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道德英语:morality),一种独特的社会意识形式和活动方式。指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并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调整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和活动。

道德包含着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实践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等。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构成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道德的主观方面,指道德活动主体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认识、理解、判断和修养,包括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道德品质等,它体现在个人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为个人的道德语言、道德思维、道德培育和道德训练等,构成个体道德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道德含义较广,但主要是指行为规范、品行修养、善恶评价等。道德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它受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制约。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存在着相互借鉴的问题。一定的道德原则或规范一旦产生之后,对其所依存的社会经济关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它通过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着社会生活的秩序。其作用的方式在于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及个人的内心信念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进行价值判断。

词源

“道德”一词在中文中最早是分开使用的。道,本义指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德,本义通“得”,指人在遵循道的规律原则时有所得到和收获。在《荀子·劝学》中“道”与“德”二字开始连用。中国古代的道德概念,既包含道德规范,也包含着个人的品性修养。在西方,道德一词源于拉丁文moralis,此词的复数mores指风俗习惯,单数mos指个人性格、品性。

起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有两种典型的道德起源论。神意说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或天的意旨,道德戒律的本质也就是“神”的立法或意旨。西方的有神论者和神学家认为上帝创造世界,道德是由上帝启示,由圣徒传达的“戒律”。人性说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性”自身。这种说法中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①道德是人生来即有的同情心、道德感或先验的能辨善恶的理性。中国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孟子主张道德源于人之性善,宋明理学家也从人的先天的“心”、“性”中寻找道德的根源。在西方也有类似观点,如德国古典哲学家I.康德认为,人生来有一种纯粹的道德意识,即“善良意志”,这种先验的“理性”和“意志”就是道德的根源。②道德起源于人的感觉和欲望。这种主张认为,人生而有趋乐避苦的天性,使人感觉到快乐的行为就是善的,感觉到痛苦的行为就是恶的。道德起源于人的欲望和趋利避害之天性。西方近代唯物主义思想家T.霍布斯、C.-A.爱尔维修和L.费尔巴哈等人也都持相似的观点。以上诸种观点,无论认为道德来源于神的意旨,还是认为来源于人性自身,都把道德看作是超越具体社会和历史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并没有真正揭示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正确地揭示了道德的真正起源,认为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生产方式或经济关系中产生的,它受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就是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道德历史类型。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极低,人们在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氏族社会里生活,建立了一种平等、互助的社会关系,逐渐出现了以平等、互助和原始民主等为特征的原始社会道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阶级的出现,统一的社会道德便分裂为阶级道德(见道德历史类型)。而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必然取代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道德,最终又将实现全社会统一的道德形式。

基本特征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阶级性和共同性

道德在阶级社会里是维护一定的社会和集团利益的行为准则,具有阶级性。不仅同一社会形态里有不同阶级的道德,而且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各个阶级的道德也不相同。在阶级社会里,道德还有一定的共同性,即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相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些相似或相同的特性,如“勿偷盗”。

道德的继承性

表现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总是继承以往社会中有利于剥削和统治人民的那些道德因素;被剥削、被统治的人民总是继承历史上具有人民性和民主性的、有利于人民的那些道德因素。在道德继承性问题上,对于不同阶级的人们能否继承异己阶级的道德,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曾经存在过不同的看法,争论激烈。现在多数学者认为一般可以继承,但是要具体分析。

道德的相对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道德原则和规范一旦产生之后,便对决定它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或者起积极巩固和发展的能动作用,或者起阻碍和破坏的作用;在原有的社会经济关系变革之后,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念和习惯不会立即自动地变化,需要经过社会实践的斗争和思想教育的过程,才能使旧道德意识和习惯逐渐改变。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需要的新道德及其社会作用,也是在新的社会实践以及同旧道德意识和习惯的斗争中成熟和完善的。

道德的社会作用

作为一种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或维护社会生活秩序,推进或阻碍人类幸福和社会发展。

道德作用的基本方式在于评价道德行为的价值。它以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标准,以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为依据,以善恶概念表述行为的价值。在具体生活实践中,靠个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选择行为,并通过社会舆论和榜样的力量,培养人们的自尊心和义务感,把客观的道德要求变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和良心,从而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实践道德要求。

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

道德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如政治法律艺术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是以自身独特的社会意识形式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并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这种反作用往往是在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协调中实现的。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