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长城

添加15,272字节2017年8月28日 (一) 09:28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长城'''([[汉语拼音]]:Changcheng;[[英语]]:The Great Wall),[[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是不同时期的古代中国的为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朝|汉]]、[[明朝|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工程。  '''长城'''([[汉语拼音]]:Chángchéng;[[英语]]:The Great Wall),[[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是不同时期的古代中国的为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朝|汉]]、[[明朝|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工程。  长城于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长城*'''英文名称''':The Great Wall*'''批准时间''':1987.12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遗产遴选标准''':长城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行进。众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边塞诗词已成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词至今还广泛传唱着。古塞雄关存旧迹,九州形胜壮山河,巍巍万里长城将与神州大地长存,将与世界文明永在。      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行进。众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边塞诗词已成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词至今还广泛传唱着。古塞雄关存旧迹,九州形胜壮山河,巍巍万里长城将与神州大地长存,将与世界文明永在。== 长城的形制与体系 ==  长城从来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墙,而是由大量建筑组成的严密体系。统而言之,越到后期,长城体系就越完善、越严密,整体防御能力不断增强。长城体系主要由关隘、城墙与楼台、烽燧三部分组成,此外还包括其他附属设施。城墙与楼台又可以分为城门、城楼和城墙三部份。=== 关隘 ===  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设有关隘驻守。关隘一般建在狭窄的通道上,如两山之间的最窄处,山水之间的狭长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处。由于关隘于军事的重要意义,此处的长城有着更为坚固、完善的防御体系。关隘一般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护城河。  城门:城门是进出关口的通道。元以前多用木过梁,后来改用砖或石块砌成拱券形的门洞,称为“券门”。门洞内装有巨大的包铁木门,门外侧用巨钉嵌镶,门内侧装有门闩及锁环,有的还装有机关。  城楼:城门上方筑有城楼,是重要的观察所、指挥所和战斗据点。城楼为三层以下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 著名关城 ====  虎山长城:明长城的东端起点。  山海关:山海关控制着由北京通往东北的要冲——辽西走廊,位于燕山东段与渤海之间的狭长地带,是明长城东部第一座关口,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的狭窄隘口,控制河西走廊,始建于明代,为明长城最西端关口,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玉门关: 是中国境内连通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之一。  阳关  雁门关:雁门关高踞在的九塞之一的雁门山上,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冲,切断了塞北高原通向山西及华北平原的一条重要通道。  水关  黄崖关  八达岭  居庸关  慕田峪长城  金山岭长城  司马台长城  大境门  宁夏古长城  紫荆关=== 烽燧 ===  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根据历史文献、出土汉简和实地考察可知,烽燧数量众多且一直延伸到长城以外很远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为四组:设在大漠深处的烽火台是发出警讯的最前线,沿长城两侧设置的烽火台向沿线传递情报,由长城通往京师的系列烽火台与王朝中央联系,还有一组烽火台与长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驻军联系。按明朝制度,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在50千米的长城沿线上,共发现烽火台80余座,间隔距离平均约3千米,最远的不超过5千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其他附属设施 ===  长城体系除了作为情报传递系统的烽燧以外,还建立了以城障等设施构成的纵深防御配置。秦汉时各种设施得到完善,并且在长城内外设置了屯戍城作为屯驻重兵之所,而且向纵深发展,形成网络。在城墙、城堡的外侧,还有特意设置的障碍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长城一带,广植榆树以阻挡匈奴骑兵,人称榆关。北齐时在长城内侧设戍,险要之处置州镇,筑扎军队,形成前沿的线状布防。[[文件:99065.jpg|right|thumb|300px|长城:天津黄崖关]][[文件:99066.jpg|right|thumb|300px|长城最西端——嘉峪关]]== 历代长城 ==  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尤以秦、汉、明三时期的规模最大。《延庆州志》记载:“古长城,在州南二十余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开谋,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辽西。秦始皇因其旧址而大筑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逦而至永宁一带遗址犹存。”  [[唐朝]]时,由于北方的[[突厥]]已经被平定而不再成为威胁,未修长城;后晋放弃燕云十六州使得[[宋朝]]修筑长城变得没有意义;[[元朝]]统治者是蒙古人,仅对一些关口做了修缮,只起到盘查路人和作为商路驿站的作用;与元朝类似,[[清朝]]也未修长城。到了现代,修长城在军事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军事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 ===  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修筑,《诗经·小雅·出车》记载:“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当时筑城用意在于“互防”和“拒胡”。齐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建筑最早的长城,在今[[山东]]境内,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长500馀千米。但是由于诸侯林立,属境较小,一般小国长城都只有几百里,一些大的诸侯国家的长城也不过三四千里。例如赵肃侯十七年(前333年)在漳水、滏水(今[[滏阳河]])附近筑长城,史称“[[赵南长城]]”。[[赵武灵王]]所筑长城,起自代(今[[河北|河北省]][[蔚县]]境内),终于高阙(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境内),史称“[[赵北长城]]”。《[[史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馀里以备楚”。[[秦昭王]]时,攻灭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燕长城,西起造阳(今河北独石山),东至襄平郡。另有中山国长城和魏长城(即滨洛长城)。=== 秦长城 ===  据[[司马迁]]《[[史记]]·蒙恬传》上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除制塞,起临泺,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前221年,[[秦始皇]]并灭六国。前214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人攻击[[匈奴]],占据河套,并开始秦、赵、魏、燕各国修筑的旧城墙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城墙被拆毁。  