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2013年9月8日 (日) 08:56东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都江堰(汉语拼音:Dujiang Yan;英语:Dujiang Weir),位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上的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现存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置蜀郡,治成都,蜀地成为秦统一六国的后方。为支持秦征服楚国的战争,沟通成都平原与岷江、沱江和长江的水路交通,将蜀郡丰富的粮食、兵源运至长江中游,秦昭王末年(约前256~前251)蜀守李冰主持兴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水利工程的典范,它利用岷江流域的自然条件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塑造了成都平原的河流水系,改善了水环境。秦汉之际,成都平原由于稳定充足的水源保障而从此成为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并享有“天府之国”的美称。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曾名都安堰、湔堰或犍尾堰。都江堰是世界上唯一有2,000多年历史而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除了工程设施外,还有各时期兴建的附属建筑物,如二王庙、伏龙观、观澜亭以及索桥、南桥等均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枢纽布置

  早期的都江堰有堤、堰、进水口、水则等工程设施,经后代不断完善,构成由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流排沙工程)和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组成的无坝引水枢纽。宝瓶口为其引水工程(图1)。此外,还有内外金刚堤、人字堤及控制水量和泥沙的建筑物等(图2)。

  鱼嘴建在江心洲顶端,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为引水总干渠,由飞沙堰、人字堤和宝瓶口控制泥沙及对水量进行再调节。外江为岷江正道,以行洪为主,也由小鱼嘴分水至沙黑河供右岸灌区用水。

工程结构

  古代都江堰以竹笼、木桩和卵石为主要建筑材料。以竹编笼内填卵石,用来建造鱼嘴、飞沙堰、内外金刚堤和人字堤等工程。每年岁修需更换竹笼1万多条。为了减少每年岁修工程量,历代水工和劳动人民不断谋求工程结构的改造,尤以鱼嘴为重点。元代曾以石料修砌鱼嘴,并在其顶端铸铁龟;明代修砌鱼嘴,前置铁牛分水;清代复用砌石鱼嘴。1936年改以竹笼为基础,前端与两侧护以木桩,其上修筑砌石鱼嘴,工程延续时间较长,直至1974年时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引水防沙与岁修制度

  2,000多年来,灌区人民在兴建和完善都江堰的长期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引水防沙经验。由于三大主要工程的合理规划布局和精心设计施工,枢纽工程发挥了有效的引水、防沙和排洪等综合作用。在适宜河段的恰当位置修建鱼嘴,能使枯水时内江多引水,洪水时外江多泄洪排沙;在河流弯段末端建飞沙堰,能大量溢洪排沙;宝瓶口在人字堤配合下能控制内江少进洪水,以减免成都平原洪涝灾害。

  都江堰历久不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重视工程管理,严格执行岁修制度。据历史文物记载,早在1,400多年前,即有“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六字诀”。清同治、光绪时,把积累的经验编成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留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此外,还有“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八字格言”等。历代都设置管理机构和堰官负责工程维护。工程维修分为每年的岁修、五年一次的大修、特大洪水后的特修和洪水期的抢修四类。

工程改建与灌区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都江堰灌区有了大规模的发展。调整和改建了内外江几条大干渠的引水口;新建了外江闸、沙黑河闸、工业取水口和50余座重要分水枢纽。在丘陵地区兴建了黑龙滩、三岔、鲁班、继光等10座大中型水库和300余座小型水库,灌区从平原发展到川中丘陵地区。1949年时都江堰灌区的灌溉面积为288万亩,至今达到1,003万亩。

最后修改于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