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王绩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野 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题与背景:

  《野望》为隋末唐初诗人王绩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千家诗》收录此诗。此诗描写了他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全诗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他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王绩生于隋末唐初,文学史家一般把他列为最早的唐代诗人。现在所说的唐诗,也就从王绩开始。这首《野望》是王绩的著名诗作。这首诗一共八句,每句五字。古人称一个字为一“言”,故每句五字的诗,称为五言诗。第三句和第四句词性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第五句和第六句也是词性一致,也是句法结构相同。这样形式的结构,称为“对字”,或称“对偶”、“对仗”。每二句称为一联。词性一致的对句,如“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称为“对联”。上、下二句不对的,如“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和“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都称为“散联”。每一联末尾一个字,都是“韵”,或称“韵脚”。这首诗第一联末尾是“依”字,于是以下三联末尾一字就必须用与“依”字同韵的字。按照这样的规律结构起来的诗,称为“五言四韵诗”。后来称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中国古代诗歌,最早的是《诗经》里的三百零五篇四言诗。其后有了以六言句为主的《楚辞》。汉、魏、南北朝诗才以五言为主。这些古诗,都不在声、韵、词性、句法上作出严格的规律。因此,在唐代以前,还没有“律诗”。王绩的这首《野望》是最早的唐代律诗,但在王绩的时候,“律诗”这个名词还没有出现,故一般仅称为“五言四韵”。


逐句释义: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傍晚时分伫立在东皋村头纵目远望,心中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东皋(gāo):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迫近;靠近。
  徙倚(xǐyǐ):徘徊,彷徨。
  依:归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每一棵树木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秋色:秋天的景色。一作“春色”。
  惟:一作“唯”。
  落晖:夕阳;夕照。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放牧的人驱赶着那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归家园。
  牧人:放牧牲畜的人。
  驱:赶(牲口)。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猎马:打猎人所乘的马。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便只好放声高歌,追怀起古代隐居山中、采野菜(采薇)过活的伯夷、叔齐了。
  相顾:相视;互相看对方。
  无相识:没有相识的人。
  长歌:放声高歌。
  怀:追怀,怀念。
  采薇:古时以“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野望 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此诗描写秋色中的山野景色,在闲适的情趣中,透露出诗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这首诗在艺术上以质朴自然见长,于平淡中表现出作者“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全诗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

  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是说,傍晚时分伫立在东皋村头纵目远望,心中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诗题。地点:东皋,时间:薄暮,事:望,全都交代了。(这种表现方法,叫做“点题”。)“东皋薄暮望”一句化用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欲何依”化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把作者的心绪交代的一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写秋天山林之静景,描写作者眺望到的景色。每一株树都显出了秋色(树叶的黄色),每一个山头都只有斜阳照着。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

  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傍晚时分野之人归来的动态场景,从反面衬托作者的郁闷孤单的心境。放牧的人驱赶着那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归家园。多么安逸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但是这些热闹是他们的,作者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

  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作者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了,直抒胸臆。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这些牧人和猎户,他们看看我,我也看看他们,彼此都没有相识的人。在这样一个衰败没落的环境中,又遇不到一个相识的人,便只好放声高歌,追怀起古代两个隐居山中、采野菜过活的伯夷、叔齐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时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以情写景、借景言情的层层深化描写,把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直觉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诗中所蕴含的不尽之意,更使人们长久地咀嚼、回味。全诗语言质直清新,自然流畅,言浅味深,句句有力,为唐诗及后代诗歌语言的创新开辟先路。


  许多著名的唐诗,历代以来,曾经许多人评讲。同一首诗,往往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学习文学作品,必须先了解这个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有一个成语,也可以说是文学批评术语,叫作“知人论世”。要了解一个作家之为人,必须先讨论一下他所处的是个什么时世。但是,了解一个作家的时代背景较为容易,这个作家的传记资料愈多,我们对他的“知人论世”工作便愈容易做。至于一篇作品的时代背景,就较难了解。因为一个人的时代背景是几十年间的事,一篇作品的时代背景,可能只是作者的一小段生活环境。对于一个诗人,我们要知道他的某一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除非作者本人在诗题或诗序中自己交代明白,否则就很不容易明确知道。

