、郝文典率回民军攻占宁夏府城,并进攻新满城。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回民军夜间放水,淹灌新满城,进攻未克。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宁夏将军台布设局开垦马厂荒地(贺兰山东麓地区),安置旗丁归农,满营副都统志锐在宁朔县晋益堡修筑湛恩渠,引水灌溉新垦区马厂荒地。

  清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十六日,宁夏满营将军衙署失火,损失惨重,宁夏将军台布送交刑部议处。是年十月十九日,宁夏革命军首领刘先智率军进攻新满营,屡攻不克而阵亡。


  2002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95号)调整银川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西夏区辖原新城区的朔方路、文昌路、北京西路、西花园路、宁华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原郊区的镇北堡镇、兴泾镇、芦花乡,区人民政府驻怀远东路。

  2005年,自治区政府第60次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将芦花镇更名为镇北堡镇。芦花镇是2003年9月全区撤乡并镇时由西夏区原芦花乡和镇北堡镇合并成立的,现镇政府驻镇北堡。芦花乡的前身是1960年创建的芦花人民公社,其专名“芦花”来源于该乡境内的始建于明代嘉庆十二年(1533年)的芦花桥墩(烽火台),后演化为芦花台,现境内有芦花村和芦花台自然村;镇北堡镇的专名来源于该镇境内的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年)的宁夏右屯所领18屯堡之一。2005年底,西夏区辖5个街道、2个镇。

  2006年,西夏区面积987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怀远东路。

西夏宗教和文化

  西夏是十一世纪初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首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李元昊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大夏,世称西夏。辖今宁夏、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青海东部地区。西夏共历十帝,享国一百九十年,先后与宋辽、宋金鼎立,在中国中古时期形成复杂而微妙的新“三国”局面。

  西夏王朝文化发达,立国前夕创立自己的文字,即后世所谓的西夏文。西夏注重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汉族藏族文化。境内汉文、西夏文、藏文并行。西夏统治者既提倡儒学,又弘扬佛教。独具民族特色的西夏文化是中国中古时期历史文化灿烂辉煌的一章。

  公元1127年,西夏陷落于蒙古的铁骑之下,为报复西夏军队的顽强抵抗,蒙古军队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大批西夏文献、文物遭到毁损。元、明时期,党项羌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而消亡,西夏文也因不再使用。 十九世纪初,中国学者张澍首先在武威清应寺发现西夏文、汉文合壁的凉州感通塔碑,拉开了西夏学研究的序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列强环视,当时的一些外国探险家、考察队、探险队纷至沓来,中国大批珍贵文物文献相继流失海外,保存西夏文明的黑水城也未能幸免。黑水城是西夏王朝的北方军事重镇,十四世纪因黑水河改道北流,黑水城被沙漠吞噬,成为无人居住的死城。

宗教

  党项人原崇信鬼神和自然物,巫术流行。西夏建国以后,大力提倡佛教,李德明和西夏景宗都通晓佛学,多次从宋朝请来《大藏经》。此后,以西夏文翻译了大量佛经。夏国境内庙宇遍布。景宗在兴庆府东建高台寺、鸣沙州建大佛寺。西夏毅宗的生母没藏氏曾出家为尼,在兴庆府戒坛寺受戒。她修建了承天寺,前后役使兵民达数万人。西夏崇宗在天□民安五年(1094)重修凉州的护国寺感应塔,后又在甘州兴建崇庆寺和卧佛寺。在夏国后期官署中设有僧众功德司、出家功德司、护法功德司,位居次品(即五品中的第二级)。有不少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大乘高僧来到夏国宣教,他们都有颇高的佛学造诣,权势甚盛。

  约自景宗时起,□嘛教在夏国已见流行,朝中达官有的便是□嘛教徒,后期影响更加扩大。天盛十一年(1159),吐蕃迦马迦举系教派初祖都松钦巴建立粗布寺,西夏仁宗遣使入藏奉迎。都松钦巴派他的大弟子格西藏琐布带着经像随使者来到夏国,仁宗尊礼他为上师,大规模翻译佛经。

  夏国也流行道教。景宗的太子宁明从定仙山道士路修篁学辟谷法,丧命。大安七年(1081)宋军对夏大举进攻,夏人散逃,西平府城里留下僧道数百人。据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夏国地区除偶像教徒外,还有景教(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及伊斯兰教教徒。

