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遇冯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2月15日 (六) 03:04云贵组06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诗三百首·全译新注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


逐句释义: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你从东方来,衣裳上还带着郊外灞陵的雨痕呢。
  客:指冯著。
  灞(bà)陵:即灞上,又作霸上、霸陵。长安东郊山区,在今西安市东。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问你到长安来做什么,你说是来买开山采木的斧头。(寓意冯著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采山:上山打柴。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繁花正悄然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
  冥冥:悄然。
  飏飏(yáng yáng):飘扬,飞舞的样子,形容鸟儿飞行欢快的样子。
  燕新乳:指小燕初生。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我们昨日才分别,如今已经到了春天,你的两鬓上没有增添几缕白发。(意在勉励冯著还处盛年,大有可为。)
  鬓(bìn)丝:鬓发。


写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大历十一年(776年)。韦应物于大历四年(769年)至十三年(778年)在长安,而冯著在大历四年(769年)离长安赴广州,约在大历十二年(777年)再到长安。据韦诗所写,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来到长安谋仕,颇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年)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后又来到长安。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故而创作这首诗。

  冯著(生卒年不详),字不详,河间(今河北省沧州市境内)人,中唐诗人,约生于735—740年之间。韦应物为其友。曾应广州刺史李勉之邀入幕为录事,后不知所终。全唐诗收录有冯著写的诗四首。韦应物赠冯著的诗今存四首。


作品赏析:

  开头两句“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灞陵”并非实指,而是用事作比。汉代霸陵山是长安附近著名隐逸地。东汉逸士梁鸿曾隐于此,卖药的韩康也曾隐遁于此。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采山”出自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谓入山采铜以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不获平坦之地,尚须用斧斫除荆棘,故心中不快。“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但是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是为了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所以末二句,诗人以十分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满含笑意地体贴冯著说:“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这“今已春”正是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而生动活泼的好诗。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有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诗人采用活泼自由的古体形式,吸收了乐府歌行的结构、手法和语言。它在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借写景以寄托寓意,用诙谐风趣来激励朋友。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2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后为滁州、江州、苏州刺史。故称韦江州或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有《韦苏州集》。《全唐诗》收录其诗作551首。(《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四)