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拼音:pī ,bī 部首:钅(釒) 总笔画:18 部外笔画:10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ㄅㄧ,ㄆㄧ 造字法: 输入法:〔王码〕QTLX 输入法:〔万能〕QTLX 倉頡:CHWP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一)鎞 bī

  1. 钗,旧时妇女插在头发上的一种首饰:金鎞挑笋芽。
  2. 篦子。

(二)鎞 pī

  1. 古同“錍”。古代治眼病用的一种器具,形状像箭镞。
  2. 古同“鈚”、“銔”,犁刃。

《康熙字典》释义

  【戌集上】【金字部】 鎞; 康熙笔画:18;   【廣韻】邊兮切【集韻】【韻會】【正韻】邊迷切,??音豍。【玉篇】釵也。 又【增韻】掠器也。【正字通】櫛髮具。【杜甫詩】耳聾須畫字,短髮不勝鎞。或作鈚。史傳借用比。俗作篦。 又【方書】刀似箭鏃者曰鎞。【涅槃經】有盲人詣良醫,醫卽以金鎞刮其眼膜,使復明。【杜甫詩】金鎞刮眼膜。 又【集韻】頻脂切,音毗。犂錧也。一曰箭名。本作鈚。 又篇迷切,音砒。本作錍。【揚子·方言】箭簇廣長而薄鐮謂之錍。或作鎞。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