  夏人笃信巫术,称巫师为“厮乩”,或音译为“厮也”。出兵作战时,总要求巫师卜问吉凶。  学术文化 李继迁、李德明两代是夏国学术文化的发轫时期。西夏景宗建国,经西夏毅宗、惠宗两代,文物渐趋兴盛;及至崇宗、仁宗之世,汉文化影响日益深广。夏国统治者多喜爱汉文化,大量翻译汉文典籍,或依据汉籍编译书籍。夏国涌现出一批对汉文化颇有造诣的学者、文士,如儒学学者斡道冲,诗人濮王仁忠,撰修夏国《实录》的焦景颜、王佥,编纂《番汉合时掌中珠》的骨勒茂才,写作《夏国谱》的罗世昌等。

文学艺术

  夏国的文士多有诗词之作。一些通俗的劝世行善作品,也常采用诗体形式。宋词人柳永的作品在夏国广泛流行。大德五年(1139),夏国攻占府州(今陕西府谷)时,崇宗亲作《灵芝歌》,与濮王仁忠相唱和。诗篇的石刻曾保存在兴庆府的孔庙里。佛教艺术在夏国有较突出的发展。现存的夏文物中,佛画以佛、菩萨的画像为多,画风精致巧丽,与敦煌艺术有着某些共同点;在姿态容貌的表现手法上,则与吐蕃画风相似。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等处都保存有夏国时期的艺术作品(见彩图女供养人像 甘肃安西榆林窟第 29窟壁画、男供养人像 甘肃安西榆林窟第29窟壁画、飞天壁画(摹本)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327窟)榆林窟第一窟内的夏国“水月观音”壁画,是造型艺术中的杰作。榆林窟内还有一些反映夏国人民生活状况的壁画,如《打铁图》、《酿酒图》、《农耕图》等。党项人早期使用的乐器有琵琶、箫、笛等,以击缶为节。羌笛悠扬清越,最为流行。党项人也十分喜爱汉族歌曲。宋沈括有“万里羌人尽汉歌”句。唐僖宗曾赏给拓跋思恭一部鼓吹乐(即军乐),这是夏人有完整乐队的开始。景宗时,汉族音乐在夏国仍有相当的影响。人庆五年(1148),夏国乐官李元儒曾参酌汉人乐书(歌谱集)更定音律。哈拉浩特出土了《刘知远诸宫调》残本,说明金朝汉人的说唱艺术也传到夏国。

服饰与发式

  早在西夏建国之前,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一起的党项人,由于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固有的风俗习惯也逐渐起了变化。西夏人的风俗依境内民族而异。西夏主体民族党项人的服饰,除从事游牧生产者外,都基本改变了原先“衣皮毛”的习惯,穿着与当地汉人一样的布匹或绸缎。景宗李元昊建国时,曾规定文武官员的服饰:“文资则幞头、靴笏、紫衣、绯衣;武职则冠金帖起云镂冠,银帖间金镂冠,黑漆冠,衣紫旋襴,金涂银束带,垂蹀躞,佩解结锥、短刀、弓矢囗,马乘鲵皮鞍,垂红缨,打跨钹拂。便服则紫皂地绣盘球子花旋襴,束带。民庶青绿,以别贵贱”。夏显道元年(1032),李元昊为保持党项先祖旧俗,于国内下达“秃发令”,秃发即剃光头顶,穿耳戴重环。他率先自己秃发,然后令国内人民一律秃发,限期三日,有不从者处死,秃发即成为西夏境内流行的发式。

饮食与居住

  西夏农牧民生活方式不同,党项牧民以牛、羊肉及乳制品为主要食物,还遗存“割鲜而食”即吃生肉的习惯。乳制品有乳酪、奶酥、奶油、奶渣等。农业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以大麦、荜豆、青稞为主,收成不好,则常辅以野菜度日。西夏食品以面食为主,有面、粥、饼、馒头、包子等几类。食品制作已采用了烧、烤、炸、蒸、煮、炒等方法,调味品有盐、油、椒、葱、蜜等。西夏人普遍喜欢饮茶与酒,茶是西夏牧民不可缺少的饮料,宋人以西夏党项部族食肉饮酪,称其“特茶为命”。酒也是西夏人生活中不能须臾离开的,凡聚会、盟誓、喜庆、祝寿、婚丧、嫁娶、出战、仇解皆取酒痛饮,一醉方休。

  西夏党项牧民居住在覆以毛毡木架的帐幕中,故一家称一帐。除牧民外,“民居皆立屋,有官爵者,始得覆之以瓦”。有的地方是一列三间住房中,“所居正寝,常留中一间,以奉鬼神”,即中间供神,左右两间住人。西夏皇室帝王效法中原皇朝,大筑富丽宏伟的宫殿、陵园、寺庙。贵族富豪、大臣官僚也都竞相大兴土木,修建官邸、府衙,庭院楼阁,亭榭台池,极尽享乐。

