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誦) 【繁体】 (誦) 【异体 古文】

拼音:sònɡ  部首:  总笔画:9  部外笔画:7  结构:左右  五笔:YCEH  倉頡:IVNIB  常用字 

基本释义:

  • sònɡ
  1. 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诵读。背诵。诵诗。
  2. 称述,述说:“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
  3. 诗歌:作诵(作诗)。
  4. 怨谤。

便捷查询:

”字书法
作者:苏轼
”字书法
作者:褚遂良

诵() sònɡ

  1. <本义> 背诵,朗读:诵读丨诵经丨朗诵丨记诵(默记和背诵)丨诵咏(诵读吟咏)丨熟读成诵丨过目成诵。
  2. 称述,述说:传诵。
  3. 通“”。颂扬。

《康熙字典》释义

  【酉集上】【言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似用切,音頌。【說文】諷也。【徐曰】臨文爲誦。誦,從也。以口從其文也。【廣韻】讀誦也。【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語敎國子:興、道、諷、誦、言、語。【註】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詩·大雅】誦言如醉。【禮·文王世子】春誦夏絃。【史記·儒林傳】兒寬行常帶經,止息則誦習之。 又【廣雅】論也,言也。【韓非子·難言篇】時稱詩書,道法往古,則見以爲誦。【註】誦,說舊事也。【王融·策秀才文】進講誦志,以沃朕心。【註】誦,言也。 又【正字通】怨謗亦曰誦。【左傳·襄四年】臧紇侵邾,敗于狐駘,國人誦之。又【晉語】惠公入,而背內外之賂。與人誦之,皆怨辭也。 又官名。【周禮·地官】誦訓。【鄭註】能訓說四方所誦習,及人所作爲久時事。 又鳥名。【山海經】開明南有誦鳥。 又通作訟。詳訟字註。 又叶侯容切,音慵。【詩·小雅】家父作誦,以究王訩。 又叶牆容切,音從。【楚辭·九辯】欲循道而平驅兮,又未知其所從。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按而學誦。

《说文解字》释义

  【卷三】【言部】 编号:1488   誦,[似用切 ],諷也。从言甬聲。

首字为“诵”的词语

  诵呗  诵持  诵斥  诵德  诵笃笃  诵法  诵讽  诵功  诵观  诵号

  诵记  诵谏  诵讲  诵览  诵烈  诵美  诵念  诵佩  诵拾  诵书  诵述

  诵数  诵说  诵叹  诵玩  诵味  诵习  诵训  诵言  诵忆  诵绎  诵肄

  诵吟  诵诤  诵志  诵帚  诵咒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