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郫都区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城市风景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城市风景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城市风景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平乐寺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风采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

  郫都区汉语拼音:Pí Dū Qū;英文:Pidu District),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市辖区,原名郫县。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市西北部。东靠金牛区,南邻温江区青羊区,西连都江堰市,北接新都区彭州市。总面积43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1.73万人(2014年末)。全区辖3个街道、13个镇。有“豆瓣之乡”、“蜀绣之乡”、“中国盆景之乡”的美誉。

  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境内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936毫米,年均气温16.1℃。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国道213线过境。国家商品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全国乡村城市化建设试点县。土特产有郫县豆瓣。

  郫都区人文历史厚重,是历史上的古蜀国都城,古蜀文明的发祥地。境内望丛祠、古城遗址、唐昌文庙等历史遗迹众多,望丛祠是世界蜀人祭祖的圣地。郫都区先后孕育的西汉哲学家、思想家严君平,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等文化名人。

  郫都区境内有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大中专院校19所,国家级实验室31个,两院院士19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近5000名,在校大学生25.3万人;拥有成都地铁2号线、成都地铁6号线,成灌快铁,成都市四环路、成灌高速、317国道、沙西线、IT大道、温彭快速通道等交通线。

  • 邮编:611730 区号:028

行政区划

  全区辖3个街道、13个镇:郫筒街道、合作街道、西园街道、团结镇、犀浦镇、花园镇、唐昌镇、安德镇、三道堰镇、安靖镇、红光镇、新民场镇、德源镇、友爱镇、古城镇、唐元镇(其中,合作街道、西园街道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区政府驻郫筒街道望丛中路998号,距成都市20千米。

历史

  古蜀国都。秦置郫县。因境内郫江(今都江堰内江)而得名。一说因位岷山之阳曰郫,郫即卑,有低下之意。1950年后属温江专区,1968年属温江地区,1983年改属成都市。2016年,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

  1996年,郫县面积437.5平方千米,人口约44万人。辖13个镇、3个乡:郫筒镇、红光镇、犀浦镇、安靖镇、花园镇、安德镇、两路口镇、三道堰镇、德源镇、合作镇、新民场镇、唐昌镇、团结镇、友爱乡、红兴乡、清河乡。县政府驻郫筒镇。(261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

  1999年,郫县辖14个镇、5个乡:郫筒镇、安靖镇、红光镇、合作镇、唐昌镇、安德镇、团结镇、犀浦镇、花园镇、德源镇、新胜镇、新民场镇、两路口镇、三道堰镇、唐元乡、古城乡、清河乡、友爱乡、红兴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郫县常住总人口490314人,其中(19个镇),郫筒镇84277人,团结镇26009人,犀浦镇50329人,花园镇20634人,唐昌镇36683人,安德镇17205人,三道堰镇17912人,安靖镇22805人,红光镇24168人,合作镇23656人,新民场镇15727人,两路口镇18861人,德源镇20351人,新胜镇14385人,清河镇21987人,友爱镇18391人,红兴镇19282人,古城镇15049人,唐元镇22603人。

  2004年9月8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4〕42号)批复同意撤销红兴、新胜、两河口、清河4个镇。将原红兴镇的长乐、石佛、濂溪3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郫筒镇;郫筒镇政府驻南大街。将原红兴镇的白云、长生、汉姜、护国、济阳、寇家坝、宋家林、渔塘坎8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红光镇;红光镇政府驻成灌路。将原新胜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唐昌镇;唐昌镇政府驻南二环路。将原两路口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德镇;安德镇政府驻望乐村。将原清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友爱镇;友爱镇政府驻政通巷。将合作镇的回龙、青龙、胜利3个村及新华村的3、4、6社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德源镇;德源镇政府驻禹庙街。将红光、犀浦、郫筒、德源4个镇的部分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合作镇;合作镇政府驻安阜村。

  2004年,郫县总面积437平方千米,人口密度1112人/平方千米。辖郫筒、唐昌、犀浦、安德、安靖、红光、友爱、唐元、古城合作、新民场、德源、团结、花园、三道堰15个镇,共有36个社区、261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郫县常住总人口896162人,其中,郫筒镇129188人,团结镇75350人,犀浦镇123344人,花园镇20409人,唐昌镇46791人,安德镇36660人,三道堰镇19356人,安靖镇106651人,红光镇62787人,新民场镇15899人,德源镇31628人,友爱镇39494人,古城镇26117人,唐元镇22373人,合作镇140115人。