婚丧节庆

  西夏的婚俗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西夏人的著作中记述婚姻程序有“男女长大,遣将媒人,诸处为婚,索与妻眷”,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买卖婚姻。自皇帝起到上层贵族官僚则普遍有纳妾现象,如李德明娶三室,李元昊凡七娶,仁宗时的晋王察哥“年已七十余,犹姬妾充下陈”。部分地方仍保留着性爱自由的风俗,史载:“凡育女稍长,靡由媒妁,暗有期会,家不之问。必相挈奔逸于山岩掩映之处,并首而卧,绅带置头,各悉力紧之,倏忽双毙。一族方率亲属寻焉。见不哭,谓男女之乐,何足悲悼?”

  党项人原本实行火葬,焚尸后可能还要建坟埋骨,在西夏人编著的辞书《文海》中有烧尸场、墓地等辞语。史书还记载党项人有穴葬风俗,西夏建国前,宋咸平六年(1003),党项首领李继迁“寻葬其祖于红石峡,障水别流,凿石为穴,既葬,引水其上,后人莫知其处”。西夏建国后,多实行土葬,使用灵柩。甘肃武威发现的两座砖室西夏墓,建于夏天庆元年至八年(1194—1201)之间,墓主为刘姓汉人,生前任官经略司都案,死者葬具是木缘塔,骨灰不存,题款中有“灵匣”字样与男女主人名字,知其为夫妻合葬墓。西夏皇帝墓葬,从建国之后便取法于唐、宋帝王陵寝制度,在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附近的贺兰山东麓兴建了规模宏大的皇帝陵园。

  西夏节日很少。西夏节气以十二月为岁首,故重冬至节,亲友团聚欢宴,以示庆祝。建国后,李元昊下令规定每年四季月首和他的生日五月初五为节日,让全民欢乐为他祝寿。

西夏文献

  1909年俄国的科兹洛夫探险队在一座佛塔中发现了大量的西夏文物、文献,捆载而归,文献资料存放在当时的圣彼得堡亚洲民族博物馆,即今天的俄国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文物存放在艾尔米塔什博物馆。1914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步科兹洛夫的后尘,在黑水城收获不少,所掠文献现收藏在大英图书馆。1927年,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途径此地时,黄文弼发掘出一批文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此进行多次考察,发掘出不少文物、文献。黑水城文献以西夏文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汉文次之,不足百分之十,也有零星的藏文、蒙古文、回鹘文文献。西夏文化-西夏文文献就其内容可分为五类:

  1. 语言文字类 黑水城文献中有多种有关西夏文的字典、辞书、语音表等资料,如西夏文、汉文双解词语集《番汉合时掌中珠》,注释西夏文字形、音、义的韵书《文海》,西夏文字书《音同》等,对研究西夏文无疑是至为珍贵的资料。
  2. 历史法律类 西夏王朝有着完备的法律体系,然而汉文史料失于记载,黑水城西夏文献中却保存多种西夏文法律文献,最为著名的是《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这部法典原为20卷,今存19卷,1300多页,是我国古代继印行《宋刑统》后又一部公开刻印颁行的王朝法典,也是第一部用少数民族文字印行的法典。它吸收了唐、宋律的精华,并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特点,非常接近现代法律条文形式。
  3. 文学类 西夏文学作品传世极少,黑水城文献中有西夏文诗歌的写本和刻本,保存数十首诗歌,反映西夏诗歌的艺术成就。西夏文谚语集《新集锦合辞》中,保存大量多种类型的西夏谚语,以醇厚的民族风格展示了西夏社会风情与党项羌的民族伦理、道德观念。
  4. 古籍译文类 西夏统治者积极借鉴中原文化,翻译了大量的汉文典籍,如《论语》、《孟子》、《孙子兵法》、《孝经》等都有西夏文译本。特别是唐代于立政编撰的类书《类林》,失传已久,敦煌文献中只存零篇断简,而西夏文刻本则保存完整,通过翻译整理补充,能使这一失传千载的古籍重现原貌。
  5. 佛教经典类 西夏统治者信奉佛法,在境内大力推行佛教,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翻译、抄刻佛经。这些佛教经典有的译自汉文大藏经,有的译自藏文大藏经,也有自己编撰的文献,是研究西夏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的重要资料。

  西夏王朝重视刻印事业,政府机构专门设置刻字司,黑水城文献中即有刻字司的作品。西夏文佛经前的版画,刀法娴熟,印制精美,场面恢弘,风格独特。西夏文文献版式多种多样,规格不一,大的盈尺,小的仅寸余。其装帧方式有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从中可以揭示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发展演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