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望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安秋望

唐 ·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诗题与背景:

  《长安秋望》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秋望:在秋天远望。这首诗大约是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所作。


逐句释义: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一丝纤云。
  倚:挨近,倚立。
  霜树:经霜的树木。指深秋时节的树。
  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相争高。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秋色:秋色,指秋高气爽的天空。
  气势:(人或事物)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比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长安秋望 题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长安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诗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望”字上,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是说,楼阁倚立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作者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是说楼高出霜树之上。“楼倚霜树外”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是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显然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秋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表现出“秋色”之“高”,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


名家点评:

  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世称杜牧“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为警绝。而子美才用一句,语益工,曰“千崖秋气高”也。

  宋代陈知柔《休斋诗话》:予初喜杜紫微“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语,已乃知出于老杜“千崖秋气高”,盖一语领略尽秋色也。然二家言岩崖间秋气耳,犹未及江天水国气象宏阔处。

  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诗不但因时,抑且因地。如杜牧之云:“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此必是陕西之终南山。若以咏江西之庐山、广东之罗浮,便不是矣。


试题精选:

赵嘏《长安秋望》与杜牧《长安秋望》对比阅读诗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赵嘏《长安秋望》之“秋”体现在何处?(2分)

参考答案:拂晓云雾凄清,雁阵南归,紫菊半开,红莲凋谢,鲈鱼正美。(答4点即可,2分)


2.杜牧《长安秋望》中“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是怎样描写秋色的?(2分)

参考答案:诗人将“南山”和“秋色”相提并论,以具体有形的南山形容抽象虚泛的秋色,别出心裁地衬托出秋色之浓重。(2分)


3.两首诗都写了秋望长安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赵诗抒发了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表达了思乡之情和退隐之思。(2分) 

杜诗写诗人秋日登高远望,抒发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2分)


作者简介:

  杜牧(803—约852年),唐朝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孙。大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其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