  2013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2号)批复同意:撤销郫筒镇,设立郫筒街道,辖原郫筒镇所属行政区域;撤销合作镇,设立合作街道,辖原合作镇所属行政区域;将德源镇清江村3组、4组、6组,花石村6组,青马村3组,王桥村1组、2组、3组、4组所属部分行政区域划归郫筒街道管辖。调整后,全县辖2个街道、13个镇。同年,成都市政府(成府函〔2013〕79号)批复同意设立西园街道(合作街道、西园街道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成都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86号):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以原郫县的行政区域为郫都区的行政区域,郫都区人民政府驻郫筒街道望丛中路998号。

地理

  郫都区位于成都市西北近郊,东靠金牛区,西连都江堰市,北与彭州市、新都区接壤,南与温江区毗邻;区政府驻郫筒街道,距成都市主城区12.5公里。2015年,全县土地面积为437.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片区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0 174公顷;辖13个镇、1个街道、139个村民委员会、56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户籍人口55.86万人、常住人口82.5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2‰。

地形地貌

  郫都区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整个地势由西北到东南逐步下降,相对高度差为121.8米。境内除西北角有一面积为4.6平方公里的浅丘台地外,其余均为平原地区;地形平面略似一只五指并拢、由西北伸向东南的手掌,西衔都江堰,南倚温江,北靠彭州,东北面为新都。城区郫筒街道东至金牛区仅13公里。郫都区地貌类型分区属四川盆地西平原区,具有川西坝区的典型特点,是岷江冲洪积扇状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具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因古河道的冲击和近代河流的冲刷切割,形成众多成扇形状展开,微地貌呈凸凹状的条堤形地,相对高度不超过2米;西北部浅丘台地横山子,是区内唯一的山丘。

气候

  郫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雨、冬暖,温和多雨,温差较大,雾多,日照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点。境内年平均气温16.0℃,年度极端最高气温35.3℃、极端最低气温-4.0℃,降水量979.4毫米,日照1 014.0小时。独特的成都平原“上风上水”优势,使之成为真正的创业之热土、宜居之佳地。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郫都区土地面积总计60.28万亩,最具代表性的壤土是灰色潮土性水稻土。郫都区为都江堰渠首灌区,水旱从人,耕作省力,村道纵横,适宜机耕,并可干湿交替作业,耕地质量为全国最好水平。1992年,郫都区全面改革土地使用制度。1999年后,郫县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始了土地开发整理利用。

水利资源

  郫都区地表水均为都江堰宝瓶口内江分出的水系,在仰天窝闸门分出的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四大河流进入郫都区,或分或合又形成蒲阳河、走马河—清水河、沱江河、柏条河、徐堰河、毗河、府河、江安河等八大干渠,俗称“八河并流”。境内河道总长158公里,又以这些干渠为动脉,发出66条支渠、116条斗渠、219条农渠和密如蛛网的毛渠,形成纵横交错的排灌体系,其密度为全国之最。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11.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7万千瓦。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水,常年平均水温为14~18.5℃,PH值6.8~7.4,属中性水;含水层一般厚15~25米,总蕴藏量达3.2亿立方米。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便于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

  郫都区河床、沙滩面积约占25平方公里,且大部田土下面均为冲洪积沙石砾,厚达200~300米,沙石储量丰富。郫都区横山为老黄泥粘土,面积为4.8平方公里,厚度约400米;老冲积黄泥田占总耕地面积的29%,为19万亩,折合126平方公里,粘土厚度在10公分至数米之间,据测全县粘土总含量在150亿立方米左右。郫都区水文地质属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石层孔隙水,下部含水层为孔隙潜水,埋藏于上部含水层下,深度约40米;上、下部潜水都是重碳酸钙型,其矿化度上部为0.3~0.5克∕升,下部为0.1~0.3克∕升;地下矿泉水有的存积上万年甚至几万年,有的是冰川时期积水,有些可饮用,完全可以开发利用。

动植物资源

  郫都区农耕发达,人烟稠密,陆地野生动物较少,但以捕捉昆虫及杂食稻粮的鸟类较多,主要有麻雀、乌鸦、燕子、土画眉、杜鹃、喜鹊等,2000年前后又出现鹤、鹭等食鱼水鸟的繁生。此外,郫都区的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昆虫类动物也较多,主要有蛇、青蛙、螳螂、土蚕、蝉、泥鳅、黄辣丁等。郫都区的养殖类动物数量较大,分为家畜、家禽和水产三大类,主要有猪、牛、兔、狗、鸡、鸭、鹅、鲤、鲫、牛蛙等,1990年以来曾先后引进美国七彩山鸡、非洲鸵鸟、江团、鳗、海狸鼠、小香猪、麝香鼠等。郫都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生植物较广,分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两大类,共约1 000个品种,其中野生植物有草、藤、水生、藻和苔鲜五大类,栽培植物有粮食、薯、豆、油料、糖烟、麻、蔬菜、调料、水果、药材、木本花、竹木、草本、人工菌等14类。1986年以来,郫都区相继引进意大利杨、白杨、芦荟、仙人掌、水叶榕、三刀菜、樱花等。

