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说文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说文解字》汉语拼音:Shuowen Jiezi;英语:Analytical Dictionary of Characters),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编著。书成于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安帝建光元年(121),作者令其子许冲进献给朝廷。

  自秦始皇焚《诗》、《书》百家语以后,西汉时期五经立于学宫的都是用隶书写的“今文经”,虽然用篆书古文写的“古文经”已有发现,但一直为今文经家所排斥,到东汉时期才盛行起来。古文经家是有本之学,今文经家不明古人造字的条例,根据隶书,随意口说,荒谬不足信,所以许慎作《说文解字》一书,根据古文,首创分析文字结构的方法和理论,一扫西汉东汉间今文谶纬的谬说。

  许慎在自叙里陈述作书的旨趣说:“俗儒鄙夫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盖非其不知而不问,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书中所收文字包括篆文(即小篆)、古文(主要来自孔子旧宅壁中书)、籀文。“文字”通常作为一个词来用。许慎在自叙里说:“仓颉之初作书,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寖)多也。”“文”指的是整体象形表意的字,“字”指的是结体有表形表声的合体字,所以他以《说文解字》为书名,后代简称为《说文》。

  《说文》是一部有严整体例的著作。全书以小篆为主体,分析字形结构,根据不同的偏旁,分立540部,始于“一”部,终于“亥”部。凡字形偏旁或笔画接近的字都归于一部。部与部排列的顺序大体以部首的笔画和形体结构是否相近为准则,笔画结构相近的列在一起。

  许书分为14篇,另叙目1篇。每部文字的排列本着三个原则:

  1. 文字的意思属于好的、善的列在前面,属于贬义的、不好的列在后面;
  2. 一部之内,专有名词列在前面,普通事物名词列在后面;
  3. 义类相近的字相邻,以便检索。

  每一篆文之下先言义,后言形体结构,最后有时用“读若某”来标明读音。小篆之外,如有籀文、古文异体,则列其下,名为“重文”。全书共收篆文9,353字,重文1,163字。古书中所使用的文字大体具备,其中既有先秦所有的字,也有汉代新产生的字,为后代考察汉字发展的历史提供了极宝贵的材料。有了许慎的书,现在得以读通大量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许慎分析字形,根据“六书说”。象形、指事由字形以见义。如“气,云气也,象形”,“丄,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会意、形声则分别其组合成分,如“此,止也。从止从匕,匕即相比次也”。又“赏,赐有功也,从贝尚声”。凡言“从某从某”或言“从某某”,都是会意字;凡言“从某某声”的都是形声字。书中也有会意兼形声的,如“贫,财分少也,从贝从分,分亦声”。也有言“从某某省声”的,如“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也”。许慎的分析,有助于理解篆书的结构,如“夜”之从夕从亦,“春”(萅)之从艸从日,屯声,都从篆书演变成今体。《说文》中的训释,或因形以说义,或取书传中的古训。后代的字书都援引《说文》训释,以为典要。至于依照《说文》的偏旁分部来编排文字的,更多不可数。晋代吕忱的《字林》,梁代顾野王的《玉篇》,宋代司马光等的《类篇》,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清代张玉书等的《康熙字典》等都按偏旁部首排列文字。现代所编的字典辞书也应用部首检字的方法。

  《说文》中保存大量古字古义,为研究古代典籍和古文字的必读之书。清代汉学昌盛,学者对《说文》最为重视。有的校勘《说文》,有的为《说文》作注,有的研讨《说文》的体例以及书中的引经、读若之类。其中最著称的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四家。

  段玉裁以许慎所加字义为字之本义,进而推衍其引申义、假借义,并定其古韵部属,考证详明,创见极多。桂馥的《义证》意在证明许说,首先博引群书诂训,或数义,或十余义,依次序列,兼收详载,然后解说许书原文,厘订讹误,资料丰富,条理秩如,极便参考。王筠的《句读》以段、桂所注和其他学者所论,取其精当处录出,而又略有增易更正,以便学者诵习。王筠还作有《说文释例》一书,解释许书体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改变编排方法,以古韵18部为纲领,同部的按不同谐声声旁分别排列,声旁相同的字顺序列在一起,改换了《说文》原本的次序,除解说许慎的训释以外,旁及字义的引申和假借,并且在许书原有的文字之外另附汉魏以前书中所见的字。

  这四家的书各有其特点,对文字学训诂学都有极大贡献。近代丁福保曾搜集所有关于《说文》的著述,汇总集为一书,名为《说文解字诂林》,举一字而众注俱在,极便研究。正编之外又有续编,巨细不遗,可以说是许学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