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袁拾遗不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访袁拾遗不遇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诗题与背景:

已获得软件著作权,免费下载使用

  《访袁拾遗不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题一作《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千家诗》收录此诗。洛中:指洛阳。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袁拾遗:作者的朋友,即第一句中的才子。


逐句释义: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我)到洛阳拜访才子(袁拾遗),他却获罪流放到江岭。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才子:指袁拾遗。
  江岭:江南岭外之地。指今江西省大余县和广东省南雄县交界处的大庾岭。唐代时期的罪人常被流放到岭外。
  流人:被流放的人,这里指袁拾遗。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梅花早:指梅花开放的早。
  北地:指洛阳。北:一作“此”。
  春:春天;春色。


访袁拾遗不遇 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写作者访友未遇的怅惘幽怨之情。作者去洛阳寻访友人袁拾遗,不料袁拾遗已经被贬江岭。作者的心绪颇为复杂,不平、感伤、怀念交织在一起,但表现在诗里的却含蓄深沉,甚至很飘逸洒脱。用“才子”二字,表达对袁拾遗的倾慕。同时“才子”与“流人”的对比,暗喻诗人的不平之气。虽然说江岭梅花开得早,风光美妙,也不如北地家乡之春好。诗有收放自如、含蓄不露的美感。

  前两句“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意思是说作者自己去洛阳拜访老朋友袁拾遗,不料他已被远贬流放到了岭南。访人未遇, 本来就有几分遗憾,又得知友人获罪遭贬,心情就更加难受了。这两句点题。“洛阳”指明地点,“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指“不遇”,“才子”指袁拾遗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如今到了洛阳,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足以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江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自己的挚友呢。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后两句“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庚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怎及得留居北地故乡呢?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运用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

  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试题精选: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一):表现了作者访袁拾遗不遇的伤感以及对其被流放的愤愤不平之心。

【解析】应结合诗人访才子不遇的伤感和对被访者流放江南的不平的情感进行分析回答。

参考答案(二):访友不遇的伤感。孟浩然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可不见流放中的友人,顿生伤感之情;对友人被贬的愤愤不平。才子竟遭流放,何况流放之人还是自己的挚友,因此心中不平;对友人的思念牵挂。流放之地梅花再好,怎及留居北地的故乡呢!


2.前人评价说“闻说梅花早”绝妙,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闻说梅花早”一句借物寄托作者的感情。诗人通过写袁拾遗被流放的江岭气候温暖、梅花早开的景象,由物及人,以物寄情,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牵挂。同时诗人巧妙地用景物与人物的心情相比,写出虽然江岭景物美好,但毕竟不是袁拾遗的故乡,无法排解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体会身处江岭的袁拾遗的心情,又一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牵挂和思念。

【解析】回答时应把握作者对友人访而不遇的伤感及对友人流放异乡的牵挂和思念。


3.前两句照应题目,暗含有不遇的意思。请对此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从访“才子”而“才子”已经作“流人”可见,两个人没有相遇。


4.后两句采用(  )的手法,作者以此表达(    )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一):对比的手法。江岭梅早,而北地春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牵挂。

参考答案(二):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全诗四句,两处对比。(2分)人的对比:洛阳才子与岭南流人对比。袁拾遗身为“才子”,理当被朝廷重用,却被贬他乡,沦为“流人”,其过人的才能与恶劣的待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委婉表达出对当时“才人”被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含而不露,引人深思。(2分)地方的对比:梅花早放的南方虽美,但还是不如春天的北国。一扬一抑,增强了诗的波澜,更见对朋友的思念挂念之情的深挚。(2分)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年),唐朝诗人。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其诗清淡雅致,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全唐诗》收录其诗作267首,句二联。(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