特产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郫县豆瓣
  • 蜀绣,安靖刺绣为蜀绣精品,挑花别具风格
  • 郫县豆瓣,郫县豆瓣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唐昌板鸭
  • 太和牛肉
  • 唐元无公害韭黄
  • 古城柚子、花园腌肉
  • 川派盆景
  • “三编”(竹编、棕编、草编)制品
  • 糖画
  • 风筝

美食

  • 蒋排骨
  • 杨鸡肉
  • 魔方豆花

旅游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梁家大院古建筑(群)
  • 梁家大院古建筑(群),位于唐昌镇北正街(东侧),包括崇槐里(北)五院、占地面积约24亩,建筑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古建筑群为清代所建,完全川西(宅院)风格,其中,梁家大院为独立的三重三进古宅院,面积约3000平方米,庭院内古楠森森,院内院外,清静淡雅,远离尘嚣。宅院内建筑为木结构,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崇槐里(北)五院,紧邻梁家大院,北五院俗称五道龙门(子)。为清代富家建设的五所宅院组成,坐南背北。崇槐里(北)五院建筑风格中、西相融,门院建设图样丰富多彩,风格迥异,内涵丰富。梁家大院古建筑群保护区,包含青年巷梁家大院,崇槐里(北)五院古建筑及相关联地区,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由于上述区域环境优美,远离尘嚣,适宜人居,现在有约70户居民居住在这里。
  • 望丛祠,是纪念“天府前躯、蜀中先导”古蜀国望帝杜宇和丛帝开明的合祀祠,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城区西南,占地面积90.5亩,距成都市中区22公里,是蜀人寻根问祖的圣地。是全国唯一的一祠祭二主的祀祠,祠内望帝陵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帝王陵冢。望丛祠于1991年被公布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郫都区博物馆的所在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郫县新民场镇,距成都市区40公里。于2000年落户新民场镇徐堰河畔的云桥村和净菊村,占地面积100余亩,总投资4000万元。上游有石桥,下游为河湾,野生乔木、河滩卵石与现代化建筑和传奇性收藏相映成趣。属私立的小型主题性博物馆,旨在收藏西南丝绸之路范围内佛教石刻艺术品。
  • 成都川菜博物馆,位于郫县古城镇,占地40余亩,投资近一亿元人民币,新派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内分为序厅、典藏馆、互动演示馆、品茗休闲馆、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区、川菜原料展示区。典藏馆以文物、典籍、图文陈列展示历史的川菜文化,游客可以了解川菜文化的起源、演变、发展及川菜文化的形成。在这里可以看到川菜在不同时期使用的不同器具,了解当时的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当时的审美需求。
  • 中国·川菜体验园景区,位于郫都区安德镇,景区核心景点中国·川菜文化体验馆有川菜印象、川菜历史、川菜魅力、郫都区豆瓣、川菜产业园、现代川菜形成与繁荣六个展示区及蜀都特产中心。整个场馆“以川菜为题,以豆瓣为魂”浓缩了川菜三千年的文化历史,2013年8月,创建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三道堰,因古人用竹篓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而得名,以“亲水性” 为主题的吟诗楼、品茶楼、书画楼、棋牌楼、饮食文化楼、观景楼沿柏条河两岸鳞次栉比。镇域内有堰桥、堰桥文化广场、“三道堰”休闲公园、桥头花园、“三道堰古镇”大牌坊、“水乡坊”、“滨河坊”等仿古牌坊和建于1923年的永定桥、中共郫都区第一个支部成立所在地和郫都区革命的发祥地青塔寺、充满传奇和地域特色的古水陆码头、望江楼、闻水阁等特色景点。
  • 农科村,位于西汉大儒扬雄故里友爱镇,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景区。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余亩,花卉种植面积2300余亩。1986年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徐家大院诞生于农科村,开创了“一三联动”典范。先后承办了“同一首歌走进成都新农村”、“2010中国(郫都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暨首届全国农家乐发展大会”、“世界小姐走进农科村”等大型旅游文化活动。2011年2月,成都市旅游协会农家乐田园乡村分会将农科村设定为常设会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