  王绩身经隋唐二代,对于他这首待,似乎必须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写的,才能了解它针对的是些什么。著《唐诗解》的明人唐汝询说:“此感隋之将亡也。”这样,他是把此诗的写作时间定在隋亡以前。这样,第二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就成为比喻隋代政治的没落了。清人吴昌祺对唐汝询的意见,表示异议,在《删订唐诗解》中加上一个批语:“然王尝仕唐,则通首只无相识之意。”唐汝询以为王绩感隋之将亡,因而,为了忠于隋代,有效法伯夷叔齐,归隐首阳山之志。吴昌祺提醒了一句,王绩也做过唐代的官,不能把这首诗理解为有隐居不仕之志。唐汝询以“长歌怀采薇”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吴昌祺则以为诗的重点在“相顾无相识”,“徙倚欲何依”。何文焕在顾安的《唐律消夏录》中增批了一句“王无功,隋之遗老也。‘欲何依’,‘怀采藏’,可以见其志矣。”(注:王绩,字无功)这样讲,就把诗的写作时间定在隋亡以后,而以为王绩是隋之遗老,所以赋诗见面表示要做一个“不食周粟”的隐士。


名家点评:

  《唐诗直解》:浅而不薄。

  《唐诗训解》:起句即破题。“秋色”补题不足,且生结意。“落晖”应“薄暮”,且生“返”、“归”二句。

  《唐诗矩》:前写野望之景,结处方露己意。三、四喻时值衰晚,此天地闭、贤人隐之象也。故末寄怀《采薇》,盖欲追踪夷、齐之意,然含蓄深深,不露线索,结法深厚。得此一结,便登唐人正果,非复陈、隋小乘禅矣。

  《唐律消夏录》:此立意诗,“薄暮望”、“欲何依”,主句也。下边“秋色”、“落晖”、“牧人”、“猎马”,俱是“薄暮望”之景;“皆”字、“惟”字、“归”字,俱是“欲何依”之情。所以用“相顾”句一总顿住。末句说出自己胸襟也。又:此诗说“无依”情绪,直赶到第七句。若胸中稍有不干净处,便要露出。“长歌”一言,壁立万仞矣。或问此句可以为主句否,盖此句是胸中主见,不是诗中主句,所谓主中主也。

  《唐诗意》:惟有隐耳。隋日式微,无功伤之而作,即诗人“北风”“雨雪”意。然唐兴之兆见矣。

  《古唐诗合解》:王尧衢曰: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试题精选:

  1.结合首联和尾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参考答案: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2.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

  参考答案: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2分)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1分)又没有真正的知己,(1分)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2分)


  6.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4分)

  参考答案: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7.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第一问:①“东皋薄暮望”化用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②“欲何依”化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①②点各2分,其中写出诗人和诗句各1分)

  第二问:①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②点题,并为中间两联写景作了铺垫。(每一个要点给1分)


  8.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①尾联表达诗人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的内心的苦闷和怅惘的心情,②并露出欲学伯夷、叔齐隐居避世的意向。(答出①的给2分,答出②的给1分)

  分析:①诗人登东皋远望安逸闲适的秋日晚景图,诗人油然而生的不是愉悦之情,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②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可见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答出①②的各1分。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参考答案:B(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


  10.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B.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球,且对仗工整。

  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

  D.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参考答案:D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参考答案:C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5—644年),唐朝诗人。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通之弟。尝居东皋,号东皋子。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放诞纵酒,其诗多以酒为题材,赞美嵇康阮籍陶潜,表现对现实不满,但也流露出颓放消极思想。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东皋子集》(一名《王无功集》)。《全唐诗》收录其诗作43首。(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