秦长城可大致分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于今[[甘肃|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北至[[临洮县]],经[[定西县]]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甘肃]][[环县]]、[[陕西]]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向北折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北段即[[黄河]]以北的长城沿[[阴山]]西段的[[狼山]],向东至[[大青山]]北麓,再向东经今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再向东北经今[[河北]]张北、围场,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后向东南,终于[[朝鲜]][[清川江]]入海处。  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生活的安定和垦殖北方土地,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有人记述“杞梁妻”以及孟姜女的民间故事。现在临洮附近,阴山、大青山一线,都有秦长城遗迹残存。=== 汉长城 ===  [[西汉]]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在位时到[[汉宣帝]]在位时止,先后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朝鲜]][[平壤]]南部[[大同江]]入海口、全长近一万千米的长城。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随着[[吉林省]]通化境内新近发现11处秦汉长城遗址,秦汉长城的东北界限进一步北扩。东汉亦筑长城,但规模较小。  英国一名探险家(William Lindesay),在蒙古境内戈壁沙漠深处,发现一段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遗址。经考察和研究,该段长城遗址很有可能始建于汉代,其后经过数次修复和续建,实为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北朝及隋长城 ===  [[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对长城进行了修筑与增建。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北魏筑长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诚,向西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所筑长城,起于北京居庸关,至[[山西|山西省]][[河曲县]]。  北齐年间修建规模最大,天保三年(552年)至天保八年(557年)六年时间里,大修长城有五次。天保五年(554年)“十二月庚申,帝行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天保六年(555年),北齐文宣帝“发夫一百八十万筑长城”,“东至于海”。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今山西汾阳)总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车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天保八年(557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今山西朔县西南)而东至于坞纥戍(今山西繁峙县平型关东北),凡四百余里”。河清二年(563年)三月,“齐诏司空斛掉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北齐天统元年(565年),“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目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湖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  北周在大象元年(579年)“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东魏武定元年(543年),修长城,东至上墱,修到古北口。  [[隋高祖]]在位时,为防范[[突厥]],多次于冬季征发丁壮修筑长城。公元585年,[[隋文帝]]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垣七百里,以遏胡寇”。[[隋世祖]]在位时,两次于夏季大规模征发劳力修筑,此时防御的对象还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浑]]。《[[隋书]]·炀帝纪》载大业三年(607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二旬而罢,绵亘千里。”隋长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将东起紫河,经朔方、灵武直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和增建。隋朝的建筑工事多见于史料,而且又多是在秦汉长城的基础上增补,建筑工期短,至今少见其地面遗存。=== 辽金长城 ===  [[辽朝]]为防御高丽、女真。[[金朝]]为防御蒙古高原诸游牧部落,大筑长城。金朝所修长城,史称金界壕或金边堡。=== 明长城 ===  从[[明太祖]]洪武至[[明神宗]]万历,经过先后20次大规模的修建,以牺牲累计约200-300万人为代价在累计200年时间内筑成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全长6350千米的长城。这也是现在所见到的大部份长城。==== 山西、河北的内、外长城 ====  位于[[山西]]、[[河北]]的外长城,基本上和漠南蒙古的省界吻合,是中晚明北疆的国界。明前期,为了对抗北元和随后分裂的鞑靼和瓦剌,明军多番出击,同时也沿前线修筑长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条石,置敌台、堡垒、关隘以作守备,同时,沿边建立长期世袭服军役的卫所制度,使他们世世代代守卫边疆。[[明太宗]]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后,多位明帝为保护自身和维护边境安定的安全,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  内、外两段长城在西边于山西忻州市偏头关(俗称偏关,明代时为山西镇总兵驻地)汇聚。  '''外长城''' 自西向东,自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沿山西、内蒙古交界线,经偏关县老营堡向东北转过朔州市平鲁区(唐代名将尉迟恭的出生地)、再经朔州市朔城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山西朔州市右玉县、大同市左云县、市区、阳高县(东南20里即是汉高祖亲伐匈奴却被围困多日的白登山)、天镇县新平堡马市口,进入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万全县、桥西区、崇礼县、赤城县,经北京延庆县居庸关西北在北京延庆县四海冶和内长城交汇。  '''内长城''' 全长1600多千米。自西向东自忻州市偏关县老营堡个角墩,沿山西境内朔州市、忻州市交界线,向东南转过朔州市平鲁区,再经忻州市神池县、朔州市朔城区、忻州市宁武县(有宁武关)、忻州市原平县、朔州市山阴县、忻州市代县(北有雁门关)、朔州市应县、忻州市繁峙县、大同市浑源县至大同市灵丘县(有平型关),直到河北保定市阜平县、涞源县、易县、涞水县、张家口市涿鹿县、入北京市门头沟区、又回到张家口市怀来县,再入北京延庆县八达岭、居庸关西南,在北京延庆县四海冶和外长城交汇。内长城在大同市灵丘县牛帮口又分叉南下,沿河北、山西交界线,顺太行山向南,经娘子关、固关,在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结束。== 参考条目 ==*[[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名录(非洲 Africa 及阿拉伯国家 Arab States)]]*[[世界遗产名录(亚洲及太平洋地区 Asia and the Pacific)]]*[[世界遗产名录(欧洲和北美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世界遗产名录(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Category:中文词典]][[Category:C音词条]][[Category: 长]][[Category:世界遗产]][[Category:中国的文化遗产]][[Category: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Category:长城]] [[Category:北京市]]
3,094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